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阿莫爾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2]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目錄

名詞解釋

阿莫爾型小行星,是近地小行星的子類之一,該分類以小行星1221的名字「阿莫爾」 (Amor) 來命名。這些小行星的近日點均在地球軌道以外,介乎 1.017 至 1.3 AU 之間,不會威脅到地球。火星的兩顆衛星,火衛一及火衛二,有可能原是屬於阿莫爾型小行星,後來被火星的引力擄獲,成為它的衛星。

在眾多阿莫爾型小行星中,較知名的有「愛神星」,探測器NEAR Shoemaker曾在這顆天體上降落。

數量

現時已知的小行星中,有超過1200顆被分為阿莫爾型,截至2006年1月19日,有201顆擁有永久編號,60多顆擁有正式名稱

依半主軸分類

人們又依阿莫爾型小行星與太陽之間的半主軸,把它們分為四類。

阿莫爾II型

II型小行星的半主軸介乎火星與主小行星帶之間,即在 1.52 至 2.12 AU 之間,數量方面約為全部阿莫爾型的三分之一,阿莫爾小行星也是II型的一員。它們擁有中等離心率 (0.17 - 0.52),全數會越過火星軌道。

阿莫爾III型

III型小行星占整個阿莫爾型的一半,全數均來自小行星帶,其半主軸介乎 2.12 至 3.57 AU 之間。它們的離心率較高 (0.4 - 0.6),可運行至地球軌道附近。

由於離心率高,近三分之一的III型小行星會運行至距離木星軌道 1 AU 範圍以內,例如有小行星719和小行星1036,更極端的甚至會穿過木星軌道,例如小行星5370。 又由於它們均在小行星帶以內,不少III型天體均屬於小行星帶的支類。例如小行星887「阿林達」(Alinda) 又被劃分為「阿林達型」。

阿莫爾IV型

IV型小行星的半主軸均在 3.57 AU 以上,數量方面很少。它們擁有很高的離心率 (0.65 - 0.75),全數能橫過木星軌道,但軌道不及「達摩克型」和彗星般橢圓 (e ~ 0.9)。唯一擁有正式名稱的IV型天體是「堂吉訶德」小行星。

越軌天體

掠地小行星

一些小行星的軌道通常會在地球之後,但它們的近日點會處於地球的近日點 (0.9833 AU) 和遠日點 (1.0167 AU) 之間,這些天體被稱為「掠地小行星」,它們同時也分別是屬於「阿波羅型」及「阿莫爾型」,當中前者的近日點均少於1 AU。

潛在危險小行星 不少對地球潛在危險的小行星均屬於「阿登型」或「阿波羅型」,它們會越過地球軌道,但有為數為十分之一的潛在危險小行星屬於「阿莫爾型」。一顆天體的軌道,需距離地球軌道 0.05 AU 或以下,方能列入潛在危險天體。因此,一顆對地球有潛在危險的阿莫爾型小行星,其近日點需在 1.05 AU 以下。這類阿莫爾型天體,現時已知有50顆。

越地小行星 雖然根據「阿莫爾型」的定義,不可能有任何此類天體會越過地球軌道,但當它們靠近地球、火星或木星,它們會因引力攝動而改變軌道,並有機會越過地球軌道,而這些被改變軌道的天體也可能不再屬於「阿莫爾型」,並會編入其他分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