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阿格妮丝·赫勒

阿格妮丝·赫勒,出生在匈牙利 布达佩斯,是一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起初她站在了一个自由,民主的立场,后来在她的职业生涯,除了政治和社会思想,她也专注于在黑格尔哲学伦理学生存主义的研究。

阿格妮丝·赫勒

2019年7月19日,阿格妮丝·赫勒去世 。[1]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阿格妮丝·赫勒 [2]

外文名称 Agnes Heller

别名 艾格尼丝·海勒

出生日期 1929年5月12日

逝世日期 2019年7月19日

人物生平

阿格妮丝·赫勒成长于一个中产犹太家庭,父亲鲍尔·赫勒,从来没在一个工作职位上呆较长的时间,二战期间,他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和在德国受培训的经历,帮助纳粹控制下的欧洲人民移民逃出那里。1944年,阿格妮丝的父亲被捕,与450万匈牙利犹太人一起被送往奥斯威辛集中营,并在战争结束前死在那里,阿格妮丝和母亲依靠经受考验的心智和幸运,逃过了追捕。

关于"大屠杀"的阴影影射在阿格妮丝的工作成果上,她说:我一直感兴趣一个问题 - 为什么这些会发生?我如何去理解这件事?而且"大屠杀"的经历加深了我对集权政治的印象。相似的问题引发我深深的思索和对整个世界的分析调查:为什么这些会发生?为什么人类会做这样的事?

于是我需要找出这是怎样的品行,什么是善恶的本质,我对这些罪行可以做什么,怎样探索出恶行的本源?这些是我寻求答案的第一步。然后就是一个有关社会的疑问:怎样的世界会产生这些?怎样的世界会允许这些事存在?整个的道德环境是怎样的?我们能够得到救赎吗?

1947年,阿格妮丝开始在布达佩斯大学学习物理和化学。

她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哲学,这同时也因为她的男友通过鼓励她去旁听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卢卡奇的讲演,从而促进了她对哲学和文化的兴趣。从那时起,虽然还不能理解那些哲学理论,但她立即受到影响并对如何生活于现代世界的问题加以极大关注和兴趣,特别是在经历了二战和"大屠杀"以后如何生活。面对犹太复国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抉择,阿格妮丝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她没有尝试寻求移民以色列。

1956年10月,匈牙利"十月事件"爆发,这场革命对阿格妮丝·赫勒一生的学术研究和公共参与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匈牙利十月事件"让阿格妮丝·赫勒意识到,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学术自由与匈牙利的政治和社会结构息息相关。这场流血革命更坚定了赫勒的看法,即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内涵在于,人民应当拥有政治自治和社会生活的集体自决权。通过这场革命,赫勒和卢卡奇等批判理论学者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应用中需要因地制宜,不同国家应该寻找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他们也质疑了苏联对匈牙利的领导作用。

这样的异见激怒了当权者,阿格妮丝·赫勒被第二次开除出党。1958年,乔治·卢卡奇被指控为匈牙利"十月事件"的合谋者,阿格妮丝·赫勒拒绝为这一罪名作证,因此失去了布达佩斯大学的教职。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赫勒无法进行她的学术研究,直到1963年被邀请到匈牙利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

在1971年布达佩斯学派"掌门人"乔治·卢卡奇去世之后,阿格妮丝·赫勒和其他布达佩斯学派的成员成为了政治迫害的受害者,不仅被大学解雇,还受到了政府的监视和骚扰。1977年,阿格妮丝·赫勒和她的丈夫费赫尔,以及其他布达佩斯学派的成员决定逃离东欧,前往遥远的澳洲,开始了流亡海外的生活。

1989年东欧剧变,匈牙利也开始实行多党制和民主选举。阿格妮丝·赫勒在时隔几十年后回到了祖国,同时保持了她在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的教职。

2010年维克多·奥尔班的上台,标志着匈牙利政坛的极速"右转"。奥尔班政府挑衅欧盟的修宪事件,以及针对难民的强硬立场,已经让欧洲乃至国际社会哗然。而乔治·卢卡奇和阿格妮丝·赫勒这对师徒,竟然也成为了奥尔班政府的眼中钉。2017年2月,布达佩斯市政府决定将市内的乔治·卢卡奇雕像挪走,转而在雕塑原址竖起匈牙利的缔造者伊斯特万一世的雕像。阿格妮丝·赫勒以涉嫌挪用研究经费为由被提起诉讼,最后学界的多方声援,让奥尔班政府不得不撤回了毫无根据的指控。

2010年,阿格妮丝·赫勒和另外20多位知名的匈牙利女性走上街头,呼吁提高议会选举中的女性议员配额。

2019年1月,阿格妮丝·赫勒和其他30位欧洲知识分子发表联名信,警告"欧洲正在分崩离析"。

人生逝世

2019年7月19日,阿格妮丝·赫勒逝世,享年90岁。根据匈牙利媒体的报道,赫勒当时正在中欧最大的湖泊巴拉顿湖度假。目击者称,赫勒跳进了湖中开始游泳,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

人物荣誉

莱辛奖,汉堡(1981)

汉娜·阿伦特的哲学教授,不来梅(1994)

塞切尼奖(1995)

荣誉博士,墨尔本(1996年)

欧洲议会意大利节奖(2004)

临物理学金奖(2005)

赫尔曼·科恩奖(2007)

维格的莫尼卡奖(2007)

捷尔吉奖(2007年)

布达佩斯弗里曼(2008)

歌德奖章(2010)

公众活动的匈牙利社会党奖章(2011)

个人作品=

《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

《文艺复兴的人》(1967)

《日常生活》(1968)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1974)

《激进哲学》(1978)

论本能》(1979)

情感理论》(1979)

历史理论》(1982)

《对需要的专政》(1983)

《羞愧的力量》(1985)

超越正义》(1987)

《普通伦理学》 (1988)

《后现代政治状况》 (1988)

《道德哲学》 (1990)

《现代性能够幸存么?》 (1990)

《历史哲学片段》 (1993)

《生态政治学:公共政策和社会福利》 (1994)

现代性理论》 (1999)

混乱的时代》 (2002)

审美哲学》 (2004)

社会评价

阿格妮丝·赫勒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布达佩斯学派 最主要的代表人物,被公认为该学派的发言人。 赫勒已经发表40余部著作,其中大部分被译成英、法、德、意、日、西班牙、丹麦、葡萄牙、塞尔维亚、中文等多种文字。

阿格妮丝.赫勒在其道德理论三部曲《一般伦理学》、《激进哲学》和《论本能》中,沿着克尔凯郭尔提出的"生存三境界"及其选择理论,进一步将生存的选择本身区分为差异性范畴下生存的选择和普遍性范畴下生存的选择,从而为现代社会中"好人存在,好人何以存在?"这一道德中心问题的回答提供了坚实基础。

赫勒的生存的选择理论对于生活在今天的每个人如何面对现代性困境和对道德缺失问题的解决无疑有着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