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阿爾泰銀蓮花

阿爾泰銀蓮花(學名:Anemone altaica Fisch.)是毛茛科、銀蓮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可達23厘米。根狀莖橫走或稍斜,葉片薄草質,寬卵形,三裂,邊緣有牙齒,兩面近無毛,葉柄無毛。花葶近無毛;苞片有柄,花梗柔毛,萼片白色,倒卵狀長圓形或長圓形,頂端圓形,無毛;花絲近絲形;瘦果卵球形,有柔毛。3月至5月開花。

分布於中國湖北西北部、河南西部、陝西南部、山西南部。生海拔1200-1800米間山地谷中林下,潛叢中或溝邊。在歐洲、亞洲北部廣布。

阿爾泰銀蓮花根狀莖藥用,治癲癎、神經衰弱、風濕關節痛等症。

目錄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11-23厘米。根狀莖橫走或稍斜,粗約4毫米,節間長3-5毫米。基生葉1或不存在,有長柄;葉片薄草質,寬卵形,長2-4厘米,寬2.6-7厘米,三全裂,中全裂片有細柄,又三裂,邊緣有缺刻狀牙齒,側全裂片不等二全裂,兩面近無毛; 葉柄長4-10厘米,無毛。[1]

花葶近無毛;苞片3,有柄(長0.5-1.8厘米),葉片寬菱形或寬卵形,長2.4-6.5厘米,寬2.5-7.5厘米,基部淺心形,三全裂,中全裂片狹菱形,三淺裂,中部以上邊緣有不整齊鋸齒,側全裂片二淺裂;花梗1,長2.5-4厘米,有近貼伏的柔毛,警片8-9,白色,倒卵狀長圓形或長圓形,長1.5-2厘米,寬3.5-7毫米,頂端圓形,無毛;雄蕊長5-6毫米,花葯長約1毫米,花絲近絲形;心皮20-30,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柱頭小。瘦果卵球形,長約4毫米,有柔毛。3月至5月開花。

主要價值

阿爾泰銀蓮花的根狀莖藥用,治癲癎、神經衰弱、風濕關節痛等症。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湖北西北部、河南西部、陝西南部、山西南部。在歐洲、亞洲北部廣布。生長在山地谷中林下,潛叢中或溝邊。阿爾泰銀蓮花根狀莖在海撥1200-1500米間的半陰山坡雜木林下,且土壤富古腐殖質處長勢最好.海撥1000米以下的溪邊草地、灌木林下或海撥2100以上的落葉闊葉林下植株雖也能正常開花結實,但根狀莖普遍瘦弱.

主要伴生草本植物有盾葉唐松草、反萼銀蓮花、山延胡索、淫羊藿、鬼燈檠、土三七、草莓、茖蔥、玉竹、藜蘆、鹿藥。生長地主要喬灌木有青岡、銳齒槲櫟、山楊、陝西繡線菊、水栒子、臭櫻、衛矛、青莢葉、短枝六道木等。層間植物主要有華中五味子、三葉木通、葛藤等。

生長習性

阿爾泰銀蓮花地上部分是逐年更新的。每年3月中旬根狀莖先端的更新芽開始萌發,淡黃色的芽伸出土表並迅速變成深綠色。花芽從3枚苞葉中間抽出,花蕾逐漸展開。4月初至中旬。大部分植株的花蕾完全開放,花萼由綠色變為白色,雌、雄蕊同時成熟,風媒授粉。5月中旬至下旬,種子成熟落入士中(每朵花可結籽7-28粒),植株地上部分迅速枯萎,腋芽原基開始形成,至此,阿爾泰銀蓮花地上部分生長周期結束,歷時約50-60天。不開花植株較開花植株早枯萎10-15天。

阿爾泰銀蓮花的物候期隨海拔高度增加而向後推遲,平均海拔每升高100米。阿爾泰銀蓮花的物候期向後推遲1-2天。5月下旬,當植椿地上部分倒苗後,地下部分各器官內部仍在進行旺盛的生命活動,但外觀表現不顯著,至8月中旬才進人顯著變化期,8月下旬,腋芽逐漸形成新的更新芽,9月中旬更新芽可長至2-4毫米,9-11月為更新芽的生長旺盛期,更新芽增至12-15厘米,葉芽和花芽已可清楚分辨出小葉、花萼、雄蕊等。此時,無論葉芽或花芽均在地下生長,11月至翌年3月,芽的活動極為緩慢,可以認為進入體眠,3月中旬,更新重新萌動。

繁殖方法

阿泰銀蓮花在野生狀態下即可行有性繁殖,又可行營養繁殖。[2]

有性繁殖:野生狀態下其種子的繁殖力較強,為主要繁殖方式,但由於種子成熟後胚尚未分化,處於原胚階段,種子落人土中並不立即萌發,需經一休眠期,整個休眠期包括兩個不同的階段:第一階段為胚發育期,此階段早期適宜溫度範圍較寬,越往後溫度要求越低,由15℃漸降到0℃,時間約需6個月;第二階段是已分化完全的胚需一嚴格低溫生理轉變期以完成種子的生理後熟,溫度范固為0-5℃,時間2-3月,第二年3月中旬,經過休眠的種子萌發,萌發方式為留土萌發,種生苗當年不開花。

營養繁殖:阿泰銀蓮花根狀莖上的休眠芽在一定外界條件作用下可打破休眠,重新恢復分裂能力,發育成新植株,其方式又可分為兩類:⑴母株根狀莖側面的休眠芽解除休眠重新活動,在母株根狀莖上產生分枝.形成新植株。⑵當根狀莖因人工採挖或在其它外力作用下斷裂時,留在土中斷裂根狀莖上的休眠芽可打破休眠,重新活動,形成新植株。

病蟲防治

銀蓮花病蟲害防治在栽種前需要進行土壤消毒殺蟲;篩選健康的種球,進行嚴格的消毒,調控株行距保障種植地具備良好的通風,配備完善的灌溉設施,可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