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基天后宫
开基天后宫是主祀妈祖的庙宇[1][2],在1985年公告为二级古迹,后因〈文化资产保存法〉的修改而先后改为省定古迹、国定古迹[2][3]。因是台湾府城最早的妈祖庙,故以冠以“开基”之名[1][2]。其别名“小妈祖庙”是与俗称“大妈祖庙”的大天后宫相对而来,而由于位在“水仔尾”[注 1]所以也有人称做水仔尾妈祖庙[1][2]。
目录
沿革
- 郑成功在明郑永历十七年(1662年)攻下普罗民遮城后改建德庆溪口的“妈祖寮仔”而成,当时称“开基妈祖庙”,其盖庙的砖头是他第二批自厦门来台的舰队所运来的。庙内供奉一尊刻制于崇祯十三年(1640年)的妈祖像,是当年随著郑成功舰队来台的,故俗称为“船仔妈”。
- 进入清朝统治后,改称为“开基天后宫”。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时,时任福建分巡台湾道的蒋允焄捐修该庙,使其更具规模。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时,台湾府知府蒋元枢又予以修建,使之成为一间三进的建筑,并赠与一尊“倾听观音”在新建的后殿供奉。这尊观音乃蒋元枢所献的“府城三大观音”之一,另外两尊则在祀典武庙与大天后宫中。之后历代亦有所修建。
- 日治时期,在日本大正十五年(1926年)时因庙宇年久失修,故境内居民们集资重建。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该庙遭盟军空袭而毁损甚重,于是在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进行重修,而民国六十七年(1972年)时又有所改建,增添了繁复的表面装饰而成今貌。
建筑特色及祭祀神祇
- 该庙基本上是狭长的街屋形式,共三进,由庙外埕、内埕、三川门、拜亭与龙虎井、正殿、后拜殿和后殿组成。该庙中还有明代样式的三爪龙柱及古匾等文物,而在三川殿庙角有著“憨番擡庙角”的装饰。
- 正殿: 主祀 妈祖,随祀著 千里眼 与 顺风耳二将军及 中坛元帅。
- 后殿: 主祀 观世音菩萨,配祀 十八罗汉 及 月老星君,开基天后宫的十八罗汉组合与台南大观音寺相同,为: 降龙尊者、伏虎尊者、长眉尊者、开心尊者、梁武帝尊者、达摩尊者、木连尊者(一般译为目连尊者)、布袋尊者、志公尊者、进香尊者、进果尊者、飞钹尊者、道悟尊者、优婆尊者、利多尊者、力风尊者、夜多尊者、昙晟尊者。
- 左右另设两神坛,主祀 福德正神 及 注生娘娘。
交谊宫庙
嘉义大天宫、嘉义南隐宫、桥头凤桥宫、新市永安宫、归仁妈祖厅、大铳街元和宫、白龙庵敬心坛、米街广安宫、米街忠泽堂、米街泽祐堂、四联境普济殿、四联境金安宫、南厂广州宫、南厂水门宫、祀典兴济宫、府城兴圣堂、全台首邑县城隍庙、赤崁楼大士殿、台湾首庙天坛、六合境大埔福德祠、开台圣地三老爷宫、盘古药皇庙神佛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