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七号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英文:Long March 7,缩写:CZ-7),其前身是长征二号F换型运载火箭(缩写:CZ-2F/H)。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一院)为总体研制单位。
长征七号 | |
---|---|
长征七号采用“两级半”构型,运载能力将达到近地轨道13.5吨,太阳同步轨道5500千克,预计将于2016年前后送天舟货运飞船升空与天宫二号对接。预计到2021年火箭各项技术趋于成熟稳定时,将逐步替代现有的长征二号、三号、四号系列,承担我国80%左右的发射任务。
2016年6月25日20时22分,我国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新建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2017年3月,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出厂评审。2017年3月11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1]
中文名称:长征七号运载火箭(CZ-7)
外文名称:LM-7或Long March 7
起飞推力:720吨
首飞时间:2016年6月25日20时00分
准则:设计数字化、模装数字化、试验预试化、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
所属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研制单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SSO运载能力:5500千克
GTO运载能力:7000千克
发射场:中国海南航天发射场
级 数:两级半
助推器:4*120吨推力单摆YF-100发动机
第一级:2*120吨推力双摆YF-100发动机
第二级:4*18吨推力双机双摆YF-115发动机
总 长:53.1米
起飞重量:594吨
目录
研制背景
2020年前中国将发射大量各种轨道的航天器,对运载火箭 尤其是中型运载火箭的需求比较旺盛,中国已经立项研制了CZ-5、CZ-6、CZ-7运载火箭,其中的长征七号(CZ-7)运载火箭是为满足载人航天工程发射货运飞船的迫切需求而优先发展的中型运载火箭。[2]
长征七号火箭的最早原型是长征二号F/H型,即利用长征二号F型的成熟技术,在大体不变的情况下换成新研制的 液氧煤油发动机,即换发型(H型)。在同一时间上,研制的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也分为大、中、小三型,其中3.35米直径的中型与长征二号H型有一定的技术和用途重叠性。最后决定研制一种新型中型火箭,其综合长征二号的成熟技术又同时运用长征五号的新技术,并赋予新的编号“长征七号”。
研制原则
基本型:以满足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要求的CZ-7为基本型,论证中型火箭其他构型的方案。
系列化:以基本型为基础,通过调整助推器个数或种类和增加上面级三子级实现中型火箭的系列化。如:后续型号从二级半发展成三级半(CZ-734型),从全煤发动机发展成上面级为氢氧级(CZ-720(HO)型)等等。
继承性:充分继承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和在役运载火箭的已有研制成果;所有构型使用的液体发动机均基于中国已有或正在研制的液氧煤油和液氢液氧发动机;固体助推器基于正在研制的120吨推力的固体发动机。如:CZ-7继承了CZ-2F型的成熟技术,液氧煤油发动机采用与CZ-5使用同型号的YF-100发动机和CZ-6使用的同型号的YF-115发动机。
适应性:优先发展的构型之间运载能力梯度合理,基本满足未来中型有效载荷的不同任务的发射需求。长征七号的运力区间从1吨到15吨,轨道覆盖从LEO、SSO、GTO、GEO等不同轨道。
经济性;为满足大量的中等运力发射需求,所发展的构型应满足经济性要求,努力降低发射成本。如:CZ-2的推进剂为有毒肼类燃料,CZ-7的推进剂为无毒煤油,价格仅为前者的三十分之一。
简介
长征七号(CZ-7)为中型二级四助推液体火箭。共有两个方案,载货用火箭总长53.2米,载人用火箭总长59.4米,载货方案火箭整流罩直径4.2米,载人方案火箭整流罩直径3.8米,载货用火箭起飞质量593吨,载人用火箭起飞质量597吨,两方案起飞推力均为735吨。按轨道高度200/400千米、轨道倾角42°计算,载货方案火箭运载能力不低于13.5吨(海南发射),载人方案火箭运载能力不低于11.5吨(酒泉发射)。或级庵进行SSO有效载荷发射,700千米SSO运载能力5.5吨。
2016年6月25日20点,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拉开了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的大幕。经过603秒飞行后,长征七号火箭将载荷组合体送入既定轨道,长征七号火箭发射取得圆满成功。[3]
长征七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箭体总长53.1米,芯级直径3.35米,捆绑4个直径2.25米的助推器。
与目前承担载人航天工程的长征二号F相比,长征七号的火箭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比如原来的捆绑式火箭是两点支撑,长征七号是三点支撑,助推器长度也增长了近一倍。自2010年正式立项以来,研制团队先后完成32项关键技术攻关,完成了289项初样大型地面试验。比如全箭模态试验,需把火箭绑在高达93米的全箭振动塔上“荡秋千”,模拟出火箭从起飞到助推器分离前100多秒的真实飞行状态。[4]
技术特点
1、新动力——火箭更“环保”。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采用全液氧煤油的“绿色”火箭,液氧和煤油燃烧后生产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新的动力系统更加顺应国际潮流,火箭安全性高,发射场保障容易。
2、新布局——可靠性大幅提升。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外形和我国现有的火箭体型差别不大,但为储存更多燃料,提供更强动力,它的助推器长约27米,接近现役火箭助推器的2倍,而这种改变需要对火箭助推器进行全新设计。传统火箭固定助推器需要两个捆绑点,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又增加了一个捆绑点,相比现役火箭静定的捆绑方案,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载荷、捆绑装置等设计难度加大,可靠性大幅提升。
3、新环境——火箭适应性更强。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在海南文昌新发射场发射的第一枚火箭,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克服了新型动力系统,以及多发动机并联导致的箭上和地面严酷的力、热环境;克服了海南发射场高温、高湿、盐雾、浅层风及雷电等自然环境条件带来的新挑战。同时,在设计上始终坚持“短期载货,长期载人;多种构型、全面覆盖”的原则,不仅可在海南发射,未来也可在酒泉、西昌、太原等内陆发射场发射,运载能力覆盖大多数主流卫星所需的运载能力,面向主流卫星市场,适应面更宽。型谱上,长征七号在火箭后续衍生构型更具多样性和灵活性,适应面更广。
4、新结构——第一枚全数字火箭。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采用了三维设计/制造技术,打通了从设计到制造的全三维流程(全三维协同、全三维设计、全三维制造、数字仿真试验、数字化发射服务),是我国首枚“数字化”火箭,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迈入了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的大门。同时,火箭采用了整体锻环机加成型叉形环、贮箱壁板网格平板机械铣及滚弯成型等新工艺,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落地实施。
5、新体制——火箭更可靠。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按照载人航天标准设计的火箭,控制系统和增压系统实现了冗余,其中控制系统采用三条1553B总线控制,基于三总线网络实现全箭信息综合、飞行控制;实现了遥、外测一体化设计,采用天基测控实现重要数据中继传输,设计可靠性更高。未来成熟后将成为新一代载人火箭,用于发射新一代载人飞船。
6、新测发——火箭发射更简便。火箭在发射场进行的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转场,被称为“三垂模式”。现役火箭中采用的“三垂模式”,其箭地连接工作在技术区和发射区要进行两次,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采用的“新三垂模式”,仅一次对接就可以完成工作,状态的一致性更好,且前端地面测发控设备在技术区进行了充分测试,转至发射区以后出现故障的概率更低,有效提高了发射可靠性,同时也避免了火箭转场后遇到恶劣天气再返回技术区的情况发生。 [5]
发射任务
发射时间 | 火箭编号 | 载荷 | 轨道 | 发射场及工位 | 结果 |
---|---|---|---|---|---|
2016年6月25日20时00分07秒413毫秒 | 长征七号 遥1 | 远征1甲上面级、 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
遨龙一号空间碎片主动清理飞行器 2个天鸽飞行器、在轨加注实验装置、 翱翔之星 |
近地轨道 | 文昌航天发射场102工位 | 成功 |
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28秒 | 长征七号 遥2 |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 | 近地轨道 | 文昌航天发射场102工位 | 成功 |
首飞任务
发射入轨
2016年6月25日20时00分00秒,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 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20时00分07秒413毫秒,火箭起飞升空。火箭升空约603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94千米的椭圆轨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圆满成功。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0次飞行。 [6]
20时38分,遨龙一号与组合体分离。21时42分,由西工大师生设计的小卫星“翱翔之星”成功与“摆渡车”分离,成功进入预定的350千米近地轨道。
搭载6项7个载荷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首次研制性飞行试验。为充分发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的综合效益,综合统筹有关需求,长征七号搭载了远征1A上面级、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遨龙一号空间碎片主动清理飞行器、天鸽飞行器(2个)、在轨加注实验装置和翱翔之星立方星等6项7个载荷。
远征1A上面级:本身也是一种航天器,具有独立自主飞行、多次启动、长时间在轨等特点,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进入地球轨道后,能将其他有效载荷从某一轨道送入其他轨道或空间位置。远征1A的主要任务是:验证多次启动、长时间在轨飞行等技术,并作为其它载荷的搭载平台,按程序将遨龙一号、翱翔之星、天鸽飞行器分别“摆渡”到不同的预定轨道,开展相关在轨试验。
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以下简称返回舱):多用途飞船
缩比返回舱高约2.3米,最大外径2.6米,总质量约2600千克,采用返回舱加过渡段的两舱构型,外形为全新的倒锥形,由长征七号搭载升空后在轨飞行时间约20小时。试验的主要任务是:获取返回舱飞行气动力和气动热数据,验证可拆卸防热结构设计、新型轻量化金属材料制造等关键技术,并开展黑障通信技术试验,为后续新型载人飞船的论证设计和关键技术攻关奠定基础。
遨龙一号——空间碎片主动清理飞行器:将在前期技术研究和地面试验的基础上,以模拟的空间碎片为目标,验证碎片清除关键技术,任务结束后进行钝化处理。
天鸽飞行器:此次搭载2个天鸽飞行器,将开展在轨信息中继技术试验,也可以作为信息中转站,进行天地信息传输。
在轨加注实验装置:其作用类似于“空中加油机”,用于在空间轨道上为卫星、空间站等航天器进行气、液补给,延长航天器的工作寿命。在轨加注实验装置与远征1A上面级不分离,试验任务结束后再入大气层烧毁。
翱翔之星立方星:采用标准立方星理念设计,是由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及青年教师参与研制的世界首颗12U立方星,质量33千克,在轨工作寿命1年,将开展地球重力场测量、空间抗辐射实验以及自然偏振光导航技术验证等一系列创新实验。 [7]
返回舱成功返回
2016年6月26日15时04分许,长征七号搭载的上面级和 返回舱组合体在飞行第13圈后,远征1A上面级开始第三次点火返回制动,返回舱与上面级顺利进入预定的返回轨道。随后,上面级调整姿态使返回舱呈现与水平面约50多度的返回姿态。15时17分许,在距地面约170公里的太空中返回舱与上面级与分离。
级返分离后,上面级按预设程序开始第四次点火轨道制动,抬升至安全运行轨道。随后,着陆场系统的测控设备开始对返回舱实施测控跟踪,在经历再入大气层、通过黑障等阶段后,在距地面20多公里高空,返回舱打开稳定伞并稳定姿态。紧接着,返回舱脱掉稳定伞,弹出伞舱盖,打开了减速伞,主降落伞在减速伞的拖拉下成功打开。
15点41分,返回舱成功着陆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东风着陆场西南戈壁区,外观良好,状态正常。
23时,返回舱检查回收完毕,安全转运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的成功回收,为后续新型载人飞船的论证设计和关键技术攻关奠定了重要基础,标志着我国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既定目标全部实现。
重要意义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开局之战,实现了“成功首飞”的预定目标,为后续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此次发射,旨在验证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设计正确性和各项性能指标,考核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系统执行任务能力,检验工程相关系统间的协调性和匹配性。同时,长征七号火箭搭载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等载荷,将开展相关技术试验。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0次飞行。[8]
相关视频
1、长征七号发射
2、长征7号发射纪录短片
参考来源
- ↑ 长征七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网,2016年06月30日
- ↑ 政协委员:我国立项研制“长征七号”火箭,搜狐网,2010年03月05日
- ↑ 长征七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网,2016年06月30日
- ↑ 综述:解码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中新网,2016年05月15日
- ↑ 长征七号技术特点有“六新”,华龙网,2016-06-25
- ↑ 长征七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网,2016年06月30日
- ↑ 西工大研制的“翱翔之星”随长七一起飞天,北方网, 2016-06-26
- ↑ 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首飞圆满成功,保险门户网,2016-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