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鄉
中文名: 長豐鄉
行政區類別: 鄉鎮
所屬地區: 湖北省武漢市礄口區長豐鄉
地理位置: 武漢市主城區西北部
電話區號: (+86)027
郵政區碼: 4300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大道觀、中山公園
火車站: 漢口站、武漢西站
車牌代碼: 鄂A
方 言: 武漢話
目錄
人口
據史籍和村民家譜記載,長豐境 域的先民多來自於江西,江西移民的世代傳承是境內人口發展的源頭。
元末,全國戰亂,湖廣地區(含今湖北、湖南及廣東、廣西、貴州、海南等地)是主戰場之一,乃至兵連禍結、生靈塗炭、十室九空。元滅亡後,明洪武二年(1369年),太祖朱元璋詔令人多地少的江西人遷居湖廣,遂形成大規模的「江西填湖廣」移民潮。這次移民潮持續百餘年之久,以致「居楚之家,多豫章(江西)籍」。嗣後,湖北、湖南人稱呼江西人為「老表」(意謂有親戚關係),源自於此。
明初「江西填湖廣」移民潮中,有一部分江西人長途跋涉後在漢口一帶落籍。此時的漢口尚為一片廣闊的沼澤地,江西移民在此擇高地築屋,聚族而居,開荒墾殖、漁耕為生,營建他們的早期家園。今長豐鄉境內許多以姓氏為名的墩地,如易家墩、羅家墩、韓家墩、肖家地、辛家地等,均是當年江西人遷徙漢口後安家落腳之處,經過數百年的生息繁衍,逐漸形成諸多自然村落,江西移民是境內最早的開發者。
境內的江西移民中,尤以韓姓居多,故境內流傳有韓家墩、小韓家墩、韓家崗等地名。據東風村韓姓村民保存的《韓氏宗譜》(清光緒三十三年續修)記載,其先祖「興二公,自前明永樂二年由江西遷楚北,卜居縣治西北鄉鳳棲里西倪村,歷傳二十餘代」。1990年,該支《韓氏宗譜》第四次續修,稱其先祖於「明永樂二年(1404年),由江西餘干縣徙居湖北夏口西倪村韓家崗,即今漢口長豐鄉東風村」。
清至民國時期,還有來自漢口周 邊各縣及湖北省外的零星流民,因災荒或戰亂而遷徙、落戶於長豐境域,他們是境內早期住民的另一來源。
新中國成立後,自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境內陸續興建了許多工廠和住宅小區,在此工作和居住的人們來自全國各地,使境內人口來源更具有廣泛性。
鄉政府駐古田二路1588號,人口12986人,面積19.21平方千米。轄13個村委會:常碼頭、漢西、長豐、長青、農利、永利、易家墩、紅星、羅家墩、東風、建榮、額頭灣、舵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