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市教師進修學院
學院簡介
錦州市教師進修學院的前身是錦州市中小學教學研究室,1972年11月成立。1975年9月更名為錦州市教育革命研究室,1978年7月改為「錦州市教育學院」,1989年3月機構改革,部分人員合併到錦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錦州市教育學院更名為「錦州市教育教學研究中心」。1996年12月,根據錦編發(1996)26號文件精神,部分人員回歸學院,錦州市教育教學研究中心更名為錦州市教師進修學院。
學院現任院長張栩,黨委書記丁錦輝,副院長佟光偉,副院長沈艷華,副院長、工會主席於東,副院長劉漢波,副院長王怡,院長助理常松林。下設辦公室、總務處、高中部、初中部、小教部、學前部、職成部、體藝部、師管處、干訓部、科研部、德育部、教育信息部、圖書館、學會等15個部門。
專業團隊
學院位於錦州市凌河區龍江北里115號,占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辦公樓建築面積3220平方米。現有教職工116人,黨員74人,特級教師[1]2人,高級職稱99人,中級職稱11人,無職稱2人,工人4人。研究生畢業3人,本科畢業92人,大專畢業15人,中師畢業及以下6人。離退休教職工140人。全院共有教職工256人。
獲得榮譽
錦州市教師進修學院擔負着為教育行政部門決策服務、為基層學校管理服務、為廣大教師教育教學服務的重任。1997年、2002年學院黨委被中共錦州市教育局委員會評為先進黨委,2004年學院被市政府評為「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2005年學院被遼寧省教育廳評為基礎教育[2]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先進集體,被市總工會評為「先進職工之家」。2005年、2006年被市教育局評為「黨風行風建設先進單位」。2005年、2008年分別被評為全國大中城市社科聯繫統先進學會。2005年被評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五」國家教育部規劃課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理論與實踐深化研究優秀實驗單位。2006年在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構建校園美育新體系實驗研究》中,成績顯著,被評為優秀科研成果獎。2008年在中國教育學會「十一五」科研規劃課題《新課程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活動中,被評為先進單位。
指導思想
學院領導班子以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出以「先做師之生,再做師之友,後做師之師」為院訓;明確以「為教育行政決策服務,為基層學校管理服務,為廣大教師教學服務」為辦院宗旨;學院的研訓工作要突出實效性,強調提高性,找准區域優勢,總結區域經驗,形成區域特色,樹立區域品牌;樹立專家治院、學者治院的思想,堅持開展學術研究,營造學術氛圍,為形成錦州地區教育特色奠定基礎。
重要保證
科學規範的管理是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要學會引領和反思,用辦院理念引領教育,用改革思路引領教育,用品牌意識引領教育,用經營策略引領教育,用學術主張引領教育;注重開發人力資源的反思、實施課程改革的反思,重建學習文化的反思,營造教育生態的反思。
健全的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是學校管理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我們進一步強化管理意識,建立和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實行了例會制、請簽制、請假制、審批制、責任制、公示制等,把學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匯編成冊,學院還制定了「三•一」工作格局(即每月前三周以部門為單位安排工作時間,後一周為學院集中安排業務進修、政治學習、工會活動時間)和「三•二」(即每周前三天為學科安排工作時間,後兩天為部門集中活動時間)工作格局。完善的制度和職責,使學院的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運行。
參考文獻
- ↑ 快開學了,66條特級教師的教學經驗,教師必看!,搜狐,2023-08-21
- ↑ 基礎教育:要「人」,還是要「才」? ,搜狐,2016-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