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梁
銅梁 |
铜梁区是重庆市下辖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重庆市西北部,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邱少云的故乡[1] 。
铜梁区因境内“小铜梁山”而得名,景点有锦尚生态腊梅园、 巴岳山等,曾荣获“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等称号,“铜梁龙舞”也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 。
快速导航 词条图册 中文名称 铜梁区 人口数量 常住人口72.62万人(2019年)[1] GDP总计 616.56亿元(2019年)[1] 别名 龙都 所属地区 中国重庆市 政府驻地 重庆铜梁区巴川街道龙都大道50号 外文名称 TongLiangDistrict 著名景点 安居古城、锦尚生态腊梅园、巴岳山 人均GDP 84914元(2019年)[1] 行政区类别 中央直辖市辖区 下辖地区 5个街道、23个镇 电话区号 023(+086)
目 錄 1歷史沿革 2行政區劃 3政府領導 4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氣候特徵 地形地貌 5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生物資源 水能資源 6人口 7經濟 綜述 第一產業 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 8社會事業 郵電旅遊 教育科技 文體衛生 民生保障 資源環境 安全生產 9交通 10著名人物 11風景名勝 12城市榮譽 13詞條圖冊
目錄
歷史沿革
銅梁區
春秋战国时期,铜梁为 巴国属地。公元前329年, 楚威王灭巴,封其庶子于濮江之南(今合川、铜梁),号为“铜梁侯”。
秦朝,置 墊江縣,銅梁為墊江屬地。
南北朝時期,宋永初元年(420年),分設東宕渠郡,墊江改名宕渠,銅梁為 宕渠縣境。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改郡為墊江,置 合州,改縣為石鏡。
隋、唐時,雖郡、州時有變易,但銅梁一直為合州的 石鏡縣轄地。
唐朝,武周長安四年(704年),割石鏡地置銅梁,隸屬合州,縣治初在奴侖山列宿壩(今 潼南縣 塘壩鎮)上;開元三年(715年)移於武金坑(今 合川市 太和鎮富金壩);開元十六年(728年)移於東流溪壩(今潼南縣匯集鄉戴場壩) 。銅梁建縣,因境內「小銅梁山」而得名,初置是在涪江流域一帶,大體疆域包括今銅梁、合川西南、潼南南部、大足縣大足川流域;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割石鏡之南、銅梁之東置巴川縣,隸屬於合州;乾元元年(758年),巴川縣西南部新置大足縣。
兩宋初循唐制。熙寧四年(1071年)赤水縣併入銅梁。熙寧七年(1074年)復設赤水縣。
元代,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巴川縣併入銅梁,仍屬合州,縣治始為 巴川鎮。 銅梁區
明朝,憲宗成化十七年(1481年),劃銅梁、遂寧部分地置 安居縣,隸屬重慶府。
清代,康熙元年(1662年),撤銷重慶府的安居縣、合州屬的銅梁,併入合州。康熙六十年(1721年),以安居、銅梁二縣地復置銅梁縣,屬重慶府。宣統三年(1911年)11月24日,成立銅梁縣軍政府,改縣公署為知事公署,屬 重慶府。
民國時期,民國18年(1929年),銅梁直屬四川省政府。民國24年(1935年),銅梁屬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區,後改為永川專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49年12月22日成立銅梁縣人民政府,隸屬川東行政公署銅梁專員公署。1951年,改銅梁專員公署為江津專員公署。1981年,改 江津專區為永川地區,轄銅梁。1983年4月, 永川地區與重慶市合併,銅梁屬重慶市轄縣。
1997年6月,重慶恢復直轄,銅梁仍屬重慶轄。
2014年5月2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同意調整重慶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國函〔2014〕58號)文件,批覆重慶市撤銷銅梁縣,設立重慶市銅梁區,以原銅梁縣的行政區域為銅梁區的行政區域。
2014年7月15日,銅梁區正式掛牌運行。
行政區劃
2016年8月3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發《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銅梁區部分街道行政區劃調整的批覆》(渝府〔2016〕61號),批覆:
同意調整巴川街道、東城街道、南城街道管轄範圍。
銅梁區
(一)調整巴川街道管轄範圍。調整後,巴川街道東鄰東城街道,界線以淮遠河與中南路交點為起點,沿中南路向北,連龍城大道、銅合路、石磙一路、青龍路至與渝遂高速公路交點,接原界線;南接南城街道,界線以淮遠河與中南路交點為起點,沿淮遠河向西連白龍大道、迎賓路、龍門西街、中興路至與巴川河交點,接原界線;西連侶俸鎮,原界線不變;北接太平鎮、水口鎮,原界線不變。街道辦事處駐地不變。
(二)調整東城街道管轄範圍。調整後,東城街道東鄰蒲呂街道,原界線不變;南接南城街道,原界線不變;西連巴川街道,界線以淮遠河與中南路交點為起點,沿中南路向北,連龍城大道、銅合路、石磙一路、青龍路至與渝遂高速公路交點,接原界線;北接水口鎮、二坪鎮,原界線不變。街道辦事處駐地不變。
(三)調整南城街道管轄範圍。調整後,南城街道東鄰蒲呂街道、慶隆鎮,原界線不變;南接石魚鎮,原界線不變;西連土橋鎮、侶俸鎮,原界線不變;北接巴川街道、東城街道,與巴川街道界線以淮遠河與中南路交點為起點,沿淮遠河向西連白龍大道、迎賓路、龍門西街、中興路至與巴川河交點,接原界線,與東城街道界線不變。街道辦事處駐地不變。
至2015年2月,銅梁區下轄有5個街道和23個鎮,分別為:
巴川街道、 東城街道、 南城街道、 蒲呂街道、 舊縣街道、 土橋鎮、 二坪鎮、 水口鎮、 安居鎮、 白羊鎮、 平灘鎮、 虎峰鎮、 福果鎮、 石魚鎮、 少雲鎮、 高樓鎮、 維新鎮、 大廟鎮、 圍龍鎮、 華興鎮、 永嘉鎮、西河鎮、 安溪鎮、 侶俸鎮、太平鎮、 雙山鎮、 小林鎮、 慶隆鎮。
政府領導
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姜國傑
監察委員會主任:鍾偉
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區公安局局長:夏斌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銅梁區位於 長江上游地區、重慶西北部。地處東經105°46′22″至106°16′40″、北緯29°31′10″至30°5′55″之間。西南靠大足區,東北連合川區,南接永川區,西北鄰潼南區,東南毗鄰璧山區,南北長62公里,東西寬約48公里,幅員面積1343平方公里。
氣候特徵 銅梁區屬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7.8℃,年平均降雨量1075毫米,年平均空氣相對溫度82%,年平均無霜期225天。
地形地貌 銅梁區 銅梁區 銅梁區地處渝西丘陵與渝東平行嶺谷交界地帶。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地形以丘陵為主,東南部有毓青山和巴岳山東西對峙,境內最高海拔902米,最低海拔185米,森林覆蓋率33%。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銅梁有礦產資源26種,主要有 天青石、煤、石灰岩、頁岩、石英砂岩、陶瓷土和 地熱等。 其中,天青石儲量400萬噸,煤儲量10.4億噸,天然氣儲量4000萬立方米。
生物資源 銅梁區 銅梁區 銅梁有 野生植物60個科、104屬、166種,其中珍稀保護植物10餘種,如 桫欏、羅漢松、銀杏、杜仲、 紅豆樹、楠木等。
銅梁有野生動物有70餘種,其中脊椎動物19種。列入國家保護動物10餘種,如白鷺、 長腳秧雞、貓頭鷹、錦雞、蟒蛇、鴛鴦等。
水能資源 銅梁有 涪江、瓊江、小安溪、平灘河、久遠河和淮遠河六條主要河流,屬長江水系 嘉陵江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為4.8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為5925萬立方米,過境水資源量為197.12億立方米。
(以上資料,截至於2010年)
人口
銅梁區 2019年末全區常住人口72.6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2.38萬人,農村常住人口30.24萬人。城鎮化率58.36%,比上年提高1.79個百分點。
2019年年末全區戶籍人口總戶數33.06萬戶,總人口85.16萬人,比上年增加0.0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0.06萬人,鄉村人口45.09萬人。按人口年齡結構分,0-17歲14.98萬人,18-34歲17.27萬人,35-59歲33.15萬人,60歲及以上19.75萬人。按性別分,男性43.65萬人,女性41.51萬人。全區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105.2,其中出生嬰兒性別比103.8。全區人口出生率9.11‰,死亡率7.57‰,人口自然增長率1.54‰。[1]
經濟
綜述 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16.56億元,比上年增長8.7%。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8.12億元,增長2.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44.19億元,增長10.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24.24億元,增長7.7%。三次產業結構為7.8:55.8:36.4。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4914元,增長8.6%。[1]
第一產業 銅梁區 2019年全區實現農業總產值72.67億元,比上年增長13.8%;農業增加值49.15億元,增長2.5%。糧食作物播種面積81.88萬畝,糧食產量34.77萬噸。蔬菜面積33.64萬畝,增長1.1%;蔬菜產量 71.43萬噸,增長2.3%。生豬出欄 34.27萬頭,下降21.0%;家禽出欄1636.12萬隻,增長10.6%。水產品產量3.62萬噸,增長3.0%。[1]
第二產業 銅梁區
2019年實現工業增加值243.46億元,比上年增長9.8%,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39.5%。工業對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率46.9%,拉動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1個百分點。 全年實現建築業增加值100.74億元,比上年增長11.5%,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16.3%;對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率19.2%,拉動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7個百分點。[1]
第三產業 銅梁區
服務業
2019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6%;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增長6.2%;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增長6.7%;金融業增加值增長6.0%;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長2.1%;其他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1%;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4.3%。
國內貿易
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13.7%。批發和零售業銷售額增長13.8%。住宿和餐飲業營業額增長15.0%。
固定資產投資
2019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比上年增長10.1%。其中,工業投資增長23.0%,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33.5%;工業技改投資增長3.7%,占工業投資比重為35.3%;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4.2%,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13.5%。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1.7%,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35.6%;民間投資增長7.1%,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62.9%。
對外經濟
2019年外貿進出口14.28億元,比上年增長23.3%。其中,出口13.1億元,增長26.4%;進口1.17億元,下降3.4%。實際利用外資7448萬美元。
財政金融
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96億元,增長9.9%。其中,稅收收入19.78億元,下降8.3%。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7.28億元,增長21.1%。
2019年全區共有銀行業金融機構12家,年末全區銀行業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508.96億元,同比增長5.7%。其中,住戶存款餘額388.02億元,同比增長10.3%。銀行業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359.70億元,同比增長15.2%。其中,中長期貸款餘額127.81億元,同比增長12.7%。銀行業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比70.7%。[1]
社會事業
2019年郵電業務收入6.11億元。郵政業完成郵政函件業務6.80萬件,包裹和快遞業務158萬件,快遞業務收入745.99萬元。年末全區擁有移動電話83.31萬戶,互聯網用戶22.58萬戶。
教育科技 2019年全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58所。其中,幼兒園168所,小學61所,初中16所,普通高中4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職業中學2所,特校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完全中學1所,在銅高校3所。
2019年全區在編教職工5865人。其中,普通高中973人,職業中學181人,初中1789人,小學2736人,特校21人,幼兒園114人,教師進修校40人,技裝中心11人。
2019年在校學生132475人。其中,幼兒20081人,小學45394人,初中32118人,普通高中15569人,職業中學4780人,特校118人,高校14415人。
2019年全區報名參加高考學生6041人,總錄取5351人,錄取率88.6%。其中,本科錄取2970人,占總錄取人數的55.5%,高出全市平均水平5.5個百分點,10名學子考入清華北大。參加初中升學聯招考試3337人,上線1763人,上線率52.8%,高於全市平均水平8.2個百分點,700分以上特高分段人數達17人。
2019年新培育科技型企業126家,總量達到371家;新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家,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達到84家。成立銅梁農業科技園區創新服務中心。創建農業科技專家大院3個,新增5個區級科普基地,銅梁區氣象科普基地被評為市級科普基地。子奇藥材獲批市級農業星創天地。
2019年新增註冊商標1096件,有效註冊商標總量達6617件。其中中國馳名商標5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6件。新增重慶名牌產品5個,重慶知名產品2個。全區重慶名牌產品累計達77個;重慶知名產品累計達22個。[1]
文體衛生 2019年全區舉辦各類群眾性文化體育旅遊活動1800餘場,開展流動文化服務進村活動1304場次,組織惠民活動1693場次,惠及群眾250.4萬人次。新增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38個,新建市級社區健身點11個,圖書館和博物館提檔升級。獲評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有線廣播電視實際用戶12.1萬戶。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9.7%;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8%。
2019年全區接待遊客987.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3.0%;實現旅遊綜合收入42.2億元,增長12.5%。年末全區擁有國家A級景區9個,其中4A級景區2個,3A級景區3個。旅行社2個,星級飯店4個。
2019年全區現有區級醫療衛生機構6個,鎮(中心)衛生院23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個,社會辦醫療機構228個,村衛生室(點)568個。全區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員總數5872人,執業(助理)醫師2052人,註冊護士2390人,全區醫療衛生機構編制床位總數3717張。組建家庭醫生團隊178個,開展簽約服務22.05萬人。新生兒疾病篩查率98.17%,嬰兒死亡率3.14‰,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4.07‰。基礎「八苗」接種率99.30%。完成2.55萬名農村婦女「兩癌」免費檢查初篩。農村衛生廁所改造11642戶。
銅梁區
民生保障 2019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92元,比上年增長10.4%。全體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9415元,增長10.6%。
2019年分城鄉看,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198元,比上年增長8.9%。城鎮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4707元,增長9.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90元,增長9.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2528元,增長9.7%。 城鄉居民收入比2.04:1,比上年縮小0.02個百分點。全體居民恩格爾係數32.6%。其中,城鎮常住居民恩格爾係數31.0%;農村常住居民恩格爾係數36.5%。
2019年末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38.57萬人;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3.83萬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1.34萬人;工傷保險參保10.63萬人;失業保險參保7.46萬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68.20萬人;職工醫療保險參保9.91萬人。
2019年末全區共有2890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900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特困人員救助供養人數3741人。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人數2799人。
2019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580元/人.月,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440元/人.月,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為754元/人.月,集中供養孤兒補助標準1404元/人.月,社會散居孤兒補助標準1204元/人.月。[1]
資源環境 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49.45萬噸標準煤,產值能耗0.08噸標準煤/萬元。
2019年總用水量2.05億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4.93平方公里。
2019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02天、優的天數達126天,分別比上年增加2天、16天。PM2.5日累積平均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微克/立方米;瓊江安居蓮花橋斷面監測水質平均為Ⅲ類。城區區域環境噪聲50.1分貝,道路交通噪聲64.6分貝,滿足國家聲環境質量標準。
2019年建成區新增綠地面積130.6公頃,建成區累計綠地面積1498.79公頃。[1]
安全生產 2019年全區共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13起,死亡18人,比上年減少 1起,增加3 人。其中,發生道路交通事故 6起,死亡10 人。[1]
交通
銅梁區是重慶市交通樞紐之一, 渝蓉高速公路、 重慶三環高速公路、 渝遂高速公路貫境而過。
銅梁區有5條主幹公路,長157.5公里。城區距重慶主城九區僅半小時車程,距 重慶火車北站(龍頭寺)60公里,距 重慶江北國際機場65公里,距 長江集裝箱碼頭60公里。
(以上資料,截至2011年)
2019年公路總里程達4335公里(不含高速公路)。行政村通暢率達100%;村民小組通達率100%,村民小組通暢率達到96%。全年完成客運周轉量83318萬人公里,貨運周轉量93700萬噸公里。
2019年年末全區機動車保有量144749輛,比上年增長14.2%。其中,汽車保有量80417輛,摩托車保有量64185輛,其他機動車保有量147輛。汽車保有量分類型看,載客汽車保有量73505輛,載貨汽車保有量6536輛,其他汽車保有量376輛。[1]
著名人物
度正
度正(1166-1235),亦稱庹正,字周卿,南宋名臣、學者。官至 禮部侍郎兼國史實錄院修撰,以朝議大夫守禮部侍郎致仕,卒贈通議大夫。著《性善堂稿》、《太極圖說》、《性理纂》、《周濂溪年表》、《周子年譜》等。
陽枋 陽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驥,號字溪,人稱大陽先生,南宋著名理學家,南宋後期川東地區最著名的學者。著有《 字溪集》12卷傳於世。
張佳胤 張佳胤(1526-1588),字肖甫,號崌崍山人,明朝大臣、文學家。官至 兵部尚書,卒贈少保,諡號「襄憲」。著有《崌崍集》65卷、補《華陽國志》1卷,並有奏議22卷。
王恕 王恕(1681-1742),字中安,號樓山,清朝大臣,官至 福建巡撫,以清廉奉公、關心民生著稱。著有《樓山詩集》、《省身錄》各六卷。
王汝璧 王汝璧(1741-1806)字鎮之,號銅梁山人,清朝大臣,官至 安徽巡撫、 兵部侍郎、 刑部侍郎。乾隆時期著名文人,以詩詞載譽天下。著有《銅梁山人詩集》、《銅梁山人詞》。
陳達三 陳達三(1881-1927),民國時期重慶國民黨左派重要人物、革命烈士。1906年,保送到河北陸軍軍官學堂深造。1926年,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在重慶「三·三一慘案」中犧牲,時年44歲。
郭汝棟 郭汝棟(1889-1952),民國陸軍上將。1936年,駐防黔南,抗戰爆發,由貴州都勻、獨山一帶赴上海參加抗戰,參與淞滬會戰。1938年後他因患病辭職,回重慶休養。先後擔任川鄂邊防軍司令、國軍第二十軍軍長、第四十三軍軍長,以及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參議等職。1946年晉階陸軍上將並退役。
郭汝瑰 郭汝瑰(1907-1997),民國陸軍中將,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中共特工。他在國共內戰期間歷任國軍徐州司令部參謀長、中華民國國防部作戰廳廳長、國軍第22兵團司令等職。
邱少雲 邱少雲(1926-1952),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1952年10月,所在部隊擔負攻擊金化以西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前哨陣地391高地。為了不暴露目標,他任憑烈火燒焦頭髮和皮肉,堅持30多分鐘,直至壯烈犧牲。1953年,銅梁建立邱少雲烈士紀念館,並在鳳凰山頂樹立邱少雲烈士紀念碑,朱德為之題詞。
劉雪庵 劉雪庵(1905-1985),音樂大師。1936年畢業於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代表作有《何日君再來》、《壯志凌霄》、《踏雪尋梅》、《西子姑娘》、《飄零的雪花》、《春夜洛城聞笛》、《長城謠》。
金砂 金砂(1922-1996)本名劉瑞明,音樂家,代表性作品有《牧羊姑娘》、《江姐》、《蔚藍色的旋律》、《椰島之戀》、《木棉花開》、《繡紅旗》等。
吳長江 吳長江(1965- ),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總裁。1998年創辦惠州雷士照明有限公司。2013年,被任命為雷士照明CEO。
風景名勝
銅梁區山川秀美,自古有「銅梁八景」:龍堤春躍、仙樓望遠、崆峒傳書、金鐘送曙、爐峰殘雪、木蓮呈瑞、聖燈夜照、懸崖千佛。今有省級風景名勝區---巴岳山·玄天湖·溫泉旅遊度假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邱少雲烈士紀念館、中國龍燈文化代表——銅梁龍燈等旅遊資源。
安居古城 安居古城位於銅梁區城區西北部,屬於中國四大古城之一。境內有市、縣級文物古蹟197處,非物質文化遺產1項。安居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也是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城鎮和市級中心鎮。
龍溫泉生態旅遊度假區 龍溫泉生態旅遊度假區也稱為 中華龍溫泉度假區,位於銅梁區南城街道。主要景點有龍溫泉和玄天湖。龍溫泉屬硫酸鈣鎂型溫泉。玄天湖為國家級中型水庫,長約3.7公里,水面最寬處約800米,水面總面積為1500畝,庫容達1060萬立方米。
巴岳山 巴岳山位於銅梁區城南郊,在玄天湖畔,是省級森林公園,森林面積18平方公里。有天燈照海、崑崙三洞、飛來奇石、棋盤石、黃桷門奇觀、巴岳寺、慧光寺和被命名為重慶小十景之一的「巴岳游龍」等旅遊資源。
錦尚生態臘梅園 錦尚生態臘梅園位於銅梁區東城街道,規劃面積6000餘畝,是集生態莊園、園林園藝於一體的城郊休閒度假區。
邱少雲烈士紀念館 邱少雲烈士紀念館占地面積16000平方米,
由烈士紀念碑和英雄事跡陳列廳兩部分組成。紀念碑碑座有浮雕圖案,碑身正面是朱德題寫的「邱少雲烈士紀念碑」8個大字,碑後是烈士生平傳略,碑頂是5米高的烈士青銅鑄像。陳列廳由有序廳、字畫廳、兵器和飛機陳列廳組成。全館陳列品中共有國家二、三級文物37件,有烈士遺物20餘件,抗美援朝戰爭使用過的兵器40餘件,「殲六」退役飛機一架。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表彰烈士的表彰狀和獎章3件,金日成等朝鮮領導人送給烈士親屬的禮品10餘件,肖嫻、鄧盤石等書法家墨寶150餘件,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
銅梁龍舞(銅梁龍燈)
銅梁龍舞是一種以龍為主要道具的舞蹈藝術形式,興起於明,鼎盛於清。銅梁龍舞包括龍燈舞和彩燈舞兩大系列。龍燈舞主要包括大蠕龍、火龍、稻草龍、筍殼龍、黃荊龍、板凳龍、正龍、小彩龍、竹梆龍、荷花龍十個品種。 銅梁區 銅梁區(3)
彩灯舞主要包括鱼跃龙门、泥鳅吃汤圆、三条、十八学士、亮狮、开山虎、蚌壳精、犀牛望月、猪啃南瓜、高台龙狮舞、雁塔题名、南瓜棚十二个品种。2006年5月20日,铜梁龙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銅梁區博物館
銅梁區博物館建成於2000年,是縣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二級博物館, 也是重慶市第一個區級綜合類博物館。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占地10000平方米,館藏文物11000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21件、二級文物581件。
銅梁武廟
銅梁 武廟位於銅梁區巴川鎮飛鳳山上,始建於明,明朝萬曆年間 奢崇明叛亂被焚毀,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修,雍正三年(1725年)增建,咸豐十年(1860年) 李藍起義義軍圍城被焚毀,同治六年(1867年)移於鳳山之上。現為第一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城市榮譽
銅梁區 2009年5月,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向銅梁區授牌,命名銅梁區為「對外勞務合作基地」,這是重慶市第一個獲得國家級外派勞務基地稱號的縣。
2011年6月,重慶「西部菜都」四個核心基地縣之一的銅梁區,獲評全國蔬菜生產重點縣稱號。
2011年11月,銅梁區鞏固「國家衛生縣城」工作通過國家愛衛辦專家組的複查,成功鞏固「國家衛生縣城」稱號。
2013年5月,國家水利部和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下發了《授予第二批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示範區稱號的通知》,重慶市銅梁區榜上有名列,成為重慶市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區縣。
2018年6月12日,農業農村部確定「2018年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單位」,銅梁區入選。
2019年1月,銅梁區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13詞條圖冊
銅梁 |
視頻
重慶市銅梁區航拍完整版
信息來源
- ↑ 銅梁區是重慶市下轄區,位於四川盆地東南部、重慶市西北部,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等功臣邱少雲的故鄉,百度知道 - zhidao.baidu.com/q... - 2016-8-17 -
- ↑ 銅梁區因境內「小銅梁山」而得名,景點有錦尚生態臘梅園、 巴岳山等,曾榮獲「全國蔬菜生產重點縣」等稱號,「銅梁龍舞」也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百度文庫 - wenku.baidu.com/v... - 2014-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