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長泰縣福建省漳州市轄縣,地處閩南金三角中心結合部,九龍口下游。介於北緯24°33′—24°54′,東經117°36′—117°57′之間。東連廈門,南鄰漳州台商投資區,西接華安和漳州,北靠泉州市安溪縣,東到廈門市區50公里,南到漳州市區17公里,有省道212線和324國道、319國道、福詔高速公路相連。

公路網密度0.88千米/平方千米,居福建省首位。鷹廈鐵路把長泰火車站和全國鐵路網聯接起來,距縣城50公里以內擁有機場、港口、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龍津溪航道從武安到郭坑、石碼。長泰縣獨特的地貌結構,可阻滯冬季寒流和夏季颱風的侵襲。長泰縣是一個典型的城市近郊縣,是中國山區綜合開發試點縣,是中國生態建設示範縣和福建省環保先進縣,是中國農村初級電氣化縣,是中國優質水果———中國蘆柑之鄉,素有「閩南寶地」之稱。

2019年,常住人口22.87萬人, 長泰縣2019年1-12月地區生產總值357.7億元,增速7.8%。

2021年2月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銷長泰縣,設立漳州市長泰區,以原長泰縣的行政區域為長泰區的行政區域,長泰區人民政府駐武安鎮解放路84號。[1]

目錄

概述

長泰縣福建省漳州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福建省閩南金三角中部,毗鄰漳州、廈門、泉州三市,南距漳州市區17公里,東至廈門市區50公里。長泰縣地理坐標為北24°33』—24°54』,東經117°36』—117°57』。面積893.1平方千米。轄4鎮、1鄉。2003年末,戶籍人口18.8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11萬人。通行閩南方言廈門話。縣人民政府駐武安鎮。全縣轄4個鎮、1個鄉:武安鎮岩溪鎮陳巷鎮、枋洋鎮、坂里鄉。

2021年2月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銷長泰縣,設立漳州市長泰區,以原長泰縣的行政區域為長泰區的行政區域,長泰區人民政府駐武安鎮解放路84號。

地理位置

長泰縣,地處閩南金三角中心結合部,九龍口下游。地理坐標為北緯24°33′—24°54′,東經117°36′—117°57′。東連廈門,南鄰龍海,西接華安和漳州,北靠泉州市安溪縣,東到廈門市區50公里,南到漳州市區17公里,有省級公路和324國道、319國道、福詔高速公路相連。鷹廈鐵路把長泰火車站和全國鐵路網聯接起來,距縣城50公里以內擁有機場、港口、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內外交通十分便捷。長泰縣獨特的地貌結構,可阻滯冬季寒流和夏季颱風的侵襲。

地形

整個地形呈蒲扇狀,東、西、北三面青山環抱,南部多平原,山地、丘陵、平原錯落有致。海拔最高山峰1128米,最低平地7米,呈向南開口的馬蹄形地貌。[2]

自然氣候

氣候條件

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暖,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氣溫21攝氏度,降雨量1460毫米。森林覆蓋率達64.5%,縣城區大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飲用水質達到國家二類標準。

自然資源

長泰縣水能資源蘊藏量大;礦產資源以非金屬礦為主,有鉛鋅礦、花崗岩、高嶺土、葉臘石、鉀長石、硅灰石和五彩玉石(九龍壁)等。

旅遊景區

城區中心建陶然公園,北丘頂有紀念革命先烈的留芳園。長泰、廈門邊界的天柱山氣勢雄偉、怪石磷峋,有紫雲峰(宋代稱「臨漳第一勝處」)、天柱廟、百大屏、一線泉諸勝及宋、明摩崖石刻。天柱山南天成山頂明代布政使楊瑩鍾所建「天成寨」為鄭成功故壘。董鳳山有唐代良岩院遺址及三尊唐雕石佛。良崗山峰岩奇特壯觀。林溪湯地附近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九九溪自然風景區

九九溪自然風景區(九九溪天然公園)位於長泰縣岩溪鎮湖珠村與安溪縣接壤處,面向漳州、背倚泉州、毗鄰廈門。距離漳州市區45公里,廈門65公里,泉州120公里。這是一個新發現的自然風景旅遊區,由九溪九峽以及兩岸青山峽谷構成福建省閩南的一處巨大的峽谷群。景區輻射面積達萬畝以上;經有關部門統計,該地區森林覆蓋率達9

2%以上。綺麗的亞熱帶雨林和天然次生林遍布其間。裸岩成山,雲靄繚繞;巨藤似蟒,古洞深幽;斷崖如壁,泉瀑飛流。

九九溪溪泉多,懸崖多,瀑布多。九龍崖壁立,神女峰似牆。峭壁千仞,奇聳入雲。懸崖在山成壁,在溪為瀑。異彩紛呈的瀑布,有的從斷崖頂飛泄而下,有的在裸岩上迭落而來,如虹似錦,崖瀑生輝。由九龍崖、藏寶洞(「芝麻開門」)、佛手洞(蝙蝠洞即「平蠻十八洞」)、神女峰、九龍峽、鼓鳴岩等六大自然景區,構成了千米迭瀑、古洞雄風、鎮倭精魂、神蟾戲水、玉女芳姿、煙崖鶴影、驛道尋蹤、石鼓餘韻等八大旅遊勝境和近千個自然、人文景觀,為現代旅遊與觀光、體育及休閒完美合璧的自然風景名勝區。

馬洋溪

福建長泰馬洋溪漂流,又被譽為"福建第一漂",是繼長江、黃河探險性漂流之後,在福建省率先開發出的旅遊性漂流項目。

"福建第一漂"與中國第一個國際皮划艇激流迴旋賽場、中國皮划艇激流迴旋運動基地同一河道:先後被省體育總局、省旅遊局確定為福建省全民健身活動中心、福建省漂流旅遊定點單位。已先後成功舉辦了首次國際皮划艇激流邀請賽和首次中國·長泰全國皮划艇激流選拔賽。

"福建第一漂"首期開發的"激情漂"航道全程約8公里,途經70餘個跌水、60餘道彎,上下游落差70米。順水漂流,波急浪涌、驚心動魂,滌盡風塵、榮辱皆忘,既有高歌擊漿的豪放,又有搏浪飛舟的激越。這是有驚無險的航程。溪流中千姿百態的奇石,兩岸茂林修竹、參差錯落,鳥鳴、山花又能帶給您一種融入大自然的感受。專業水上安全員全程引導保護,可使全程漂流安全無虞。上流兩座攔水壩的建成,使得航道冬季依然水流激盪,在中國率先實現了四季激流漂流。

天柱山

天柱山位於長泰東部,居漳廈之間,山高、林幽、石奇、泉鳴,常使人留連忘返。晝登天柱,未凌絕頂,而廈門海濤、漳州城廓已盡收眼底。其風爽,其氣涼,雲霧飄忽,宛若仙境。夜環視,茫茫蒼穹,星漢燦爛,數百里遐邇,燈霓交輝,周邊世界,萬物俱寂,常使人三省。一千五百多種植物,一千餘公頃天然次生林,樹木、老藤、苔蘚共生。或古木參天,或樹根盤結,或須髯懸垂,有如熱帶雨林,鳥啼蟬鳴,幽出塵寰。山上奇石叢聚,百態千姿,石多相支相迭,自成石室、石洞、石府、石梯,且洞中有洞,洞府相通,間或陽光透射,撲溯迷離,自是迷宮一般。摩崖石刻,文化遺存,尋古探幽者,或有所獲。天柱山多有泉瀑溪流。涓涓者、潺潺者,似珍珠滾落,如銀練懸空。更有諸多潛泉,但聞其聲淙淙,不見其流何處,讓人尋味無窮。天柱山被確認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如今,天柱山兄弟渡假有限公司正抓緊規劃建設,儘早把天柱山建成集旅遊觀光、森林保健、度假娛樂、自然野趣、文學藝術、科學考察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型的森林公園,以優美的環境、優質的服務迎接您的到來。

天成山

位居長泰縣東南部,,海拔342米,是廈門入泰第一山。其山形狀如馬鞍,和天柱山遙相對峙,雄偉挺拔,怪石嶙峋,常年雲霧飄繞,山下溪水環繞,清澈見底。山上有很多幽洞、石屏、如百丈屏、天游蹬、種石齋、豹隱洞、樵陽洞、半鶴洞、松鱗軒、天鏡湖等。明天啟年間,縣人進士楊瑩鍾辭官回鄉後,曾在此山築寨隱居、增建萬石樓、清虛閣、巢父居、心遠堂、遂家焉等。天成山遍地大石、巨石或壘疊銜接、或橫縱交錯、或兀立成台、成室,處處引人入勝。山上有一特殊竹類品種,莖呈四方形,狀如筷子,有「羅遠插筷成竹」傳說,也為天成山增添了神奇迷人色彩。近年來,廈門南普陀智藏和尚籌措資金,準備在天成山規劃建設佛教研究基地和古琴培訓中心。長泰縣實施旅遊興縣戰略,正重新喚起天成山的風采。

半月山溫泉

半月山溫泉位於長泰縣林墩半月山下,屬「三地」一小時經濟圈範疇,距廈門機場僅45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景區以自然生態為主題,着重提倡「人.心.靈」的結合。總規劃占地面積1500畝,擬總投資20億元人民幣。是集溫泉養生、五星級度假酒店和高端旅遊地產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區。

半月山溫泉自古就有「昔日瑤池天上水,今朝半月山下泉」之美譽,其屬高品質「美人湯」溫泉系列,水質已達國家優質礦泉水標準。富含鍶、鉀、鋅、鋰、鐵、鋇、氟、碘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經常泡浴,具有顯著的抗氧化、防衰老等美容養顏之功效。在溫泉園區,有原湯區、功效區、森林泡湯區、大型水療區、戲水游泳池、功能房、石板浴等特

色溫泉項目。景色誘人外,這裡還有一座富含客家韻味、景中帶景的圓樓式餐廳,為遊客帶來純正的地方特色美食享受。置身其中,可以讓您感受「心遠地自偏」般的陶然情操。

半月山溫泉景區有山峰、岩石、峭壁、洞穴、泉潭、瀑布、溪流、森林等,交織成神奇艷麗的山川畫軸,顯示了天工造物的偉力和大地的靈氣生機。 而歷史文化的遺存,如寨堡、石樓、祖祠、寺廟、碑石、棧道、民居、橋樑等,既展示了古代文明,又映襯了山川佳景,增添了自然景觀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環境的廣大魅力。林墩觀瀑尋古游:清幽壯觀的龍潭坑十八級瀑布群、閩南建築瑰寶--奎璧齊輝樓、明朝民間武裝組織高安軍抗倭遺址--麒麟古寨、明太僕寺卿林秉漢忠諫府、神奇的順正王府林口宮及千奇百怪的後蘆溪"動物園。

吳田山

是廈漳平原上的最高峰,俗稱閩南第一峰。人在廈漳平原上遠望吳田山,站在吳田山上俯瞰漳廈美好風光。吳田山距漳州市僅40餘公里,離廈門市區僅70多公里。其主峰——五尖岩峰,海拔1129米,為廈漳平原上最近、最險、最高、視野最闊的尖峰, 是飽覽廈漳風景、觀賞海洋、觀雲霧、觀日出、觀霞的最佳點。恬頂南側懸崖峭壁,樂側岩石裸坡,由北遠望是尖山,自東南眺望,似以岩石雕成的金字塔山。現在,峰頂已通路、通電、通水、通話、通視,已建電視差轉台,再建觀光亭廊,配高倍望遠鏡遙望山川風光 如畫,真是「無限風光在險峰」。還有鍾馗山、虎頭山、日光岩山、石獅頭山、筆尖山等崇山俊峰。

吳田山北側有條水流短而急的龍潭溪,溪水流經龍潭峽谷,峽谷兩邊險陡,有雙排石等懸崖峭壁,峽谷深幽,闊葉林鬱鬱蔥蔥。溪流自「蛇舌彎:向下急流長約一公里,坡降卻300多米,有落差50多米的瀑布潭、水簾洞潭、深井潭、酒盅潭、橋潭、一線水潭、月潭、龍潭、泳潭等十八潭。「龍潭十八潭,潭潭景宜人」。峽谷之上有江新水庫,真是「高峽出平湖」,湖面海拔740多米,堪稱閩南「天地」。位於龍潭溪的發源地,五尖岩峰底部,海拔900多米的分水嶺埡口處,修築水分關人工湖,因常有雲霧瀰漫,又叫「雲湖」,也是閩南湖面海拔最高的人工湖,還是獨一無二的「雙頭壩」小水庫,其水清純涼冷,是天色純淨水。吳田山是高山,又是大山,四周有2個國有林場和10多個鄉辦、村辦林場,森林植被覆蓋率高,水源涵養功能好,大山西南面有活盤水庫,庫面梅花狀,有十地道彎。東側有紅岩水庫,其水流入馬洋溪,「馬洋漂」俗稱福建第一漂,是理想的皮划艇賽場,肖辦國際皮划艇邀請賽和亞洲皮划艇錦標賽。西側有美山水庫,北側有江新水庫並建1-4級的水電站。這些人工湖,都宜建水上樂園。

吳田山也是著名的萬石山,萬岩坡,花崗岩儲量為閩南最多,分布最集中,其中有的岩石資源又是寶貴的景觀資源,巨石怪岩岩洞石子奇異,主要有:石獅頭岩、石人岩、竹仔尖岩、公雞石、流水崖、虎坎頭岩、開光岩、石獅廟岩洞、和聽洞、水簾洞等。 欲想飽鑒漳廈平川壯麗風光,請君登上五尖峰,欲要攀險探幽,請您下龍潭一游,欲想登山避暑,請君來到吳田山。現在,年有風景區都有公路相通。吳田山上與平川地區的海拔相差近千米,夏季氣溫相差6---8,是避暑 的好地方。

尋夢谷

長泰尋夢谷被譽為「閩南第一瀑布群」,位於漳州陳巷鎮山重村、國家森林公園天柱山東麓,是閩南黃金旅遊圈和廈門城市郊野休閒旅遊帶的一顆綠色明珠,景區距長泰縣城僅30公里、距廈門集美區灌口鎮國道僅18公里。雄峻奇秀的尋夢谷掩映在亞熱帶原始次森林保護區內,由仙人峽、情人峽、勇士峽三條精品線路組成,縱深2400米,天然落差280米。谷內生物資源豐富、奇石崢嶸、清泉純甜,獨特而奇異的16級瀑布構成一幅幅天然潑墨山水畫。這裡是充滿自然野趣的原始生態樂園,是都市人休閒探幽的人間仙境、世外桃源。

古山重

山重村,坐落於長泰縣馬洋溪生態旅遊區境內,青山疊翠、秀水漣漾、田野花海、卵石古村、千年古樟、原生民俗,這一切形成山重村特有的鄉野古韻,素有「千年古村落,生態古山重,山水花中游」之美稱。

地道的農家美食,給您一份濃濃的鄉情;低碳樂騎:自行車、觀光車給您走出戶外享受風的速度,從感覺出發,會有出其不意的美好;充滿濃濃的閩南風情的山重民宿:推窗可攬青山綠水好自然的田園風光,出門即是綿延曲折的鵝卵石古巷道。讓您在古老的磚木瓦房中盡享現代生活的安逸,放飛度假的快樂與自在。[3]

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公元876年(唐乾符三年)置武德場(屬南安縣),公元885年(元德元年)改名武勝場,後稱武安場。公元955年(五代南唐保六十三年)升為長泰縣。歷屬泉州、漳州、漳州路、漳州府、汀漳道。1932年4月中央紅軍曾進駐長泰縣。1949年9月19日解放,屬龍溪專區(地區)、漳州市。

1949年9月長泰解放後,全縣劃分為4個區:第一區(城關)、第二區(古農)、第三區(岩溪圩)、第四區(楓洋圩);共轄54保(暫用民國時期保名)。

1950年3月,實行以區轄村。第一區15村,第二區12村,第三區17村,第四區13村,共57個村。1951年,實行以區轄鄉(鎮),全縣4個區轄48個鄉(鎮)。1952年,增設第五區(坂里)。1953年,全縣5個區轄53個鄉(鎮)。1954年3月,全縣5個區轄49個鄉(鎮)。

1955年9月,全縣5個區合併為歐山、岩溪、楓洋、坂里4個區,共轄53個鄉。1956年3月,全縣改為城關直轄鎮和歐山、岩溪、楓洋、坂里4個區,下轄55個鄉(鎮);10月,合併為歐山、岩溪、楓洋(今枋洋)3個區,下轄35個鄉(鎮)。

1957年11月,創辦國營古農農場,劃出歐山區2個鄉、岩溪區2個鄉歸該場管轄。

1958年2月,實行撤區並鄉,將全縣3個區所轄35個鄉(鎮)合併為18個鄉(鎮);5月,再度合併為16個鄉(鎮)。

1958年9月,實行人民公社化,全縣劃分為5個公社、52個生產大隊。1959年,公社改以駐地名稱命名。

1963年,恢復城關鎮建制,屬城關公社管轄。1984年8月,岩溪公社改為岩溪鎮。

1984年10月,政社分開,公社改為鄉(鎮),大隊改為村,農(林)場的大隊改為作業區或工區。全縣劃分設2鎮4鄉,下轄6個居委會、53個村;4個國營農場,下轄24個作業區。

1985年至1986年,撤銷人和鄉,其所轄10個村併入武安鎮。1987年至1988年,武安鎮增設城關村。

1990年,長泰縣共設2鎮(武安、岩溪)、3鄉(陳巷、枋洋、坂里),下轄6個居委會、54個村。

1997年,長泰縣面積912.6平方千米,人口18萬,轄4鎮1鄉1國營農場。縣政府駐武安鎮。[4]

政治經濟

建國後行政區劃

1949年9月長泰解放後,全縣劃分為4個區:第一區(城關)、第二區(古農)、第三區(岩溪圩)、第四區(楓洋圩);共轄54保(暫用民國時期保名)。

1950年3月,實行以區轄村。第一區15村,第二區12村,第三區17村,第四區13村,共57個村。1951年,實行以區轄鄉(鎮),全縣4個區轄48個鄉(鎮)。1952年,增設第五區(坂里)。1953年,全縣5個區轄53個鄉(鎮)。1954年3月,全縣5個區轄49個鄉(鎮)。

1955年9月,全縣5個區合併為歐山、岩溪、楓洋、坂里4個區,共轄53個鄉。1956年3月,全縣改為城關直轄鎮和歐山、岩溪、楓洋、坂里4個區,下轄55個鄉(鎮);10月,合併為歐山、岩溪、楓洋(今枋洋)3個區,下轄35個鄉(鎮)。

1957年11月,創辦國營古農農場,劃出歐山區2個鄉、岩溪區2個鄉歸該場管轄。

1958年2月,實行撤區並鄉,將全縣3個區所轄35個鄉(鎮)合併為18個鄉(鎮)。5月,再度合併為16個鄉(鎮)。

1958年9月,實行人民公社化,全縣劃分為5個公社、52個生產大隊。1959年,公社改以駐地名稱命名。

1963年,恢復城關鎮建制,屬城關公社管轄。1984(8月,岩溪公社改為岩溪鎮)。

1984年10月,政社分開,公社改為鄉(鎮),大隊改為村,農(林)場的大隊改為作業區或工區。全縣劃分設2鎮4鄉,下轄6個居委會、53個村;4個國營農場,下轄24個作業區。

1985年至1986年,撤銷人和鄉,其所轄10個村併入武安鎮。1987年至1988年,武安鎮增設城關村。

1990年,長泰縣共設2鎮3鄉,下轄6個居委會、54個村。

2008年行政區劃

2008年,長泰縣下轄:

武安鎮:羅山社區、外武社區、登科社區、文泉社區、官山工業園區村、溪東村、鶴亭村、珠浦村、珠坂村、金里村、京元村、中山虛擬居委會、長泰縣良種場;

岩溪鎮:上宮居委會、下宮居委會、錦鱗村、上蔡村、石銘村、甘寨村、硅前村、硅後村、霞美村、湖珠村、頂山村、田頭村、高瀨村、國營岩溪林場;

陳巷鎮:新店居委會、新吳村、吳田村、祖地村、美彭村、上花村、夫坊村、石室村、古農村、戴乾村、西湖村、苑山村、雪美村;

枋洋鎮:徑倫村、上洋村、赤嶺村、青陽村、科山村、演柄村、枋洋村、內枋村、尚吉村;

坂里鄉:坂新村、石格村、高層村、新村村、丹岩村、正達村;

國營古農農場:銀塘居委會、石古村、白石村、黎明村、共明村、農榮村、東厝村、龍東村、共同村、山後村、大埔村、粱崗村、建新村、農科站村;

長泰經濟開發區:積山村、歐山村;

馬洋溪生態旅遊區:十里村、旺亭村、山重村、後坊村、亭下林場村、林果場村;

林墩工業區:喬林社區、林溪村、石橫村、喬美村、江都村、美宮村。

經濟建設

2008全年長泰縣實現生產總值39.8億元,比上年增長18.2%。實現工業總產值72.56億元,增長36.8%;規模工業產值58.4億元,增長45.3%;規模工業企業發展總數150家,產值上億元企業18家,比上年新增加7家。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3.69億元,增長64.6%。新批外資項目31個、增資10家,合同利用外資1.31億美元,增長45.3%;實際利用外資5650萬美元,增長39.0%。財政總收入3.15億元,增長40.1%,其中地方級一般預算收入1.55億元,增長37.4%。被評為全省經濟發展十佳縣。

2008年,42個投資5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新開工建設,37個投資5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新建成投產。光電照明、機械製造、體育用品、造紙包裝等四大優勢產業增勢強勁,實現產值31.6億元,增長

76.5%。旅遊產業有所突破,泛華生態博覽園、台灣企業家山莊等4個重點旅遊項目完成投資2.15億元,旅遊區主幹道建成27.4千米,連氏大酒店完成主體工程,山重鄉村游規劃初步完成。聯盛紙業、萬暉潔具、權昱木製、馬洋溪生態旅遊區建設等4個項目列為省重點建設項目,投資10.57億元,63個縣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6.7億元。

2008年,長泰縣發展瓶頸有所突破。交戰二期公路、銀塘北路、角泰公路、農村等級水泥路、泰坤大道及奎山大橋、田頭大橋、石室大橋等年度投資1.78億元,全部建成通車;農村等級水泥路建設完成59.2千米,100%行政村實現道路硬化。成功舉辦銀企座談會,簽訂貸款意向7.5億元。

新農村建設。農業產業發展加快,新種名優水果和改造舊果園333.33公頃,發展無公害蔬菜3333.33公頃、食用菌200萬平方米、優質茶葉233.33公頃,新造豐產林1733.33公頃。投入9896萬元建設水利水毀修復工程、防洪排澇工程、標準農田建設、國土整治等農村基礎設施,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家園清潔行動」深入開展,35個重點村衛生整治紮實推進,全縣投工投勞1.4萬人次,清運垃圾7000多噸、拆除違章建築9000多平方米、改圈改廁200多座,新建沼氣600口,衛生整治成效明顯。

工業

全縣工業總產值完成53.14億元,增長45.1%,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提高到68.7%,工業主導型的經濟發展格局已經形成。全縣有聯盛紙業、權昱木製品、萬暉潔具等34個投資5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新建成投產,其中當年引進的投產項目有恆盛機械、德晟電光源等15個,城鎮以上工業投資完成8.47億元,增長72.9%;光電照明、機械製造、體育用品三大主導產業實現產值13.76億元。鼓勵企業創名牌,已有省級名牌產品5個、市級知名商標18個。新增長信紙業、鑫盛五金等規模工業28家,總數達130家,規模工業產值完成40億元,增長65.5%,並有權昱工業、立達信綠色照明等10家企業產值上億元,敦信紙業、立強五金等23家企業產值上5000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39億元,增長67.5%,其中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6億元,增長71.2%。

項目建設

全縣新批辦外資項目31個,合同利用外資9027萬美元,增長37%;實際利用外資4066萬美元,增長57.5%;出口總額完成1.41億美元,增長51.0%。在新引進的項目中,投資總額上千萬美元的外資項目有騰信紙業、上匠五金等9個,投資上億元的內資項目有橋箱機械、華祥電源等5個。新批辦安泰紙業、金石機電等民營工業企業83家,註冊資本6.73億元,分別完成年任務150.9%和335%,並有源之香食品、萬榮衛浴等20家註冊資金上1000萬元。

財稅收益

全縣工業稅收共完成13879萬元,增長47.95%,其中130家規模工業納稅9887萬元,占工業稅收的71.2%。依託工業發展和項目投資,財政總量不斷壯大,全縣財政總收入完成2.2

5億元,增長45%。其中,中央級收入1.12億元,增長49.3%;地方級收入1.13億元,增長41.1%。稅性收入占財政總收入和地方級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2.9%和85.8%。[5]

生態旅遊

完成旅遊區總體規劃、中心區概念性規劃和11個專項總體規劃編制,新鋪設旅遊道路2.58公里,新引進旅遊開發項目13個。旅遊項目建設步伐加快,泛華、天銅山、馨香谷3個縣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26億元。後坊、山重成功劃入旅遊區管轄,壯大旅遊區實力。成功舉辦首屆福建長泰漂流節。

新村建設

首批15個試點村中,14個村已制定實施方案,11個中心村完成總體規劃修編,積山村、十里村被列入市級試點村,十里村被確定為全省百村示範聯繫點。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一批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相繼建成,年種植無公害蔬菜0.33公頃、甘蔗0.26公頃、蘑菇177.8萬平方米。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順利通過省市檢查驗收,林業服務中心在全市率先成立。新建農村等級水泥路57.74公里,95%行政村通村道路實現硬化;建成村級供水工程58處,受益人口10萬多人;改造中低產田0.15萬公頃,被列為全省土地整理示範縣。

項目投資

組織實施55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9.69億元,其中列入省市重點項目11個,完成投資5.87億元;向上爭取項目資金9259.79億元。聯盛紙業、權昱工業、萬暉潔具等相繼引進與建成投產,江華苑二期、泰龍小區基本建成,縣城新汽車站投入使用,城區道路新建3.7公里。縣城至十里、張坑至郭坑、積山至陳巷等一批道路改造完成,浦角線天成山段、交戰公路待詔亭至岩溪改造工程已動工;奎山大橋完成招投標,田頭大橋進入招投標階段;興泰110千伏、泰龍110千伏變電站建成使用。

社會事業

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家、省級5家,累計實施32項市級以上科技項目,獲省市科技進步獎8項,申請專利48項,專利授權25項,通過全國科技進步工作考核,獲得全省科技進步先進縣稱號。在全市率先成為省級「雙高普九」達標縣,一中「重點中學一級達標校」通過省級驗收。縣醫院住院大樓、林墩衛生院綜合樓建成使用,縣醫院門診大樓、陳巷衛生院門診樓建設基本完成,省級衛生縣城覆核驗收順利通過。被確定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獲全國計生優質服務先進縣、全省首屆文明縣城、省首批平安縣、省雙擁模範縣等稱號。新編《長泰縣誌》正式出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全市率先建立,參合率93.2%,補助7071人次、656萬元,人均補助927.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19元,增長9.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11元,增長12.8%。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2.7億元。

2009年概況

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億元,比上年增長15.1%,增幅居全市第一;財政總收入5.52億元,增長27.8%,增幅居全市第二,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3.13億元,增長30.1%;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3920元,增長12.5%,農民人均純收入7060元,增長9.8%。呈現經濟持續發展、城鄉面貌改觀、人民生活改善、社會和諧安定的良好局面,榮獲全國首屆文明縣城、省級園林縣城稱號,連續三年獲得全省經濟發展十佳縣稱號。

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13.4億元,增長26.1%,其中規模工業產值99.3億元,增長30%,增幅居全市第二。一批企業做大做強,30家企業新上規模,規模工業企業突破兩百家,達到208家,其中產值上億元企業24家,增加3家,稅收上千萬元企業6家。一批骨幹企業逆勢增長,聯盛紙業、華祥電源等5家企業淨增產值超億元,菲達閥門、科明電光源等31家企業淨增產值超2000萬元。一批有發展潛力的企業相繼開工投產,安安超纖、攀達實業等45個工業項目建成投產,其中投資上億元項目5個;飛鹿電器等45個工業項目新開工建設,其中投資上億元項目11個。一系列扶持企業政策措施相繼實施,《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若干意見》制定出台,中央和省市各項扶持政策落實到位;企業大走訪活動深入開展,通過銀企座談會落實貸款8.1億元,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及時有效解決。

2009年118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3.83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06%;24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5.9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33%,一批生產性項目建成投產,一批事關發展、事關民生的基礎設施項目投入使用。其中,工業項目73個,完成投資18.37億元;農業項目11個,完成投資3.16億元;旅遊項目10個,完成投資4.07億元;城建及基礎設施項目14個,完成投資5.46億元;民生項目10個,完成投資2.77億元。路橋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廈成、福廣兩條過境高速公路開工建設,境內里程48.69公里,總投資38.9億元,設有2個樞紐互通、4個落地互通,將為我縣發展帶來新機遇和新動力;坂里丹岩至龍涓半林、職校至旺亭、後坊至東孚3條道路和8座危橋完成改造,田頭至梘頭段主體工程將於春節前完成,農村水泥路建成68.3公里;政府還貸二級收費公路債務清查工作全面完成,人員得到妥善安置。旅遊區開發持續推進,海西國際城、發現之旅、樂統山莊、中華漢文苑等項目建設加快,4個文化旅遊節成功舉辦。項目爭取對接成效顯著,向上爭取項目資金2.8億元,上報65個國家擴大內需項目,19個項目獲得批准實施,新增中央預算內投資3395.7萬元。在項目建設有力的帶動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2.52億元,增長31.6%,其中城鎮以上投資39.35億元,增長36.1%;工業投資23.1億元,增長45.7%。

社會事業

2008年,長泰縣新增省級高新技術企業6家,獲省市科技進步獎2項,申請專利25項,專利授權18項。教育事業均衡發展,教學質量穩步提升,本科上線萬人比繼續居全市第一位;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全面落實,發放補助445.37萬元,惠及學生2.5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運行良好,參合農民15.9萬人,參合率97.8%,獲「全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先進縣」。

2008年,長泰縣10件為民辦實事項目如期完成,民生問題得到有效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85元,增長36.5%;農民人均純收入5586元,增長11.3%。城鎮新增就業3000多人,實現再就業52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6%,新轉移農村勞動力3365人。全縣參加企業養老保險3.18萬人,4743人領取養老保險金3670萬元;參加失業保險1.78萬人,2316人次領取失業救濟金105.1萬元,4703人領到最低生活保障金;7088人得到新型農村合作醫保補助;759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得到資助。人口與計生工作水平穩步提高,人口出生率10.64‰,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6.76%。完成9處地質災害點271戶群眾的搬遷工作,安排補助和配套資金884.3萬元。移民工作紮實推進,落實後期扶持資金569萬元。萬元GDP能耗下降2.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5%。大枋水庫一級保護區養殖戶關閉。 城鄉建設。縣城建設步伐加快,年度總投資2.3億元。體育場、陶然園、人和北路、城區供水管網一期改造完成,老年大學、鶴亭園、鶴亭路、夜景二期工程建設完工,4條公交線路開通、32輛公交車投入運行,城區綠水景觀工程開工建設,解放路片區改造順利推進,人和花園、鶴亭商住區、將軍山、三遠第一城等新區建設加快。岩溪鎮通過「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考評驗收,被確定為「全省特色商業重鎮」。環境保護得到加強,節能減排任務全面完成,龍津溪一期綜合整治、福信截污工程,以及大枋、活盤、內寮3個水庫的飲用水源整治順利完成,農村面源污染有效治理;山重國家級生態村、尚吉省級生態村順利通過驗收。路橋建設繼續加大,交戰二期E標段、岩溪鎮區兩邊連接線、積山至上花等道路改擴建完成,網絡幹線、通自然村道路建成30條75.7千米,全縣對外對內通道得到改善。

社會事業。科技創新取得進展,6個項目列入國家級、省級科技計劃,5家企業完成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專利授權32件,通過國家科普示範縣複查和第三屆全省科普先進縣驗收。馬洋溪、林墩、正達、珠坂、山重、湖珠等6所小學新增建築面積7000多平方米,枋洋、坂里、農場3所中心幼兒園改擴建完成,學校布局調整走在全市前列;「兩免一補」等政策落實資金750萬元,惠及學生6.98萬人次。在全省率先實施村級衛生所(室)規範化建設,實現「一村一所(室)」,縣、鄉、村三級醫療服務網絡不斷健全。人口自然增長率6.12‰,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6.56%,獲得「全國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先進項目縣」和「全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單位」。數字電視整體轉換一期工程超額完成,發展新用戶1.4萬戶。清乾隆庚午版《長泰縣誌》重印出版。

民生保障。12項為民辦實事項目基本落實,有的超額完成,總投入達到2.02億元。城鄉群眾收入明顯增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73元,增長19.1%,農民人均純收入6430元,增長15.1%。全縣領取企業養老保險金、失業救濟金、最低生活保障金共1.2萬人、4527.25萬元,基本實現全民醫保。「新農合」參合率為98.4%,再次被評為全省先進試點縣。4幢保障性住房、2個幸福園和坂里、岩溪敬老院竣工落成,廉租房實物配租和租金補貼發放任務落實,農村住房實現統保。40個庫區移民後扶項目順利實施,爭取資金639萬元。就業工作取得新成效,培訓就業人員2437人,新增就業3025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241人,就業年齡段的殘疾人基本得到就業。募集捐款578.7萬元,支援汶川地震災區。派出幹部參與彭州市敖平鎮對口援建,敖平中學重建和安置區道路建設順利推進。

通過全國文明縣城考評驗收 

在創建全國文明縣城過程中,長泰縣先後投資2億多元進行建設,開通連接6個鄉鎮(場、區)、受惠10餘萬百姓的公交線路。投資4.9億元完成江華苑、匯景園等城市精品工程,全面優化城市人居環境。投資3億多元重點推進解放路片區改造、體育場改造、陶然園改造、鶴亭防洪堤景觀工程建設等,老年大學、鶴亭園、夜景工程新建落成。提升縣城區管理水平,成立創建「全國文明縣城」領導小組,組建聯合執法隊,聘請文明督導員,成立城市管理女子中隊,建立以公安「110」報警指揮中心為龍頭的22個單位社會服務聯動系統,實現公安巡警、醫療急救、城建監察等向鎮村延伸。2008年7月12日,長泰縣通過全國文明縣城考評組考評。

長泰縣人力資源來源

隨着近年來長泰經濟的不斷發展,長泰縣用工、人力資源短缺日益嚴重。為此,長泰縣人力資源相關部門通過各種渠道為各個工業園、工業區尋找充足的人力資源。其中以漳州青創人力資源服務中心為長泰的主要人力資源來源。

漳州青創人力資源服務中心成立於2008年,也稱為青創兼職中心。多年來為眾多的企業、工廠輸送大學生人力資源。在服務企業、工廠的同時,也為更多的漳州大學生提供學習鍛煉的機會,讓更多的大學生接觸社會,鍛煉自己。

漳州青創人力資源服務中心的服務模式是「企業——我們——學生」,堅持以「合作、共贏」為目標,將逐漸形成以兼職就業推薦服務為龍頭,集漳州大學生兼職就業服務、跨地區兼職就業交流協作、職業技能培訓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兼職就業服務窗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