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金茶花屬于山茶科、山茶屬,與茶、山茶、南山茶、油茶、茶梅等為孿生姐妹,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之一 。金花茶的花金黃色,耀眼奪目,仿佛塗着一層蠟,晶瑩而油潤,似有半透明之感。金茶花單生於葉腋,花開時有杯狀的、壺狀的或碗狀的,嬌艷多姿,秀麗雅致。以前,人們沒有見到過花色金黃的種類。金茶花由中國植物學家左景烈於1933年7月29日在廣西防城縣大菉鄉阿泄隘第一次發現,1948年被我國植物學家戚經文正式命名為「Camellia nitidissima C.W.Chi」。國外稱之為神奇的東方魔茶,被譽為「植物界大熊貓」、「茶族皇后」。[1]

目錄

分布習性

分布
金茶花是一種古老的植物,極為罕見,分布極其狹窄,全世界90%的野生金茶花僅分布於中國廣西防城港市十萬大山的蘭山支脈一帶,生長於海拔700米以下,以海拔200~500米之間的範圍較常見,垂直分布的下限為海拔20米左右。如金茶花在防城縣大王江附近的濱海丘陵台地仍有分布。如寧明縣那陶大山仍可見到個別小瓣金花茶,數量極少,是世界上稀有的珍貴植物。
習性
金茶花喜溫暖濕潤氣候,喜歡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苗期喜蔭蔽,進入花期後,頗喜透射陽光。對土壤要求不嚴,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均可生長。耐瘠薄,也喜肥。耐澇力強。

形態特徵

灌木,高2~3米,嫩枝無毛。葉革質,長圓形或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11~16厘米,寬2.5~4.5厘米。先端尾狀漸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發亮,無毛,下面淺綠色,無毛,有黑腺點,中脈及側脈7對,在上面陷下,在下面突起,邊緣有細鋸齒,齒刻相隔1~2毫米,葉柄長7~11毫米,無毛。
花黃色,腋生,單獨,花柄長7~10毫米;苞片5片,散生,闊卵形,長2~3毫米,寬3~5毫米,宿存;萼片5片,卵圓形至圓形,長4~8毫米,寬7~8毫米,基部略連生,先端圓,背面略有微毛;花瓣8~12片,近圓形,長1.5~3厘米,寬1.2~2厘米,基部略相連生,邊緣有睫毛;雄蕊排成4輪,外輪與花瓣略相連生,花絲近離生或稍連合,無毛,長1.2厘米;子房無毛,3~4室,花柱3~4條,無毛,長1.8厘米。
蒴果扁三角球形,長3.5厘米,寬4.5厘米,3爿裂開,果爿厚4~7毫米,中軸3~4角形,先端3~4裂;果柄長1厘米,有宿存苞片及萼片;種子6~8粒,長約2厘米。花期11~12月。

金茶花的物種資源

金茶花有多個品種,主要的有28種,以及多個變種,以下品種為較為常見的一些品種。
防城港普通種金茶花(Camellia nitidissima Chi)
常綠灌木至小喬木,高2-5米;嫩枝淡紅褐色,無毛。葉狹長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先端尾狀漸尖或急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花為金黃色,1-2朵成腋生或近頂生,花徑3.5 -6.5厘米;花朵有花瓣7-13片。花瓣肉質肥厚,有蠟質光澤;子房3室,無毛,花柱3條,完全分離,無毛;花期 11月至次年4月,蒴果扁球形或扁三角狀球形,種子密被黃褐色柔毛。主要分布於廣西防城、邕寧、隆安等縣;生於海拔50~700米的土山山谷木林中。林中。本物種是雜交育種的良好親本,可培育出黃色的茶花新品種。
毛瓣金茶花(Camellia pubipetala Y. Wanet S. Z. Huang)
常綠灌木至小喬木,高2-7米;嫩枝密被粗毛。本種與其他金花茶物種的主要區別在於枝、葉、苞片、萼片、花瓣、花絲、花柱及子房等均被柔毛;花瓣為金黃色,瓣9-13片,很有觀賞價值。花期11月至次年4月。主要分布於廣西隆安、大新等縣;生於海拔 190 - 230米的石灰岩山鈣質土上的雜木林中。本物種是雜交育種的良好親本,可培育出黃色茶花新品種。
薄瓣金茶花(Camellia leptopetala Chang et S. Y. Liang)
常綠灌木,高3米;嫩枝無毛。葉長橢圓形,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寬楔形。花為金黃色,1-2朵成腋生或頂生,花徑5.5 -7厘米,花梗稍下垂,無毛;花朵有花瓣 12- 15片,寬卵形至卵狀橢圓形,極薄,故有薄瓣金花茶之稱;子房無毛;花柱3條,完全分離,無毛。花期 12月至次年3月(圖2)。主要分布於廣西平果縣;生於海拔250-450米的酸性土山雜木林中。本物種是雜交育種的良好親本,可培育出黃色茶花新品種。
小瓣金茶花(Camellia parvipetala J. Y. Liang et Z. M. Su)
常綠灌木,高4米;嫩枝紫褐色,無毛。嫩葉深紫紅色,老葉廣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花小,為淡黃色,多為腋生,花徑1.5 -2厘米;花朵有花瓣6-8片,花瓣質地薄;子房3-4室;花柱3-4條,完全離生,無毛。花期11月至次年1月主要分布於廣西寧明縣;生於海拔 180-900米的酸性土山雜木林中。[2]小花金茶花(Camellia micrantha S.Y.Liang et Y.C.Zhong)
常綠灌木,高3米,嫩枝淡紅色,無毛。嫩葉淡紫紅色,老葉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花為淡黃色或略帶粉紅色,1-3朵成腋生或頂生,花徑1.5 -2.5厘米;花朵有花瓣6-8片;子房3室,被灰白色短柔毛;花柱3條,完全分離,無毛;花期10-12月。蒴果扁球形,通常3室,每室有種子1-2粒,褐色,無毛。主要分布於廣西寧明縣;生於海拔190-350米的酸性土山雜木林中。本物種可作雜交育種的親本。
小果金茶花(Camellia microcarpa(Mo et Huang) S. L Mo)
常綠灌木,高3米;嫩枝無毛。嫩葉紫紅色,老葉橢圓形或倒卵形,先端純尖;基部寬楔形。花為淡黃色,單生或2-3朵聚生於葉腋,花徑2.5 -3.5厘米;花朵有花瓣7-10片,花瓣基部連生;子房3室,近無毛。花柱3條,完全分離,無毛。花期 11月至次年 1月。蒴果扁球形,3室,每室有種子1 -3粒,黑褐色,表面無毛。主要分布於廣西邕寧縣;生於海拔120-250米的酸性土山雜木林中。本物種可作為雜交育種的親本,能培育出黃色茶花新品種。

長柱金茶花(Camellia nitidissima Chi var. longistyla (Mo et Zhong) S. Y. Liang)
常綠灌木,高3米。本變種與原變種金花茶有不同之處,其主要區別點在於花開放時呈倒圓錐狀鐘形,花瓣呈長圓形至橢圓形,花色較淡,質地較薄;花柱較長而外露於雄蕊群之上,有時呈蜿蛇狀彎曲而易於區別。花期11月至次年4月。主要分布於廣西防城、邕寧等縣。生於海拔36-250米的酸性土山雜木林中。本變種是雜交育種的良好親本,可培育出黃色茶花新品種。
檸檬黃金茶花(Camellia limonia C. F. Liang et S.L. Mo)
常綠灌木,高3米;嫩枝無毛。嫩葉淡紫紅色,老葉橢圓形,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寬楔形。花為檸檬黃色,單生於葉腋,花徑 1 -2厘米;花朵有花瓣7-8片,近圓形或橢圓形;子房近球形,無毛;花柱3條,完全分離,無毛。花期 10- 12月,蒴果三角狀扁球形, 3室,每室有種子1-3粒,表面無毛。主要分布於廣西龍州、寧明等縣;生於海拔120- 300米的石灰岩山鈣質土上的雜木林中。
東興金茶花Camellia tunghinensis Chang)
常綠灌木至小喬木,高2-5米;嫩枝無毛。嫩葉紫紅色,老葉橢圓形,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花為黃色,1 -2朵成腋生或頂生,花徑3.5-4厘米,花梗較長而下垂;花朵有花瓣7- 10片,花瓣基部連生;子房3-4室,無毛;花柱3條,完全分離,有時花柱4條,無毛。花期3-4月,蒴果扁球形,3-4室,每室有種子1-2粒,褐色,無毛。主要分布於廣西防城縣;生於海拔180-370米的酸性土山雜木林中。本物種可作為雜交育種的親本,能培育出黃色茶花新品種
中東金茶花(Camellia achrysantha Change et S. Y. Liang)
常綠灌木,高3米;嫩枝淡紅色,無毛。嫩葉淡紫紅色,老葉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葉緣近全緣,僅先端有時出現不明顯的細鋸齒。花為黃色,單生於葉腋或枝頂,花徑2.5-4.5厘米;花朵有花瓣10- 13片,其蠟質光澤不明顯;子房3室,無毛;花柱3條,完全分離,無毛。花期 12月至次年3月。主要分布於廣西扶綏縣中東鄉;生於海拔120- 230米的石灰岩的雜木林中。本物種是雜交育種的良好親本,可培育出黃色茶花新品種。
薄葉金茶花(Camellia chrysanthoides Chang)
常綠灌木,高2.5米;嫩枝無毛。嫩葉淡紫紅色,老葉長橢圓形。花為黃色,腋生。花朵有花瓣8-9片,花瓣基部稍連生;子房無毛;花柱3條,完全分離。花期 11月至 12月, 蒴果扁三角狀球形,無毛,3室,每室有種子1-2粒,褐色。主要分布於廣西龍州縣;生於海拔100-250米的酸性土山雜木林中。

凹脈金茶花(Camellia impressinervis Chang et S. Y. Liang)
常綠灌木至小喬木,高3-6米,嫩枝有粗毛,老枝變無毛。葉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近圓形;葉脈較多,其上面有明顯凹陷,故有凹脈金花之稱。花為淡黃色, 1-2朵成腋生或頂生,花徑3.8-8厘米;花朵有花瓣9-12片,無毛;子房3室,無毛;花柱3條,完全分離,無毛。花期 12月至次年3月),蒴果扁球形,無毛。主要分布於廣西龍州、大新縣;生於海拔130-480米的石灰岩山鈣質土上的雜木中。本物種是雜交育種的良好親本,可培育出黃色茶花新品種。
顯脈金茶花(Camellia euphlebia Merr.et Sealy)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2 -5米,嫩枝紅褐色,無毛。嫩葉紅紫色,老葉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葉脈明顯,故有顯脈金花茶之稱。花為深黃色,單生於葉腋,花徑3-5.5厘米;花朵有花瓣7-9片,花瓣有蠟質光澤;子房3室,無毛;花柱3條,完全分離,無毛。花期 11月至次年 1月, 蒴果球形,較大,無毛,通常3室,每室有種子1-3粒,黑褐色或褐色,無毛。主要分布於廣西防城縣,越南北部廣寧省也有分布。生於海拔150 - 480米的土山山谷雜木林中。本物種是雜交育種的良好親本,可培育出黃色茶花新品種。
夏石金茶花(Camellia xiashiensis S. Y. Liang et C. Z. Deng)
常綠灌木,高4米;嫩枝紅褐色,無毛;嫩葉淡紅色,無毛,老葉橢圓形或長倒卵形,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寬楔形。花為黃色,1 -3朵成腋生或頂生,花徑1.5-3厘米;花朵有花瓣7-8片,近圓形或橢圓形;子房3室,無毛;花柱3條,完全分離,無毛。花期 11 - 12月, 蒴果扁球形,無毛。主要分布於廣西寧明縣;生於海拔150 - 250米的酸性土山雜木林中。
大金茶花〔Camelliagrandis (Lianget Mo) Chang et S. Y. Liang)
常綠灌木,高4米;嫩枝無毛。嫩葉淡紫紅色,老葉寬長橢圓形,先端鈍尖,基部近圓形。花為黃色,花徑2-5厘米;花朵有花瓣 11-13片,花瓣內面被灰色短茸毛;子房無毛,花柱3-4裂。花期11月至次年1月。蒴果近球形。主要分布於廣西龍州縣;生於海拔240-350米的石灰岩山鈣質土上的雜木林中。本物種可作雜交育種的親本。
龍州金茶花(Camellia long-zhouensis J. Y. Luo)
常綠灌木,高4米;嫩枝無毛。嫩葉紫紅色,老葉長橢圓形,先端尾狀漸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花為金黃色,單生於葉腋或頂生,花徑1.5-4厘米;花朵有花瓣9片,近圓形或長橢圓形;子房3室,被灰白色柔毛;花柱3條,完全分離。花期10至次年1月, 蒴果扁球形或三角狀扁球形,被毛。主要分布於廣西龍州縣;生於海拔230 - 350米的石灰岩山鈣質土上的雜木林中。本物種可作雜交育種的親本。
武鳴金茶花(Camellia wumingensis S. Y. Liang et C. R. Fu)
常綠灌木,高3米;嫩枝暗紅色,無毛。嫩葉紅褐色,老葉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花為金黃色,通常單生,成腋生或頂生,花徑3.5 -4.5厘米;花朵有花瓣花8-10片,寬卵形或倒卵形;子房3室,無毛;花柱頂端3裂,基部合生,無毛。花期11月次年1月,蒴果扁球形,3室,無毛。主要分布於廣西武鳴縣;生於海拔190-370米的石灰岩山鈣質土上的常綠闊葉林中。本物種是雜交育種的良好親本,可培育出黃色茶花新品種。
隴瑞金茶花(Camellia longruiensis S.Y. Liange et X. J. Deng)
富綠灌木至小喬木,高4-5米;嫩枝無毛。嫩葉藍灰色,無毛,老葉薄,橢圓形,先端尾狀漸尖,基部近圓或寬楔形。花為淡黃色,單生或2-3朵聚生,成腋生或頂生,花徑3.5-6.5厘米;花朵有花瓣11-15片,花瓣基部具有紫紅色或玫瑰色斑塊,外面深內面淺,很有觀賞;子房近球形,無毛;花柱3 -4條,完全分離,無毛。花期9-12月。蒴果扁球形,無毛。主要分布於廣西寧明縣;生於海拔230-350米的石灰岩山鈣質土 上的雜木林中。本物種可作雜交育種的良好親本,可培育出黃色重瓣的茶花新品種。
平果金茶花(Can1ellia pingguoensis D. Fang)
常綠灌木,高3米;嫩枝無毛。嫩葉暗紅色,老葉卵形或長卵形,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寬楔形。花為淡黃色,花單生於葉腋或頂生,花徑 1.5-2.5厘米;花朵有花瓣5 -8片,近圓形或卵形,基部連生;子房近球形,3室,無毛;花柱 3條,完全分離,無毛。花期 10月至次年1月,蒴果球形,無毛。主要分布於廣西平果、田東等縣;生於海拔250-350米的石灰岩山鈣質土上的常綠闊葉林中。本物種的花在初開時略有香味,是雜交育種的親本,可培育出香味的黃色茶花新品種。
頂生金茶花(頂生平果金茶花)( Camellia pingguoensis D. Fang var. terminalis (Liang et Su) S. Y. Liang)
常綠灌木,高2米;嫩枝無毛。嫩葉淡紫紅色,老葉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花為金黃色,單生於枝頂,故有頂生金花茶之稱;花梗4--4.5厘米;花朵有花瓣7-9片,花瓣基部連生;子房近球形。3室,無毛;花柱頂端3淺裂,基部合生,無毛。花期10-11月,蒴果扁三角狀球形,無毛。主要分布於廣西天等縣;生於海拔 130 - 450米的石灰岩山鈣質土上的常雜木林中。
四季金茶花(毛籽金花茶)(Camellia ptilosperma S. Y. Liang et Q. D. Chen)
常綠灌木,高4米;嫩枝紅褐色,無毛。嫩葉紫紅色,無毛,老葉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寬楔形。花單生或2朵腋生或頂生,花蕾期表面紫紅色或淡紅色,開放後為黃色而帶紫斑,花徑3.5-4.5厘米;花朵有花瓣8- 12片,橢圓形或倒卵形;子房近球形,無毛;花柱3條,完全分離,無毛。花期5月始花,7-8月開花,9月至次年4月均有少量花朵開放,故群眾稱為「四季金花茶」,蒴果三角狀扁球形,種子黑褐色,密被柔毛。主要分布於廣西寧明縣;生於海拔 190 - 230米的石灰岩山鈣質土上的雜木林中。本物種是雜交育種的良好親本,可培育出四季開花的黃色茶花新品種。
弄崗金茶花(Camellia longgangensis C.F.Lianget S.L.Mo)
常綠小喬木,高可達6米;嫩枝無毛。嫩葉淡紫紅色,老葉長橢圓形,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寬楔形。花為黃色,單生於枝頂或腋生,花徑2-4厘米;花朵有花瓣11-13片,橢圓形,質地薄;子房近球形,無毛;花柱3條,完全分離,無毛,花期9-12月, 蒴果近三角狀扁球形,無毛。主要分布於廣西龍州縣;生於海拔 150-290米的石灰岩山鈣質土上的雜木林中。本物種可作雜交育種的親本,可培育出黃色茶花新品種
細葉金茶花(Camellia parvifolia S.Y. Liaog et F. F. Li)
常綠灌木,高2米;嫩枝淡紅色,無毛。本種與其他金花茶物種不同之處在於葉片較小,窄披針形;邊緣細鋸齒不明顯;側葉脈較少,為4-6對。花為淡黃色,單生於葉腋,花徑 1.5-2厘米;花朵有花瓣5-7片,花瓣有淡紫紅色斑塊;子房無毛,花柱3條,完全分離,無毛。花期10-12月,蒴果極小,近球星,果莖1.3厘米,無毛,主要分布於廣西龍州縣;生於海拔 150-230米的石灰岩山鈣質土上的雜木林中。
扶綏金茶花(Camellia fusuiensis S. Y.Liang et X. J. Dong)
常綠灌木,高3米;嫩枝淡紫紅色,嫩葉淡紅色,老葉橢圓形,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花為黃色,通常單生,有時2朵聚生,成頂生或腋生,花徑 1.5-3.5厘米;花朵有花瓣8 -9片,近圓形,子房近球形,無毛,花柱3條,完全分離,無毛。花期10 -12月。蒴果三角狀球形,無毛。主要分布於廣西扶綏縣,生於海拔 120-230米的石灰山鈣質土的雜木林中。
天峨金茶花(Camellia tianeensis S. Y. Loang et Y. T. Luo)
常綠灌木,高2米;嫩枝淡紫紅色,無毛。嫩葉紫紅色,老葉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花單生於葉腋或枝頂;花蕾表面呈紫紅色,開放後為黃色;花朵有花瓣7- 12片,近圓形;子房無毛,花柱3條,完全分離,無毛。花期2-4月,蒴果三角狀扁球形,種子密被黑褐色柔毛。主要分布於廣西天峨縣;生於海拔350-450米的石灰岩山鈣質土上的雜木林中。
淡黃金茶花(Camellia flavida Chang)
常綠灌木,高3米;嫩枝紫紅色,無毛。嫩葉淡紫紅色,老葉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先端急短尖,基部寬楔形或楔形。花為淡黃色,成頂生或腋生,花徑 1.5-2厘米;花朵有花瓣8片,倒卵圓形,無毛;子房近球形,無毛,花柱3條,完全分離,無毛。花期 10- 12月,蒴果球形,種子通常 l粒,褐色。主要分布於廣西龍州縣;生於海拔 120-350米的石灰岩山鈣質土的雜木林中。
多瓣淡黃金茶花〔Camellia favida Chang var. polypetala (Li et He)S. Y. Lang)
常綠灌木,高3米。本變種與原變種淡黃金花茶近似,其主要區別在於花朵的花瓣較多,多達23-30片,長圓形或條形,其中有9- 10片呈紅色,14-20片呈淡黃色,內輪花瓣較長,外輪花瓣較短,觀賞價值高。花期 10月次年3月。主要分布於廣西龍州縣;生於海拔 100-250米的石灰岩山鈣質土上的雜木林中。本變種是雜交育種的良好親本,可培育出多種花色的重瓣茶花新品種。
多瓣金茶花(Camellia multipetala S. Y. Liang et C. Z. Deng)
常綠小喬木,高達5米;嫩枝紅褐色,無毛。嫩葉淡紫紅色,老葉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先端尾狀漸尖,基部近圓形。花為淡黃色,通常單生,成頂生或腋生,花徑3.5-5厘米;花朵有花瓣11-17片,多者達19片,花瓣質地極薄,無蠟質光澤;子房近球形,無毛,通常3室,稀4室,花柱通常3條,稀4條,完全分離,無毛。花期2-3月,蒴果扁球形,無毛,每室有種子1-2粒。主要分布於廣西扶綏縣;生於海拔 150-250米的石灰山鈣質土上的雜木林中。本物種是雜交育種的良好親本,可培育出重瓣的黃色茶花新品種。
直脈多瓣金茶花〔Camellia multipetala Lianget Deng var. patens (Liang et Mo)S.Y. Liang〕
常綠灌木,高3米。本變種與原變種多瓣金花茶近似。其主要區別在於花柱較長,有時偶有2條,長2-2.5厘米;側脈較少,開出角度較大,與中脈幾呈直角,故有直脈多瓣金花茶之稱。花期2-3月。主要分布於廣西扶綏縣;生於海拔130-250米的石灰岩山鈣質土的雜木林中。
四川金茶花(Camellia szechuanensis S.Y.Liang et Y.C.Yang)
常綠灌木,高4米;嫩枝無毛。嫩葉淡紅色,老葉長橢圓形,先端漸尖或純尖,基部寬楔形。花為黃色,1-2朵成腋生或頂升,花徑3-4厘米。花期9-10月。主要分布於四川古藺縣黃荊鄉;生於海拔500米的溝谷山坡的雜木林中。[3]
簇蕊金茶花(Camellia fascicularis Chang)
常綠灌木至小喬木,高2-3米;嫩枝紫褐色,無毛。本種與顯脈金花茶近似,其主要區別在於花瓣較薄;外輪花絲在基部呈束狀合生;花萼內面具有白色柔毛。花期10-12月。蒴果球形,較大,有3室,每室有種子1-4粒,種子黑褐色,密被褐色絹毛而易於區別。主要分布於雲南河口;生於海拔360-485米的石灰岩山鈣質土的雜木林中。
離蕊金茶花(Camellia liberofilamenta Chang et C. H. Yang)
常綠灌木,高2-3米;嫩枝無毛。嫩葉紫紅色,老葉橢圓形,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寬楔形。花為黃色,有香氣,1-2朵成頂生或腋生,花徑4-4.5厘米;花朵有花瓣7-8片;子房下半部無毛,頂端有白色柔毛;花柱頂端3裂。花期10-12月。蒴果扁球形,種子被長柔毛。主要分布於貴州冊亨縣;生於海拔660米的砂岩山谷的雜木林中。本物種是雜交育種的親本,可培育出具有芳香的黃色茶新品種。
博白金茶花(Camellia bobaiensis S. Y. Lisng et J.J.Wang)
常綠灌木,高 1.7-2米;嫩枝紅褐色,無毛。葉長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花為淡黃色,1-2朵成腋生或頂生,花徑3-3.5厘米;花朵有花瓣7-8片,花瓣近圓形或卵形;子房無毛,花柱先端3淺裂,基部合生,無毛。蒴果未見。花期10-11月。主要分布於廣西博白縣黃凌鎮;生於海拔 150-250米的酸性土山雜木林中。
五室金茶花(Camellia aurea Chang)
常綠灌木,嫩枝無毛。葉長圓形,先端急短尖,基部寬形或近圓形。花為金黃色,花單生於葉腋上;花朵有花瓣9-10片,橢圓形至長圓形,基部連生;子房5室 1無毛;花柱5條,完全分離,無毛。蒴果未見。主要分布于越南北部高平省友盆縣等地。
廣西五室金茶花〔Camellia aurea Chang var. quinqueloculosa (Mo et Zhong )
常綠灌木,高4米;嫩枝淡紅色,無毛。嫩葉淡紫紅色,老葉橢圓形,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寬楔形。花為金黃色,花單生,成腋生或頂生;花朵有花瓣 12-14片,橢圓形;子房5室,無毛;花柱5條,偶有4條,完全分離,無毛。花期2-3月。蒴果扁球形,直徑3-4毫米。主要分布於廣西扶綏縣;生於海拔 120-260米的石灰岩山地雜木林中。本變種是我國金花茶物種中惟一的子房有5室的種類;數量稀少,為瀕臨滅絕的珍貴植物,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也是雜交育種的良好親本。
黃花金茶花〔Camellia flava (Pitard) Sealy〕
常綠灌木至小喬木,高2-5米;嫩枝紫褐色,無毛。葉卵狀長圓形,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圓形或微心形。花有柄,金黃色,單生於枝頂;花朵有花瓣 10-13片,倒卵形,被毛。子房5室,被黃毛;花柱5條,完全分離,被柔毛。蒴果未見。主要分布于越南北部高平省等地,生於海拔250-600米的石灰岩山地雜木林中。
東京金茶花〔Camellia tonkinensis (Pitard) Cohen Stuart〕
常綠灌木至小喬木;嫩枝紫褐色,無毛。葉長圓狀橢圓形或橢圓形,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圓形。花為金黃色,單生於枝頂;子房3室,密被黃色柔毛;花柱3條,完全分離,被黃色柔毛。蒴果扁球形,直徑2-2.8厘米,3室,每室有種子 1粒,近球形,栗褐色。主要分布于越南北部河內附近等地;生於雜木林中。

物種保護

與銀杉、桫欏、珙桐等珍貴「植物活化石」齊名,屬《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中的植物種,國外稱之為神奇的東方魔茶,被譽為「植物界大熊貓」、「茶族皇后」。 為了使這一國寶繁衍生息,中國科學工作者正在通力合作進行雜交選育試驗,以培育出更加優良的品種。中國的昆明、杭州、上海等地已引種栽培。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