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阴石蕨,骨碎补科,阴石蕨属,属于多年生草本,生长于溪边岩石上或树上。可药用。草石蚕、石奇蛇、白毛岩蚕、岩蚕等异名。

根茎呈长条状,扭曲,有时分枝,长5~25厘米不等,直径约3~9毫米。表面密被膜质鳞片,灰白色至灰褐色,散生深棕色须状根,并具少数除去叶柄及须根后的痕迹。质脆,易折断,断面棕色或绿色,可见点状维管束,排列成一环。气微,味淡。

目录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10-2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粗2-3毫米,密被白棕色狭鳞片;鳞片披针形,长约5毫米,宽1毫米,红棕色,伏生,盾状着生。叶远生;柄长5-12厘米,棕色或棕禾秆色,疏被鳞片,老则近光滑;叶片三角状卵形,长5-10厘米,基部宽3-5厘米,上部伸长,向先端渐尖,二回羽状深裂;羽片6-10对,无柄,以狭翅相连,基部一对最大,长2-4厘米,宽1-2厘米,近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钝头,基部楔形,两侧不对称,下延,常略向上弯弓,上部常为钝齿牙状,下部深裂,裂片3-5对,基部下侧一片最长,约1-1. 5厘米,椭圆形,圆钝头,略斜向下,全缘或浅裂;从第二对羽片向上渐缩短,椭圆披针形,斜展或斜向上,边缘浅裂或具不明显的疏缺裂。叶脉上面不见,下面粗而明显,褐棕色或深棕色,羽状。叶革质,干后褐色,两面均光滑或下面沿叶轴偶有少数棕色鳞片。孢子囊群沿叶缘着生,通常仅于羽片上部有3-5对;囊群盖半圆形,棕色,全缘,质厚,基部着生。孢子期5~11月。[1]

主要价值

采后除去叶及须根,晒干。或鲜用。根茎或全草可入药。对于风湿痹痛,湿热黄疸,咳嗽,哮喘,肺痈,乳痈,牙龈肿痛,白喉,淋病,带下,蛇伤等疾病有一定功效。但部分人群不宜服用,需遵照医嘱。[2]

异名

异名:草石蚕(《本草拾遗》),石蚕(《本草图经》),石奇蛇(《生草药性备要》),石祁蛇(《岭南采药录》),白伸筋、石伸筋(《江西民间草药》),白毛岩蚕、岩蚕(《浙江民间草药》),老鼠尾(《泉州本草》),土知母、墙蛇、石蚯蚓、飞线蜈蚣(《闽东本草》),上核树、骨蛇药、马骝尾、筋碎补(《广西药植名录》),白毛蛇(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白毛骨碎补(《福建中草药》),石岩蚕、白花石蚕、毛石蚕(《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生长环境

生于溪边岩石上或树上。

分布范围

产浙江(普陀山)、江西(龙南、寻乌)、福建(龙岩、连城、南靖)、台湾、广东(高要、惠阳、增城、新丰、乐昌、大埔、饶平、珠江口沿海岛屿)、海南(白沙、保亭、陵水、琼中、乐东)、广西(瑶山、武鸣)、四川(峨眉山、屏山)。也分布于日本、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波利尼西亚、澳大利亚至东非的马达加斯加。模式标本产地:日本南部。

生境:生间:溪边树上、阴处石上

国外分布:日本;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波利尼西亚;澳大利亚

国内分布: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