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遜
錢遜(1933年10月-2019年8月22日),江蘇無錫人,國學大師錢穆之子。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研究員[1]。國際儒學聯合會原副會長[2],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原所長[3]。
錢遜 | |
---|---|
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原所長 | |
出生 |
1933年10月 江蘇無錫 |
逝世 | 2019年8月22日 |
國籍 | 中國 |
母校 | 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 |
職業 | 研究員 |
2019年8月22日凌晨,錢遜逝世,享年85歲[4]。
目錄
人物生平
1933年10月,錢遜出生於江蘇無錫。
1952年-1953年先後畢業於清華大學歷史系、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研究班。1953-1981年先後在清華大學馬列主義基礎教研組、哲學教研組任教,曾任教課程《論語》和《道德經》。1982年後轉攻中國思想史。
1982年至1985年3月任清華大學文史教研組主任,1985年3月至1994年任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長,1995年1月至1999年9月任所長。
2019年8月22日凌晨,錢遜逝世,享年85歲。
社會兼職
曾任國際儒學聯合會、中國哲學史學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國孔子基金會、中華孔子學會等學術團體理事。
儒學研究
研究方向
先秦儒學、中國古代人生哲學。
關於《論語》
《論語》是一本語錄體的書,記錄了孔子與弟子之間的對話及孔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西漢時候有幾個本子,都早已佚失了。東漢的鄭玄根據他還能看到的《魯論》、《齊論》等本子,給《論語》做了一個注,這個注本成為後來《論語》流傳本的基礎 。
《論語》的治國思想
春秋末期,作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力量衰落,各諸侯紛紛攻城略地,大小戰爭不斷。諸侯國內,父子兄弟之間篡位奪權的事層出不窮,禮崩樂壞。各家各派都提出了恢復秩序的辦法,孔子的全部思想和活動也都是為了恢復社會秩序的穩定,變天下無道為有道。
治國為政方面,孔子的核心思想是"政者正也"。這個"正"有兩方面的含義:正人和正名。正人,是要使人走上正道,包括正人和正己。不只是對百姓進行道德教育,當權者自身要正。
"正"的另外一個含義是"正名"。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人人都安於其位,按他的身份做該做的事,享受該享受的權利,恢復原來的禮制秩序。過去人們批判說,這是為了維護等級制度。但我們要看到,任何一個社會要發展,都要求各階層、各部分人能各安其位,各司其職,各守其道,各取其酬。沒有這一點,就會陷入混亂。
《論語》的為人之道
(一)志於道
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這裡的"任重而道遠"不是指某項任務需要很長時間和很多精力,而是指人生在世擔負着弘揚仁道的責任和使命,這一生是"任重而道遠"的一生。
孟子說:"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人和禽獸的區別,就在於人除了物質生活以外還有精神生活。
錢遜 | |
---|---|
西方人強調發揚個性,追求個人價值。中國人強調在群體的發展中實現個人的價值。"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都體現了這一點。這種價值的最高追求,就是"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一是為理想信念、群體事業獻身;二是個人人格的完成。文天祥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比生命價值更高的就是"義",就是精神生命。如果陷我於不義,我毋寧死。
(二)仁和禮
君子,是孔子提出的做人的理想標準。"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文就是花紋,文飾,外表的表現,指的是禮;質是內在的品質,指的是仁。彬彬就是兩個東西配合得很好。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愛人是仁的根本精神,它通過孝悌、忠恕等道德得到體現。
孝悌是仁之本。儒家講的愛人不是抽象、普遍的愛,而是一種有差等的、由親及疏的愛。父母兄弟是一個人最親近的人,所以對親人的愛,是愛人的起點。而通過提倡孝悌維繫宗法制度,又可使人不犯上作亂。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說自己所不願意的事情,不要強加到別人身上。不希望別人這麼對待自己,就不要這麼對待別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忠",是更積極的一個層面,有一種責任。而共同的一個精神,就是要以自己的心情去理解別人的心情,即"推己及人"。中國人常說將心比心,遇到什麼問題設身處地替別人想一想,這已經成為中國人傳統的處世之道。
仁,一方面是最重要的道德要求,同時又是孔子倡導的道德的總稱,包含了恭、寬、信、敏、惠、溫、良、儉、讓等。
《論語》講"不學禮,無以立"。禮是中國人一切習俗行為的準則,古代從天子的祭天、祭祖,諸侯國之間的會盟、外交、打仗,到普通老百姓的婚喪嫁娶、坐臥行走、互相稱謂等,一切都有禮的規範。可以說古代中國人是生活在禮中間的。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道德要落實到行為規範上來。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就是要克服自己不符合禮的思想行為,照着禮去做,這就是仁。說具體一點,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仁是靈魂,禮是形式。仁要落實到禮上,如果禮脫離了仁,那麼這些形式就毫無意義。"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禮是一種外在形式,但是如果你認真地去做,就可以便民風淳厚。"禮之用,和為貴。"禮,反映、釐清和維持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這五倫間的區別,達到和的目標。
(三)修養
立志也好,要做一個君子也好,都要通過學習和修養。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人先天的性是相近的,差別主要來自後天的影響和習染,所以人需要並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修養改變、提高自己。
修養的基本態度是"三個己":為己,由己,求諸己。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所謂為己,是說學習修養都是為了充實、提高、完善自己;為人,就是做給別人看,沽名釣譽,牟取名利。為己是學習修養的最根本的態度。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道德修養全靠自己,不能推諉於他人或外在條件。只要努力人人都可以在道德思想境界上達到聖人的境界。此所謂由己。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凡事首先從自己方面要求,而不怨天尤人。"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怕沒有職位,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無能,沒有能力擔當重任。這就是求諸己的精神。"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三個己"體現了一個精神:立足於個人的自覺。啟發個人的自覺,每個人從自己做起,提高全民的素質。一句話,"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這是整個儒學的核心思想。全部儒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於提高每一個人的素質;而要做到這一點,靠的也是每一個人的自覺。這也是以人為本的核心內涵。
人物著作
《論語淺解》、《先秦儒學》、《中國古代人生哲學》、《中國傳統道德》(全書副主編,《理論卷》主編)、《推陳出新---傳統文化在現代的發展》《平天下--論語的處世智慧》及論文若干篇。
有聲讀物:《平天下-<論語>的處世智慧》。
視頻
百家講壇_智慧的痛苦07_儒學與人生-錢遜 2017年4月10日發布
錢遜-論語的處世智慧01 2016年12月20日發布
參考來源
- ↑ 錢遜 ,孔子網
- ↑ 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錢遜做客濟寧文化大講堂 ,中國當代儒學網, 2015-04-28
- ↑ 錢遜先生的兩次學問轉向 ,光明網, 2022-02-23
- ↑ 上午送別清華大學教授錢遜 ,搜狐, 201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