鋃鐺
鋃鐺,漢語詞語,拼音是láng dāng,即鋃鐺入獄,意為為人帶上鐵鎖鏈的意思。也指鐵鎖鏈。出自《後漢書·崔寔傳》 。 [1] 中文名 鋃鐺 拼 音 láng dāng 亦 作 鋃鏜.
目錄
目錄
1 詞性解釋.2 引證詳解.3 同音詞.4 英文.5 鋃鐺入獄.
詞性解釋
[書] (鐵鎖鏈) iron chains。在一般的說法中,就是為人帶上鐵鎖鏈。有「鋃鐺入獄」的說法。
引證詳解
1、亦作「鋃鏜 」。鐵鎖鏈。拘系罪犯的刑具《後漢書·崔寔傳》 :「 獻帝 初, 鈞 與 袁紹 俱起兵山東, 董卓 以是收 烈 付 郿 獄,錮之,鋃鐺鐵鎖。」唐 裴鉶 《傳奇·薛昭》:「敕下之日,不問家產,但荷鋃鐺而去。」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直指鋃鐺受辱,中丞亦鐫秩去,於是始服公(袁可立)之遠識焉。」清 周亮工《獄事方急》 詩:「夢識鋃鐺貌,燈搖雨雪杯。」清 陳夢雷《抒哀賦》 :「據禮經以為斷喪有疾,其引權兮,矧鋃鏜之在絆。」 2、表示被鐵鏈子鎖着。 清 采蘅子《蟲鳴漫錄》卷二:「過 文德橋 ,恍惚見石欄系重囚纍纍,鉄鎖鋃鐺。」姚雪《李自成》二卷第三八章:「樹起大旗起義,何至於鋃鐺入獄。」 3、笨重貌。 元 戴侗 《六書故·地理一》:「鋃鐺之為物,連牽而重,故俗語以困重不舉為鋃鐺。」 4、懸掛。 唐 杜甫《大雲寺贊公房》詩之三:「夜深殿突兀,風動金鋃鐺。」 仇兆鰲 註:「此詩所用,當指鈴鐸。」一本作「 琅鐺 」。 唐 段成式 張希《聖柱聯句》:「上沖挾螮蝀,不動束鋃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