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金門 - 福建東南海島嶼 金門縣(英語:Kinmen County)(古屬泉州府同安縣)古稱「浯洲」、「仙洲」等,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為牧馬監地,五代時編入泉州屬尾,1915年1月正式設縣,以「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意而稱「金門」,隸屬福建省泉州市,實際由台灣當局管轄,是台澎金馬地區所謂「福建省政府」、"福建高等法院金門分院"所在地,轄區由金門島、小金門島(烈嶼)、大擔島、二擔島、東碇島、北碇島等12個島嶼組成,總面積151.656平方公里。

金門縣位於福建省東南部海域泉州圍頭灣與廈門灣內,屹立於台灣海峽西部,與中國大陸最近處僅2310米,位於九龍江出海口外,西與廈門島遙望,東隔台灣海峽與台中市相望,北與泉州市晉江市相望。東距基隆198海里,東南距澎湖82海里,距高雄160海里,西距廈門18海里,距離中國大陸領土角嶼僅1.8公里,離台灣島有210公里。

2004年2月啟動金門—廈門航海線,開始「小三通」。2004年,金門縣財政總收入1812637萬元新台幣;人均所得308202元新台幣;人均生產總值329656元新台幣。 摺疊清代及以前 金門自古屬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所轄,1915年(民國四年)始創縣治。漢人移民對金門的開發依據可考的史料始於晉代。根據清代《金門志》的記載,晉代共有蘇、陳、吳、蔡、呂、顏六姓家族因躲避戰禍移居金門。[1]

[]

金門島位置

目錄

金門島位置

803年(唐朝貞元十九年),朝廷在泉州設置五個牧馬場,浯洲為其中之一,陳淵任牧馬監,此為金門島上設置行政機構之始。蔡、許、翁、李、張、黃、王、呂、劉、洪、林、蕭十二姓隨陳淵入島開墾,陳淵因此而被尊為"開浯恩主"。

金門(舊稱浯洲)因產鹽,歷經五代十國閩王(王審知)及元明清等朝開發後,造就金門東半島上之金沙灣周圍鹽埕林立。元朝統治時(1343年-1368年),中央為求實質統治,遂於浯洲鳳翔里十七都後學村(今沙美),設置浯洲鹽場司(官職從七品官,在今金沙國中至東埔及榮光新村一帶)及浯洲書院(現今之沙美菜市場),沙美因處金沙灣與汶水溪及金沙溪交匯處。在元代,係為金門地區最高行政機關浯洲鹽場司與浯洲書院之舊址(元朝浯洲鹽場司馬闕司令興建)。過往的金沙地區更是金門地區居住人口與風獅爺最為稠密的地方(金門全島共64尊風獅爺,金沙鎮則高達39尊、沙美有3尊)。

元朝統治時,中國沿海各地與國外交流密集,故當時的沙美(後學村),因位處金沙灣、浯洲鹽場司、浯洲書院(明代為金山書院)、官鎮埕、永安埕、浦頭埕、沙美埕等鹽埕邊緣,除了島民、鹽工與書生眾多及船運便利之外,區域內更是政商雲集。後學街(今之沙美老街),在此諸多有利之條件下,遂循着人類發展的脈絡與歷史軌跡,便自然而然的形成商業與貿易市集。從元朝統治以來,一直是金門東半島的政經中心與文化重鎮,迨自中華民國肇建初朝,金沙依然是金門地區的經濟中心,民國時期的金沙灣金沙港,更是金門地區與中國大陸蓮河通航金星輪的港埠。更是國民政府(國軍)登陸金門的地方,一度還是金東守備師及青年軍戰車連的駐紮地。金門以一小島,卻出過四十三名進士,其中文進士四十人,武進士三人,實屬不易。

1387年(明朝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令江夏侯周德興經略福建沿海,共設五衛十二所。金門守御千戶所為十二所之一,明兵部稱呼金門是"中左所",下轄峰上、管澳、田浦、陳坑四個巡檢司,後又增設烈嶼巡檢司。因金門固守福建東南海口,取"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意而得名金門。

南明時期,金門由鄭成功政權實際控制。1664年(清康熙三年、南明永曆十八年)清軍攻占金門後,曾採取遷界措施,強制居民遷至海岸線30華里外,島上人煙無存。1674年(康熙十三年、永曆二十八年)至1679年(康熙十八年、永曆三十三年),鄭氏復占金門,並以此作為對中國內陸進行軍事行動的前進基地。1680年(康熙十九年、永曆三十四年)清軍二度攻占金門後,沿襲舊制隸屬於福建省同安縣(今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永曆三十七年)清軍攻占台灣後實施復界,因遷界離開的居民陸續返回原籍。

地理環境

金門位於福建省東南海上,地處東經118度32分,北緯24度44分,位於九龍江口外,與廈門灣口遙望,金門位於屹立台灣海峽中,東距基隆198海里,東南距澎湖82海里,距高雄160海里,西距廈門約18海里,距離福建省廈門市東南端的角嶼僅1.8公里,離台灣島有210公里。金門島形如錠,東西長約20公里,南北最長處約15.5公里,中部狹窄處僅3公里,包括金門本島(大金門)、烈嶼(小金門)、大膽、二膽、獅嶼、猛虎嶼、草嶼、後嶼、東碇島、復興嶼等十二個大小島嶼,總面積151.656平方公里。 摺疊地貌 島形似啞鈴,東西寬,南北窄。金門全縣面積150.145平方公里(本島為134.25平方公里,尚轄、烈嶼、大擔、二擔、烏丘、東引、東碇、北碇、等十二座島嶼)。金門島形中狹如錠(或是一根骨頭),東西端較寬,東西長約20公里,南北最長處約15.5公里,中部狹窄處僅3公里,太武山雄踞東部,海拔253公尺。金門西面環海,環島多港灣口岸,可停泊船艇者計30餘處,潮高水深。

金門的主要地形為起伏的花崗岩地形,島上最高峰為太武山(其高為253公尺,其上有毋忘在莒蔣公之手銘),雄勢雄偉,獨冠嶼上,近觀之若兜鍪狀,故名太武。其石紛糾縈紆若印章篆刻,又稱"海印",隔海遠望,如仙人偃臥(仙人倒地臥不起之形),海上人因別呼之為"仙山"。 金門名勝莒光樓 金門名勝莒光樓

太武山之外,東有鵲山、鳳山、塔山;南有雙山、長安山、豐蓮山、太文山(古燕南山)、獻台山、南磐山;西有矛山;西它雪鄐、虎山、天摩山、金山等等。

而古寧頭區、古崗區、馬山區與烈嶼區除有部分丘陵地形外,多為地勢平坦,紅土廣泛覆蓋之台地,各區海岸則有花崗片麻被海水侵蝕而形成之崖面或平台,以及發育良好之沙灘,岩岸沙岸交錯構成了金門多變的海岸景觀。 氣候 金門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年降雨多集中於四至八月,颱風多生於七、八月,全年風向東風占8個月,每年五至八月為東南風及南風。因金門為在海峽中之島嶼,四面無高山屏障,

水頭碼頭

中間則丘陵起伏,故風力較強,夏有西南海風的吹拂,每到清明時候常帶來濃霧,台金交通常受影響;東有強烈的東北季風。

全年降雨量多在四月至八月,颱風則發於七月,風勢以七月至十二月較強。年均溫為攝氏20.9度,最高月均溫是八月28.2度;最低月均溫是元月12.8度;年平均降雨量不足一千公厘;四至九月是雨季,占全年降雨量80%。因受地形影響(花崗岩丘陵,為金門主要地形,金門無良好的蓄水地物,金門無巨川長流,最長者為西半島之浯江溪,惟已呈乾涸狀態,舊河床隱約可辨。其他如金沙溪、後水溪、前埔溪、小徑溪、西堡溪、山外溪等大多是涓涓細流,源短量少,平時多已涸渴;如遇風雨,又復一瀉入海,雨不能得其利,旱則患其災)。大興水利,攔河築壩,新辟湖塘,如太湖、蘭湖、慈湖、雙鯉湖、榮湖、陵水湖、田浦水庫、金沙水庫等等;但蓄量不多,遇旱年,常有缺水之苦。再加上開放觀光,用水量大增,更使得供水更加的吃緊。 土壤 金門的地層,以花崗片麻岩為主,分布甚為廣闊,約占總面積一半。島上土壤概以砂土及裸露紅壤土為代表。前者沙層厚、保水保肥力均差;後者表土薄、酸性重,腐植質少,皆不宜耕作,故島上農作僅宜價值較低之耐旱性雜糧:如高粱、玉米、花生、蕃薯等。由於四面環海,淺灘深澳,魚蝦貝介類滋生,濱海居民乃討生計於大海中,然因漁業資源有限,兼且幅員狹窄,地力貧脊,雨量稀少,農產不豐,只有少量之雜糧與蔬菜。居民乃遠渡重洋,謀生異域,或移居台澎,或遠適南洋,金門華僑足跡遍布東南亞,人口總數達二十餘萬之眾,自古就有"僑鄉"之稱。

本段行政區劃

金門縣下轄3鎮、3鄉,金城鎮、金湖鎮、金沙鎮、金寧鄉、烈嶼鄉、烏丘鄉(代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