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虹橋遊憩區
長虹橋遊憩區位於台灣花蓮縣 豐濱鄉。該遊憩區位於秀姑巒溪河口處附近,而秀姑巒溪全長約104公里,是臺灣東部最大的河川,也是唯一切穿海岸山脈的河川。而長虹橋南北端分別接連著港口村和靜浦村,有新舊兩座之分,舊長虹橋建於1969年,因交通流量逐年遽增、不敷使用,因此在2006年興建了「新長虹橋」。其中,為配合道路景觀及秀姑巒溪泛舟活動,新長虹橋主橋以單一跨徑中路式繫索鋼拱橋設計,並經多次會議討論及研商後,最終以「橙紅色」塗裝為主,除可突顯新長虹橋之壯觀及獨特外,並將其打造成東海岸新地標及知名觀光景點。[1]
長虹橋遊憩區為配合秀姑巒溪出海口遊憩需求,特別於新建造的長虹橋上規劃與快慢車道分隔之四公尺寬腳踏車專用道及兩側各二點五及一點五公尺寬之人行步道,並設置八座半圓型觀景台,可供遊客俯瞰通過橋下之舟艇。而鮮豔亮眼的紅色橋身橫亙在青山綠水間,看起來相當醒目,尤其拱形橋身橫跨在秀姑巒溪出海口處兩岸,在山海交際之處形成一道美麗的虹影,成為東海岸的著名拍照地標,而這裡也是泛舟的終點站;而舊長虹橋現已無車輛通行,規劃成行人專用道,南北兩側各有供遊客休憩的涼亭,供旅人可在此漫步及賞景休息,而在橋面可欣賞到周遭海闊天空的景象,令人感到悠閒愜意。[2]
其中,鄰近長虹橋遊憩區的新太平洋一號店是一家結合遊客中心、原住民工藝、音樂、書籍以及餐飲的複合式據點。由店家結合旅遊與文創,保留原本遊客中心休息與提供資訊的功能,同時納入市集展售部落工藝品。遊客小憩的同時,可以來杯咖啡或茶飲,在木造環境翻閱嚴選書籍,是東海岸旅遊不錯的中繼站。[3]
目錄
景點介紹
長虹橋遊憩區橫跨秀姑巒溪,南北連接靜浦與港口兩聚落,是秀姑巒溪泛舟的終點站。其中,優雅的拱形橋身橫跨在秀姑巒溪出海口處兩岸。舊長虹橋建於民國58年,長120公尺,是台灣第一座懸臂式單拱預力混凝土橋,但因交通流量逐年劇增,已不敷使用,因於民國95年在舊橋附近又建了一座新橋,舊橋由東管處規劃為景觀人行步道,供遊客至橋上遠眺新長虹橋的宏偉壯麗,與秀姑巒溪綿延出海的美景,令人心曠神怡。 [4]
而新長虹橋橋面特別規劃與快慢車道分隔的腳踏車專用道及人行步道,並配合泛舟活動,設置了八座半圓形觀景台,供遊客俯瞰通過橋下的舟艇;取名為『新長虹橋』,有新舊傳承之意,且已成為東海岸新地標及花蓮縣的的觀光景點。其中,出海口的奚卜蘭島,又稱作獅球嶼,綠意蒼蒼的小島是當地海岸阿美族的聖地,也是火山集塊岩構成的島嶼,由於溪流阻隔,保有相當天然的生態相貌,在河口覓食的鳥類、洄游魚類和蝦蟹都會在此聚集,是做生態觀察的好地點。[5]
與鄰近的新太平洋一號店形成完整遊憩區
長虹橋遊憩區位在秀姑巒溪的河口,大港口、靜浦村就在南北各約五百公尺開外,現巳成為泛舟活動的登岸據點。大港口是一個典型的阿美族村落,山丘林立,傍著清綠的秀姑巒溪,吉布蘭島就在眼前,綠意蒼蒼;適合露營、游泳、垂釣。[6]
長虹橋建成於民國58年,長120公尺,是台灣第一座懸臂式單拱預力混凝土橋。而長虹橋位在秀姑巒溪的河口,大港口、靜浦村就在南北各約五百公尺開外,現已成為泛舟活動的登岸據點。[7]而由遠處看,猶如一道長虹跨越山壁綠波而得名。上橋俯瞰,可見秀姑巒溪徐行入海,偶有鷗鳥盤旋,更顯寧靜安祥。
而鄰近於奚卜蘭遊客中心內的新太平洋一號店,由在東海岸深耕多年的雅比斯團隊進駐,透過鋁格柵編織外型如秀姑漱玉的造型遮陽板,且外型上塗以純白的仿石塗料,有別於過去傳統的斜屋頂樣式的獨特外型,吸引眾多旅人的目光。[8]而以溫暖的木造進行設計的新太平洋1號店,不僅提供原有遊客中心功能,更營造嶄新空間,加入書店與咖啡店複合經營,並作為部落工藝及產物展售平台、東海岸部落資訊交流分享之處。其中,並邀請了台東排灣族傑出青年設計師謝聖華取用部落元素發想,以溫暖的木造進行設計,不僅提供原有遊客中心功能,加入了書店與咖啡店,展售精緻細膩的部落工藝品,讓前來的遊客能愜意的喝一杯咖啡稍作休息,翻翻書或購買部落的工藝品。[9]而經過設計改造之後的奚卜蘭遊客中心,期許能作為東海岸面向世界的交流基地,傳達屬於東海岸部落的新太平洋式生活。並希望過部落與志工的連結,向外傳達當地文化的特色,,路過這裡,除可感受東海岸部落的風情,也是遊客休憩的好去處。[10]
視頻
【台11線 長虹橋 秀姑巒溪出海口】
【秀姑巒溪出海口 長虹橋 獅球嶼 4K】
【Yuchang Fengbin Line《奚卜蘭遊客中心Xibulan Visitor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