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海
阿拉伯海為印度洋的一部分。位於亞洲南部的阿拉伯半島同印度半島之間。北部為波斯灣和阿曼灣,西部經亞丁灣通紅海。 北界巴基斯坦和伊朗,西沿阿拉伯半島和非洲之角,南面即印度洋。
向北由阿曼灣經過荷姆茲海峽連接波斯灣,向西由亞丁灣通過曼德海峽(Bab el-Mandeb)進入紅海。 包括亞丁灣和阿曼灣在內面積386萬平方公里(1,491,000平方哩),最深處為5203米。平均深度2,734公尺(8,970呎)。為世界性交通要道。[1]
海底是一個面積廣寬的海盆,比較平坦。整個海域島嶼較少,沿海地區大陸架面積狹小,僅印度半島沿岸較為寬闊,孟買以北沿岸,寬度達352千米。主要島嶼有索科特拉島、庫里亞穆里亞群島、馬西拉島和拉克沙群島。
目錄
氣候
阿拉伯海西部的亞丁灣是一個東西走向的狹長海灣,系由地層斷裂形成,屬於東非大裂谷的一部分。阿拉伯海處於熱帶季風氣候區,終年氣溫較高。中部海域6月和11月表層水溫常在28℃以上;1月和2 月溫度轉低,為24-25℃。臨近阿拉伯半島海面由於陸地乾熱氣流的「烘烤」,水溫可達30℃以上。
11月至翌年3月常吹東北季風,降水稀少,為乾季;4-10月盛吹西南季風,降水豐沛,為雨季;在夏秋之交常發生熱帶氣旋,伴有巨風惡浪和暴雨。 海流隨季風風向而變化,夏季受西南季風影響呈順時針方向,冬季受東北季風作用呈反時針方向。海水含鹽度一般在雨季小於35‰,在旱季大於36‰。
經濟價值
管道開始輸油後,巴基斯坦每年將藉助中轉地位從中賺得數億美元。再開通一條輸送天然氣的管道也在考慮中,至少巴基斯坦對此津津樂道。中國在阿拉伯海沿岸建立港口,也是為了避開政治不穩定的波斯灣地區。傳統上,波斯灣是美國的勢力範圍,美國不會放鬆對那裡的高度警戒。
中國放棄波斯灣,同時也是繞開同美國發生利益衝撞的危險,但從瓜達爾港口,中國可以將波斯灣發生的一切盡收眼底。其實,中國早就開始實行「繞開波斯灣」的政策。中國從安曼大量進口石油便是一例。從安曼進口中國的石油占中國石油進口總量的11%。瓜達爾港口則更使中國具備脫離海灣的能力。有了瓜達爾,中國將可以觸及非洲石油。
海洋資源豐富
索科特拉島外索馬里水流每小時流速7海里,以順時針方向沿着阿拉伯海岸流向東北,再沿印度海岸向南流到北緯10°,在那裡與西南海流混合。海水中含有大量營養鹽,使魚類繁殖迅速。遠洋魚類有金槍魚、沙丁魚、長吻魚、刺鮁和鯊魚等。捕魚事業大有發展前途。海底錳結核也是一項可以開發的礦物資源。
動態焦點
東非3600億隻沙漠蝗蟲「越過阿拉伯海」 重創印度16萬公頃農田
東非國家在今年1月飽受25年來最大蝗災,估計有3600億隻沙漠蝗蟲肆虐,一天就足以吃掉2500人份的糧食,而現在蝗災已經越過阿拉伯海,入侵亞洲的第一站印度,已經有16.8萬公頃的農田受害,拉賈斯坦邦(Rajasthan)和古吉拉特邦(Gujarat)受創最嚴重。[2]
根據英國農業雜誌《農民周刊》(farmers weekly)報導,蝗蟲入侵印度農田,超過16.8萬公頃的農田受害,損失印度33%的農作物,農業部長托馬爾(Narendra Singh Tomar)指出,旁遮普邦(Punjab)和哈里亞納邦(Haryana)也發現蝗蟲,但是尚未得到作物大規模受損的報告。
賈沙梅爾(Jaisalmer)蝗蟲預警組織的植物保護官員指出,成年的蝗蟲群去年12月中旬,經由巴基斯坦進入拉賈斯坦邦,最初希望在一周內驅除,但是直到1月的最後一周,昆蟲還是繼續吞食農作物,這些蝗蟲利用風向移動,很難制定出徹底消滅的計畫,芥菜、蓖麻籽、小茴香、油料籽和小麥作物受害最嚴重。
暖化作祟 阿拉伯海魚類頻死亡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印度與美國科學家合作發現,暖化造成海水有害藻類大量出現後,已經導致印度阿拉伯海具備商業與經濟價值的魚類大量死亡。研究指出,暖化造成會發光的夜光藻在當地阿拉伯海北部海域大量出現,不僅吃掉海水營養物質,並排出有害物質導致魚類死亡。[3]
據《印度泰晤士報》報導,夜光藻在阿拉伯海北部大量出現,而且會因生物發光現象而在夜間發光,但卻同時造成魚類棲息地區縮水,甚至魚類死亡。因為夜光藻會吃掉魚類生物鏈底部的矽藻浮游有機體並排泄大量氨,與大量魚類死亡有關。
據《Livemint》報導,印度國家海洋資訊服務中心主管施諾以表示,「海水暖化造成夜光藻大量出現,對於魚類有害。目前僅有西岸、波斯灣與阿曼受到嚴重影響,但如果狀況持續,將對印度沿岸漁業帶來劇烈衝擊。」研究人員表示,暖化造成海洋底部的矽酸鹽營養物上升移動變慢,不利需要矽酸鹽與陽光的矽藻成長,反而導致會吃矽藻的夜光藻茂盛生長。
阿拉伯海驚現世界最大「死亡區」 無一生物存活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阿拉伯海的一個巨大的「死亡區」是世界上最大的。「死亡區」即缺氧的海洋區域,很少有生物能夠存活。它們出現在650到2600英尺(200到800米)的海洋深處,來自人類污染的大量化學營養物流入海洋,這刺激了藻類生物的瘋長,從而消耗了大量的氧氣。[4]
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稱,最近,研究人員回到阿曼灣,發現「死亡地帶」的擴張遠遠超出預期,這引發了人們對當地漁業和生態系統未來的擔憂。 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環境科學學院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學家、研究員Bastien Queste在一份聲明中說:「海洋令人窒息,所有的魚、海洋植物和其他動物都需要氧氣,所以它們不能在那裡生存。」
死海是因為鹽分過高,所以成了生物的死亡禁區。但是阿拉伯海有一個地方確是因為人類對環境的污染,從而變成了生物難以涉足的死區。這個地方就是"阿曼灣"! 這裡因為人類傾倒了大量的化學物質,從而導致一種變異的藻類在200-800米深的海洋下出現。它們在生長的過程中會瘋狂的吸收海洋中的氧氣,讓這片水域變成了大片的缺氧地帶,導致海洋生物幾乎在這裡無法生存。
早在幾十年前,這個缺氧地帶就已經被發現,並且開始逐漸擴大,唯一的阻止方法便是禁止周邊國家對化學武器的研究和化學物品的傾倒。但因為某些國家的阻撓,所收到的效果甚微。最新的一份研究報告中顯示,阿曼灣這個死亡區域的擴張遠超預期。[5]
美國F-35B在阿拉伯海大秀身姿 性能很強悍
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35B戰斗機在阿拉伯海進行了戰術演練,F-35B從埃塞克斯號兩棲攻擊艦上短距離起飛,並進行了常規飛行訓練。
參與訓練的這架F-35B戰斗機還曾在9月27日參加在阿富汗的首次機載轟炸訓練任務。[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