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锈(中药材)
铁锈,中药名。又名铁衣。为铁置于空气中氧化后生成的红褐色锈衣。全国各地均产。具有清热解毒,镇心平肝之功效。主治疔疮肿毒,漆疮,口疮,重舌,疥癣,烫伤,毒虫螫伤,脚气,癫痫。[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铁锈
汉语拼音:Tiě Xiù
别名:铁衣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寒。归心、肝、胃经
功能:清热解毒,镇心平肝
主治:疔疮肿毒,漆疮,口疮,重舌,疥癣,烫伤,毒虫螫伤,脚气,癫痫
目录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铁锈
拼音名:Tiě Xiù
别名: 铁衣、铁线粉
英文名: Iron-rus, Rust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
药材基源:为铁露置空气中氧化后生成的红褐色锈衣。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为粉末状或片状,红褐色或棕褐色。不透明:无金属光泽。体较重,片状者易碎。无臭,无味。触之染手。以色深、片块大者为佳。
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为氧化铁。
炮制
《日华子本草》:煅后飞,淘去粗赤汁,烘干用。
鉴别
取本品粉末0.2g,加稀盐酸4ml,振摇,使溶解,滤过,滤液显铁盐的各种反应。取本品约0.5g,加稀盐酸约2ml,振摇,静置。取上清液照下述方法试验:①取上清液,滴加亚铁氰化钾试液2滴,即生成深蓝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稀盐酸中不溶,但加氢氧化钠试液,即分解成棕色沉淀。(检查铁盐)②取上清液,滴加硫氰酸铵试液,即显血红色。(检查铁盐)
归经
心;肝;胃经
性味
辛;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镇心平肝。主疔疮肿毒;漆疮;口疮;重舌;疥癣;烫伤;毒虫螫伤;脚气;癫狂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内服:研末水调。
复方
- ①治疔疮:用多年墙内或泥土中锈钉,洗净,以灰火内燃,入醋内淬,待冷,用刀刮钉绣,又于火内煅红入醋淬,仍前刮末,再三如此煅淬,刮末用纱帛细罗包裹。遇人有此证,略将疮口拨开,挑药末在内,不以是为膏。(《普济方》)
- ②治疔肿:铁衣末,以人乳和敷之。(《普济方》)
- ③治脚腿红肿,热如火炙,俗名赤游风:铁锈水涂解之。(《圣济方》)
- ④治重舌肿胀:铁锈锁烧红,打下锈,研末,水调二钱噙咽。(《生生编》)
- ⑤治汤火伤疮:青竹烧油,同铁锈搽之。(《积德堂经验方》)
- ⑥治风瘙瘾疹:铁锈磨水涂之。(《濒湖集简方》)
- ⑦治内热遗精:铁锈末,冷水服一钱,三服止。(《活人心统》)
各家论述
- 1.《本草拾遗》:主恶疮疥癣,和油涂之。蜘蛛虫等咬,和蒜磨敷之。
- 2.《日华子本草》:治癎疾,镇心,安五脏。能黑鬓发。
- 3. 陶华:铁锈水和药服,性沉重,最能坠热开结。
- 4.《纲目》:平肝坠热,消疮肿,口舌疮。醋磨涂蜈蚣咬。
- 5.《本草汇言》:解疔毒,消恶疮,退风癣,散脚气壅肿。《嘉佑方》治伤寒热实结胸,磨水入承气汤服之。
- 6.《本经逢原》:妇人产后阴挺不收,和冰片研水服之。蠼螋、蜈蚣咬,和蒜涂之。
- 7.《医林篡要》:补心宁神,解毒除热。朽铁上赤衣,涂漆疮。
- 8. 《本草经疏》:铁锈,其味辛苦,气寒。恶疮疥癣,湿热所生;蜘蛛虫咬,毒气伤血,辛苦能除湿热,寒能解热毒气,故主之也。又秘法,取露天入土者,研极细,同蟾酥、脑、麝,以金针刺入疔疮中,令至根,然后以药塞入,能拔疔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