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長梗韭

中文學名:長梗韭

拉丁學名:Allium neriniflorum

界:植物界

長梗韭(學名:Allium neriniflorum (Herb.) G. Don)是百合科、蔥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植株無蔥蒜氣味。鱗莖單生,卵球狀至近球狀,鱗莖外皮灰黑色,膜質,不破裂,內皮白色,膜質。葉片圓柱狀或近半圓柱狀,中空,具縱棱,花葶圓柱狀,高 可達52厘米,下部被葉鞘;總苞單側開裂,宿存;傘形花序疏散;小花梗不等長,基部具小苞片;花紅色至紫紅色;花被片基部互相靠合成管狀,分離部分星狀開展,卵狀矩圓形、狹卵形或倒卵狀矩圓形,花絲分離部分錐形;子房圓錐狀球形,每室有胚珠,花柱常與子房近等長,也有更短或更長的;7-9月開花結果。

長梗韭分布於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和河北。俄羅斯和蒙古也有分布。生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濕地、草地或海邊沙地。

長梗韭鱗莖可以作為藥材使用,亦具有觀賞價值。

目錄

目錄

形態特徵

近種區別

產地生境

栽培技術

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長梗韭為多年生草本植物, 植株無蔥蒜氣味。鱗莖單生,卵球狀至近球狀,寬1-2厘米;鱗莖外皮灰黑色,膜質,不破裂,內皮白色,膜質。

長梗韭葉圓柱狀或近半圓柱狀,中空,具縱棱,沿縱棱具細糙齒,等長於或長於花葶,寬1-3毫米。

長梗韭花葶圓柱狀,高(15-)20-52厘米,粗1-2毫米,下部被葉鞘;總苞單側開裂,宿存;傘形花序疏散;小花梗不等長,長(4.5-)7-11厘米,基部具小苞片;花紅色至紫紅色;花被片長7-10毫米,寬2-3.2毫米,基部2-3毫米互相靠合成管狀(即靠合部分尚能看見外輪花被片的分離邊緣),分離部分星狀開展,卵狀矩圓形、狹卵形或倒卵狀矩圓形,先端鈍或具短尖頭,內輪的常稍長而寬,有時近等寬,少有內輪稍狹的;花絲約為花被片長的1/2,基部2-3毫米合生並與靠合的花被管貼生,分離部分錐形;子房圓錐狀球形,每室6(-8)胚珠,極少具5胚珠;花柱常與子房近等長,也有更短或更長的;柱頭3裂。花果期7-9月。

近種區別

長梗韭和合被韭(Allium tubiflorum Rendle)葉表皮微形態具部分相似性,兩者近遠軸面都分布氣孔,氣孔器均屬無規則型。但葉表皮細胞形狀、垂周壁式樣、蠟質紋飾等種間分化較大。合被韭表皮細胞性狀為條形,長梗韭呈梭形。垂周壁式樣合被韭近平直,長梗韭則為弓形。掃描電鏡下氣孔外拱蓋內緣,合被韭近光滑,長梗合被韭為深波狀。合被韭具大量顆粒或鱗片狀蠟質紋飾,而長梗合被韭角質層平滑,紋飾較少。兩者雖然在植株外部形態上難以區分,但葉表皮微形種間差異明顯。

產地生境

長梗韭分布於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和河北。俄羅斯和蒙古也有分布。生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濕地、草地或海邊沙地。

栽培技術

長梗韭用鱗莖繁殖。春季或秋末挖取鱗莖,大的留供藥用,小的留作繁殖材料。8-9月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20-25厘米,穴距8-10厘米開穴,每穴栽鱗莖3-5個,芽嘴向上,施人畜糞水,蓋草木灰,覆土厚3厘米。

栽後中耕除草3次,第1次在苗出齊後,第2、3次在2、4月進行,並稍加培土。在第1、2次中耕除草後,施人畜糞水。

5-6月採收,將鱗莖挖起,除去葉苗和鬚根,洗去泥土,略蒸一下,曬乾或炕干。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性味歸經[1]

辛,溫。入肝經。

功效主治

長梗韭鱗莖可以作為藥材使用。蒙藥記載鱗莖主治胸脅刺痛,心絞痛,咳喘痰多,痢疾,解河豚魚中毒。長梗韭通常可以用於滋養補氣,消腫散瘀,補充人們體中陽氣,去除寒氣,對心腦血管等疾病有一定的作用,而且對於人們在意外過程中出現的跌打損傷、腫脹、抽筋、刀傷等也有一定是消腫止痛的作用。

觀賞價值

長梗韭生長矮小,植叢緊密的蔥屬植物與蒲公英、苦蕒菜、三齒萼野豌豆、點地梅、米口袋、糙葉黃芪、紫花地丁、早開堇菜等混合應用於綴花草坪,能有效避免夏季無花的尷尬,增加了綴花草坪的夏季可觀賞性和綠地的物種多樣性。

長梗韭既可不同花色種類搭配用於組合花壇,又可作為花壇、花境的鑲邊材料;對花莖較高的種類,如野韭、長柱韭、黃花蔥、硬皮蔥、山韭、阿爾泰蔥等,可叢植,作為花境主體材料;蔥屬植物正值6-7月份開放,用作花壇、花境布置,彌補了夏季花壇開花植物不足的遺憾,為炎熱的夏季帶來諸多亮點。

參考資料

  1. 長梗韭,百度, 201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