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長鼓舞

長鼓舞,中國少數民族舞蹈,以擊打長鼓,邊擊邊舞而得名,具有上千年的歷史,始終以其典雅飄逸的舞姿馳名中外。中國流傳長鼓舞以朝鮮族的和瑤族的最具代表性。長鼓的表演,以柔軟的扛手、伸肩、鵲雀步等動作為主,以肩挎長鼓,右手持鼓鞭,邊跳邊敲鼓的形式表演,身、鼓、神融為一體,高度協調統一。其素有朝鮮族舞壇上的一顆明珠之美稱,歷來備受朝鮮族人民的珍愛。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長鼓舞

第二條:歷史起源

第一條:簡介

第三條:藝術特點

朝鮮族長

朝鮮族長鼓舞的長鼓為筒形,鼓身木製,兩端粗,蒙以羊皮或驢皮,中間纖細。演奏時將鼓橫在胸前。舞者或用手或用鼓槌擊出不同節奏,隨拍而舞。兩個鼓面音色音階都不同,加上敲擊鼓幫,所以叮咚高低有致。男子舞蹈瀟灑活潑,女子舞蹈嫵媚幽美。瑤族長鼓舞所用鼓有大小之分,大的長約1米,口徑0.2米;小的長約0.8米,口徑0.1米;皆為筒形、細腰。表演時常用黃泥塗鼓面以調節音色音階,故也稱黃泥鼓舞。大長鼓通常為一人領舞,眾人隨舞;也有雙人舞,是一人領擊起舞,另一人相和,帶有一定的競技性。小長鼓通常是2~4人對打起舞,逢年過節,則許多人對打起舞,十分熱鬧。大長鼓舞動作較簡單,以晃鼓頭全身協動和起伏的步伐為主。而小長鼓舞則動作多變,按擊鼓時膝部屈伸程度分有低樁、中樁、高樁三種;按擊鼓動作和鼓點的複雜程度分有文打和武打。

朝鮮族民間舞蹈。主要流行于吉林延邊等地。多為女子表演。跳舞的人將長鼓系在身前,左手拍擊鼓面,右手拿細竹鼓鞭擊鼓面,邊擊邊舞,動作優美。舞姿婀娜。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7年6月8日,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圖門市長鼓舞藝術團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瑤長鼓舞

居住在粵北山區的排瑤同胞,逢年過節,都喜歡跳長鼓舞。起舞時,舞者身穿節日盛裝, 腰扎紅綢,腳裹白色綁腿,掛着1米多長的花鼓,時而騰空急轉,時而如猛虎撲地,特別是雙人表演時,猶如兩虎相鬥,又象雙龍戲珠,真是妙趣橫生。 整套動作剛勁有力,粗獷灑脫,把瑤族人民勤勞勇敢的精神和雄勁剛強的性格, 表現得維妙維肖。其中「鬥雞」、「射箭」、「虎跳龍門」等動作,舞姿優美奇特,但難度也很高,需要嫻熟的表演技巧。 長鼓瑤語叫「汪嘟」,約4尺長,兩頭大,中間小,呈喇叭形。鼓身用沙桐木製成。兩端蒙上牛皮或羊皮,作為鼓面。舞時橫掛在腰間,右手五指併攏,以掌拍鼓。發出「比」聲;左手持一竹片,敲打鼓面,發出「冬」音。 這樣有節奏地連續擊拍,便發出「冬比冬比冬冬比」的聲音。表演者隨着舞蹈動作,變換節拍, 表現不同的內容和情緒,來達到其藝術效果。在表演形式上,長鼓舞分為單人舞、雙人舞和多人舞(有4人、6人、8人的),共36套表演程式,內容十分豐富。這種具有獨特民族風韻的舞蹈,包含着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傳說很久以前,瑤山上住着父子3人,老人臨終前把家產平分給兩個兒子。哥哥貪圖錢財,把家產全部占為已有,弟弟冬比只好流浪在外,給人做工為生。盤古王的女兒房莎十三妹看見冬比人品好, 下凡與他結為夫妻。冬比的哥哥想用野法害死冬比,霸占房莎十三妹。 盤古王知道此事,幫助冬比擊敗了哥哥,並把房莎十三妹召回了天庭。監別前,十三妹告訴冬比:南山上有棵樹,砍來做個長鼓,打上360個套環,等到十月十六日那天(盤古王婆誕),踏環擊鼓,跳上360個圈,就可以象鷹一樣飛上天去與她團圓了。冬比按照十三妹的囑咐, 不畏艱危,來到了南山,找到了琴樹,做成了長鼓, 果然在約定的時間跳了起來,終于飛上天與十三妹團圓了。人們為了紀念這對恩愛的夫妻,以後每逢盤古王婆誕耍歌堂時,都要跳長鼓舞,這種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現在,每年春節期間,排瑤同胞除自己跳長鼓舞歡慶佳節外,還組成花鼓隊,到附近漢、壯地區去向各族兄弟賀年。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熱情的歡迎。漢、壯兄弟拿出年糕餅食,煮好甜酒湯圓,款待客人。舞畢,主人還得送上一封「利是」,祝賀瑤胞新春吉祥如意。

美麗傳說

長鼓舞這種具有獨特民族風韻的舞蹈,包含着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傳說很久以前,瑤山上住着父子3人,老人臨終前把家產平分給兩個兒子。哥哥貪圖錢財,把家產全部占為已有,弟弟冬比只好流浪在外,給人做工為生。盤古王的女兒房莎十三妹看見冬比人品好,下凡與他結為夫妻。冬比的哥哥想用野法害死冬比,霸占房莎十三妹。 盤古王知道此事,幫助冬比擊敗了哥哥,並把房莎十三妹召回了天庭。監別前,十三妹告訴冬比:南山上有棵樹,砍來做個長鼓,打上360個套環,等到十月十六日那天(盤古王婆誕),踏環擊鼓,跳上360個圈,就可以象鷹一樣飛上天去與她團圓了。

冬比按照十三妹的囑咐,不畏艱危,來到了南山,找到了琴樹,做成了長鼓, 果然在約定的時間跳了起來,終于飛上天與十三妹團圓了。人們為了紀念這對恩愛的夫妻,以後每逢盤古王婆誕耍歌堂時,都要跳長鼓舞,這種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現在,每年春節期間,排瑤同胞除自己跳長鼓舞歡慶佳節外,還組成花鼓隊,到附近漢、壯地區去向各族兄弟賀年。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熱情的歡迎。漢、壯兄弟拿出年糕餅食,煮好甜酒湯圓,款待客人。舞畢,主人還得送上一封「利是」,祝賀瑤胞新春吉祥如意。

藝術特點

群眾性

長鼓舞是一種群眾性的舞蹈,不分性別年齡,男女老少都適合參加。

長鼓舞,不分地點,只要有空地都可以進行舞蹈,且動作簡單、易學,除了一些特殊的長鼓舞表演要求一定難度、一定技巧外,群眾性的長鼓舞多表現人們平時所熟悉的生活場景,故很容易被人們所接受。長鼓舞多是為歡慶節日所跳的舞蹈,內容豐富且極富娛樂性等特點,廣泛吸引群眾參與進來,人們歡聚在一起,拿起長鼓,隨心所欲,自由舞蹈,表達出喜悅、歡樂的情緒。

民俗性

長鼓舞舞蹈內容多表現建房、制鼓、開山、挖地、舂米等勞動生活,還有摹仿禽獸動作等,舞蹈生動形象,無論從舞蹈形式還是舞蹈內容,都再現出瑤族人民的生活情景,同時表現出瑤族人民熱情豪放、勤勞質樸、勇敢堅毅的性格特質。瑤族人民遍及全國各地,不同區域的人民有不同的生活習性和風俗習慣,他們的制鼓方式、樂器配置及舞蹈形式都有所差異,如:廣西賀縣制鼓時在挖空的鼓腹內放少量小圓石子,擊鼓時鼓腹沙沙作響,既有鼓聲,又有沙錘效果;廣西田林長鼓上配有小鈴鐺,舞動時能發出清脆的鈴聲;湖南長鼓舞還配有蘆笙一起合演,舞蹈形式也分為「單人舞」、「雙人舞」、「集體舞」等。長鼓舞與民族活動相結合,體現出不同地區瑤族人民風格迥異的藝術文化,它豐富的內涵,濃郁的民俗性,成為傳承瑤族民俗文化的載體。

健身性

跳長鼓舞,在擊鼓的同時還需要身體各個部位的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活動。

長鼓舞跳長鼓舞以手部動作為主,形式變化多樣,一般均左手持鼓,手腕則根據鼓的動作變化而靈活轉動,右手則以橫拍、豎拍、斜拍、背拍、搖拍等形式擊鼓;身體可前傾或後仰,或轉身時背鼓拍擊,或有扭動上身的動作,如小長鼓中的「半蹲磨鼓」,以雙膝為軸,帶動上身做磨轉;由下而上,同時在胸前轉手拍鼓;膝部動作有微蹲、半蹲、全蹲,自然屈伸,顫動而有彈性;腳步動作相對較複雜,有前後推拉步、走對角步、後單腳踢鼓,又或時而繞圈,時而跳身轉體,動作輕快、靈活而多變。長鼓舞通過手部、身體、腳步各部位的運動,不僅增強了關節的靈活性和柔韌性,還提高了人體的靈敏性和協調性,同時由於膝部的不間斷蹲起動作,對增強股四頭肌、臀大肌力量,減少臀、腹部脂肪都有良好的功效。由此可見,長鼓舞是一項健身性極佳的運動。

娛樂性

傳說長鼓舞最早是為紀念盤王而跳的,每年的盤王節,人們除了祭祀祖先,盡情歡歌外,便是圍觀長鼓舞表演。攜鼓盛裝的青年們,頭纏紅巾,上插雉羽,在芒鑼牛角嗩吶及歌曲的配合下隨樂起舞,歌聲悠揚,鼓聲雄厚,舞蹈動作粗獷、灑脫而豪放,氣氛異常熱烈。也正因為長鼓舞的喜慶氣氛濃厚,因此,發展到今天,瑤族人民在「過新年」、農曆十月十六「耍歌堂」等傳統節日或婚慶、賀豐收等場合,都會拿起長鼓,載歌載舞,共敘歡樂之情。

觀賞性

長鼓獨具民族特色,是長鼓舞舞蹈人十分喜愛的民間樂器之一。早在12世紀的宋代,瑤族人民已能製作長鼓,寨寨都有,不相送,不出售,僅作為家傳物遺留下來。明清以前長鼓形制較多,有普長鼓和特大長鼓,在普通長鼓中又有長鼓和短鼓之分。明代顧炎武《天下群國利病書》載:衡賽盤古……以木為鼓,圓徑一斗余,中空兩頭大,四尺者謂長鼓;二尺者謂之短鼓。長鼓既是長鼓舞中的伴奏樂器,又是舞蹈中的道具,凡逢喜慶之日都有長鼓舞表演。同時,由於瑤族長鼓製作精緻,外觀精美,富有濃郁民族風格,因此又成為一件古樸而精緻的民族工藝品。長鼓以及舞蹈時色彩艷麗的服飾,手工精巧的配飾,成為瑤族民間藝術的典範,傳承着瑤族悠久而古老的民族藝術文化。另外,長鼓舞的內容和形式還與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狀況相關聯,反映出某個時期人們的思想觀、價值觀,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瑤族民族文化的縮影,是傳承瑤族民族文化極具代表性的作品。

審美性

長鼓舞表演賦予舞者和觀者在聽覺和視覺上以美的享受。長鼓舞音樂古樸典雅,節奏鮮明,旋律優美,情緒熱烈,舞蹈律動感強,這一極具民族特色的音樂,深深打動聽者的心靈,令舞者、觀者無不產生心曠神怡的感受。長鼓舞舞蹈人數眾多,服裝整潔、艷麗,場面之壯觀強烈衝擊着觀者的視覺;舞者熱情、奔放的動作,引領在場所有人都陶醉於舞蹈藝術的美感之中。

教學作用

1.有助於學生領會民族舞蹈的動作要領和風格特點

瑤族長鼓舞與我國藏民族的舞蹈在動作上有共同的風格特點,都可以概括成「彈」、「扭」、「穩」、「矮」四個字。「彈」即指像彈簧一樣顫動,可分為「屈彈」和「擰彈」。「屈彈」即舞蹈時上下屈膝。這一動作正是瑤族人民和藏族人民上山、下山、背背簍、挑擔子等身體律動的寫照。「擰彈」即舞蹈時側身而過,擰身而讓,繞身而轉,貼身而舞。然而,進一步深化這一動律的則是以人體的膝、胯、肩三個關節相對而擰所構成特有的豎型「三道擰」,它與傣族民間舞中的 S型「三道彎」有着根本的區別。它的形成與瑤族人民常年居住於深山峻岭之中,藏族人民居住在高原地帶,山高坡陡,道路狹窄,行路需側身,迎面要相讓,挑擔換肩等勞動生活息息相關。「扭」,即在身體運動時通過扭腰側身所構成最常見的動作姿態。「穩」,指舞步要平穩有力。「矮」,即腿部全蹲,重心全在腿上,這就要求表演者要有非凡的腿力。如果沒有超人的力量,往往無法勝任長鼓舞的36套或72套的舞蹈動作。這幾個基本動作貫穿整個長鼓舞表演之中,是瑤族人民勞動生活的模擬與提煉,是山地民族文化的一個縮影,再現了瑤族人民在極其惡劣的自然環境裡,長期超重地負荷、付出艱辛的勞動以維持生活的場景。除以上特點外,瑤族長鼓舞與藏族舞的各種動作技巧也相同,如:蹲轉、單腿跨轉、趟身繃子、滾毛等。在教學中把這兩種舞蹈進行比較性教學,讓學生同時感受到兩個不同民族有着同樣風格特點的舞蹈動作,便於他們深入領會舞蹈的動作要領和風格特點。它們都具有純樸、粗獷、豪放,柔美的特點,種類豐富,形式多樣,兩個民族的舞蹈都體現了陽剛美與柔和美的統一。當然,二者也有不同之處,如瑤族長鼓舞是以擊鼓而舞,每一個動作都必須在鼓上擊出不同的鼓點,因而也形成了節奏鮮明、動作穩健有力的特點;而藏舞是以袖而舞,以擺、陶、撩、甩等動作為主,形成了弦子的恬靜、溫和、優美、流暢的美感特性。

2.有助於學生領悟民族舞蹈獨特的審美蘊涵

就舞蹈藝術而言,激烈的動作,磅礴的氣勢,絢爛的色彩等形象表現出來的美,就是陽剛之美;騰空飛越,舒展飄逸的舞姿,歡樂和諧的節奏,柔和協調的色彩,富於曲線的形體中顯現出來的美,就是陰柔之美。

瑤族長鼓舞和藏族舞都具有陽剛美與柔和美相統一的審美蘊涵。

瑤族長鼓舞的陽剛之美,主要體現在手與腳的功夫上。腳以點步蹲大八字蹲馬點步蹲弓點步蹲剪刀步蹲、拐腳蹲為主,此種主要以「蹲」為主的動作姿勢,是瑤族長鼓舞的獨特姿勢,具有鮮明的民族性,這種姿勢沉穩而有力,給人以陽剛之氣的愉悅,而長鼓舞的「屈膝」和「弓腰」等舞蹈動作,換位時必須 「擰身」而過,這種「曲」的身姿和「擰」的換位,通過線條表現出來,使節奏鮮明,動作簡潔穩健而有力,表現一種曲線美,同時也更加柔和,富有感染力。

相關評價

瑤族長鼓舞作為瑤族文化最富於特徵的一部分,在其漫長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已經滲入到瑤族人民生產、生活的諸多層面,並形成了獨特的審美特徵,成為瑤族民族文化的重要標誌。其主要動作不僅與瑤族人民的生產勞動、生活環境、生活習俗息息相關,而且與瑤族人民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緊密相聯。隨着社會歷史的發展,使得民族文化藝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各民族燦爛的文化藝術從此獲得了新生。長鼓舞也在不斷的豐富和發展。其表演形式逐漸多樣化,表演內容愈加廣泛,更具有藝術的審美價值和時代的精神風貌,其承載的民族文化更加厚重,已迅速發展成為舉世矚目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社會主義舞蹈藝術。瑤族長鼓舞現已成為國家非物資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和保護。[1]

參考文獻

  1. 長鼓舞中國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