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時錄井
鑽時錄井 |
名稱:鑽時錄井 作用:判斷井下地層岩性的變化和縫洞發育情況 |
鑽時錄井又稱鑽速錄井。不同性質的岩石軟硬程度不同,因此抗鑽頭破碎的能力也不同,有的岩石鑽得快些,有的慢些。用鑽穿單位厚度(例如1m)的岩層所需的時間來判斷井下岩層性質的方法,稱為鑽時錄井。而用單位時間鑽穿的岩層厚度來判斷地下岩性的方法稱為鑽速錄井(drill speed log)。[1]
目錄
介紹
一般情況下是把鑽時記錄繪製成鑽時錄井曲線後再用以解釋地層剖面。鑽時錄井曲線是以井深為縱座標,鑽時為橫座標繪成的。實踐證明,利用鑽時錄井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岩性,劃分和對比地層。但影響鑽時的因素很多,故在應用鑽時資料解釋井下剖面時應充分考慮其它錄井和測井資料,加以綜合判斷。
鑽時是指每鑽進一定厚度的岩層所需要的時間,單位為min/m。鑽時是鑽速(m/h)的倒數。在新探區,從井口開始每米記錄一次鑽時,到達目的層則可適當加密到(0.5~0.25m)記錄一次。
鑽進速度的快慢,一方面取決於地下岩石的可鑽性;另一方面又取決於鑽井措施,如鑽壓、轉速、排量的配合、鑽井液性能、鑽頭類型及使用情況等。因此,根據鑽時的大小,既可以幫助判斷井下地層岩性的變化和縫洞發育情況,又能幫助工程人員掌握鑽頭使用情況,提高鑽頭利用率,並改進鑽進措施,提高鑽速,降低成本。
鑽時錄井特點是簡便、及時,準確的鑽時資料對於現場地質和工程技術人員都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手資料。
鑽時曲線的繪製
鑽時曲線很少單獨繪製,為了便於實際應用,通常把鑽時曲線和岩屑錄井剖面繪製在一起。
鑽時曲線通常在厘米方格紙上繪製,以縱坐標代表井深(比例尺1:500),以橫坐標代表鑽時,橫比例尺可根據鑽時的大小和圖幅規格而定。分別在各個深度上標出其相應的鑽時點,然後將各點連接成一條折線即為鑽時曲線。為了便於解釋和應用,在曲線旁用符號或文字在相應深度上標註接單根、起下鑽、跳鑽、蹩鑽、溜鑽、卡鑽以及更換鑽頭位置、鑽頭尺寸、類型等內容。
鑽時曲線的應用
利用鑽時曲線可定性判斷岩性,解釋地層剖面。當其他條件不變時,鑽時的變化可反映岩性差別:疏鬆含油砂岩鑽時最小;普通砂岩鑽時較小;泥岩、灰岩鑽時較大;玄武岩、花崗岩鑽時最大。對於碳酸鹽岩地層,利用鑽時曲線可以判斷裂縫、縫洞發育情況,如突然發生鑽時變小、鑽具放空現象,說明井下可能遇到縫洞滲透層。應當指出的是,同一岩類,隨其埋藏深度和岩石膠結程度等的不同,反映在鑽時曲線上也各不相同。在無測井資料或尚未進行測井的井段,鑽時曲線與錄井剖面相結合,是劃分層位、與鄰井作地層對比、修正地質預告、卡准目的層、判斷油氣顯示層位、確定鑽井取心位置的重要依據。
在鑽井取心過程中,鑽時曲線可以幫助確定割心位置。在地層變化不大的條件下,鑽時急劇增大,有助於判斷是否發生堵心現象。鑽井工程人員也可以利用鑽時分析井下情況,正確選用鑽頭,修正鑽井措施,統計純鑽進時間,進行時效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鑽時應用的原則是鑽井參數大致相同,且在一個鑽頭內變化不大。若鑽井條件不同,鑽頭的類型及新舊程度也不一樣,相同的地層也會使鑽時出現較大的變化,在應用鑽時曲線的時候,應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才能使得到的結果更加接近地下的真實情況。
影響鑽時變化的因素
鑽進速度的大小,一方面取決於地下岩石的可鑽性;另一方面又取決於鑽井參數,如鑽壓、轉速、排量、鑽井液性能、鑽頭類型及使用情況等。在鑽井參數一定的情況下,根據鑽時的大小,可以幫助判斷井下地層岩性的變化和縫、洞發育情況,還可以幫助工程人員掌握鑽頭使用情況,以提高鑽頭利用率,改進鑽進措施,提高鑽速和降低成本。影響鑽時變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岩石性質
岩石性質不同,可鑽性不同,其鑽時的大小也不同。在鑽井參數相同的情況下,軟地層的鑽時比堅硬地層小,疏鬆地層的鑽時比緻密地層小,多孔、縫的碳酸鹽岩的鑽時比緻密的碳酸鹽岩小,這是利用岩石性質進行鑽時錄井的主要依據。
2.鑽頭類型及新舊程度
在鑽井過程中,應根據所鑽地層的軟硬程度來選擇使用不同類型的鑽頭,這樣才能達到快速優質鑽進。相同的鑽頭,其新舊程度對鑽時的影響也是非常明顯的,特別是在同一段地層中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來。新鑽頭比舊鑽頭鑽進速度快,鑽時小,因此鑽頭使用到後期鑽時會逐漸增大。
3.鑽井方式
渦輪鑽鑽速一般比旋轉鑽鑽速大十倍左右,因此渦輪鑽的鑽時比旋轉鑽的鑽時要低得多。
4.鑽井參數
在地層岩性相同的情況下,若鑽壓大,轉速快,排量大,鑽頭噴嘴水功率大,則鑽頭對岩石的破碎效率高,鑽時低:反之,鑽時就高。
5.鑽井液性能與排量
鑽井液對鑽時的影響很大,一般來說,低密度、低粘度、大排量的鑽井液鑽進速度快,鑽時低,而高密度、高粘度、小排量的鑽井液鑽進速度慢,鑽時高。
6.人為因素的影響
司鑽的操作技術與熟練程度對鑽時的影響也是很大的,有經驗的司鑽送鑽均勻,能根據地層的性質採取相應的措施,因此鑽進速度較快,鑽時就低。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