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砥
陳國砥主教(英語:Bishop Aloysius Chen Guodi,1875年11月7日-1930年3月9日),聖名類思,第一批6名中國籍主教之一。山西潞安安陽村人。
古希臘時期,君士坦丁堡被稱為拜占庭,拜占庭帝國之名便來源於此[1]。拜占庭帝國從來不是這個國家的國名,只是史學界為了區分同時存在的「神聖羅馬帝國」而對東羅馬帝國的一個稱呼,也是對東羅馬帝國典型的希臘文化特點[2]的概括。
目錄
簡介
1896年在洞兒溝入方濟各會。1903年3月13日晉升神父。在太原大修院擔任拉丁文及護教學教授。1911年任太原主教座堂本堂神父。1921年任臨縣總鐸區總本堂。成為太原教區中國神職界領袖。
1926年5月7日,教廷從太原教區分出15個縣設立汾陽教區,5月10日任命陳國砥為代牧主教。同年10月28日耶穌君王節,在羅馬在梵蒂岡由教宗庇護十一世親自祝聖。1927年5月,他率領太原教區全體國籍神父前往山西汾陽的新教區。3年後在那裡去世。
主教
主教是基督宗教的高級聖職人員職稱,為天主教、東正教與聖公會採用,詞源自希臘文「episkopos」(επίσκοπος),即「epi」(由上往下)及「skopos」(觀察者),意為監督(overseer)。依據初期教會的傳統,祝聖主教代表授予聖職聖事的圓滿性。主教即是借着聖靈/聖神被祝聖為教會中的牧人及管理者,也是教義的導師及聖職敬禮的司祭。在一般基督宗教主流教會,指耶穌基督派遣使徒/宗徒繼續實行祂的使命,到了第一世紀末至第二世紀初就形成了主教的制度。
視頻
陳國砥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跨越千年的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西行文化,搜狐,2017-06-04
- ↑ 古希臘文明的形成及其特徵,搜狐,2017-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