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縣
長樂區是福建省福州市轄區,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華僑之鄉」等稱譽。
長樂市擁有空海陸三軸交通,國內屈指可數的空海「兩港」城市,屬國家頒布的開放縣(市)區 之一。長樂太平港是鄭和七下西洋開洋地,貢茶方山露芽與貢鹽產地;也是中國著名僑鄉,僑胞分布世界各地,也是台胞祖地;歷史文化經濟聚為一身。[1]
目錄
歷史沿革
長樂設縣始於唐武德六年(623年)。
三國時,東吳在六平吳航頭(今吳航鎮)造船,置典船校尉,集結東漢謫徙者(罪犯)在此造船。吳航也因此得名。因此,別稱吳航。晉朝惠帝時,將揚州部太康分為建安郡和晉安郡,長樂屬晉安郡原豐縣,魏晉時分別有:河陽鄉(即今吳航鎮)岱陽鄉(即今首占鎮岱邊村)、北燕鄉(即今潭頭金峰交界處)、晉平鄉(即今羅聯鄉)、方安鄉(即今江田鎮西北)、長央鄉(即今北山村一帶)、昌樂鄉(即今沙京村)。
隋朝大業間,晉安郡改為建安郡,長樂屬閩縣。隋代境內為閩縣地。
唐武德六年(623年),從閩縣析出置新寧縣,縣治在敦素里平川上(今古槐鎮),隸屬於泉州(今福州)。同年,取長安久樂之義,改名長樂縣。聖歷二年(699年),析長樂縣南部八鄉置萬安縣(今福清)。所轄陸地面積545.5平方公里。景雲二年(711年),改泉州為閩州,長樂縣屬閩州。上元元年(760年),長樂縣治遷到吳航頭(今吳航鎮)。元和三年(808年),長樂縣併入福唐縣(今福清)。元和五年(810年),復置長樂縣。
五代後梁乾化元年(911年),改名安昌縣。
後唐同光元年(923年),復名長樂縣。後唐長興四年(閩龍啟元年,933年),閩王王延鈞稱帝,長樂縣改名侯官縣。後唐清泰二年(閩永和元年,935年),復名長樂縣。
後晉天福六年(閩永隆三年,941年),改名安昌縣。翌年,復名長樂縣。
明洪武六年(1373年),松下從福清縣(今福清市)劃歸長樂縣管轄,分界碑尚存,陸地面積增加2平方公里。並在此設巡檢寨司;其後福州名稱屢有更改,長樂縣均隸之。
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設道,長樂縣隸東路道。
民國三年(1915年),改稱閩海道。
民國十四年(1925年),廢道,長樂縣直隸福建省。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1月「閩變」,12月長樂縣屬閩海省。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月「閩變」失敗。7月,長樂縣隸第一行政督察區,為該督察區專員公署駐地,將閩侯縣的高詳、光俗、至德、欽仁、紹惠、江左六里地域劃歸長樂縣管轄,立分界碑於太歲坑,陸地面積增加112.5平方公里。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4月,第一區專員公署遷到福安縣。長樂等八縣二市由福建省政府直轄。
1994年2月,長樂撤縣設市,仍隸福州市。
2017年11月6日,長樂撤市設區,以原長樂市的行政區域為長樂區的行政區域。[2]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長樂設1鎮5區,轄138個鄉。城關鎮駐地吳航,一區鶴上區駐沙京,二區江田區駐江田,三區金峰區駐金峰,四區營前區駐營前,五區玉田區駐玉田。全縣159個鄉。
1950年春,設城關區(含城關鎮),後設第六區(潭頭區,駐潭頭),共7個區。1951年,改城關區為一區,鶴上區為第二區(駐地移到鶴上),江田區改為第七區。1952年夏季,增設古槐區為第八區(駐古槐),梅花區為第九區(駐梅花)。
1955年8月23日,將9個區合併為6個區:營前、東渡、鶴上、江田、金峰、潭頭。
1956年4月,6個區縮為1個鎮、4個區,轄52個鄉。城關鎮轄西關、勝德、東關、十洋(街);營前區轄營前鎮、玉田鎮、三峰、下洋、洋嶼、羅聯、首占、坑田、石屏、赤嶼、大溪、泮野;鶴上區轄漳港鎮、鶴上、嶼頭、百戶、壺井、旒峰、演嶼、青橋、沙京、雲路;金峰轄金峰鎮、梅花鎮、梅花奐石壁、大鶴、嶺南、文溪、厚福、阜山、華陽、三星、湖南、東吳、石董、閩鶴、猴嶼、東沙(待解放鄉);江田區轄古槐鎮、江田鎮、三溪鎮、感恩、洋下、長壠、首祉、大祉、環山。翌年,改城關鎮為城關區。
1958年6月,實行撤區並鄉,全縣區劃為:城關、營前、首占、金峰、羅聯、玉田、潭頭、梅花、湖南、猴嶼、沙京、漳港、江田、感恩、東沙15個鄉(鎮)。同年9月,農村實行人民公社化,把15個鄉(鎮)合併成8個公社,實行「政社合一」,全縣以村為單位劃為88個生產大隊、850個生產小隊。
1959年,調整體制後,分為118個生產大隊、805個生產小隊。1960年,並為94個生產大隊、762個生產小隊。1964年恢復城關區為城關鎮,隸屬城關公社。1967年1月,公社領導機構改稱生產領導班子。同年,增設梅花、湖南、首占、漳港4個公社。至此,全縣共有12個公社,199個生產大隊、2763個生產小隊,另立4個管理區。
1968年5月,各公社先後成立革命委員會。1979年1月,由梅花公社劃出文嶺等11個大隊,設文嶺公社。1980年5月,由玉田公社劃出馬厝等8個大隊,設三山公社。此時,全縣共12個公社。1980年10月公社、鎮革命委員會分別改稱公社管理委員會、鎮人民政府。1982年9月,城關鎮更名吳航鎮,城關公社更名航城公社,三山公社更名羅聯公社。此時,全縣共12個公社、1個鎮。
1984年9月,金峰、營前、梅花、潭頭4個公社改為鎮建制,其餘均改為鄉建制,共設11個鄉,5個鎮。1987年7月,潭頭鎮劃出猴嶼等4個村設猴嶼鄉;江田鄉劃出首祉、大祉等7個村設首祉鄉。
1990年2月,玉田鄉改為鎮建制;12月江田、鶴上、古槐3個鄉改為鎮建制。1992年1月,航城鄉改為鎮建制;10月,首占、文武砂、首祉、漳港、湖南、文嶺6個鄉改為鎮建制。
1994年8月,首祉鎮改稱松下鎮。至此,全縣有吳航、航城、營前等16個鎮,羅聯、猴嶼2個鄉,十洋、西關、東關等238個村委會,航興、十洋、西關等9個居委會。
區劃詳情
截至2017年,長樂區下轄吳航、航城、營前、漳港4個街道,首占、玉田、松下、江田、古槐、文武砂、鶴上、湖南、金峰、文嶺、梅花、潭頭12個鎮,羅聯、猴嶼2個鄉,共226個村、30個社區。長樂區人民政府駐吳航街道解放路27號。[3]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長樂區位於閩江口南岸,處於長江口與珠江口海岸線的正中,與台灣島隔海相望,介於北緯25°40′~26°04′、東經119°23′~119°59′之間。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閩江口南岸,東瀕台灣海峽,西與閩侯縣毗鄰,又與福州市區一線對稱,南與福清市相連,北與馬尾區隔江相望。接近福廈國道,福泉高速公路從境內通過,北接閩江。全區海岸線長96千米,島嶼36個,總面積65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長樂區是一個準半島,地貌屬低山丘陵小區。低山丘陵略成「工」字型,分布於中部和南部。東部為開闊的濱海平原,梗以花崗岩殘丘,最低處海拔2~5米。西部為營前-玉田平原,貫以溪川,屬福州平原一部分。境內山丘屬戴雲山脈東翼的延伸支脈。西部有大象山、靈隱墓、龍捲墓、黃晶嶺,走向北東。蟛蜞山、天台嶺、大寨山等為天然屏障雄峙北部。天險、大埔尾、六平、董奉諸山直貫中部,大埔尾為全境之最,天險山次之,崩山、旗山、風洞、御國諸山橫踞南部。[5]
氣候
長樂區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暖和濕潤,夏長少酷暑,冬短少霜雪。年平均氣溫19.3℃。1月平均氣溫10.3℃,極端低溫-1.3℃;7月平均氣溫28.3℃,極端高溫37.4℃。無霜期333天。降水量1382.3毫米。年平均風速每秒4.1米,大多東北風。
長樂區自然災害以風、澇、旱災最重。風、澇災多由颱風引起。颱風一般發生在6~9月,有「六月風初、七月風半」之說,平均每年5次。旱災受大區氣候影響,因境內植被覆蓋率較低,蒸發量大於降水量,所以乾旱發生幾率較高。
水文
長樂區有閩江橫貫北境,是境內最主要的河流,自黃石至梅花入海,全程約35公里。西部較大的河流有上洞江、下洞江,其餘河流均較短小,長度僅在11~16公里之間,多源自南部諸山,注入江海。河網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0.5~1公里,平原地區每平方公里2公里。另有西湖、東湖、福湖、天塌湖等小湖泊,面積僅1~2平方公里。[4]
自然資源
水產資源
長樂區淡水水域面積7.6萬畝,主產草魚、青魚、鰱魚、鱅魚、鬍子鲶等25種淡水魚。鹹淡水交匯處,主產中華絨毛蟹、對蝦、鱸魚等名貴水產品。海域面積1237多平方公里。海產700多種,其中經濟魚類上百種,主要有帶魚、大黃魚、鰻魚、鯧魚、馬鮫魚、鯊魚、鰳魚、石斑魚等;甲殼類100多種,主要有毛蝦、對蝦、梭子蟹、金鱘等。淺海灘涂面積41萬畝,盛產牡蠣、海蚌、縊蟶、花蛤、文蛤、香螺、紫菜等幾十種貝、藻類水產品。其中漳港海蚌為世界稀有海珍品。
植物資源
長樂區境內植物277種,有馬尾松、杉、濕地松、木麻黃、相思樹、油茶、銀杏、桐柳等樹種;有黃精、何首烏、天門冬、太子參、荊芥等中藥材。有水稻、小麥、甘薯、大豆等糧食作物,有花生、油菜、西瓜、甜瓜、茶葉、甘蔗、茉莉花等經濟作物,有歷史上著名的勝畫荔枝、琅峰福橘、列為貢品的長樂青山晚熟龍眼,還有水蜜桃、枇杷、楊梅、橄欖等果樹。
礦產資源
長樂區境內有石材、石英砂、磚瓦粘土、高嶺土、葉蠟石、明礬石、鐵、錳、鉛、鋅、銅、鎢、金等礦產資源。
人口民族
人口
2018年末全區戶籍人口75.02萬人,其中:0—17歲的人口占20.3%;18—34歲的人口占24.8%;35—59歲的人口占37.3%;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17.6%。全區常住人口73.9萬人,人口出生率12.3‰,死亡率5.7‰,自然增長率6.6‰。
民族
長樂區以漢族聚居為主,又是多民族的地區。截至2000年,長樂少數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土家族、哈尼族、黎族、畲族、高山族、仫老族、仡老族、裕固族、京族等20個民族。
經濟
綜述
2018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11.79億元,增長9.4%。一季度增長10%;上半年增長10.1%;前三季度增長10%;全年增長9.4%。
2018年,第一產業增加值53.81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501.53億元,增長8.6%;第三產業增加值256.45億元,增長1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10598元,增長8.1%。三次產業結構由2017年的6.64:63.58:29.78調整優化為6.63:61.78:31.59,其中第三產業比重比2017年提升了1.81個百分點。
2018年,全區完成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不含基金)76.64億元,增長17.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7.36億元,增長11.6%。公共財政預算支出61.59億元,下降6.5%。
第一產業
2018年,全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5.37億元,增長4.1%,其中:種植業產值22.88億元,增長4.6%;林業產值0.09億元,下降36.8%;畜牧業產值8.13億元,下降7.5%;漁業產值61.69億元,增長6.1%。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5.2億元,增長4.1%。糧食播種總面積17.08萬畝,產量6.61萬噸。
2018年,水產品總產量17.83萬噸,增長6.1%,其中:海水品產量11.08萬噸,增長2.5%;淡水品產量6.74萬噸,增長12.7%。牛奶產量0.06萬噸,下降80.4%;肉類產量 2.12萬噸,下降 2.9 %;禽蛋產量1.5萬噸,增長26.1 %;蔬菜產量57.95萬噸,增長4.%。
第二產業
2018年,全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538.6億元,現行增長12.6%。大型工業1153.87億元,增長10.7%;中型工業679億元,增長17.7%;小型工業688.18億元,增長10.4%;微型工業17.56億元,增長40.6%。食品飲料加工業137.51億元,增長12.3%;紡織業1865.76億元,增長9.9%;羽絨加工及製品業33.82億元,增長7.9%;冶金業187.34億元,增長27.1%;機械工業74.4億元,增長26%;電力生產供應業95.78億元,增長21%。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96.6%。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9%。。
2018年,全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148.22億元,增長5.7%,其中:內資企業126.4億元,增長7.2%;港澳台商投資企業10.84億元,下降2.7%;外商投資企業10.98億元,下降1.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85元,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3%。
2018年,全區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48家,完成建築業總產值206.31億元。實現增加值35.77億元,增長7.3%;實現利潤總額5.92億元;實現稅金總額7.77億元。全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894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
2018年,全區入庫統計固定資產投資項目226個,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8.4%。全區民間投資增長19.4%。
2018年,全區完成房地產投資92.47億元,下降32.4%。建安投資60.78億元,下降44.3 %;土地購置費27.9億元,增長11.1 %。住宅投資57.43億元,下降42.8%;辦公樓投資7.3億元,增長40%;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1.02億元,增長11.3%。2018年全區商品房銷售面積132.95萬平方米,增長26%,其中:住宅增長49%;商業營業用房下降20.5%;銷售額增長46%。
國內貿易
2018年,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2.32億元,增長10%。從增長情況來看:一季度增長15%;上半年增長13.7%;前三季度增長12.9%;全年增長10%。
對外經濟
2018年,全區合同利用外資1.5億美元,增長15.4%;實際利用外資1.95億元,完成全年目標30.9%;出口總值62.27億元,增長23.3%;進口總值84.61億元,增長16.7%;完成三資企業工業總產值611.51億元,增長9.3%。
金融
2018年年末全區金融機構(不含保險和證券機構)22家。年末全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842.38億元,比年初增長15.1%,其中:居民儲蓄存款餘額355.19億元,比年初增長12.7%。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892.78億元,比年初增長2.5%,其中:企業貸款增長0.2%,個人貸款增長6.1%。
旅遊業
2018年,全區接待國內外遊客441.25萬人次,增長23.1%。至年底,有6個國家3A級旅遊景點、1個國家2A級旅遊景點,有五星級旅遊飯店1家、四星級旅遊飯店1家、三星級旅遊飯店2家,旅行社14家(本地社10家,省福州市設立的分社4家),另有旅行社服務網點39個。[5]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2018年,組織福建省數字福建雲計算運營有限公司等17家企業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組織長樂華精密工業有限公司等19家企業申報省高新技術企業,組織航港針織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申報小巨人領軍培育企業、組織錦江科技等7家企業申報科技計劃項目,組織長樂恆申合纖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申報2018年福州市知識產權《貫標》企業,並成功列入培育名單。
2018年,以「品牌興區,商標興企」為抓手,強化企業品牌培育,推進「質量強區」建設。錦江科技獲評2018年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興航機械、閩威科技分別通過省市知識產權優勢企業認定,國網長樂供電公司等2家企業獲第四屆福州市政府質量,成功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長樂石壁白蘿蔔」。
教育事業
2018年,長樂一中首占校區二期工程建設完成,文武砂初級中學改擴建項目完成投資900萬元。推進中小學校安工程建設,全年完成投資11500萬元。中等職業教育招生1080人,在校生3217人,畢業生819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161人,在校生282人,畢業生59人。全區共有132所公辦中小學校,其中:教師進修學校1所,中學30所,中等職業學校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小學98所。普通中學在校生30352人,增長5.6%;招生10869人,增長7.7%;畢業生8668人,降低3.5%。小學在校生55141人,增長2.6%;招生10410人,增長12.4%;畢業生8080人,增長0.5%。全區幼兒園139所,在園生25518人,增長1.2%。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145人。
文化事業
2018年,全面建成標準化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18個,新建和提升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47個。閩劇《杏林風》等參加省、福州市戲劇匯演,舉辦各類展惠民文藝演出、書畫攝影作品展活動157場。四館三中心」項目啟動建設,九頭馬古民居、梅花古城牆等文保單位保護修繕工作進展順利,啟動司馬第陳省故居保護修繕工程。
醫療衛生
2018年,加快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區人民醫院完成樁基施工,開展樁基檢測和地下室工程施工;區醫院外科綜合大樓、空港醫院全面竣工;濱海新城綜合醫院已完成立項,開展樁基施工。2018年,全區4所區屬公立醫院、4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4所鄉鎮衛生院、226所村衛生所,醫院床位數2393張,衛生技術人員4318人。
體育事業
2018年,承辦第一屆「吳清源杯」世界女子圍棋賽暨「貝瑞基因杯」世界人工智能圍棋大賽、環福州·永泰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成功舉辦長樂區第六屆全民健身運動會,組隊參加第十五屆全國武術之鄉比賽等8場全國、省和福州市級體育賽事活動,共獲得23金29銀16銅。新建1個多功能運動場、1個室內健身房和2個籠式足球場;新建30個全民健身路徑點,提升改造10個農民體育工程。
民生保障
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749元,增長8.1%;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9687元,增長8.3%;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98元,增長9.3%;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8461元,增長6.7%。城鄉居民食品消費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39.2%。
2018全年區財政用於民生領域支出達47.36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6.9%。147個民生補短板項目完成投資138.12億元,36個為民辦實事項目完成投資20.3億元。社會保障和救助體系不斷完善,城鎮新增就業8959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順利推進,新開工棚改安置房180套,新增公租房配租429套。依託紅十字會、慈善總會、見義勇為基金會、計生協會、老區建設促進會等社會組織和關工委開展扶貧濟困、醫療救助、老區幫扶、關愛母親和少年兒童、見義勇為等活動,發放各類救助金1872.73萬元,受益群眾4.85萬人次。
環境保護
2018年,繼續推進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大力開展陳塘港、城區內河、「散亂污」企業(作坊)等綜合整治,完成城區雨水管道清淤58公里,新建城鄉污水管網322.6公里,整治「散亂污」企業(作坊)276家。濱海污水處理及改造工程順利推進,城區、潭頭污水處理廠改造工程建成運行。「綠化長樂」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8億元,全區植樹造林7908畝,封山育林1.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26.7%,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7.3%。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灘長制」,完成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有序推進。
郵電通信
2018年,全區郵電、移動機構單位40個,共有電話8.99萬部、天翼17.43萬部、移動電話62.93萬部。全區郵路總長度379公里、農村投遞路線1523公里、郵政儲蓄年末餘額33.81億元。完成郵電、移動業務總收入7.11億元,其中:電信業務總量2.38億元;移動業務總量3.71億元;郵政業務總量1.02億元。 [6]
交通運輸
2018年,全區實現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4.8億元,增長6.8%。
城市榮譽
長樂是福建「草根工業」的發源地,「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市、區、旗)」,全國百強城市之一,全國商標百強縣之一,省級生態縣市之一,「進士之鄉(進士人數在福建省縣級城市中排名第一)、航海之鄉、金薯之鄉(明代閩商陳振龍從海外帶回)、武術之鄉、楹聯之鄉、漁米之鄉、閩劇之鄉、華僑之鄉、紡織之鄉、書畫之鄉、博物館之鄉」。
長樂相繼榮獲「全國綠化模範縣(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最佳旅遊品牌目的地」、「省級園林城市」、「省級文化先進縣(市)」、「省級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縣(市)」等稱號。顯應宮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航城街道琴江村被評為福建十佳最美鄉村。閩江河口國家濕地公園通過專家認證並獲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十大最美濕地」之一,居全國第四,華東地區第三。
2019年1月,長樂區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城市排名
2018年11月,長樂區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區榜單,排名第67位。
相關視頻
長樂新聞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