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索橋
發展歷程
橋的出現
中國古代的鐵索橋主要有鐵索橋和鐵索浮橋兩大類。最早修建的鐵索橋名為樊河橋,坐落於陝西褒城北留埧縣馬道鎮,橫跨褒水支流之一的樊河。
中國最早的鐵索浮橋出現於東漢初年,公孫述為了防止漢軍的進攻依江而建浮橋。此後鐵索浮橋就頻繁地出現在中國歷史。
興起期
兩漢至隋代(興起期 )。這一時期是鐵索橋的初創階段。鐵索橋的建造主要用於通過深澗激流的 "天塹 ", 同時也開始用於軍事防禦,用來封鎖長江航道。由於鐵索橋製作技術不完善,大多毀壞,但多被後世所重建。這一時期鐵索橋的主要代表有:陝西褒城樊河橋、雲南景東蘭津橋;鐵索浮橋的主要代表有:湖北西陵峽鐵索浮橋 、湖北荊門虎牙浮橋、河南洛水天津橋。
發展期
唐代至元代(發展期 )。這一時期,鐵索橋不論是在建造的技術,還是在使用方面都得到了飛速發展 。特別是鐵索浮橋發展更快, 如黃河航道上的直浮橋和曲浮橋的出現,其數量明顯增多;此外,由於冶鐵技術的發展 ,鐵索浮橋被大量用於長江與黃河河道的防禦 。這一時期鐵索橋的主要代表有:雲南漾濞水橋,西藏拉薩布達拉宮金橋,四川江油雲岩寺橋;鐵索浮橋的主要代表有:浙江臨海中津橋,浙江黃岩利涉浮橋,山西永濟蒲津浮橋。
鼎盛期
明清時期(鼎盛期 )。到了明清時期,全國範圍內的鐵索橋數量急劇增多。主要是鐵索橋的發展明顯,鐵索浮橋則發展一般。西部雲、貴、川、藏四省的鐵索橋的數量飛速增加,占據了中國古代鐵索橋分布的最主要部分。這一時期出現了並列多索鐵鏈橋和並列多索鐵眼杆橋等新式鐵索橋。
用途分布
鐵索橋是在江河或峽谷的兩岸用鐵索建立的比較牢固且能長期使用的橋樑。其主要用途是作為平民渡江、過河的交通設施,有時也可以為軍隊在行進過程中搭建一個克服障礙的平台 。
鐵索橋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滇、川、藏三省基本上包攬了90%以上的鐵索橋。鐵索橋的建造結合了中原的冶金技術和少數民族的造橋技術,所以鐵索橋多分布於少數民族地區 。
雲南是鐵索橋最早被使用的地區之一,複雜的地形地理條件和少數民族長期使用竹索橋、 藤索橋以及溜索橋的習慣,使雲南的古代居民在建造和使用鐵索橋時得心應手。雲南鐵索橋的建造和使用從東漢至明清綿延不絕, 主要集中於滇西、滇西北的大理、順寧、麗江、永昌、騰衝等地,尤其是雲南大理的雲龍,號稱雲南的 "橋鄉", 其鐵索橋的數量為雲南甚至全國之最, 達 8座之多。四川省的鐵索橋主要分布在川西地區,雅安、懋功、甘孜地區的瀘定 、天全、蘆山都有較密集的分布 , 崇慶地區也較多 。西藏的鐵索橋,絕大多數是V形鐵索橋,集中建造於13世紀以後 ,由當時的噶舉派喇嘛唐東傑布所建造,傳說他總共建造了58座鐵索橋。唐東傑布的鐵索橋所使用鐵鏈鏈節成別針形 ,鐵橋兩側造有橋屋,其多餘鐵鏈掛於檐下,似可作備件之用。這一布局,形成其風格。其所造鐵橋, 不僅有雙索,也有多索。
鐵索浮橋的用途基本上有兩種 :其一,作為水上防禦工事設立在一些險要之處,以達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的封鎖航道的目的,即 "鎖江",這時的鐵索浮橋就成了真正的攔江鐵索;其二 ,在水流湍急之處利用鐵索的牢固來建立浮橋,以便軍隊或平民百姓經過,使天塹變通途。所以其分布的範圍相對比較狹窄,主要在黃河與長江兩條主要的航道上。黃河及其支流上主要的鐵索浮橋有:蘭州鎮遠橋、寧夏靖縣石門鄉鐵索橋、山西永濟蒲津浮橋 、河南河陽浮橋、河南洛陽之洛水天津橋;長江及其支流上主要的鐵索浮橋有:重慶奉節之鐵索浮橋,湖北西陵峽之橫江鐵索、湖北荊門之虎牙浮橋、湖北武漢三鎮浮橋、湖北田家鎮鎖江浮橋、 鄂州白鹿磯浮橋、浙江黃岩利涉浮橋。
類型
中國古代的鐵索橋主要分為鐵索橋和鐵索浮橋兩大類,每一類中還包含有不同的類型 。
1.鐵索橋:(1)上下雙索人行橋:上下雙索橋 , 人行走於下索上 , 手扶於上索 , 僅下索受力。且兩索橫向均無其他受力處, 上下兩索在行走時會發生晃動, 行走起來非常困難 。頗具代表性的是四川江油竇圌山雲岩寺橋。
(2)"V" 形雙索橋 :有左右兩索, 其相距一到兩米,用鐵鏈條,如"V"形斜掛,兩索的下面是木製或竹編的橋面,行走在橋上之時,兩手扶左右懸掛的鐵索,只能供人行走。其主要代表是西藏楚烏里鐵索橋。
(3)多索走行橋 :橋用鐵鏈多根,一般為偶數,分左右上下懸掛。鐵鏈之間用藤條或木條連接,結成網狀。在最下面的鐵鏈上鋪上木板形成橋面,橋的截面多呈"V"和"U"形,人和牲口都能通過。其主要代表是西藏穆克布札克薩木鐵索橋。
(4)並列多索鐵鏈橋 :橋用多根鐵鏈構成,其中底部用多根並列的鐵鏈構成底,在其上鋪木板構成橋面,左右兩邊的鐵鏈作為扶手。橋兩端為石砌或磚構之橋台。做橋面的鐵鏈,兩端通過橋台台面,在"落井"邊直角轉彎,垂直固定於水平埋設在橋台落井壁上"地龍樁" (即鐵鏈平行方向之鐵樁,用以分開鐵鏈,以方便將其逐個固定 )下的橫向鐵"臥龍樁"(即與鐵鏈垂直方向上,用以和鐵鏈相連,起固定作用的鐵樁)上,鏈與臥龍樁聯用特製夾箍。兩邊作扶手之鐵鏈,則分別二二通過兩側石砌矮墩,中埋鐵樁,樁橫插翹首龍頭的鐵梁,上欄鏈繞過鐵梁,下欄鏈嵌繞石墩槽中,折向落井,同樣錨於臥龍、地龍樁。這些橋台、石墩、鐵樁和夾箍共同組成了橋的錨定裝置。其主要代表是瀘定縣之瀘定橋。
(5)並列多索鐵眼杆橋:在清代的中、晚期開始出現,它是鐵眼杆和鐵鏈的聯合使用。鐵眼杆通常用1~2米之間的鐵條兩端環扣相連接,或者中間插入一節鏈扣。為了在橋台部分轉折方便,有時在橋跨中用鐵杆,橋台及錨定處用鐵鏈。其主要代表是四川寶興鐵眼杆橋。
2.鐵索浮橋:(1)鐵索曲浮橋:曲浮橋是完全靠繫於兩岸、橫截在河道上的索,以舟船相連的浮橋,因為受流水的衝擊力,自然向下彎曲,成為曲浮橋。唐代以後逐漸開始使用鐵索。鐵索曲浮橋完全靠鐵索維繫,每一個船節,都沒有使用錨或碇之類的東西,由於鐵索的兩端在安裝時穩定在兩岸的樁柱之上,具有穩定的索長。在船節上鋪作橋面的木板由於安裝了較靈活的關節板,在波浪起伏時,便於每個船節間發生的相對活動。一定數量、粗細和強度的鐵索,只能搭建一定跨長的浮橋。所以鐵索曲浮橋適於那些河水較深、河底情況不固定的河道使用 。其主要代表是山西永濟蒲津浮橋。
(2)鐵索直浮橋:是將船隻在江河中用有力的錨碇停靠或是用斜纜固定於岸邊的石樁或石柱上,再用鐵鏈連接的一種橋式。船舶用錨或是纜線固定於水流中,鐵鏈在此時用於固定橋身,只在船首或是船尾一處連接固定的話,仍然不能止擺,必須要用雙鏈將其首尾一併固定才能使橋面和橋身穩定,所以直浮橋也需要橫向的鐵鏈和錨柱的固定。其主要代表是湖南道縣的濟川橋。
(3)潮汐浮橋:有些河流由於季節性漲落明顯,浮橋經常需要調整,所以出現了以棧橋和跳板的方法來調整橋身和橋面的潮汐浮橋。由於潮水漲落坡道與舟節間距離的改變,以及浮橋平面上曲率的變化,靠跳板自身來對橋進行調整,免去了拆裝之事十分方便。其主要代表是宋代浙江臨海的中津浮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