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鈍葉石蓮

中文名稱:鈍葉石蓮

別稱:石蓮鈍葉變種

科:景天科 Crassulaceae

屬:石蓮屬 Sinocrassula

鈍葉石蓮(變種)為石蓮屬植物,全株無毛;葉密生,匙狀長圓形,先端鈍;葉互生,線狀匙形,先端稍鈍。傘房花序小,花少花瓣淺紅色,卵形,直立;花期7月。分布於雲南麗江縣以東金沙江岸,海拔2000米處。可栽培,常用扦插或分株法,於春、夏進行。

目錄

信息

拉丁學名:Sinocrassula indica (Decne.) Berger var. obtusifolia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目:薔薇目 Rosales

亞目:虎耳草亞目 Saxifragineae

亞科:景天亞科 Sedoideae

亞屬:石蓮 Sinocrassula indica

分布區域:產雲南麗江縣以東金沙江岸。生於海拔2300米

形態特徵

生活型: 植株高8-9厘米,全株無毛;

葉: 蓮座直徑4.5-5.2厘米;葉密生,匙狀長圓形,長8-12毫米,寬3-3.5毫米,先端鈍;

花: 傘房花序小,花少數,長1.4-2厘米,寬1.4-2厘米;萼片長3.5-4毫米;花瓣淺紅色,卵形,長5毫米,直立;雄蕊5,鱗片長0.6毫米,寬0.7毫米;心皮卵形,長5.2毫米,基部1.5毫米合生,花柱長1.9-2.5毫米,先端彎曲;

物候期: 花莖高4-8.5厘米;葉互生,線狀匙形,先端稍鈍;[1]

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2300米處。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雲南麗江縣以東金沙江岸。未見標本,根據原始文獻描述。

石蓮花分類

石蓮花的種類較多,按照外觀形式可分為藍石蓮摩氏石蓮鈍葉石蓮,綠花石蓮,皮氏石蓮魯氏石蓮圓葉石蓮等。其中鈍葉石蓮高8-9公分,無毛。葉密生,形狀為匙狀長圓形。圓葉石蓮高30-60公分,下部和中部的葉對生,上部互生,卵圓近圓形。綠花石蓮高13-20公分,匙狀長圓形。[2]

繁殖方法

常用扦插,於春、夏進行。莖插、葉插均可。葉插時將完整的成熟葉片平鋪在潮潤的沙土上,葉面朝上,葉背朝下,不必覆土,放置陰涼處,10天左右從葉片基部可長出小葉叢及新根。室內扦插,四季均可進行,以8-10月為更好,生根快,成活率高。插穗可用單葉、櫱枝或頂枝,剪取的插穗長短不限,但剪口要乾燥後,再插入沙床。插後一般20天左右生根。插壤不能太濕,否則剪口易發黃腐爛,根長2-3厘米時上盆。

或用分株法,即把根莖處萌發的小苗掰下,直接栽於盆中。[3]

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

石蓮是常見的多漿植物,葉片蓮座狀排列,肥厚如翠玉,姿態秀麗,形狀池中蓮花,觀賞價值較高。盆栽是室內綠色裝飾的佳品,也可地栽用於花境點綴。石蓮花株形奇特,宛如玉石雕刻成的蓮花座,華麗雅致,四季碧翠,深受大家的喜愛。在熱帶、亞熱帶地區可露地配植或點綴在花壇邊緣、岩石孔隙間,北方則盆栽觀賞,是布置客廳、書房等幾桌的上好植物材料。

藥用價值

石蓮全草入藥,味甘、淡,性涼。有清熱解毒、提傷止痛、止血止痢之效,可治咽喉腫痛、痢疾、崩漏、便血,外用治瘡瘍久不收口及燒、燙傷。為滋陰益氣藥、散瘀消腫藥。用法用量:煎湯,30-50g,外用時取適量,搗敷。治跌打損傷及外傷腫痛(湖北西部),或作清熱、消炎用(廣西、雲南)。( 《中華本草》)

【藏藥】年托巴:全草用於瀉痢,便血,子宮出血,外用治諸瘡《藏本草》。

【普米藥】卡耙:莖、葉用於肺熱咳嗽,肺結核,肺炎,支氣管炎,瘡癰,骨折,蛇咬傷。

【土家藥】虎牙草,虎牙半枝,鼠牙還陽:全草用於跌打損傷,便血,吐血,外傷出血,蛇狗咬傷等;外治牛皮癬。[4]

參考資料

  1. 鈍葉石蓮,植物智
  2. 石蓮花有幾種,花百科,2019-06-21
  3. 石蓮,有道網
  4. 石蓮,有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