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阿尔泰狗哇花

阿尔泰狗哇花

中文名称:阿尔泰狗哇花

拉丁学名:Heteropappusaltaicus(Willd.)Novopokr.

别称:阿尔泰紫菀

界亚纲:植物界、合瓣花亚纲

门纲: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

目科:桔梗目、菊科

Family:Compositae

阿尔泰狗哇花是一种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桔梗目、菊科类生物,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内蒙古、陕西、湖北、四川、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区);蒙古、苏联(西伯利亚及中亚地区)。

目录

简介

梨阿尔泰狗哇花茎直立,基部叶在花期枯萎,头状花序直径2-3.5厘米,舌状花约20个,花果期5-9月。

梨阿尔泰狗哇花属于多年生草本,有横走或垂直的根。茎直立,高20-60稀达100厘米,被上曲或有时开展的毛,上部常有腺,上部或全部有分枝。基部叶在花期枯萎;下部叶条形或矩圆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近匙形,长2.5-6稀达10厘米,宽0.7-1.5厘米,全缘或有疏浅齿;上部叶渐狭小,条形;全部叶两面或下面被粗毛或细毛,常有腺点,中脉在下面稍凸起。头状花序直径2-3.5厘米,稀4厘米,单生枝端或排成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径0.8-1.8厘米;总苞片2-3层,近等长或外层稍短,矩圆状披针形或条形,长4-8毫米,宽0.6-1.8毫米,顶端渐尖,背面或外层全部草质,被毛,常有腺,边缘膜质。舌状花约20个,管部长1.5-2.8毫米,有微毛;舌片浅蓝紫色,矩圆状条形,长10-15毫米,宽1.5-2.5毫米;管状花长5-6毫米,管部长1.5-2.2毫米,裂片不等大,长0.6-1或1-1.4毫米,有疏毛瘦果扁,倒卵状矩圆形,长2-2.8毫米,宽0.7-1.4毫米,灰绿色或浅褐色,被绢毛,上部有腺。冠毛污白色或红褐色,长4-6毫米,有不等长的微糙毛。花果期5-9月。

广泛分布于亚洲中部、东部、北部及东北部,也见于喜马拉雅西部。生于草原,荒漠地,沙地及干旱山地。海拔从滨海到4000米。

变异相当大的种。在多年生的种类中,此种以较高大的、直立或斜升的茎,总苞片顶端渐尖,至少内层有明显的膜质边缘,较小的舌片等特点与邻种区别。[1]

形态特征

茎从基部分枝,直立或斜生,具毛和腺点,株高20一60cm。叶互生无柄。叶片条形、长圆状披针形至倒披针形,两面或背面被毛。头状花序单生在枝端,有的排列成伞房状;具2—3层总苞片,边花浅蓝紫色舌状,心花黄色筒状,5裂,其中1裂片长。瘦果长圆形扁平,有毛,毛上有腺点;冠毛白色至浅红褐色。[2]

生长环境

广泛生于荒漠草原、干草原和草甸草原地带,为重要的草原伴生植物。在沙质地、田边、路旁及村舍附近等处也能生长。

阿尔泰狗哇花为多年生轴根植物。在内蒙古地区,5月开始生长,7月初开始孕蕾,7月末至8月初开花,8月末结实,9月初果实成熟,9月中旬地上部枯黄。根系不发达。据观察,在丘陵缓坡的淡栗钙土上,主根入土深度仅达20厘米左右,侧根较发达。阿尔泰狗哇花属于温带中早生多年生草本。能耐干早。据观察,在极端干旱的夏季,其他多种植物已呈枯贡状态,而此种植物仍保持绿色,并能开花。再生性弱,故耐牧性不强。

分布范围

阿尔泰狗哇花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内蒙古、陕西、湖北、四川、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区);蒙古。苏联(西伯利亚及中亚地区)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饲用

阿尔泰狗哇花为劣等饲用植物。家畜仅采食其一部分。在生长早期,山羊及绵羊乐食其嫩枝叶,绵羊喜食其花。开花后地上部分骆驼均爱采食,牛及马则不乐食。干枯后羊乐食,其它家畜也采食。据分析,阿尔泰狗哇花的化学成分中,粗蛋白质、粗脂肪及无氮浸出物的含量均不低,但通常在青鲜时家畜不喜食,而在干枯后则乐食,是由于其植株内含有某些不适口的物质或具有不良气味所致。

药用

蒙药名:巴嘎-好宁-尼都-其其格

中文名称:阿尔泰狗哇花

学名:Heteropappus altaicus (Willd.) Novopokr. [菊科]

生境:广泛生于草原与草甸草原带,也生于山地、丘陵、路旁、村舍附近。

分布:内蒙古各地。我国东北、华北、西北、湖北、四川;朝鲜、蒙古、俄罗斯。

产地产量:产内蒙古各地。产量极多。

入药部分:头状花序入蒙药。

主治:治瘟疫,血热,毒热,"宝日"热,瘟病,麻疹不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