金冠地鶯
金冠地鶯 |
中文學名:金冠地鶯 |
金冠地鶯[1](學名:Tesia olivea):形態與灰腹地鶯相似,上體橄欖綠,前額至頭頂渲染亮金黃色;下體幾乎純暗石板灰色,下嘴基部橙紅色或橙黃色。虹膜褐色;上嘴角褐色,下嘴基部橙紅色或深橙黃色直至嘴尖;跗跖和趾褐色,爪褐色。
棲息於南亞熱帶山地濕性常綠闊葉林中,在林下陰濕處灌木間的地上活動覓食。單個或成對活動。食物主要為昆蟲,包括雙翅目、鞘翅目、膜翅目、鱗翅目的成蟲和幼蟲,也吃植物果實、種子和草子。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中國、印度、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泰國和越南。
目錄
外形特徵
金冠地鶯成鳥前額、頭頂、肩、背至尾上覆羽橄欖綠色,前額至頭頂渲染亮金黃色;飛羽黑褐色,外翈端部呈淡褐色;眼後紋黑色;眼先、頰和耳羽深灰色;頦、喉、頸側和胸、腹部幾乎呈純石板灰色,下腹部中央稍淺淡,但不像灰腹地鶯呈灰白色;腋羽、翅下覆羽和覆腿羽呈深灰色;尾羽黑褐色,中央尾羽表面渲染橄欖綠色;尾下覆羽灰綠色。
虹膜褐色;上嘴角褐色,下嘴基部橙紅色或深橙黃色直至嘴尖;跗跖和趾褐色,爪褐色。
叫聲:示警叫聲為短而尖的管笛聲。叫聲為似鷦鷯的嘟聲tchiriok[2]。 大小量度:體重♂8g,♀6-10g;體長♂86mm,♀95mm;嘴峰♂11mm,♀10mm;翅♂51mm,♀49mm;尾♂-mm,♀-mm;跗蹠♂-mm,♀-mm。(註:♂雄性;♀雌性)
生活習性
性隱蔽,常藏於近溪流的密林植被中。動作似栗頭地鶯。行為有些怪異。覓食時好將地面的雜物狂亂拋灑並來回跳躍。沿樹枝側身移動,舉翼過頭。
單個或成對活動。食物主要為昆蟲,包括雙翅目、鞘翅目、膜翅目、鱗翅目的成蟲和幼蟲,也吃植物果實、種子和草子。昆蟲類食物占胃容物總量的90%[3]。
地理分布
亞種分化
序號 | 中文名稱 | 拉丁學名 | 命名者與年代 |
1 | 金冠地鶯清邁亞種 | Tesiaoliveachiangmaiensis | Dumbacher & Fleischer, 2008 |
2 | 金冠地鶯指名亞種 | Tesiaoliveaolivea | McClelland, 1840 |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