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陽縣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是湖北省宜昌市所轄的一個自治縣。位於鄂西南山區、長江和清江中下游,是一個集老、少、山、窮、庫於一體的特殊縣份。1984年7月,經中國國務院批准設立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總面積3424平方公里,2009年戶籍人口為42萬人。境內有土家族、漢族、苗族、滿族、蒙古族、侗族、壯族等23個民族,其中土家族約占51%。縣政府駐地在龍舟坪鎮。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位於鄂西南山區、長江--清江中下游,地跨東經110°21'至111°21'、北緯30°12'至30°46';東鄰宜都,南交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西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巴東縣傍長江三峽,北接秭歸和宜昌市。距省會武漢320多公里、三峽機場32公里、長江水運碼頭紅花套28公里。現有318國道 縱貫全境,交通十分方便。地勢西高東低,東西長94.5公里,南北寬63公里。國土總面積3430平方公里。轄8鎮(龍舟坪鎮、磨市鎮、都鎮灣鎮、資丘鎮、漁峽口鎮、榔坪鎮、賀家坪鎮、高家堰鎮)3鄉(大堰鄉、鴨子口鄉、火燒坪鄉)、154個行政村、4個居民委員會、97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2萬。[1]
目錄
概述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總面積3424平方公里,地勢西高東低,東西長94.5公里,南北寬63公里。長陽歷史悠久,西漢高祖元年始置佷山縣,系巴人聖地佷山而得名。唐武德元年,唐忌隋姓改為長陽縣。1984年7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為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長陽文化燦爛,素有「歌舞之鄉」之稱,山歌、南曲、巴山舞被譽為「長陽文化三件寶」,奇石、盆景、根藝被譽為「長陽文化產業三件寶」。長陽巴山舞曾獲全國廣場舞比賽「群星獎」金獎,大型土家婚俗歌舞劇《土裡巴人》曾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2006年,土家族「撒葉兒嗬」入選國家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並在2007年十四屆全國廣場舞蹈比賽中榮膺群星獎。長陽山歌、南曲、長陽薅草鑼鼓和都鎮灣故事入選省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地理位置
長陽居於承東啟西的重要地理位置,地處鄂西南清江中下游,雲貴高原東延尾部,武陵山余脈。東連宜都,西接巴東,南抵五峰,北鄰秭歸和宜昌。位於東徑110°22′-110°20′,北緯30°12′-30°46′之間。東西長94.5公里,南北寬63公里。總面積3424平方公里。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東高西低。最高點崩尖子海拔2259.1m,最低點向溪口48.7m。
自然氣候
長陽縣地勢西高東低,絕大部分為山地,僅少量平壩坐落其間,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光照充足,熱量資源豐富,無霜期長,降雨充沛,雨熱同季,從海拔幾十米的清江河谷到海拔2 000多m的高山,具有較明顯的垂直地帶分布的特點。[2]
旅遊景區
長陽山川秀美、風情濃郁。長陽風光秀美,景觀獨特,素有 「八百里清江美如畫,三百里畫廊在長陽」的美譽。長陽境內有「一壩(隔河岩大壩)兩庫(隔河岩水庫、高壩洲水庫)」的獨特景觀,清江已變成綿延數百公里的梯級長湖,為絕佳的觀光旅遊、休閒度假勝地,與神農架、武當山、長江三峽齊名,並稱為湖北四大甲級旅遊資源區。長陽清江畫廊旅遊度假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長陽被命名為「湖北旅遊強縣」。
武落鍾離山
位於長陽縣城龍舟坪西南30公里處,古稱艮山 ,據史載為土家族先民——巴人的發祥地,相傳是巴人祖先廩君誕生地及擲劍稱王處。這裡巴人遺蹟猶存,山上有赤穴、黑穴、向王廟、德濟亭、石神台、盔頭岩等祭祖景點。武落鍾離山被視為湘鄂川黔的土家人尋根祭祖的聖山,朝拜者絡繹不絕。武落鍾離山四面環水,其山雖海撥僅380米,但山峰兀突,形勝險奇,是巴人後裔尋根問祖,人們了解巴人歷史變遷的必經之地。
麻池古寨景區
麻池古寨景區距離清江畫廊的核心景點武落鍾離山約20公里,遊客可乘仿古遊船沿江上行可直達景區。麻池古寨景區的旅遊項目主要包括麻池古寨「紅色之旅」、生態休閒遊、清江「小三峽」觀光游、麻池崩尖子原始森林探險等四個部分的內容。2012年9月29日,清江畫廊與前來考察的武漢徐東國旅、康輝國旅、宜昌新三峽水電國際等旅行社簽訂了旅遊營銷開發協議,「戰略牽手」打造麻池古寨「紅綠之旅」。麻池古寨景區的開園,使得清江畫廊的旅遊線路產品更加多樣化,遊客可以自由組合選擇。
旅遊指南
交通
長陽縣城距省會武漢300公里,距三峽機場32公里,距長江水運碼頭紅花套28公里,318國道和清江兩條大動脈橫貫全境,滬蓉高速、宜萬鐵路、西氣東輸等國家「三大通道」穿境而過,使素有「川鄂咽喉」之稱。
特產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具有甘藍、大白菜、蘿蔔、辣椒等多種蔬菜適宜生長的生物學特性及環境條件要求。火燒坪所產高山蔬菜遠銷韓日。
歷史文化
舊石器時代中期,有距今18.5萬年的「長陽人」穴居洞中。新石器時代晚期,有巴人著名首領廩君成為部落聯盟首領。夏商時期,巴族勢力範圍已經跨越清江流域,直逼中原,以致周武王姬發剪滅殷商還藉助了巴人的力量。在顛覆商紂的牧野之戰中,「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前徙倒戈,故後世稱之曰『武王伐紂,前歌后舞』」。周武王對巴人的勇武大加讚賞,「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於巴,爵之以子」,這是巴人建國的最早記錄。春秋戰國時期,巴人與東邊強大的楚國爭鬥達數百年之久,後因內亂,加之秦楚夾擊,勢力日漸削弱,直至公元前316年為秦惠文王所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推行郡縣制,分天下為36郡,長陽之地屬黔中郡。劉邦奪取天下後建立漢朝,置「佷山縣」,縣治州衙坪,為長陽建縣之始。公元前202年劉邦改黔中為武陵,佷山縣隸屬武陵郡(據《漢書》卷二十八上1594頁),從此,佷山作為縣級行政建制長期處於封建中央集權政府的管轄之下。
東漢時期,「佷山縣隸屬江陵南郡」(《後漢書》卷二十二3480頁)。建安年間,曹操「盡得荊州之地,分南郡枝江以西立臨江郡」(《晉書》卷十五454頁),佷山縣又屬臨江郡。
三國時期,公元208年,赤壁大戰曹操敗於孫劉聯盟,退出江南,「於是南郡、零陵、武陵以西為蜀,……蜀分南郡立宜都郡」(《晉書》卷十五454、456頁),佷山縣又屬宜都郡。之後,吳蜀爭奪荊、湘多年,佷山時而歸蜀漢,時而歸東吳。兩晉時期,「晉平吳,(佷山縣)改為清流縣,置宜都郡地隸焉,尋復為佷山」(乾隆本《長陽縣誌》卷一)。
南北朝時期,縣域建制隨王朝更迭而屢有變化。在此期間,縣域內先後有方山縣、夷陵區、鹽水縣、巴山縣等建制,或一縣單置,或數縣並立。(佷山)「改為方山縣,尋廢,復佷山縣」(乾隆本《長陽縣誌》卷一)。「鹽水,後周置縣,並置資田郡」,「巴山,梁置宜都郡夷陵區,後周置江州」(《隋書》卷三十一890頁),縣治也一度遷至資丘等地。
隋朝統一全國後,於開皇八年(588)置長楊縣,隸屬南郡(據《隋書》卷三十一888頁),縣治遷至龍舟坪。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以縣置睦州,並置巴山、鹽水二縣。八年(625年)州廢,省鹽水,以長陽、巴山隸東松州,……貞觀八年(634年),廢東松州,長陽改隸峽州夷陵郡,……。天寶八載(749年)省巴山入長陽」(《唐書》卷四十1028頁)。長陽作為縣名於唐朝見諸史書,並延用至今。
五代時,藩鎮割據,高季興父子建立荊南(南平),長陽隸屬江陵府峽州(據《十國春秋》卷一百一十二1623頁)。
宋朝,長陽隸屬荊湖北路(據《元史》卷五十九1418頁)。元朝,長陽隸屬荊湖北道峽州路(據《元史》卷五十九1418頁)。
明朝,長陽隸屬湖廣行省荊州府夷陵州(據《明史》卷四十四1081、1082頁)。
清朝,「長陽,雍正六年(1728年)屬湖北布政使司直隸之歸州」,「十三年(1735年),宜昌升為府,……長陽、興山、巴東來屬」(《清史稿·地理志》)。
民國初,廢除府州建制,湖北分設江漢、襄陽、荊南3道,共轄69縣,長陽隸屬荊南道。後分全省為11和8個行政督察區,長陽先後屬第九、第六督察區。
土地革命時期,先後建立了四屆縣委、三屆縣蘇維埃政府(包括長巴縣蘇維埃政府),蘇區面積一度達到3300平方公里(現屬長陽的有2300平方公里),占當時全縣總面積的80%。
1949年6月,中共長陽縣委、縣人民政府在荊門組建。7月18日,龍舟坪解放,縣委、縣人民政府隨即遷於此地。1958年11月至1961年5月,宜昌地區行政公署撤銷後,長陽改隸宜都工業區行政公署。1984年7月13日,國務院以國函字115號文件批准撤銷長陽縣,建立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仍隸屬宜昌地區行政公署。1992年地市合併後,長陽隸屬宜昌市管轄。
2000年,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轄9個鎮、7個鄉。
2001年1月5日,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對鄉鎮行政區劃作出重大調整,由原來的9鎮7鄉調整為8鎮3鄉:1、津洋口和龍舟坪合併,2、麻池和都鎮灣合併,3、黃柏山和資丘合併,4、樂園和榔坪合併,5、枝柘坪和漁峽口合併。
政治經濟
行政區劃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轄8個鎮、3個鄉:龍舟坪鎮、磨市鎮、都鎮灣鎮、資丘鎮、漁峽口鎮、榔坪鎮、賀家坪鎮、高家堰鎮、大堰鄉、鴨子口鄉、火燒坪鄉。共有4個居民委員會、154個行政村。
經濟概況
早在
3000-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自巴務相在此開疆拓土,建國立都,其後裔繁衍昌盛,刀耕火種,創立了以農耕文明為主的巴國文明。數朝更替,綿延數千年,直至清雍正「改土歸流」後,打破地區封鎖,縣內土地開墾年增,農業生產得到發展,至乾隆年間,全縣人均占有耕地達3畝有餘。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並貫徹農業八字憲法,生產力逐步得到解放,農業生產發展較快。1974年,全縣糧食總產量首次突破10萬噸,達到109777噸,比1949年增長2.4倍,人均占有糧食289公斤,比1949年增長1.8倍。1978年以後,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積極性高漲。1998年,全縣人民掙脫千年貧困,解決了溫飽,當年糧食種植面積77.6萬畝,實現產量17.46萬噸,全縣人均占有糧食416公斤,農村人平純收入1636元。
長陽土家放自治縣於2002年11月2日被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國農發[2002]246號文件)批准為新增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縣。此前,全國已有79個縣(市、區)被納入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縣。被納入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縣後,全縣有了良好的項目爭取機遇,可每年按程序向上級申報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爭取大量的財政資金用於全縣的農業綜合開發。2002年,全縣向上申報並已被上級審批通過的2003年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有三個,爭取到財政資金704萬元(中央和地方按1:0.72的比例配套,其中地方部分由省、市兩級按0.7:0.3的比例配套),中央410萬元,省206萬元,縣配套88萬元。三個項目分別為:一是高家堰鎮彭家河中低產田改造;二是火燒坪鄉農業生態工程建設項目;三是火燒坪鄉高山蔬菜冷藏保鮮加工。
2007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39.65 億元,同比增長1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58 億元,同比增長19.5%;財政總收入 2.68 億元,同比增長25.6%;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8%和6%以上。
2010年實現生產總值56.18億元,增長13%;財政收入3.97億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21億元,增長14.2%;外貿出口1979萬美元,增長48.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6.7億元,增長35.1%;金融機構存款餘額52.4億元,增加9.82億元,貸款餘額29.08億元,增加8.57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40元,增長9.2%;農民人均純收入3610元,增長10%。全年招商引進項目38個,協議總投資額22.68億元,實際到位資金7.2億元。爭取各類無償資金2.02億元。同時,縣政府公開承諾興辦的十件實事已經落實:「龍五」一級路(龍舟坪至磨市橋隧工程)項目規劃已通過市級評審;籌集資金5000多萬元支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解決了4.64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完成了956戶農村危房改造,安排了500個城市居民住房困難戶入住廉租房;新增7348人享受農村低保;幫助25名貧困殘疾兒童進行搶救性康復治療,為8萬名育齡婦女提供了生殖健康免費檢查;化解了已離任合村並組前村組幹部的工資性債務;在縣城區新設立了兩個社區居委會並完善了相應的職能;幫助585名城鄉勞動者創業,帶動2024人就業,新轉移農村勞動力8139人;完成了縣城區8處停車場的項目規劃,啟動了2處停車場建設;開通了縣城區至經濟開發區的城市公交。
「十一五」時期全縣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是「十五」期末的1.7倍、3.2倍、2.3倍和2.2倍;農業增加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是「十五」期末的2.1倍、3.5倍和3.8倍;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是「十五」期末的2.7倍和3.8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是「十五」期末的1.6倍和1.7倍。全面完成了市政府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全縣新引進項目54個,協議投資額80.3億元,實際到位資金31.4億元。開工建設投資過千萬元的項目和企業125個。先後榮獲「全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先進縣」、「全國推進就業創業勞務輸出大縣」、「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高山蔬菜第一縣」、「全國水產標準化生產示範縣」、「中國觀賞石之鄉」等稱號。
「十一五」期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71家,比「十五」期末增加49家,工業用電量達到5.43億Kwh,是「十五」期末的2.36倍;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7.6億元,是「十五」期末的3倍。
「十一五」期末,全縣特色產業基地達到70多萬畝。新建了9個魔芋專業村、13個木本油料專業村、30個柑橘專業村、4個煙葉新村。成功創建省山羊養殖大縣。資丘木瓜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清江魚被授予「中國名牌農產品」,全縣有71個農產品註冊了商標,「三品」認證的農產品達到34個。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400多家,縣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26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