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右旗
阿拉善右旗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龍首山與合黎山褶皺帶北麓,地理坐標介於北緯38°38′-42°02′,東經99°44′-104°38′之間,東接阿拉善左旗、甘肅省民勤縣,南鄰甘肅省金昌市、張掖市,西連額濟納旗,北與蒙古國接壤。國境線長45.25公里。全旗東西長415公里,南北寬375公里,總面積73443平方千米。
截至2012年,阿拉善右旗轄3個鎮,4個蘇木,旗政府駐巴丹吉林鎮。總人口26840人(2010年),有蒙古族、漢族、回族、藏族、壯族、土族、滿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彝族等11個民族。
2015年,阿拉善右旗地區生產總值(GDP)完成27.52億元,較2014年增長7.3%。
2018年7月27日,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貧困旗。
目錄
建制沿革
古為禹貢雍之域,春秋時屬秦,秦始皇時置北地郡,漢時屬北地、武威、張掖三郡,晉為前涼、後涼、北涼所據,唐屬河西節度使,宋景德中入於西夏,元隸甘肅行中書省,明永樂初為西部反剌地區,清康熙時和碩特部遷之。清王朝將阿拉善和碩特部按內蒙古49旗之例,編為阿拉善和碩特旗,阿拉善旗由此始建,駐定遠營(今巴彥浩特)。清代直屬理藩院,中華民國時屬蒙藏委員會管轄。
1949年9月,阿拉善旗和平解放,和碩特旗人民政府成立,歸寧夏省管轄。
1954年4月,改名為寧夏省蒙古自治區,同年9月,寧夏省建制撤銷,合併於甘肅省,改稱甘肅省蒙古自治州。
1955年,改稱甘肅省巴彥浩特蒙族自治州。
1956年4月,巴彥淖爾盟成立,下轄阿拉善旗、額濟納旗、磴口縣和巴彥浩特市,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
1960年8月,中共阿拉善旗西部地區工作委員會成立,籌建阿拉善右旗,由巴彥淖爾盟、阿拉善旗雙重領導。
1961年4月22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10次會議通過《關於設立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撤銷阿拉善旗的決定》。同年5月25日,中共阿拉善旗西部地區工作委員會撤消,建立阿拉善右旗,駐呼和達布蘇(今雅布賴鹽場舊址)。
1965年9月,旗址遷至額肯呼都格。
1969年7月,劃歸甘肅省武威地區管轄。
1979年7月,重新劃歸內蒙古自治區。
1979年11月,額肯呼都格鎮成立,旗府所在地地名由此沿用。
1980年4月,阿拉善盟成立,阿拉善右旗歸阿拉善盟管轄。
2006年,阿右旗將原有的9個蘇木鎮調整撤併為5個。
2011年5月24日,阿右旗旗府所在地額肯呼都格鎮被批覆更名為巴丹吉林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2年,阿拉善右旗轄3個鎮(巴丹吉林鎮、雅布賴鎮、阿拉騰敖包鎮),4個蘇木(曼德拉蘇木、阿拉騰朝克蘇木、巴音高勒蘇木、塔木素布拉格蘇木)。旗政府駐巴丹吉林鎮。
人口民族
交通運輸
截至2015年,阿拉善右旗公路總里程達到2700公里,所有蘇木鎮駐地、人口聚集點、旅遊景區景點及礦山企業全部通水泥路或小油路,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國道、省道、農村公路有效結合的道路運輸網絡。全年客運量5.5萬人次,客運周轉量5600萬人公里;年貨運量165萬噸,貨運周轉量1億噸公里。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阿拉善右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龍首山與合黎山褶皺帶北麓,地理坐標介於北緯38°38′-42°02′,東經99°44′-104°38′之間,東接阿拉善左旗、甘肅省民勤縣,南鄰甘肅省金昌市、張掖市,西連額濟納旗,北與蒙古國接壤。國境線長45.25公里。全旗東西長415公里,南北寬375公里,總面積7344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阿拉善右旗地勢南高北低,總趨勢西高東低,中間地段趨於緩和。平均海拔1200-1400米。南、西南部有龍首山脈、合黎山,中部有雅布賴山山脈,西北部為巴丹吉林沙漠,在山地與沙漠之間有戈壁、丘陵、灘地縱橫交錯,其中沙漠占46.6%,山地占6.5%,丘陵占33.4%,戈壁、灘地占13.5%。
土壤
阿拉善右旗土壤具有荒漠土特徵,土壤劃分為10個土類、17個亞類、27個土屬。
氣候
阿拉善右旗地處內陸高原,屬暖溫帶荒漠乾旱區,為典型的乾燥大陸性氣候特徵。四季分明,平均氣溫8.4℃,1月平均氣溫-7.8℃,7月平均氣溫25.4℃。無霜期150天。年平均降水量89毫米,年平均蒸發量3100毫米,年均日照時數3104.6小時,日照百分率70%。年平均大風78天。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截至2005年,阿拉善右旗水資源總量3.9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6億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巴丹吉林沙漠的湖泊中,總水量13755立方米(其中鹹水13028立方米,淡水727立方米),占地表水的86.3%;地下水2.3億立方米,可供開採儲量9503萬立方米。全年大氣降水826.3萬立方米。地表無徑流,山區有少量泉水和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水,總儲量約32417.4立方米/年,其中,巴丹吉林湖泊水有13755萬立方米。
土地資源
截至2005年,阿拉善右旗土地總面積10768.94萬畝。其中耕地面積3萬畝,林地面積484.7萬畝,天然草場面積6346.7萬畝。全旗一級地類8個,二級地類32個。
礦產資源
截至2005年,阿拉善右旗已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有鹽、硝、煤、鐵、金、鎳等44種140多處,其中大型礦床4處,中型礦床9處,小型礦床11處,礦點70處,礦化點50處。
生物資源
截至2005年,阿拉善右旗野生植物分屬62科,216屬,482種。
其中蕨類植物4科、4屬、4種;裸子植物3科、4屬、8種;被子植物55科、208屬、470種。林木植物有梭梭、青海雲杉等十幾種,飼用植物有綿蓬、蘆葦等80多種,藥用植物有肉蓯蓉、麻黃、甘草、鎖陽等120多種。
截至2005年,阿拉善右旗有家禽品種20多種,野生動物幾十種。境內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野驢、天鵝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石貂、鵝喉羚、盤羊、岩羊等。
經濟
綜述
2015年,阿拉善右旗地區生產總值(GDP)完成27.52元,較2014年增長7.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15億元,較2014年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16.65億元,較2014年增長8.2%;第三產業增加值8.72億元,較2014年增長6.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103444元,較2014年增長6.8%。一、二、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8.7:61.0:30.3,演進為7.8:60.5:31.7。
2015年,阿拉善右旗實現財政收入26550萬元,較2014年下降18.4%。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8157萬元(含上劃盟級部分),較2014年增長10.7%。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占總財政收入的68.4%,較2014年提高18個百分點。全年財政總支出109206萬元,較2014年增長2.5%。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06983萬元,較2014年增長2.5%,占總支出的98.0%。
2015年,阿拉善右旗有金融保險機構12家,其中:銀行業金融機構7家、保險公司5家,網點數12個。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為172799萬元,較2014年增長12.0%。各項貸款餘額為47343萬元,較2014年增長19.2%。各金融機構累計為中小企業發放貸款2.48億元,為個體工商戶發放貸款3.68億元。
2015年,阿拉善右旗完成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2.2億元,較2014年增長28.11%,完成年目標任務的111.0%。按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2.43億元,第二產業完成19.70億元,第三產業完成10.07億元,較2014年分別增長78.5%、2.5%、121.2%,占總投資的比重分別為7.6%、61.1%、31.3%。按建設性質分:新建項目23.15億元,較2014年增長159.6%,占總投資的比重為71.9%;擴建項目0.87億元,較2014年增長13.7%,占總投資的比重為2.7%;改建和技術改造8.18億元,較2014年降低46.8%,占總投資的比重25.4%。
2015年,阿拉善右旗共實施招商引資項目12個,其中:區內項目4個、區外項目8個。引進區內外實際到位資金20.6億元,較2014年增長11.9%。其中:引進區內資金9.2億元、區外資金11.4億元,完成年目標任務的100.5%。新簽約招商引資項目7個,協議引資金額180.1億元。新簽約的招商引資項目開工2個,開工率28.6%。
第一產業
2015年,阿拉善右旗牲畜總頭數21.34萬頭(只),較2014年增長1.1%。全旗總播種面積44544畝,較2014年增長1.1%。
2015年,阿拉善右旗種植梭梭苗木1420萬株,人工造林11.8萬畝,完成投資1736萬元;封沙育林建設項目國家專項資金投資700萬元,封沙育林10萬畝。列入中央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範圍的國家級公益林面積849.21萬畝,補償基金總額12217萬元。實施草原禁牧面積5941萬畝,草畜平衡面積1188.92萬畝,全年累計發放補貼資金9808.37萬元,受益農牧民11977人。鼓勵、扶持農牧民發展林沙產業,通過發放林業貼息貸款擴大對農牧民創業扶持力度,年內發放貸款1727萬元。
2015年,阿拉善右旗人工種植梭梭林、肉蓯蓉面積分別達到85.6萬畝和20萬畝。黑果枸杞、駿棗等新興沙草作物種植2420畝、溫棚沙蔥31座,大田沙蔥15畝、甘草2100畝。
2015年,阿拉善右旗兌現羊絨提質補貼59.34萬元,新建絨山羊核心群40個、種羊場1個,測定培育種公羊68隻,重點核心群投放種公羊46隻。
第二產業
2015年,阿拉善右旗工業總產值完成38.81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33.98億元,較2014年分別增長8.6%和8.4%。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15.32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3.70億元,較2014年分別增長8.0%和8.3%(增加值部分增速為可比價)。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完成32.33億元,較2014年增長7.8%。全部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55.7%。
第三產業
2015年,阿拉善右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66億元,較2014年增長7.2%。按城鄉劃分: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5.34億元,鄉村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31億元,較2014年分別增長7.3%和7.0%。餐飲業和住宿業營業額分別完成2.08億元和0.11億元,較2014年分別增長19.5%和17.8%。與國內近80家旅行社達成了遊客輸送協議,全面更新阿右旗旅遊官網,發布各類網絡旅遊信息近500條。製作手機版PPT宣傳有關賽事、活動並通過微信傳播,點擊量達2.4萬次。全年接待各類型遊客58.43萬人(次),較2014年增長22.3%;旅遊綜合收入6.54億元,較2014年增長44.1%。
2015年,阿拉善右旗居民消費品價格總指數100.8%。八個大類中五升三降,其中:食品、煙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分別上漲0.1%、5.6%、6.7%、2.5%、3.2%;交通和通信、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分別下降3.8%、0.2%、0.8%。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5年,阿拉善右旗有教育事業單位12個,其中完全小學4所(蒙授1所),漢授普通完全中學、蒙授初級中學、蒙漢合授公辦幼兒園、職業技術教育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教研室、招生辦、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各1所。有在校學生和幼兒2559人(蒙授439人),其中,高中558人(職中64人),初中580人(蒙授109人),小學975人(蒙授190),幼兒446人(蒙授140人)。核定全旗教職工編制496名,現有在職教職工460人,其中專任教師380人,教輔工勤人員80人。小學純入學率100%,鞏固率100%;初中適齡學生純入學率97.60%。初中、小學畢業率100%,輟學率均為零;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5.35%。高考上線率98.9%。高中適齡人口入學率85.06%,毛入學率103.78%。
科學技術
2015年,阿拉善右旗共爭取盟級科技項目9項110萬元,科技專項資金增長率達10%。巴彥高勒被認定為「阿拉善盟農牧業科技示範園區」,「阿拉善右旗駱駝產業科技園區」被認定為第七批內蒙古自治區農業科技園區。全年舉辦各類農牧民培訓班37期,發放各類宣傳材料15000份,累計培訓農牧民2300人(次)。
文化事業
2015年,阿拉善右旗出版發行了阿拉善右旗首部《阿拉善右旗書畫、攝影集萃》,涉及117幅書法作品,36幅繪畫、刺繡作品和91幅攝影作品。成功舉辦了駱駝文化、社會成就、石刻岩畫、歷史民族文化等展覽;舉辦了首屆全旗馬頭琴、二胡培訓班和全旗少兒硬筆書法展。承辦了全盟第十一屆蒙古族學校「丹德爾」杯詩歌朗誦、「阿拉善之韻」杯長調民歌比賽、首屆「天賜陶布秀爾」杯阿拉善陶布秀爾綜藝大賽。
衛生事業
2015年,阿拉善右旗新農合參合覆蓋率達100%,共為9160位參合農牧民報銷醫療費用250.28萬元。完成了全旗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升級,城鄉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達84.24%;六苗平均接種率和兒童建卡率均達100%。卡介苗、乙肝疫苗及時率均達到自治區標準。孕產婦系統化管理率92.64%;產檢率92.64%;住院分娩率100%;無孕產婦死亡。0—7歲以下兒童系統化管理率92.82%;新生兒死亡率6.13‰。婦女病普查率80.43%,婦科病患病率21.32%。各衛生監督覆蓋率100%。
體育事業
2015年,阿拉善右旗組織開展那達慕及社區太極拳、健身秧歌、健步行等健身活動。舉辦了首屆公路自行車比賽、乒乓球邀請賽、排球賽、搏克比賽、七人制足球賽、檯球比賽、搏克月季爭霸賽。組隊參加西部盟市縣旗及鄂爾多斯搏克協作賽、蘭州市「迎春杯」老年門球比賽、青海「華德杯」全國門球邀請賽、全區「益壽杯」、阿盟及周邊城市老年運動會門球;參加全盟「工運杯」、全區「勞動杯」職工足球比賽。應邀參加了呼倫貝爾市「沙力搏爾搏克」交流學習和研討活動。
社會保障
2015年,阿拉善右旗通過財政「一卡通」為162戶259名城鎮低保戶和118戶180名農牧區低保戶發放低保金272.28萬元。共救助孤兒、「三無」、「三民」人員51人,發放救助資金62.56萬元。城鄉困難群眾享受大病醫療救助228人,發放救助資金143.7萬元。為341戶生活困難群眾發放電價補貼2.64萬元。五保戶集中供養率達到73.3%。為全旗516名80歲以上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61.75萬元。全年下撥受災蘇木鎮各類救助資金220萬元,並將救災資金施行「一卡通」資金管理方式發放。
2015年,阿拉善右旗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7759人,享受待遇1907人,其中參保繳費5852人,全面做到應保盡保。退牧還草和公益林項目區參保的農牧民達到5594人,其中:享受待遇2214人。為2333人企業退休(職)人員調整養老金標準,人均增資177元/月,人均基本養老金達到2055元/月。為2165名享受待遇農牧民人均增長養老金139元/月,人均養老金達1501元/月。
風俗
春節
蒙古族稱之為「白節」,蒙語「查干薩日」。節日前家家置備糖酒、各類奶食品和麵食品,以待來訪之客。節日期間,牧民穿着節日服飾,相約數十人攜帶白酒、哈達。騎馬、駱駝走群訪戶,相互拜年。從初一開始設酒宴娛樂,擺羊背子,斷斷續續直到月底。城鎮居民春節習俗與漢族趨於一致。
那達慕
「那達慕」意為「娛樂」之意,為傳統集會。多在草場好、牲畜肥壯之年的夏、秋季舉行。解放後,全旗舉辦的那達慕加進了文藝演出、電影放映、文體表演、成就展覽等新的內容,同時保留了傳統的射箭、賽駱駝、摔跤等體育項目。
敖包會
牧民在空曠的高地,堆積石塊,作為祭天地的地方,稱之為「敖包」。祭祀時下埋符咒,上置高杆,懸掛布幡。每年農曆六月初三,四方牧民會集敖包,焚香叩拜,獻哈達,掛彩旗,在木架上拴掛各類牲畜連繩。祭畢舉行傳統的體育活動。祭敖包即是一種宗教活動,又是一種娛樂活動。「文化大革命」中敖包會被迫停止。70年代後期,逐步恢復。不但保留傳統項目,還增加賽歌、放電影、錄像、物資交流等內容。
宗教
阿拉善右旗有基督教、藏佛教兩種佛教,全旗共有活佛2人,教職人員168人,信教群眾5000人,活動場所5處,分布於庫日木圖廟、庫列圖廟、巴丹吉林廟、夏日嘎廟、特布希廟。
特產
阿拉善右旗主要特產有:絨製品、奶皮子、奶酪、奶油、奶豆腐、奶餅、羊肉等。
風景名勝
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國第三、世界第四大沙漠。總面積4.7萬平方公里。沙漠海拔高度1200~1700米,沙峰相對高度在300~500米不等,是世界上相對高度最高的沙漠,被譽為「世界最高的沙丘」。 [1]
曼德拉山岩畫
曼德拉山岩畫位於巴丹吉林沙漠東緣曼德拉蘇木西南14公里的曼德拉山中,在18平方公里內,分布着4234幅數千年前的古代岩畫,是世界最古老的藝術珍品之一,堪稱「世界第二,亞洲第一」。曼德拉山岩畫雕刻精湛,圖案逼真,形象生動,古樸粗獷,年限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晚期和元、明、清各代,記載了當時的經濟、文體、生活情景和自然環境、社會風貌。其題材廣泛,堪稱為中國西北古代藝術畫廊,對研究中國古代遊牧民族的社會發展史、民族史、畜牧史、美術史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庫熱圖廟
庫熱圖廟(寺名:方等寺)位於阿拉騰敖包鎮樹貴境內,距旗所在地額肯呼都格鎮東北167.5公里。該寺廟建於清朝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取名呼熱廷蘇莫,系蒙古語;呼熱廷,院落;蘇莫,廟。因廟址南、西、北三面被沙漠所圍,形成院牆,故名。是阿拉善八大寺廟之一。較大的寺廟建築有兩座,其中朝格沁多根(大經堂)有49間,滿巴殿(醫學殿)25間。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中華民國人民政府賜「方籌寺」匾額(藏語名達西坡勒吉林)。
庫日木圖廟
庫日木圖廟(又稱阿規廟,寺名宗乘寺)位於原雅布賴鎮哈魯乃境內,建於清朝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是阿拉善八大寺廟之一,主要經堂座落於雅布賴山崖中的石窟。該寺建築面積有331.8平方米,經塔8座。
夏日嘎廟
夏日嘎廟位於阿拉騰敖包鎮巴音套海嘎查境內,建於清朝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是我旗建築最早的寺廟之一,現建築面積792平方米,經塔8座,現有喇嘛31名。
著名人物
阿拉善右旗著名人物有:許玉科、贊德來、阿拉坦其其格、巴德瑪、阿日布傑、阿旺丹德爾、倉央嘉措等。
視頻
阿拉善右旗形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