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长收肌

长收肌为长三角形的扁肌,属大腿内侧群肌。

目录

基本信息

  • 中文名:长收肌
  • 外文名:adductor longus m.
  • 性质:大腿肌内侧群的组成部分
  • 作用:内收、外旋、微屈髋关节

解剖结构

长收肌与耻骨肌在同一平面,为三块收肌中最前面者,大而扁,构成股三角的内侧界。以扁或断面呈“C”形的肌腱起于耻骨嵴和耻骨联合间角的前面,向后外下降扩展成一宽的肌腹,借腱膜止于股骨粗线中段,在股内收肌、大收肌、短收肌之内,长收肌常与这些肌相互重叠交叉。

功能:此肌收缩时,使大腿外旋和内收。经支配:由闭孔神经前支(腰2、3)支配。

辅助结构

幼儿长收肌的神经和血管分布

1、长收肌位于大腿内侧,短收肌的上方,以一狭窄的肌腱起于髋骨耻骨支和耻骨支的前面,止于股骨粗线。长收肌的神经支配来源于腰丛(L2~L4)的闭孔神经。闭孔神经的前支进入长收肌后分为4条初级神经支,第1条主要支配内侧部的肌纤维,走行较短,然后呈树枝状逐级分支,神经分支末稍呈鸭爪样、Y及O型分布于长收肌内上部,末级分支相互吻合呈网状;第2条由4条长神经构成,几乎沿肌长轴下行,稍偏外侧行于肌外上部,在肌腹中部有大量分支;第3、4条初级分支并列沿肌腹中间与肌纤维斜行交叉向该肌前外侧部下行,在肌腹外侧中间区域呈树枝状分布,且神经末梢互相吻合呈网状,此处肌内神经末梢分布较密集,其中一条初级分支向远侧端发出3条细直的二级分支。长收肌靠近内侧缘中上1/3交界处与肌纤维交叉斜向外下走行至长收肌外侧缘中部区域间可见肌内神经末梢分支呈带状密集分布。

2、长收肌的血液供应来源于闭孔动脉的前支,进入长收肌后呈树枝状分布于肌腹,血管因红色染料褪色后呈灰色或者暗褐色,动脉未伴神经入肌门,肌内各动脉呈节段性分布,在神经末梢分支密集区血管分支分布较少,有3~5条血管分支从密集带中间部分穿过,且肌腹外侧中间肌内神经末梢分布密集区域未见血管分布。

3、长收肌内侧缘中上1/3交界处到外侧缘中点之间神经末梢分支成带状分布,在此区域内肌内血管分布较少,且外侧缘神经末梢密集区没有血管分布。

相关临床疾病与应用

1、采用长收肌和闭孔神经切断、经皮折断式加压螺纹钉固定治疗内收型股骨颈骨折与常规经皮折断式加压螺纹钉固定术治疗者比较,效果满意。

2、治疗方法 术前常规:行水平位股骨髁上牵引3~7天,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

①切口:尽可能地将患侧髋关节外展,使长收肌肌腱耻骨附着处显著隆凸起来。从耻骨开始沿长收肌向远侧作一长4~6cm的纵形切口,分开皮下组织,显露长收肌肌腱。

②切断长收肌肌腱附着处:钝性剥离游离长收肌肌腱,切断其耻骨附着处,并将其向远侧方牵开,显露位于其下的短收肌

③显露闭孔神经:在短收肌表面,可见到闭孔神经之前支。游离该神经,用一湿纱布条穿入神经支之下方,将该神经支拉起来,轻轻地向近侧方向作钝性剥离,追踪到闭孔神经前支分叉汇合处。

用甲状腺牵开器轻轻将短收肌向内侧牵开后,可见到闭孔神经的后支位于短收肌及大收肌之间。继续追踪至闭孔神经的主干处,用无齿镊试夹闭孔神经,见短收肌及大收肌肌纤维收缩,即可确定是闭孔神经的主干。

④切断闭孔神经:在靠近闭孔处切断闭孔神经主干,并切除一小段。切断的长收肌肌腱勿需缝合回原处,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⑤手法复位:维持髁上牵引,透视下先纠正重叠移位并适当矫枉过正,然后整复断端的前后移位及股骨头后倾斜。

⑥固定:首先从小粗隆平面外侧沿股骨颈方向穿入加压螺钉1根,再在第1根螺钉上方1cm处穿入第2根螺钉,钉尖至股骨头关节软骨下骨板下0.2~0.4cm。钉尾留在骨皮质外。

3、该术式适应症 本法适用于非完全粉碎型股骨颈骨折,病程在3周以内者。因其创伤小,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尤适合于高龄、全身状况欠佳、不能耐受大手术的病人。而股骨颈粉碎性骨折和陈旧性骨折者,因复位困难,一般手法复位很难成功,勉强固定也很难稳定,故不适于该方法。[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