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梵語「缽多羅」。意譯為「應量器」【yìng liàng】。僧人乞食所用器具。制缽最初的材料為泥或瓦,又經藥熏,得成為接近於黑色。後來,比丘年紀大了,拿不穩缽,恐缽摔壞,佛陀又允許以鐵製缽。缽有固定的尺寸和材料以及顏色製成。缽沒有一個平底,是圓底,所以缽是一個不倒翁。缽沿往裡收,這樣即是缽傾斜,粥飯也不容易撒出。

缽,是洗滌或盛放東西的陶製的器具,形狀像盆而較小的一種陶製器具,用來盛飯、菜、茶水等。一般泛指僧人所用的食器,有瓦缽、鐵缽、木缽等。一缽之量剛夠一僧食用,僧人只被允許攜帶三衣一缽,此缽則為向人乞食之用

缽是什麼? 缽為比丘六物之一,又稱缽多羅、缽和蘭等,為如法之食器,應受人天供養所用之食器,又為應腹分量而食之食器,故又譯作應器、應量器。缽的形狀:呈矮盂形,腰部凸出,缽口缽底向中心收縮,直徑比腰部短。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缽                 外文名         Bowl
                拼 音         bō                 別 稱         缽子

缽的由來

據《佛本行集經·二商奉食品》中說:佛陀初成道時,北天竺有帝梨富娑跋梨迦兩位商主,將「糗酪蜜搏」供養佛陀。

佛陀思惟:往昔諸佛,皆是持缽受供,我如今當以什麼器皿受二商主食物供養。這時四天王知曉,立即以金缽奉上,佛不肯受。四天王又以銀缽、玻璃缽、琉璃缽、赤珠缽、瑪瑙缽、硨渠缽相繼奉上,佛陀皆不受。

這時四天王以石缽奉上,佛陀又思惟,如若只受一缽,其他三位天王必將產生煩惱。佛陀將四缽相迭安置在左手,再以右手按下,合成一缽。而說偈言: 我昔功德諸果滿,以發哀憫清淨心; 是故今四大天王,清淨牢固施我缽。

缽都有哪些講究

在律制上,規定缽有「體」、「色」、「量」等三法。

「體」指缽的材質。《四分律》中提及缽之種類云:「缽者有六種,鐵缽、蘇摩國缽、烏伽羅國缽、優伽賒國缽、黑缽、赤缽。大要有二種,鐵缽、泥缽。」禁止使用由木、石、金、銀、琉璃、寶、雜寶所作成的缽,並以此簡別在家和外道

「色」指缽之顏色。《四分律》限用黑、赤兩色,《五分律》限用孔雀咽色。除此「黑、赤、灰」三色之外,不准薰染其他顏色。

「量」缽的容量。《四分律》卷九舉出大、中、小三種。大者三斗,小者一斗半。但是根據唐代的量法,應是一斗至五升之間。

比丘不得儲存多缽,護持缽當如護持自己眼睛一般,應當常以澡豆洗淨除去垢膩。缽損壞時,若五綴(五種修補方法)而不漏,則不得求新缽(經修補後再用的缽,即稱五綴缽)。缽置於地上時,若有轉倒之虞,則當作缽支以安置之,攜帶時則應收入缽囊(或稱缽袋、缽絡、絡囊)。

如今在南傳國家,依舊保留着托缽乞食的傳統,僧人每日排列次第乞食,最多則乞七家。信眾布施什麼則吃什麼,所以南傳佛教僧侶肉食。

而漢傳佛教則已經沒有乞食的傳統,因為寺院建有齋堂,所以僧人吃飯也大部分不用缽,而是使用碗筷。當然碗筷的使用也有一定的規矩,之前有說,今且不贅述。

中國喜歡把自己的工作叫做飯碗,因為工作是生計,是養活自己的方法。郭德綱有一段相聲里說,【自己只是個小學生,是祖師爺賞飯吃】。法師們也常常告誡提醒我們要常年三寶恩德,生慚愧心。

缽是僧人的飯碗,不能打碎。吃的是佛陀的恩德,祖師的產業。如果吃着佛教的飯,又踢佛教的碗,這就有拿起碗吃肉,放下碗罵娘的不道德了。佛陀宣說四十九年,把佛教建立起來,又經過兩千年的祖師流傳,才把佛教延續至今,如今我們應當效仿祖師將如來家業承擔下去,而非任由他人踐踏污衊。祖師守業不易,佛教若是在我們手上段承,那麼便要承受千古罪人的恥辱。

漢傳佛教從來不乏護教之人,太武滅佛時的曇曜和尚,開創房山石刻的靜琬法師,時至今日,不光維護了佛法命脈,還為世界留下了雲岡石窟,房山石經。

本朝最嚴重的對於文化打擊可謂是毀滅性的,當然不僅僅是佛教,還有道教,儒家,等等許多傳統文化都遭到毀滅性打擊。在那可怕的十年,同樣有為法忘軀的老和尚,陝西法門寺的老方丈良卿法師,在紅衛兵要闖入地宮進行破壞時,老和尚只能引火自焚以身殉教。紅衛兵被嚇退,地宮得以保存。如今法門寺地宮的發掘離不開當年老和尚的殉教。

動盪的年代出英雄,在和平的年代,依舊需要具備老和尚們的僧格,需要那種剛強和堅韌。

註:包缽的袋子,稱為缽袋或缽囊。為三種袋(缽袋、藥袋、雜袋)之一。《有部毗奈耶雜事》講到有比丘走路時以手持缽,不慎摔破,後來佛陀教其以衣角裹之,還是又摔破。最後佛陀便教其制缽袋放置。現在的缽袋,掛於肩上用於行路時裝缽,其材料及大小並沒有特別的規定,被列為尼師壇的特物(隨物)之一。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北末切,音潑。《玉篇》器也。《蘇軾·宸奎閣》廬山僧懷璉,持律嚴甚。上常賜以龍腦缽盂,璉對使者焚之,曰:吾法以瓦鐵食,此缽非法。使者歸奏,上嘉嘆。   又《梵書》自釋迦相傳有衣缽,世相付受。後魏天竺國王子號達磨,出家入南海,齎衣缽航海。至梁詣武帝,隱嵩山少林寺,以其法傳慧可。   又凡物相傳,皆曰衣缽。《古今名賢集》和凝第十三名及第,後知舉,取范質第十三名,質往謝。凝曰:公文合在中選屈就,此傳老夫衣缽耳。未幾,凝入相。後質拜相,有登庸衣缽亦相傳之句。   又《蘇軾詩》傳家有衣缽。《注》家學有素也。   又《廣韻》亦作盋。《前漢·東方朔傳注》盂若盋而大,俗謂盋盂。   又無花果名優曇缽。《廣志》狀似枇杷,不花而實。   又叶音瞥。《蘇軾·梅詩》君行適吳我適越,笑指西湖作衣缽。[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