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墉城
金墉城 |
中文名稱: 金墉城 建造時期: 三國魏明帝時 建造位置: 洛陽城西北角 地位: 攻故戍守要地 今稱: 阿斗城 |
金墉城是三國魏明帝時築,為當時洛陽城東北(今河南省孟津縣平樂鎮翟泉、金村的金墉城)西北角上一小城。魏晉時被廢的帝、後,都安置於此。城小而固,為鞏固戍守要地。
北魏初年為"河南四鎮"之一。隋洛陽城西遷後,金墉遂在洛陽之東。
公元618年,瓦崗起義軍曾據此進逼洛陽。唐貞觀後廢。今稱故址為阿斗城。[1]
目錄
城池結構
金庸城南北成長方形,東、西、北三面城垣各有幾處曲折,保存狀況較好,南城垣因洛河北移被毀,西城垣殘長4290、厚約20米,北垣全長3700,厚約25 -30米,東垣殘長3895,厚約14米。南垣長度以東西垣的間距計算約2460米。
西、北、東垣共計城門12座,其中西垣3座。從南到北依次為廣陽門、西明門、閭闔門;北垣二座,從西至東依次為大夏門、廣莫門;東垣3座。從北至南依次為建春門,東陽門、清明門;據文獻記載,南垣應有4門,自東至西依次為開陽門、平昌門、宣陽門、津陽門。
城西北隅仿鄴城三台建金庸城,為軍事防禦設施。洛陽城仿鄴城的設計,將宮城集中於城內中部以北,將官署、居民區置於城區南部。城南設立國學、明堂、靈台、此靈台為東漢時所建,魏晉沿用,漢晉靈台遺址是我國發現的最早一座天文觀測台遺蹟,距今已有1900多年。
歷史由來
金墉城,俗稱李密金墉城,在今洛陽市東15公里處的孟津縣平樂鎮翟泉、金村一帶。由曹丕於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在東漢洛陽城(漢魏洛陽故城)基礎上修建而成。歷經曹魏、西晉、北魏、隋、唐等朝代。
在曹魏、西晉為帝後遊樂的別宮;北魏孝文帝遷洛之初,宮闕未就之時,曾住城中;隋末瓦崗軍李密兵控河洛,將金墉城作為行營駐地,;魏晉至唐初的300餘年間,一直是洛陽縣治所在地。
洛陽北面三座小城,各有牆垣,連接為一整組建築,北靠邙山,南依大城,城垣寬厚堅實,地勢險要,是洛陽的軍事要塞。據《水經注》記載:"谷水又東逕金墉城北,魏明帝於洛陽城西北築之,謂之金墉城。谷水逕洛陽小城北,因阿舊城,憑結金墉,故向城也。結以為壘,號洛陽壘。"其中金墉城就是這三座小城。
西晉代魏之後,"魏宮人皆在其中"。北魏"遷京之時,宮闕未就,孝文帝徒金墉城"。《洛陽伽藍記》曾描繪金墉城"重樓飛閣,遍城上下,從地望去,有如雲也"。
到隋朝末年,天下大亂,金庸城又成為軍事要地。瓦崗軍李密在此稱帝,作為瓦崗軍的指揮中心。"鉦鼓之聲,聞於東洛"(指隋唐洛陽城,今玻璃廠一帶)。唐朝初年,洛陽縣治仍設在金墉城,至貞觀6年(公元632年),移之東都毓德坊,自此以後,金墉城逐漸廢棄。
東漢的王充在《論衡·道虛篇》中有:"如天之門在西北,升天之人,宜從崑崙上。"考古探測已經證明,在漢魏洛陽故城的西北部,確實存在着一處南北相連的三座小城,其南北長1080米,寬約250米,說明金墉城的有關記載是正確的。金墉城的得名,我們認為應當與後文提及傳說中的"天墉城"和其上有積金與金台玉樓有關。
傳說典故
千百年以來,當地有"二十五里雙皇帝"、"夜轉汴梁"的傳說。
所謂"二十五里雙皇帝",是指隋末李密於大業14年(公元618年),建國號魏,自稱魏公,住金墉城;王世充於泰皇2年(公元619年),廢隋帝楊侗稱帝,改國號鄭,國都洛陽。兩雄並立,爭戰於河洛之間,相距僅25華里。
所謂"夜轉汴梁",說的是五代時,金墉城還是城池殿閣,金碧輝煌。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後",嫌汴梁(今開封)荒涼,思故鄉洛陽金墉城豪華壯麗,一夢醒來,金墉城移之汴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