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上作
作者介紹
袁枚(1716-1797),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築築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1]
袁枚倡導「性靈說」,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與趙翼、張問陶並稱「性靈派三大家」,為「清代駢文八大家」之一。文筆與大學士直隸紀昀齊名,時稱「南袁北紀」。主要傳世的著作有《小倉山房文集》、《隨園詩話》及《補遺》,《隨園食單》、《子不語》、《續子不語》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摯,流傳久遠,古文論者將其與唐代韓愈的《祭十二郎文》並提。[2]
袁枚是清朝乾嘉時期代表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和美食家。
正文
憶昔童孫小,曾蒙大母憐。勝衣先取抱,弱冠尚同眠。
髻影紅鐙下,書聲白髮前。倚嬌頻索果,逃學免施鞭。
敬奉先生饌,親裝稚子綿。掌珠真護惜,軒鶴望騰騫。
行藥常扶背,看花屢撫肩。親鄰驚寵極,姊妹妒恩偏。
玉陛臚傳夕,秋風榜發天。望兒終有日,道我見無年。
渺渺言猶在,悠悠歲幾遷。果然宮錦服,來拜墓門煙。
返哺心雖急,舍飴夢已捐。恩難酬白骨,淚可到黃泉。
宿草翻殘照,秋山泣杜鵑。今宵華表月,莫向隴頭圓。[3]
作者生平
袁枚幼年家貧,仰賴母親針線女紅持家,發憤苦讀,十二歲(1728年)中秀才。乾隆元年(1736年)受廣西巡撫金鉷推薦應博學鴻儒科考試,年僅二十歲,是當時年紀最小的,故未錄取。三年(1738年)舉人。
乾隆四年(1739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調江蘇,先後於,歷任溧水、江寧、江浦、沭陽任縣令七年,為官政治勤政頗有名聲,奈仕途不順,無意吏祿;乾隆十四年(1749)辭官隱居於南京小倉山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嘉慶二年(1797),袁枚去世,享年82歲,去世後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稱「隨園先生」。[4]
參考資料
- ↑ 袁枚,詩詞網
- ↑ 「袁枚」詩詞全集(37)首),詩詞名句網
- ↑ 袁枚的詩文全集《隴上作》,古詩文網
- ↑ 「袁枚」詩詞全集(37)首),詩詞名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