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泰鼢鼠
阿爾泰鼢鼠 |
阿爾泰鼢鼠(學名:Myospalax myospalax),別稱鼢鼠、地羊、瞎老鼠。阿爾泰鼢鼠體型為圓柱形,頭寬扁,吻鈍似鏟狀,尾細短,四肢短健,背毛黃褐色,毛尖為鐵鏽紅色,毛基為深灰色。阿爾泰鼢鼠的季節活動很明顯,不冬眠,洞道龐大複雜,主要以地下植物和綠色植物為食,一年只有1個繁殖高峰,棲息在海拔2750m以下土質鬆軟的開闊平原地區,分布在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聯邦、中國。阿爾泰鼢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目錄
簡介
阿爾泰鼢鼠(學名:Myospalax myospalax),別稱鼢鼠、地羊、瞎老鼠。阿爾泰鼢鼠體型為圓柱形,頭寬扁,吻鈍似鏟狀,尾細短,四肢短健,背毛黃褐色,毛尖為鐵鏽紅色,毛基為深灰色。阿爾泰鼢鼠的季節活動很明顯,不冬眠,洞道龐大複雜,主要以地下植物和綠色植物為食,一年只有1個繁殖高峰,棲息在海拔2750m以下土質鬆軟的開闊平原地區,分布在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聯邦、中國。阿爾泰鼢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評價
阿爾泰鼢鼠體型特化為圓柱形,無明顯頸胸腰區別。頭寬扁,吻鈍似鏟狀,利於掘土與推土。外耳為3~5mm長的圓筒形皮褶,掩蓋在毛被之下,聽力較弱。圓形小眼有上下眼瞼,眼球組織結構正常,但視力弱。鼻寬大,有較大的橢圓形鼻墊,利於嗅覺。尾細短。四肢短健蜷縮在腹下,前腳掌寬大裸露無足墊,前腳趾骨短粗,相應的爪長大大超過趾長,第3爪最長可達13mm、寬3mm、厚4mm,似鐮刀狀,形成前腳是腕骨與爪尖落地,在地面上行走緩慢,只適於地下穴道內鬆軟平坦的沙壤行走,但它是鼢鼠挖土的有利器官。雄鼠繁殖期睾丸下降,雌鼠繁殖期四對乳頭明顯(胸部二對、腹部二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