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陳書·蕭引傳出自於《陳書》,是一本紀傳體史書,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記南朝陳朝史。記載自陳武帝陳霸先即位至陳後主陳叔寶亡國前後三十三年間的史實,成書於貞觀十年(636年)。 [1]

目錄

原文

蕭引字叔休。方正有器局,望之儼然,雖造次之間,必由法度。性聰敏,博學,善屬文,釋褐著作佐郎。侯景之亂,梁元帝為荊州刺史,朝士多往歸之。引曰:「諸王力爭,禍患方始,今日逃難,未是擇君之秋。吾家再世為始興郡,遺愛在民,正可南行以存家門耳。」於是與弟彤及宗親等百餘人奔嶺表。時始興人歐陽頠為衡州刺史,引往依焉。頠後遷為廣州,病死,子紇領其眾。引每疑紇有異,因事規正,由是情禮漸疏。及紇舉兵反,時京都士人岑之敬等並皆惶駭,唯引恬然,謂之敬等曰:「君子正身以明道,直己以行義,亦復何憂懼乎?」及章昭達平番禺,引始北還。

高宗召引問嶺表事,引具陳始末,帝甚悅,即日拜金部侍郎。引性抗直,不事權貴,左右近臣無所造請,高宗每欲遷用,輒為用事者所裁。及呂梁覆師,戎儲空匱,乃轉引為庫部侍郎,掌知營造弓弩槊箭等事。引在職一年,而器械充牣。十二年,吏部侍郎缺,所司屢舉王寬等,帝並不用,乃中詔用引。時廣州刺史馬靖甚得嶺表人心,而兵甲精練,每年深入俚洞,又數有戰功,朝野頗生異議。高宗以引悉嶺外物情且遣引觀靖審其舉措諷令送質引奉密旨南行既至番禺靖即悟旨盡遣兒弟下都為質。還至贛水,而高宗崩,後主即位,轉引為中庶子,以疾去官。

明年,京師多盜,乃復起為貞威將軍。時殿內隊主吳璡,及宦官李善度、蔡脫兒等多所請屬,引一皆不許。引族子密時為黃門郎,諫引曰:「李、蔡之勢,在位皆畏憚之,亦宜小為身計。」引回:「吾之立身,自有本末,亦安能為李、蔡改行。就令不平,不過解職耳。」吳璡竟作飛書,李、蔡證之,坐免官,卒於家,時年五十八。 (節選自《陳書•蕭引列傳》,有刪改)

譯文

蕭引字叔休。為人端莊正直有才識和度量,看上去矜持莊重,雖是倉猝之間,做事必按法律制度。天性聰慧敏達,博學,擅長做文章,脫去平民布衣穿上官服出任著作佐郎。侯景叛亂時,梁元帝任荊州刺史,朝廷官員大多前往歸附他。蕭引說:「諸王盡力爭奪,禍患剛開始,今日逃難,不是選擇君主的時候。我家兩代有人做過始興郡的地方長官,留下的恩惠還在百姓中,正可前往南邊以保存家門。」於是和弟弟蕭彤以及宗族親屬等一百餘人逃往嶺表。當時始興人歐陽頠任衡州刺史,蕭引前往依附。歐陽頠後來調任廣州刺史,病死,歐陽頠的兒子歐陽紇統領他的部眾。

蕭引常懷疑歐陽紇有異心,因而加以規勸糾正,因此兩人在情禮上漸漸疏遠。到歐陽紇興兵造反,當時京都籍的士人岑之敬等都惶恐害怕,只有蕭引安然如故,對岑之敬等說:「君子修身是用來申明道理,使自己正直是用來行道義,還有什麼可憂慮畏懼的呢?」到章昭達平定番禺後,蕭引才往北回來。高宗召見蕭引詢問嶺表的事情,蕭引完整地陳述了事情始末,高宗十分喜悅,即日任命蕭引為金部侍郎。蕭引坦率耿直,不媚權貴,不曾去拜訪皇帝身邊的近臣,高宗每次想要提拔任用他,總被當權的人阻礙。到呂梁之戰全軍覆滅,軍需儲備空虛匱乏,於是轉而任用蕭引為庫部侍郎,掌管制造弓弩槊箭等事。

蕭引在職一年,而器械充足。太建十二年,吏部侍郎一職空缺,有關官員屢次舉薦王寬等人,高宗都不用,而是親自下詔令任用蕭引。當時廣州刺史馬靖在嶺表非常得人心,而且軍隊精強幹練,每年深入俚洞,又有幾次戰功,朝廷和民間產生了許多異議。高宗因為蕭引熟悉嶺外情況,就派蕭引去看馬靖,觀察他的舉措,委婉地令他送人質。蕭引奉密旨南行,已到番禺,馬靖就領悟了高宗旨意,遣送全部兒子和弟弟去都城做人質。返回至贛水時,高宗崩,後主登位,改任蕭引為中庶子,因為有病辭去官職。第二年,京城出現許多盜賊,於是又起用蕭引為貞威將軍。

當時宮殿內的隊主吳璡,以及宦官李善度、蔡脫兒等人多次有所請託,蕭引都不准許。蕭引同宗族的子弟蕭密當時任黃門郎,規勸蕭引說:「李、蔡的勢力,在位的官員都畏懼他,也應該稍微為自身着想。」蕭引說:「我立身處世,自有主次,難道能為李、蔡改變操行。就是使他們不舒服,不過解除我的職務罷了。」吳璡竟然寫匿名信,李、蔡為此作證,蕭引獲罪免除官職,死於家中,當時年紀五十八歲。[2]

作者簡介

姚思廉(557—637),吳興(今浙江湖州)人 ,名簡,以字行 。早年從父察讀《漢書》,盡得家學。南朝陳時,任會稽王主簿。入隋,任漢王府參軍。父察曾撰梁、陳二史,未成,遺令他續撰之。

又奉詔與起居舍人崔祖浚修《區宇圖志》。遷代王侑侍讀。入唐,為秦王府文學館學士、太子洗馬。貞觀初,遷著作郎、弘文館學士。三年(629),奉詔與秘書監魏徵同撰梁、陳二史,乃據家藏舊稿,兼采謝昊(一作吳)、傅縡、顧野王諸家之書,撰成《梁書》《陳書》。官至散騎常侍。

姚思廉在撰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著舊稿。自貞觀三年至貞觀十年,歷時七年最終完成了《梁書》與《陳書》的撰寫工作。姚察及姚思廉父子雖為史學家,但都有較深厚的文字素養,於史文撰著方面,文字簡潔樸素,力戒追求辭藻的華麗與浮泛,繼承了司馬遷及班固的文風與筆法,在南朝諸史中是難能可貴的。[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