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開福寺
長沙市開福寺 |
開福寺位於歷史文化名城長沙市北區開福寺路,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也是湖南省和長沙市佛教協會的所在地。寺內殿堂樓閣都修葺一新,現有建築物面積共6300多平方米,占地面積約1.6萬平方米。殿芋巍峨,規模宏大。整個寺廟以明清宮殿式建築為主。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長沙市開福寺
建築物面積:6300多平方米
類型: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
位置:長沙市北區開福寺路
建築風格:明清宮殿式建築
長沙市開福寺
開福寺位於歷史文化名城長沙市北區開福寺路,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也是湖南省和長沙市佛教協會的所在地。寺內殿堂樓閣都修葺一新,現有建築物面積共6300多平方米,占地面積約1.6萬平方米。殿芋巍峨,規模宏大。整個寺廟以明清宮殿式建築為主。殿堂分三進:山門內,中軸線上第一個殿堂是天王殿,即原來的三聖殿;第二進是大雄寶殿;第三進是毗盧殿。東邊從前問後依次是客堂、齋堂、摩尼所、方丈室、藏經樓;西邊分布着講堂、禪、堂、念佛堂等。寺內還有放生池、寶鼎、碑刻、石雕等景物。整個寺院綠樹成蔭,草木遍地,環境十分幽靜。
開福寺的山門為清代建築,古樸別致。有三個門洞,中間門洞兩側有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書法家韓藥所書的對聯:「紫微樓風,碧波潛龍」。字體2尺見方,蒼勁有力。正門上方是光緒十七年(1891年)江南福山鎮總兵陳海鵬題「古開福寺」四金字橫額,古樸大方。兩側邊門比正門要矮小一些,門上方的橫額分別是「回頭」、「是岸」。山門上有許多佛像、花草、樹木的雕刻,十分精緻。門前還有一對石獅、一對石象,增加了寺廟的威嚴和肅靜。
天王殿內供奉着彌勒佛像,兩邊是四大天王像。這裡原來是三聖殿,供奉着西方三聖,中間是現世釋迦牟尼佛,左邊是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邊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1980年重修時把三聖殿改成天王殿。
大雄寶殿又稱大佛殿,正中供奉釋迦牟尼佛,兩邊是迦葉佛和阿難佛,佛像莊嚴,金身閃爍。大殿石柱上有副有趣的對聯:
齋魚敲落碧湖月,覺覺覺覺,先覺後覺,無非覺覺;
法鍾撞破麓峰雲,空空空空,色空相空,總是空空。
毗盧殿也很有特色,正中供奉毗盧遮那佛,毗盧佛是三身佛中的報身佛像。在毗盧佛兩旁是五百羅漢像,雕塑精細,形態各異,有的托腮搔耳,有的開懷捧腹大笑,也有的怒目暴睛,凜凜可畏,形象構初如生。許多進廟參觀朝拜的人都要數羅漢,以任何一個為起點,數到自己的年齡數,就根據這尊羅漢的名稱、形態和所附讖語來分析自己命運。不僅佛教徒樂此不倦,而且遊人也把數羅漢當成遊覽的一件趣事。
開福寺整個建築為宮殿式的古典建築物,蓋着黃綠色琉璃瓦,殿宇用許多根圓石柱支撐,屋頂正脊塑有獅子滾繡球和佛教的傳統故事,四壁和脊吻龍騰風飛、空瓶、法輪,直插雲霄。四角飛檐垂有風鈴,鈴聲隨風飄揚。放生池綠水盈盈,輕波蕩漾,使這座千年古剎更顯幽靜,宛如人間仙境。加上殿前屋後的臘梅、月桂、芭蕉等花木,把寺廟裝點得生機盎然,輕香四溢,讓人流連忘返。
歷史沿革
開福寺歷史悠久,民間有「先有開福,後有長沙」一說。早在五代十國時期,楚王馬殷據此設會春園,後施捨給保寧和尚作寺院。後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年),保寧據此修築殿堂,創建開福寺。當時香火興盛,有近千名僧人住寺。
宋朝是開福寺的鼎盛時期,名僧輩出,佛事興隆,廟宇壯麗,是一個別具特色的風景區。寺內及附近有紫微山、碧浪潮、白蓮池、龍泉井、放生池、鴛鴦井、風嘴洲、木魚嶺、拔禊亭、嘉宴堂、會春園、回步橋、舍茶亭、清泰橋、舍利塔、千僧鍋等十六景。南宋理學家張拭的《題開福寺》散文中描寫了開福寺的秀美景色。整座寺廟依紫微山而立,後有碧浪湖,寺內古樟掩映,碧水縈繞,幽靜深遠。
北宋初年,開福寺出了位擅長醫藥的洪蘊和尚。宋太祖趙匡胤召見過他,賜紫衣方袍,封號為「廣利大師「。宋太宗趙光義詔求醫療經驗,洪蘊和尚將自己多年積累的數十付處方獻給太宗。宋真宗時,洪蘊出任僧官。
宋徽宗時開福寺道寧和尚(?——1113年)被稱為開福寺的中興祖師。據《五燈會元》記載,道寧為歙溪(安徽省歙縣)人,初為道士,後在金陵(南京)蔣山削髮為僧,從禪宗臨濟宗修學。後任開福寺住持,修建廟宇,時開福寺僧侶雲集,達500人。道寧圓寂後,有五色舍利,弟子門徒建道寧舍利塔。道寧的嗣法弟子是月庵善果,其後依次傳承為:老袖祖證、月林師觀、無門慧開、法燈覺心。其中覺心是入宋求法的日本僧人,他於1249年到宋學習禪法,回日本後駐錫日本紀州興國寺,受到龜山、後宇多兩位天皇的皈依,圓寂後被賜以「法燈圓明」國師的諡號。可見宋代開福寺,由於道寧法脈東傳,與日本禪宗的傳播有一段歷史的因緣。宋代開福寺的住持高僧還有紫珂、佛果克勤、進英、守智禪師等。
明清時期,開福寺幾經滄桑,幾廢幾興。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澈堂禪師重修殿堂。明世宗嘉靖年間(1522一1566年),寺宇傾記,吉藩與當地土紳又將它重建起來。明末又毀於兵火。清朝又有過四次修建。第一次是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由住持佛國禪師主持修建。第二次是康熙八年(1669年),由當地官宦、士紳捐助,重修天王殿。第三次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寺宇被焚後,當地巡撫梁國治命僧募修。第四次是乾隆六十年(1795年),也因火災,寺宇被焚,復為修聾。清末文人王運、王先謙、詩僧寄禪等19人在開福寺組織了「碧湖詩社」,常相聚這裡拈香拜佛,賦詩填詞,傳為文壇佳話。至今寺內還存有徐樹鈞撰寫的《長沙開福寺碑》,記載了這段盛事。清末詩僧笠雲(1837—1908年)在寺內創辦了「湖南僧立師範學堂」,對培養僧伽人才作出貢獻。1905年,他應日本佛教界之邀,率領門徒東渡日本,參觀訪問,共商佛學。
1911年,詩僧海印在開福寺設中華佛教總會寶生和尚任開福寺住持,1922至1924年,先後主持重修了大雄寶殿和三聖殿,並邀請天台宗僧人空也法師來寺內開辦湖南佛學講習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一共辦了四期。可見,興辦學校,培養新一代僧人在開福寺已成傳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對這座千年古剎也倍加愛護。1952年撥專款修復開福寺,使殿堂樓閣煥然一新。寺內建立佛教叢林制度,明真法師任住持,仍作為佛教活動場所對外開放。開福寺僧人發揚佛教「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和「農禪並重」的優良傳統,辦起了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從事織布生產,後發展為工廠。十年動亂中,開福寺與其他寺廟一樣,停止了佛教活動,僧眾流散。
從1980年起,這座千年古剎又恢復了生機和活力,天王殿、大雄寶殿和毗盧殿逐步得到修復,佛像、菩薩像和羅漢像也重新塑,散失文物相繼收回,僧人回到寺廟,並有一批新僧加入他們的行列。由於湖南省和長沙市佛教協會都設在開福寺,這裡成為期南省佛教活動的中心。每年有大批國內外來賓前來參觀朝拜,周圍群眾和信徒更是絡繹不絕。開福寺成為古城長沙的一顆燦爛的明珠。
1994年8月,湖南省佛協召開了第二屆代表大會,決定開福寺住比丘尼,為尼眾道場。當月,開福寺禮請能淨法師任監院。能淨法師出家於開福寺,在這裡修行了十多年。上任後,着手對整個寺宇進行整理和維修c目前,殿堂房舍整修一新,放生池內蓮花飄香,開福古剎更加清淨莊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