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鏈珠藤

中文名稱:鏈珠藤

拉丁學名:Alyxia sinensis Champ. ex Benth.

別稱:阿利藤滿山香雞骨香過山香

界:植物界

門綱: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亞科:合瓣花亞綱、雞蛋花亞科

目科:捩花目、夾竹桃科

族屬:蘿芙木族、鏈珠藤屬屬

鏈珠藤(學名:Alyxia sinensis Champ. ex Benth.)夾竹桃科鏈珠藤屬藤狀灌木,具乳汁,葉革質,對生或3枚輪生,聚傘花序腋生或近頂生;花萼裂片卵圓形,花冠先淡紅色後退變白色,子房具長柔毛。核果卵形,4~9月開花,5~11月結果。常野生於矮林或灌木叢中。根有小毒,具有解熱鎮痛、消癰解毒作用。民間常用於治風火、齒痛、風濕性關節痛、胃痛和跌打損傷等。全株可作發酵藥。

目錄

鏈珠藤屬物種

形態特徵

藤狀灌木具乳汁,高達3米;除花梗、苞片及萼片外,其餘無毛。

葉革質,對生或3枚輪生,通常圓形或卵圓形倒卵形,頂端圓或微凹,長1.5-3.5厘米,寬8-20毫米,邊緣反卷;側脈不明顯;葉柄長2毫米。

聚傘花序腋生或近頂生;總花梗長不及1.5厘米,被微毛;花小,長5-6毫米;小苞片與萼片均有微毛;花萼裂片卵圓形,近鈍頭,長1.5毫米,內面無腺體;花冠先淡紅色後退變白色,花冠筒長2.3毫米,內面無毛,近花冠喉部緊縮,喉部無鱗片,花冠裂片卵圓形,長1.5厘米;雌蕊長1.5毫米,子房具長柔毛。

核果卵形,長約1厘米,直徑0.5厘米,2-3顆組成鏈珠狀。花期4-9月,果期5-11月。[2]

產地分布

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3]

生長習性

常野生於矮林或灌木叢中。[4]

藥用價值

來源】夾竹桃科念珠藤屬植物鏈珠藤.,以根及全株入藥。夏、秋季採收,洗淨,切段,曬乾。

別名】念珠藤、阿利藤、瓜子英、山紅木、過山香、春根藤、過骨邊、瓜子金、七里香、香藤、豬油藤。

性味功效

全國中草藥匯編

辛、微苦,溫。祛風活血,通經活絡。用於風濕性關節炎,腰痛,跌打損傷,閉經。

中藥大辭典

性溫,味微苦辛,有小毒。

入肺、肝、脾三經。

祛風利濕,活血通絡。治風濕性關節痛,脾虛泄瀉,腳氣,周身浮腫,婦人經閉,跌打損傷。

中華本草

辛;微苦;性溫;小毒

祛風除濕;活血止痛。主風濕痹痛;血瘀經閉;胃痛;泄瀉;跌打損傷;濕腳氣。

用法用量】煎湯,15-30g;或浸酒。

注意】陰虛發熱,腸胃伏熱及婦人懷孕者皆所禁用;忌與牛奶仔、穿山龍同用。

運用

治風濕性關節痛

阿利藤根一兩至兩半,豬蹄一隻。酌加酒、水各半,燉服。

治脾虛泄瀉

阿利藤干根一兩,鼠麴草根五錢。水煎服。

治濕性腳氣

阿利藤干根或莖五錢至一兩,六棱菊一兩。酒水燉服。

治水腫,跌打損傷

阿利藤、雞血藤各等量,浸酒內服,每早晚飲服一次,每次一小杯。或和水酒燉豬赤肉服。

治經閉

阿利藤三兩。煎湯去渣,調紅糖服。

治跌打損傷

阿利藤根一至二兩。酌加酒、水各半,燉服。

治腰閃痛

阿利藤四錢,紅酒四兩。燉服。

治風火齒痛

阿利藤鮮根五至八錢,酌加開水燉服。[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