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斑鴴
金斑鴴 |
中文學名: 金鴴 |
金鴴[1](學名:Pluvialis fulva),又稱金斑鴴、太平洋金斑鴴。屬中型涉禽。體重98-140克,體長230-252毫米。夏季全身羽毛大都呈黑色,背上有金黃色斑紋。翅膀又尖又長,飛行能力很強,秋天遷徒飛到很遠的地方去越冬。跗蹠修長,脛下部亦裸出。中趾最長,趾間具蹼或不具蹼,後趾形小或退化。翅形尖長,第1枚初級飛羽退化,形狹窄,甚短小;第2枚初級飛羽較第3枚長或者等長。三級飛羽特長。尾形短圓,尾羽12枚。
棲息于海濱、島嶼、河灘、湖泊、池塘、沼澤、水田、鹽湖等濕地之中。是遷徙性鳥類,具有極強的飛行能力。通常沿海岸線、河道遷徙。生活環境多與濕地有關,離不開水。以甲蟲、鞘翅目、直翅目和鱗翅目昆蟲、蠕蟲、小螺、軟體動物和甲殼類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目錄
形態特徵
金斑鴴體形大小與沙錐相近,嘴短而直,端部膨大呈矛狀。冬羽;上體滿布褐色、白色和金黃色斑雜;下體亦具褐、灰和黃色點斑。飛行時,翅尖而窄,尾呈扇形展開。夏羽:額白色,向後與眼上方寬闊的白斑匯合,向下與胸側相連;上體餘部淡黑褐渲染白色和金黃色;下體從喉至腹呈黑色。
成鳥(繁殖羽):額基棕白,向兩側與白色眉紋相連;頭、後頸、背至尾上覆羽黑褐色,滿布金黃和淺棕白色點斑,尤以金黃點斑為濃著;尾羽具黑褐與淡棕白色相間的橫斑;初級和次級飛羽黑褐色;翅上大覆羽黑褐,羽端綴白;翅上小覆羽和三級飛羽與背同色;頸側、頰和頦、喉至上胸淡棕白色,具黑色點斑;下胸和腹部中央黑色;兩脅、肛羽和尾下覆羽淡棕白,具黑色及灰褐色雜斑;腋羽褐灰,羽端綴白;翅下覆羽淺褐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脛、跗蹠與趾淺灰黑色,爪黑褐色。無後趾[2]。
生活習性
金鴴在中國甘肅和內蒙古根河地區偶有繁殖。在台灣為普遍的冬候鳥,從9月至翌年5月數量較多。金鴴的春秋兩季的遷徙路線不完全一致,至少在局部地區會有一些變化。相當數量的遷徙種群出現在內陸或大洋上。
常單獨或成小群活動。性羞怯而膽小,見人立即跑開,若人迫近,則立刻起飛,邊飛邊叫。飛行快速,活動時常不斷地站立和抬頭觀望,行動極為謹慎小心。善於在地上疾走。
鳴叫聲是一種突然,呼嘯的一系列快速的音符,也使用了各種不同的聲音,飛行時常發出哨音般音色圓潤的「嘟咿、嘟咿」聲。
主要以甲蟲、鞘翅目、直翅目和鱗翅目昆蟲、蠕蟲、小螺、軟體動物和甲殼類等動物性食物為食[3]。
棲息環境
棲息於沿海海濱、湖泊、河流、水塘岸邊及其附近沼澤、草地、家口和耕地,喜結小群活動于海岸線、河口、鹽田、稻田、草地、湖濱、河灘等處。
繁殖方式
繁殖期通常在每年的6-7月,營巢於西伯利亞北部和北極苔原地帶苔原上,也在苔原沼澤干地上和小山坡上營巢。巢甚簡陋,系苔原地上的一小淺坑,內放以苔原颳起的植物物質,特別是乾草,地衣和葉作為築巢的原材料。雌鳥在巢中產4-5枚卵,卵黃色或赭肉桂色,上面布滿深褐色和黑色斑點,卵的大小為43-52毫米×30-35毫米。雌雄親鳥輪流孵卵,雌鳥一般在白天,而雄鳥夜間孵卵。孵化期約25-27天左右。幼鳥孵大後約22-23天能飛,但在秋季遷徙途時,明顯落後於成鳥。
地理分布
分布範圍:繁殖在俄羅斯北部、西伯利亞北部及阿拉斯加西北部;越冬在非洲東部、印度、東南亞及馬來西亞至澳大利亞、新西蘭並太平洋島嶼。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5]。
視頻
金斑鴴_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