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2023年劉曉世執導的電影

長空之王[1]是由劉曉世執導,桂冠劉曉世編劇,王一博胡軍於適領銜主演,周冬雨特別主演的劇情動作電影,於2023年4月28日在中國大陸上映。[2]

該片講述了雷宇等飛行員經過嚴苛選拔正式成為了中國新一代試飛員,他們在隊長張挺的帶領下參與到尖端新式戰鬥機的試飛工作中,在不斷挑戰戰機和自我極限的過程中成長的故事。

2023年11月,該片在第3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中獲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處女作最佳男配角最佳錄音最佳剪輯5項提名;導演劉曉世憑藉《長空之王》榮獲第3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3]

目錄

劇情簡介

雷宇(王一博飾)等優秀飛行員經過嚴苛選拔正式成為試飛員,他們在隊長張挺(胡軍飾)的帶領下,參與到了最新型戰機的試飛。高空之上,發動機驟停甚至失火,飛機失去控制。他們一次次與死神過招,只為獲取最極限的數據。隨着戰機交付日期的臨近,任務難度逐漸升級,試飛員們面臨着更大的挑戰。[4]

幕後製作

前期籌備

在影片籌備初期,主創團隊採訪了數百名飛行員、試飛員、科學家工程師,編劇桂冠和導演劉曉世將他們的事跡融入劇本創作。演員們也做了充足的準備功課,開拍前閱讀導演準備的「資料包」、參與航空及試飛講座,並在拍攝期間前往試飛員公墓祭奠。劇組也特別邀請了經驗豐富的試飛員現場指導演員表演,他們不只告訴演員飛某一個動作要經歷哪些流程,更將他們飛這個科目時的感受傳遞給演員,以使得演員的肢體動作和表情更加貼近真實。

創作背景

導演劉曉世熱愛航空,他在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學習時就為航空工業拍攝紀錄片。畢業後,他繼續深耕航空工業,積累了15年的經驗。劉曉世對試飛員和試飛過程有着深刻理解,他親身參與過殲-20戰機的生產儀式,並與試飛員們有着深入交流。這些經歷讓他深受觸動,因此他決心拍攝一部試飛員題材的電影,讓更多人了解這個群體和國家航空裝備發展的不易。

劇本創作

影片的第一稿劇本在2019年出爐,導演劉曉世和編劇桂冠花費三年多時間反覆修改、打磨,有編號的劇本有四十多稿,不帶編號的劇本有一兩百稿。劉曉世因工作原因拍過很多飛機,也積累了一些失敗經驗和教訓,他不想在這部電影裡重犯錯誤,因此花了近一年時間進行前期技術的探索。劉曉世希望在拍攝技術上有跨越和提升,因此運用了虛擬拍攝,用編程的方式來控制背景的影像跟機械裝置的聯動。劇組提前一年半時間進行製作準備,每一場空中戲都準備了多種拍攝方案。

角色選擇

在談到為何選擇王一博飾演《長空之王》中的男主角雷宇時,劉曉世導演笑稱,最初吸引他的是王一博身上散發出的那種獨特的酷勁兒。他透露,在合作之前,曾看過王一博參加摩托車比賽的視頻,那種對機械的熱愛和專注讓他印象深刻。劉曉世導演表示,他一直在尋找一個真正熱愛機械、能夠深入詮釋這個角色的年輕演員,但這樣的人選並不容易找到。後來,在上海的一次會面中,他見到了王一博。王一博本人話不多,性格安靜,但非常專注地聆聽着導演講述的故事。會面結束後不久,劉曉世導演就收到了王一博的積極反饋,表示他很想出演這個角色。[5]

場地取景

該影片的拍攝足跡遍布上海西安甘肅等多地,其中閻良試飛院更是成為了影片實地拍攝的重要場景。影片真實展現了戰鬥機在交付部隊前所經歷的嚴苛地面測試,無論是極寒還是極熱極端環境,都通過鏡頭得以生動呈現。同時,試飛員的日常生活與訓練場面也均為實拍。

特效製作

劉曉世導演對電影拍攝技術極為重視。在高空畫面的拍攝過程中,為了保障飛行安全並避免對正常生產和試驗造成影響,他巧妙地運用了虛擬拍攝術。 為此,攝製組特別搭建了一個近700平方米的攝影棚,將之前在甘肅海南等地採集的精美影像素材,通過LED屏幕在棚內播放,形成逼真的背景。在這樣的背景下,演員們坐在1∶1真實還原的座艙中,仿佛置身於真實的飛行環境之中,從而實現了身臨其境的拍攝效果。[6]

影片特色

主題寓意

該影片通過主人公雷宇的成長經歷,深刻展現了試飛員這一群體的艱辛與榮耀。從嚴酷的訓練到試飛試驗,雷宇逐漸蛻變為一名優秀的試飛員,其成長過程不僅映射出空軍隊伍的技能培養與人格塑造,也體現了新時代空軍軍力軍心軍風。影片以真實為基調,不僅描繪了試飛員的行業面貌,也傳遞了集體主義、家國情懷的深厚內涵,同時展現了青年文化與平民文化的多元融合,具有鮮明的後現代文化特色。作為對20世紀同題材電影的傳承與發展,影片更彰顯了新時代空軍軍事技術發展的風貌。

敘事手法

影片中的英雄敘事不再依賴於理想化的「神話式」超級英雄,而是通過真實且平凡的個體英雄,將國家利益與個體命運緊密相連,實現了宏觀敘事與微觀敘事的交融。這種敘事方式形成了一種貼近當代敘事互文關係的文化表徵,為新主旋律電影的多維度創作提供了參考。然而,電影在人物塑造和娛樂處理上仍有待完善,創作者應注重主次要人物的立體感與形象化,並平衡英雄性與娛樂性的敘事,以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實現商業票房與口碑的成功。

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長空之王》既酷炫、真實,又不落俗套。該片填補了多年來中國電影關於試飛員題材的空缺,將真機實拍與頂級特效相融合。(上海電影學院劉海波評)[7]

《長空之王》把目光投向了中國試飛員這個群體。試飛員是一個神秘的群體,觀眾對他們的了解有限。該片是一扇幫助公眾了解試飛員的窗子,雖然窗子不算大,但是足夠敞亮。該片準確把握了試飛員群體的幾個本質特徵,首先是崇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其次是科學素養和飛行技能,再次是意志品質和奉獻精神。該片揭開了試飛員群體神秘面紗的一角,讓公眾更好地了解他們的熱血青春,以及如何熔鑄祖國航空裝備的長空英姿。(航空航天專家、《航空知識》主編王亞男評)

《長空之王》具有硬派的軍事風格,嚴肅莊重而充滿厚重感。縱觀全片,真實二字貫穿了各個環節。最具看點的當屬真機實拍,以中國尖端戰機殲-20為首的多款戰機在片中威武亮相,流暢的機械線條和華麗的金屬光澤無不展現出軍國重器的工藝之美,在導演的鏡頭下給予觀眾最直觀的視覺衝擊,電影主創團隊的深度打磨讓電影具有真實感和嚴肅性。

觀看該片可以用「酣暢淋漓」來形容。戰機在雲端馳騁的鏡頭給人帶來大銀幕的衝擊力,再加上飛行員第一視角的畫面加持,讓觀眾如同自己也在駕駛飛機一般,隨着影片中人物的一舉一動或緊張或刺激或激動,體驗到強烈的臨場感。片中雷宇、張挺、鄧放等試飛員的形象被主演們塑造的可敬可愛,十分令人共情。劇情有張有弛,前段穿插了一些輕鬆搞笑的段落,中段逐漸鋪陳,將觀眾的情緒自然帶入,關鍵情節懸念叢生高潮迭起,整體銜接流暢自然,無論笑點淚點爽點,都狠狠擊中了觀影者的心。(人民網評)[8]

《長空之王》圍繞中國新一代空軍試飛員參與新型戰鬥機試飛工作的線索展開敘事。這一敘事主線看似簡單,卻意蘊深遠。一方面,影片從試飛新型戰鬥機這一小切口入題,展現中國懾敵制敵利器的鍛造歷程,以國防科技成就和高素質專業化新型軍事人才回答了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時代命題。另一方面,以往的航空題材影視作品要麼從手握技術命脈的科學家、工程師入手講述,要麼在空戰技術精湛的王牌飛行員身上作文章,而該片另闢蹊徑,聚焦鮮為人知的試飛員,用影像揭秘這一群體的感人故事。

將人物形象塑造得立體不懸浮,是影視作品激發受眾情感共鳴的先決條件。該片的創作者深諳此道,通過各種情節講述和細節刻畫,塑造雷宇、張挺等真實可感的試飛員形象。除了表現試飛員的硬漢作風和鐵血意志之外,該片也書寫出了細膩動人、平凡可貴的軍人情感。此外,創作者在故事講述過程中時而穿插詼諧幽默的喜劇橋段,也有助於表現不同軍人的性格特徵和心理狀態,使當下的年輕觀眾產生親近感和代入感,從而更能理解軍人的選擇和犧牲。(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員饒師嘉評)[9]

《長空之王》綜合運用多種特效製作技術,如虛擬攝影棚、IMAX技術、後期數字特效技術等,以高度逼真的影像畫面和震撼性的視覺效果,把空中試飛的過程和軍機相互追逐戰鬥的場景,表現得緊張激烈扣人心弦。觀眾猶如身臨其境,切實感受到試飛員們搏擊長空的颯爽英姿。情節結構上,影片主線採取了「成長敘事」模式,圍繞主人公雷宇的成長和發展講述故事。同時影片還採取首尾呼應的手法,進行對比式敘述。開由於要兼顧成長線親情線愛情線友情線等多條線索,影片的部分情節有些鬆散,敘事主線未能形成層層推進、環環相扣的緊湊效果。總體來說,《長空之王》是對軍事題材尤其是空軍題材電影的新拓展,是愛國主義思想與新時代文化語境的成功結合。(蘭州大學文藝評論中心執行主任周仲謀評)[10]

《長空之王》作為空戰片,在視聽效果製作上有了突破,視覺上,大仰角、大俯角、大遠景、空中空鏡等,各類豐富的速度表現與戰機跟拍,極大豐富了畫面表現,既有「速度與激情」的空中奇觀和視聽刺激,又有影片結尾真實飛行划過大海的震撼。同時,影片在令人嘆為觀止的空中追逐外,更用大量的靜態畫面,大量均衡構圖和廣闊的遠景鏡頭,呈現出獨特的影像美學風格,逆光的巨大戰機、飛越沙塵暴的速度、墓碑上的火焰等等,都讓影片在視覺奇觀外多了一層情感層面的唯美與悲情。(北京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周星、安陽師院講師李昕婕評)

負面評價

片中多是激烈的訓練和試飛的生死考驗,情感文戲較少,起到了揚長避短的效果。但也因此,人物塑造相對單薄,沒有做更深的挖掘,而是讓渡於劇情推進。(界面新聞評)

《長空之王》並不完美,在創作上還有不少可以繼續挖掘和完善的地方。(文匯報評)[1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