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素街
金馬素街[1](英語:Commercial Drive)是加拿大卑詩省溫哥華一條主要南北向街道,北起布勒內灣旁的加拿大太平洋鐵路路軌,南至東18街並駁上域多利街。此外,東18街以南和域多利街以西有另一條名為「Commercial Street」(意譯為「商業街」)的街道,自此往南延至東55街為止。金馬素街和百老匯東街的交界處為架空列車金馬素-百老匯站所在:此站為博覽線和千禧線的交匯處,並是整個架空列車系統中人流最多的車站。
名副其實的商業大道是 Grandview-Woodlands 最受歡迎的街道。它始於溫哥華自己的開端,作為將砍伐的原木拖到海濱的漫長軌道。 1890 年代連接新威斯敏斯特和溫哥華的有軌電車線路確保了它作為小型商業大街的崛起,並最終使其名稱從公園大道更改為商業大道。它在兩次戰爭之間起起落落,因為它的外圍街區被房屋填滿,直到 1950 年代,它現在的文化特徵才開始轉移。戰後意大利移民和商業大道上越來越多的意大利企業存在將導致該地區獲得「小意大利」的綽號。後來來自葡萄牙、加勒比海和東南亞的移民增加了混合的多樣性,藝術家、音樂家和政治活動家的緩慢而重要的涓涓細流也是如此。到 1980 年代,一種明顯放縱的反文化已經鎖定了這個社區,儘管紳士化正在蔓延,但它從未真正鬆手過。今天,商業大道是該市最具活力和文化氣息的街道之一。從維納布爾斯 (Venables) 到百老匯 (Broadway) 的一段步行路程,總能讓人呼吸到新鮮空氣。
目錄
歷史
金馬素街本名為公園路(Park Drive),以坐落此街道南端的克拉克公園(Clark Park)命名[2],於1870和80年代(即溫哥華建市前後)是伐木工人將木材運送到布勒內灣畔喜士定木廠的主要運輸線之一[3]。連接溫哥華、本拿比和二埠的市際電車線於1891年開通,當中部分路段途經公園路,並吸引居民和商戶到公園路沿線落戶[3]。有見該帶的發展潛力大為上升,東18街以南的一連串南北向街道率先於1910年更名為「Commercial Street」,而公園路則於1911年改為現稱[2]。
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溫哥華東區成為意大利裔移民落戶的熱門地點,當中不少選擇到金馬素街沿線定居,令金馬素街北段獲得「小意大利」的稱號[3]。為了紀念意大利統一運動中主要人物之一朱塞佩·加里波第逝世100周年,該區的意大利裔居民和商戶於1982年6月向溫哥華市政府申請將金馬素街更名為加里波第街(Via Garibaldi)[2]。然而,沿線部分商戶因更名所帶來的額外開支而反對這項建議,而市內亦已有另一條街道以加里波第為名,因此市政府沒有受理這項申請[2]。
參考資料
- ↑ 損八成金馬素街商戶生意 無車日店鋪旺丁不旺財. 《頭條日報》. 2009-08-11 [2012-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1).
- ↑ 2.0 2.1 2.2 2.3 Walker, Elizabeth. Street Names of Vancouver. : Vancouver Historical Society. 1999: 26. ISBN 0-9692378-7-1.
- ↑ 3.0 3.1 3.2 Drive History. Commercial Drive Business Society. [2012-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