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中郡
閩中郡,前身是閩越部落。於秦代設置,漢廢除。郡範圍即今福建省,郡治東冶(今福州市區屏山東南麓冶山一帶。)
閩中郡全境位於漢族地區內,而其範圍大大超過福建省的範圍,如當時的東甌部落也被納入閩中郡的範疇,太史公有明文,「但其初雖有郡名,仍令其君長治之,如後世羈縻州之類」(《潛研堂文集》秦四十郡辨、秦三十六郡考、答談階平書、《廿二史考異》等。)。
其意為:閩中置郡雖早,卻有別內郡,系屬羈縻性質的郡。漢朝劉安說,「閩越乃方外之地,自三代之盛,胡、越不與受正朔」,沒有城郭邑里,「得其地,不可郡、縣也」(《漢書·嚴助傳》)。田蚡也雲,閩中地「自秦時棄弗屬」。
說明秦朝對閩中郡並非實際管制而是羈縻統治,閩中郡即當時未被征服的百越之地。這其中就包含了東甌,閩越等大大小小的百越政權和部落,這些百越政權仍然存在並繼續統治原來的活動區域。[1]
目錄
歷史
公元前221年,秦朝在統一六國以後,派軍隊向福建進軍。第二年,在閩越人活動的區域設置了閩中郡 。當時秦王朝認為閩中遠離中原,地處偏遠,山高路險,難於統治。
因此,閩中郡雖為秦王朝的四十郡之一, 建制卻不相同,秦並未派守尉令長到閩中來, 只是廢去閩越王的王位,改用「 君長 」的名號讓其繼續統治該地。因此,秦只是名義上建立了閩中郡,實際上並未在閩中實施統治。
據西漢史籍《淮南子》記載:「秦始皇派遣國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嶺,一軍守九嶷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殺南野之境,一軍結餘干之水。
三年不解甲馳弩,使監祿無以轉餉,又以卒鑿渠而通糧道,以與越人戰,殺西甌君譯吁宋。而越人皆入叢簿中,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
相置桀以為將,而夜攻秦人,大破亡,殺尉屠睢,仗屍流血數十萬,乃發適戍以備之。」秦軍共分五路,一路攻取東甌和閩越(浙江、福建),兩路攻南粵(廣東),其餘兩路攻西甌(廣西)。秦發動對百越的戰爭共有三次,主要是秦軍和西甌軍的戰爭,這三次統稱為「秦始皇三征嶺南」。
戰爭從公元前219年始至公元前210年結束,共歷時九年。第一次是公元前219年pp秦始皇[[派屠睢率領五十多萬大軍分五路南下攻擊閩浙與嶺南,出兵當年就攻下閩浙,並在此地設置閩中郡;攻嶺南遭到兩廣軍襲擊而大敗;第二次是公元前214年秦軍在任囂和趙佗的率領下攻擊嶺南,該戰使百越之地納入了秦的版圖,在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
為了加強對閩中郡的控制,秦王朝一方面把部分閩越人遷移到現浙江省北部和安徽、江西等省境內﹔另一方面又把部分中原的人派到到閩中來。這一政策一方面造成了各個不同部落的互相融合,另一方面也形成了閩越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互通交流。漢高祖正式承認封無諸為閩越王,封國閩越國,閩中郡的建置不再出現。
範圍
閩中郡位於漢族地區南部,其範圍大大超過福建省的範圍,閩中郡包括當今的福建全部、浙江舊溫州、台州、處州三府、粵東的潮汕、梅州、江西鉛山等地,就是福建省、浙江省東部pp寧海縣[[一帶(包括溫州地區、台州地區、麗水地區、衢州部分地區)、廣東省的潮汕地區、江西省的鉛山縣。
前後歷史沿革:無諸的先祖系越王勾踐的後裔,周顯王二十六年,西元前334年楚滅越後,越之餘部退至閩地 ........
視頻
閩中郡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福建歷史】之秦漢-閩中郡、閩越國,品略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