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中語
閩中語,又稱閩中話,是通行於福建省中部山區部分縣市的一種閩語。使用閩中語的人主要在福建中東部的三明市市區及其管轄下的永安市和沙縣。在中國大陸,閩中語被當做漢語的一種方言,因此又被稱為閩中方言。
閩中語可以分為三明話(舊稱三元話)、永安話、沙縣話(沙陽方言)三種方言。古代以沙縣話為代表方言,今日則以永安話[1]為代表方言。閩中語使用人口低於100萬,是閩語支中使用人數最少、適用範圍最窄的一種語言。
目錄
歷史
同其他閩語一樣,閩中語也脫胎自古代漢語。昔日,福建中部一帶隸屬於建安郡。425年(南朝宋元嘉二年),分延平(南平)南鄉地立沙村縣(今沙縣),仍隸屬於建安郡。因此閩中語與閩北語關係很密切。
昔日,沙縣這一帶的行政中心,因此當時的閩中語以沙縣話[2]為代表方言。1452年,沙縣人鄧茂七起兵反抗明朝統治,被朝廷鎮壓,沙縣人口大量減少,新興的永安縣(今永安市)逐漸取代沙縣的位置,成為當地的行政中心。今日的閩中語,以永安話為代表方言。
閩中語流行的範圍比較窄,僅流通於三明市區、永安、沙縣三地,相對於四周的語言是弱勢語言。自20世紀50年代起,外省和操其他閩語的大量人口流入三明,使閩中語受到巨大衝擊。再加上三明市政府大力推廣普通話的影響,今日能夠流利使用閩中語的人已經為數不多。
音韻體系
閩中語三個方言音韻體系不盡相同,它們都有17個聲母和6個聲調,差別主要體現在韻母的發音和聲調的實際音值上。在兩字拼合組成一個詞時,可能發生「連讀變調」的現象,即前一個字因後一個字的聲調而發生聲調變化,後字則一律不變調。各方言都有各自的連讀變調規律,但不盡相同。三明話則是快說變調、慢說不必變調。
視頻
閩中語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福建八大最難懂的方言!永安話僅排第五,永安人表示不服 ,搜狐,2018-07-22
- ↑ 說說沙縣話 ,沙縣人民政府,2008-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