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阿魯巴(Aruba)是一個位於加勒比海地區的島嶼,位於南美洲國家委內瑞拉北方的委內瑞拉灣外海,僅距離巴拉瓜納半島(Paraguana Peninsula)約25公里。阿魯巴目前是荷蘭王國的一個自治國,其與荷蘭之間的關係類似一種聯邦(Commonwealth)體制。由於氣候乾燥,常見熱帶植物數量不多,島上的景象與一般人對加勒比海所抱持的既有印象大異其趣。[1]

阿魯巴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阿魯巴 英文名稱 Aruba
所屬洲 北美洲 首   都 奧拉涅斯塔德(橘城)
主要城市 奧拉涅斯塔德 國慶日 1986年3月18日
國   歌 阿魯巴,我們的國家 國家代碼 ABW
官方語言 荷蘭語 貨   幣 阿魯巴弗羅林
時   區 UTC-4 政治體制 議會制共和制國家
領袖 威廉·亞歷山大,弗雷迪斯·雷方喬爾,邁克·埃曼 人口數量 105,264(2017年) [2]
人口密度 584.8人/平方公里(2017年) 主要民族 非洲裔黑人、原住民
主要宗教 天主教 國土面積 193平方公里
GDP總計 25.84億美元(2011年) 國際電話區號 +297
國際域名縮寫 .aw 最大城市 奧拉涅斯塔德(橘城)
氣   候 熱帶海洋性氣候 地理最高點 哈馬諾塔山
機   場 貝婭特麗克絲女王國際機場 主要景點 阿魯巴島西岸棕櫚灘

地理

地形地貌

加勒比海小安地列斯群島西南的一個島嶼。位於庫拉索(Curacao)島西北約80公里(50哩)和委內瑞拉的帕拉瓜納(Paraguana)半島以北29公里(18哩)。在1986年以前是荷屬安地列斯群島的一部分,1986年阿魯巴成為荷蘭一個單獨的自治領地。

阿魯巴(Aruba)位於加勒比海南部小安的列斯群島最西端的荷蘭海外領地。80%為加勒比印第安人和歐洲白人的混血後裔。官方語言為荷蘭語,通用帕彼曼都語(一種以西班牙語為基礎,雜有葡、荷、英語詞彙的克里奧爾語),也講西班牙語和英語。80.8%的居民信奉天主教,9%信奉基督教新教。首府奧拉涅斯塔德。

阿魯巴是一個地形平坦、完全沒有河流的石灰岩島嶼,以其四周環繞的白色沙灘著名。由於終年受到來自大西洋的貿易風吹拂,雖然地處熱帶地區,阿魯巴卻能保持終年攝氏27度的穩定氣候,有利莞觀光發展。島上可以遍覽全島的最高點,哈馬諾塔山(Mount Jamanota),離海平面也僅有188公尺。比較起貧瘠的東岸,西岸的植被與人口都顯得富庶許多。

由於是個獨立的自治區,阿魯巴底下並沒有更小的次行政區劃分,但在它的東方緊鄰兩座同為荷蘭屬地、隸屬荷屬安地列斯群島的島嶼庫拉索(Curaçao)與博奈爾(Bonaire),三座島嶼經常被合稱為「ABC島嶼」。

氣候狀況

南距委內瑞拉海岸25千米,與其東面的博奈爾島、庫拉索島合稱為ABC群島 。全島長31.5千米,寬9.6千米。地勢低平,只有霍伊伯格山海拔165米。無河流。屬熱帶氣候,溫差較小,平均氣溫最熱月(8~9月)28.8℃,最涼月(1~2月)26.1℃。氣候極端乾燥,降水稀少,一般年降水量不超過508毫米。島上大部分飲水需由海水淡化提供。

土地

全島由火成岩構成,邊緣有珊瑚礁;地勢低平。傑馬諾塔山(Mount Jamanota)高189公尺(620尺)是全島最高點,171公尺(560尺)高的殘丘胡伊堡山(Mount Hooiberg,意為乾草垛)為最具特色的小山。有些地方有無數閃長岩巨礫逐個壘疊在一起,千奇百怪。阿魯巴土壤貧瘠,很少或沒有天然的灌溉。大部分飲水必須由海水淡化供應,島上的蒸餾廠是世界最大者之一。年平均溫度27℃(81℉),變化甚小,受東北信風調節。降雨量很小而多變,一般年降雨量約達430公厘(17寸)。該島位於颶風行經範圍之外。天然植被有各種耐旱的仙人掌、灌木和喬木。

人口

阿魯巴境內人口有很高的比例屬於非洲裔,主要是在17到19世紀間被強迫移民到此地作為奴隸的非洲人後代,但他們也經常會與當地原住民的印地安人混血。除此之外也有部分歐洲人與亞洲人的後裔。

語言

語言上,基於其原本是荷蘭殖民地的背景,阿魯巴是以荷蘭文作為官方語言,所有的官方文件都是以荷蘭文記述流通。但當地居民的母語卻是一種稱為帕彼曼多語[3]   (Papiamento)的克里奧混語方言(Creole),包含有葡萄牙文、西班牙文、英文、荷蘭文、阿拉瓦印地安語乃至於非洲語等的語言要素,主要流行於ABC島嶼上。除此之外,為了與國際環境與周遭大部分使用西班牙文的國家接軌,英文與西班牙文在阿魯巴也有不少人在使用,並且被列入官方制定的教育課程中。

歷史

1499年,阿魯巴被西班牙發現並占有;1636年被荷蘭攫取而由荷屬西印度公司占據。在拿破崙戰爭期間曾被英國短暫統治,並於1816年歸還荷蘭。經濟一直是脆弱不振,直至1920年建成一家石油提煉廠,才迅速提高了島上生活水準。來自加勒比海其他地區、美國、委內瑞拉和歐洲的移民,使阿魯巴人口遽增。儘管它具有新的經濟實力,而在政治上仍從屬於庫拉索島。1986年所獲得的自治地位是為擺脫庫拉索(不是荷蘭)統治而進行的群眾運動結果。1994年阿魯巴政府與荷蘭、荷屬安地列斯政府商議後,決定無限期延長過渡時期到完全獨立。

屬於阿拉瓦(Arawak)部族分支的卡奎提歐(Caquetios)印地安人是阿魯巴島最早的居民,其歷史可以回溯到公元1,000年前後,而1499年時踏上此島的西班牙探險家阿隆佐·德·歐赫達(Alonso de Ojeda)則咸信是第一位來到此地的歐洲人。

1636年阿魯巴被併入荷蘭王國,並且在荷蘭人的統治下持續了約兩百年,直到1805年時荷蘭因為拿破崙戰爭的影響而逐漸失去對阿魯巴島的控制,而由英國接管,但又在1816年時交還荷蘭。

從殖民時代開始阿魯巴島的主要經濟歷經了三個階段的改變,19世紀時的淘金熱在1924年時因為油田的發現與煉油廠的建立而被取代,1990年代以後島上的旅遊業逐漸興起,而成為該島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

原屬荷屬安地列斯群島一部分、也是諸島中最富裕的阿魯巴島,在1983年3月一場由荷蘭、荷屬安地列斯中央政府與包括阿魯巴在內所有荷屬安地列斯島嶼政府共同出席的會議中,決議獲得升格為荷蘭王國內一個獨立的自治國(Autonomous country)的資格。1986年1月1日起阿魯巴正式自荷屬安地列斯脫離,從此以後整個荷蘭王國變成是由荷蘭、荷屬安地列斯與阿魯巴三個個體組成。雖然阿魯巴完全獨立成為一個單一國家的工作原本已被排入議程,並且預計在1996年時獨立,但卻因為居民的反對,經過荷蘭政府、阿魯巴與荷屬安地列斯三方溝通後,在1994年時叫停。荷蘭政府主要關心的是該島的安全議題並且擔心它會變成中南美洲生產的毒品外運的轉運地,而阿魯巴政府則擔心獨立將會造成失業率的提升與經濟上的不穩定。

居民

居民大多為混血種,主要為印第安人與歐洲白人的混血後裔。 其中相當一部分為阿拉瓦克印第安人(Arawak Indian)後裔,常混雜有荷蘭人、西班牙人和非洲人血統。因從未發展起種植園經濟,過去很少有黑奴被送到阿魯巴。官方語為荷蘭語;而日常用語為帕皮亞門托語(Papiamento,在庫拉索島和博奈爾島〔Bonaire〕也操此語),它是以葡萄牙語、西班牙語和荷蘭語為基礎演變而成的一種混合語。英語和西班牙語也廣泛使用。主要宗教為天主教。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較低,自然成長率小於西印度群島的平均數。

政治

總述

荷蘭政府任命的總督,是政府的正式首腦和荷蘭在位君主的代表。行政權被授予以總理為首的部長委員會。該委員會對一院制的立法機關即成年人普選選出的議會(Staten)負責。大多數居民識字。設有各級學校,包括學院。衛生水準甚高。

政體

阿魯巴是荷蘭王國內的一個獨立體(Separate entity)或自治國(Autonomous country),擁有完整的內部事務自治權,只有國防、外交與最高司法權是由荷蘭王國中央政府負責。1986年時頒布憲法,賦予當地人民權力自行選出一位首相,領導一八人編制的內閣,而總督則是直接由荷蘭的君主派任,任期六年。首相的選舉是由民選的21人議會間接選出,無論是正副首相或議員都是四年一任的任期。

國家機構

阿魯巴是荷蘭的海外領地,內政完全自主,防務和外交事務則由荷蘭負責。荷蘭國王為其元首,國王任命的總督為國王代表。總督弗雷迪斯·雷方喬爾,2004年就任。一院制的議會是立法機構,由普選產生21名議員,任期4年。在1993年1月8日舉行的大選中,阿魯巴人民選舉運動獲9席,阿魯巴人民黨9席,阿魯巴愛國黨、民族民主行動、新愛國黨各1席。政府稱部長會議,通常由在議會中占多數議席的政黨組成。政府於1993年3月組成(後略有改組)。總理兼總務部長為 N.奧杜貝爾,副總理M·福拉尼金,經濟和旅遊部長E.布里森。全島有7個政黨。阿魯巴人民選舉運動成立於1971年,為社會黨國際成員,領袖N·奧杜貝爾。阿魯巴人民黨為主要在野黨,1942年成立,曾經執政,領袖H.埃曼。

經濟

到18世紀末以前,阿魯巴被殖民當局用作繁殖馬匹,當地和大陸的印第安人充當牧馬人。只是從19世紀初開始,土地才出售給個別的移民。儘管人們努力種植藥用蘆薈,而農業仍無起色。金礦採掘開始於1824年,但到20世紀初已終止。

到了1920年代聖尼古拉斯(SanNicolas)港開始提鍊石油時,阿魯巴經濟開始改善;原油主要自委內瑞拉進口。1985年煉油廠的關閉激起了嚴重的經濟危機,迄今這場危機已由大力提倡和擴大旅遊業(包括為配合田園詩般的海島風光而興建豪華的賓館和賭場)而解決。為了使阿魯巴經濟多樣化而有一些嘗試,有的想將其建成自由貿易區,有的計畫將其建成國際境外金融中心。阿魯巴主要同美國、委內瑞拉和荷蘭進行對外貿易。島上有國際機場,還可進一步利用汽船和巡航船業務與外部世界聯繫。

阿魯巴約有一半的國民生產毛額(GNP)是來自旅遊業或相關產業,多數的觀光客來自美洲他國,其中又以美國遊客占大多數。除此之外煉油工業與海運仍然貢獻了阿魯巴不少的收入,而農業與生產業的比重則是微乎其微。迄今為止荷蘭每年仍會挹注相當程度的開發援助金給阿魯巴,海外商業服務的發展也是值得關注的財源。

阿魯巴島過去最重要的經濟來源,煉油廠,在1985年時曾一度關閉,但又在1993年後恢復運作,是島上唯一有代表性的工業生產,也提供不少的外貿收入與工作機會。

在升格為荷蘭王國的自治體之前,阿魯巴原本是採用與母國同樣的貨幣單位「盾」,稱為阿魯巴盾(Aruban Guilder, AWG)。但在1986年成為荷蘭王國內的自治國家之後,阿魯巴成立了自己的中央銀行,並且發行新的貨幣單位,阿魯巴弗羅林(Aruban Florin,其國際貨幣代號仍稱為AWG,雖然也常以Afl的縮寫稱呼之)。阿魯巴弗羅林採取與美元鎖定匯率的方式運作,每一美元可以兌換1.79阿魯巴弗羅林,自啟用以來,此匯率未曾變動過。常年的高通貨膨脹是阿魯巴經濟上的隱憂,但該島僅有1%的超低失業率比較起周圍的加勒比海國家,仍然是難得一見。

2005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滬總值:22.58豁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1800美元(2004年)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4%

通貨膨脹率:3.4%

失業率:吩6.9%

教科

文化

奧拉涅斯塔德的文化中心終年提供音樂會、芭蕾舞、民間故事和藝術展覽 。該市還有歷史博物館、考古博物館和錢幣博物館。2月的狂歡節和新年有極其絢麗多彩的慶祝活動。

阿魯巴複雜的族群混合,意味着文化上也是多元的,除了母國荷蘭的影響外,許多其它歐洲國家乃至於非洲的文化,也可以在這裡看到。由於大量的美國觀光客來此度假(約占每年為數70萬的旅客里六成人數),帶來了美式文化的影響。但也有人擔憂擴張過度的觀光客數量將會造成島上的衝擊,因此開始有限制旅客人數的措施被討論。

阿魯巴島西岸的棕櫚灘(Palm Beach)是島上主要的觀光客集中地,以長達10公里的連續白色沙灘與海邊的度假屋著名,又有藍綠色海岸(Turquoise Coast)的美名。

位在首府橘城(Oranjestad)近郊的碧翠斯女王國際機場(Queen Beatrix International Airport)擁有多條飛往美國東岸主要城市的國際航線,是前往阿魯巴最便利的方式。

教育

阿魯巴實行非義務教育。初等教育從6歲開始,學制6年。中等教育學制5年。政府教育開支約占預算的25% 。無大學 。全島有6家報紙 ,主要是《阿魯巴朋友報》(荷文)和《 新聞報》(英文)。阿魯巴電視台是商業電視台 。 6家廣播電台,除1家為宗教和文化台外,其餘均是商業台。

體育

1988年,阿魯巴首次參加奧運會,之後從未缺席歷屆奧運會,但未有奧運獎牌收入。阿魯巴主要的優勢項目是跆拳道。 [4]

宗教

宗教上,約有八成的阿魯巴人信仰天主教

觀光

島嶼秀麗的自然風光天下獨一無二,奢華慵懶是它的代名詞。島上建有與拉斯維加斯相媲美的賭場、頂級豪華酒店、奢侈高端的購物中心。各種各樣的水上運動更加豐富了除燈紅酒綠的放縱娛樂消遣的休閒時光。 [5]

阿魯巴複雜的族群混合,意味着文化上也是多元的,除了母國荷蘭的影響外,許多其他歐洲國家乃至於非洲的文化,也可以在這裡看到。近年來由於大量的美國觀光客來此度假(約占每年為數70萬的旅客里六成人數),帶來了美式文化的影響。但也有人擔憂擴張過度的觀光客數量將會造成島上的衝擊,因此開始討論限制旅客人數的措施。

阿魯巴島西岸的棕櫚灘(Palm Beach)是島上主要的觀光客集中地,以長達10公里的連續白色沙灘與海邊的度假屋著名,又有藍綠色海岸(Turquoise Coast)的美名。

位於首府奧拉涅斯塔德近郊的貝婭特麗克絲女王國際機場,擁有多條飛往美國東岸主要城市的國際航線,是前往阿魯巴最便利的方式。

相關視頻

1、阿魯巴遊記 | Aruba Vlog | 阿魯巴 火烈鳥

2、超級遊艇目的地之加勒比海Aruba

參考來源

  1. 荷蘭國家概況  ,外交部,2019年12月
  2. 阿魯巴gdp、人口  ,世界銀行,2019-01-01
  3. 阿魯巴島(荷),人民網,2000年12月29日
  4. 阿魯巴  ,網易,2012-10-25
  5. 盤點:加勒比10大海島  ,新華網,201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