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陈小奇广东省普宁市赤岗镇陈厝寨人,1954年5月出生于广东普宁,中国词曲作家,音乐制作人及电视剧制片人,文学创作一级作家,音乐高级副编审,广州陈小奇音乐有限公司总监。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常务副主席、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主席、广东音乐文学学会会长、广东省粤港澳促进会副会长、广东棋文化促进会名誉副会长、广东作家书画院副院长、华南理工大学流行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1]

陈小奇
出生 1954.5
广东省普宁市赤岗镇陈厝寨
国籍 中国
职业 词曲作家,音乐、电视剧制片人
知名于 《高原红》、《又见彩虹》获中国音乐界最高奖项"金钟奖"
知名作品涛声依旧
我不想说
九九女儿红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陈小奇

民族 汉族

职业 词曲作家,音乐、电视剧制片人

毕业院校 中山大学中文系

主要成就 《高原红》、《又见彩虹》获中国音乐界最高奖项"金钟奖"

籍贯 广东普宁

语言 普通话,潮州话

人物经历

陈小奇,1978年成为改革开放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学生中的一员,同年考上中山大学后陈小奇离开普宁远赴广州上大学,1982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同年进入中国唱片总公司广州分公司,历任戏曲编辑,音乐编辑,艺术团团长,企划部主任等职,1993年调任太平洋影音公司总编辑、副总经理,1997年调任广州电视台音乐总监,同年底创立了自己的广州陈小奇音乐有限公司。

1986年在广州由《现代人报》主办《陈小奇词作研讨会》;

1989年在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歌曲集《草地摇滚--陈小奇作词盒带歌曲100首》;

1990在广州创办"广东流行音乐创作学会"并推选为会长;

1992年在广州友谊剧院举办《风雅颂--陈小奇作品演唱会》;

1993年率旗下歌手李春波、甘苹、陈明、张萌萌赴北京、上海举办中唱广州公司歌手推介会,揭开"岭南风"热潮帷幕,在全国掀起签约歌手热;

1994年在深圳体育馆举办第二次个人作品演唱会《涛声依旧--陈小奇经典作品大型歌舞晚会》;

视频

著名词曲作家陈小奇生日明星祝福视频(毛宁、杨钰莹、陈明等)


1995年在上海获94--95年度中国最杰出音乐人奖。同年被国家文化部指派作为中国唯一评委,赴哈萨克斯坦参加第六届亚洲之声国际流行音乐大奖赛;

1996年在全国晚报文化记者协会举办的歌坛十年大型回顾活动中由群众投票评选为86--96全国十大词曲作家;

1997年在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个人书法集《陈小奇自书歌词选》并在广东画院展出;广东卫视专门为此拍摄了专题片《词坛墨客陈小奇》并在《艺术太空》栏目播出;

1998年初任广州电视台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姐妹》(《外来妹》第二部)制片人。(《姐妹》荣获中国第十七届电视金鹰奖、广东省第六届鲁迅文艺奖);

同年初在广州创建流行音乐培训学校--《广州陈小奇流行音乐研习院》;

1998年9月19日在汕头市林百欣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第三次个人作品演唱会《涛声依旧--陈小奇歌曲作品98汕头交响演唱会》;

1999年广州陈小奇音乐有限公司成功地策划并承办了由国家旅游局主办的\'99首届全国旅游歌曲大赛活动在全国旅游界引起轰动,颁奖晚会于2000年1月12日晚黄金时间由中央电视台播出,陈小奇任总策划和艺术总监;

2000年4月份出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中央电视台承办的第九届"步步高" 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组通俗唱法评委;(国家级)

2000年5月,在广州创建大型专业音乐网站《中华好歌网》并出任艺术总监;

2000年6月份再次出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中央电视台承办的第九届"步步

高" 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通俗唱法评委;(国家级)

2000年8月份出任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评委;(广东卫视)

2000年8月份出席广东阳江举行的首届亚洲沙滩排球节;并为此创作了《永远的眷恋》主题歌,受到高度赞扬;

2000年11月份出任上海举行的亚洲音乐节亚洲新人大赛总决赛国际评委;

2000年11月份出任上海亚洲音乐节歌唱组合大赛总决赛国际评委;

2001年9月份创作歌曲《又见彩虹》被选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会歌;

2001年10月份出任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总决赛国际评委;

2001年歌曲《又见彩虹》获2001年度广东乐坛歌曲创作大奖;

2002年1月18日出任MTV英特尔新声赛广东赛区总决赛评委;

2002年1月31日-2月1日出任由北京、上海等全国十家电视台主办2002春节外国人中华才艺大赛总决赛评委;

2002年4月9日出任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广东赛区业余组通俗唱法评委;

2002年5月歌曲《又见彩虹》(作词)获第二届全国金钟奖;

歌曲《高原红》 (词曲)获第二届全国金钟奖;

2002年8月24日出任第五届上海亚洲音乐节中国新人歌手选拔赛总决赛评委会主任;

2002年10月歌曲《人民的儿子》(电影《邓小平》主题歌)获省委宣传部十六大"颂歌献给党"征歌活动 获奖歌曲。

2004年,为庆祝母校中山大学建校80周年,作词、作曲《山高水长》,至今广为传唱,已成为学校很多仪式活动的演唱歌曲,被广泛认为是中山大学的第二校歌,并被校友总会确定为中山大学校友之歌。

2009年以总制作人,艺术总监的身份打造了气势恢弘的《客家意象》。

2012年5月13日 参加广州珠江音乐界大汇演

2013年12月1日 参加佛山市流行音乐学会《启航2》新专辑发布会。

主要作品

音乐作品

陈小奇于1983年开始流行歌曲创作,有两千余首作品问世,约200首作品分获"中国音乐金钟奖"、"金鹰奖"、"中国十大金曲"等各类奖项;代表作品有:《涛声依旧》、《大哥你好吗》、《九九女儿红》、《我不想说》、《高原红》、《为我们的今天喝彩》、《跨越巅峰》、《拥抱明天》、《大浪淘沙》、《灞桥柳》、《烟花三月》及中国第一首企业歌曲--太阳神企业形象歌曲《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等。其中《涛声依旧》自问世以来迅速风靡海内外,并久唱不衰,成为大陆流行歌曲的经典作品,并入选"中国原创歌坛20年50首金曲奖";《跨越巅峰》、《又见彩虹》及《矫健大中华》则分别被评选为首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会歌和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会歌及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会歌;《高原红》、《又见彩虹》获中国音乐界最高奖项"金钟奖";原创专辑《阿咪啰啰》(容中尔甲演唱)获中国金唱片奖最佳制作奖、音乐专辑《客家意象》获中国金唱片奖评委会创作特别大奖。其词曲作品以典雅、空灵、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南派艺术风格独步大陆乐坛。 电视剧作品

1998年由陈小奇制作的20集电视连续剧《姐妹》荣获中国第十七届电视金鹰奖、广东省第六届鲁迅文艺奖。

这是一部反映90年代南中国新一辈"外来妹"生活的20集电视连续剧《姐妹》,由谢丽虹、达人编剧,袁军导演,陈小奇担任制片人,广州电视台摄制的这部电视连续剧,以一对相依为命的姐妹殷小荞、殷小麦及其身边的一群姐妹们在南方某大城市的"外来妹"生活为线索,真实地表现了她们艰难曲折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力图展示出外来妹们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不同的生活方式及不同的价值观念,揭示出一个深刻的人生命题:带着梦想和理想南下的外来姐妹们,面对严峻的现实和商业大潮的诱惑,该怎样选择自己的明天?《姐妹》的主创人员为使该剧取得岭南电视剧突破性的进展,在视点上,以平常心写平常人,着重于女性的性格、命运的发掘与铺陈,以较强的演员阵容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塑造出鲜明的姐妹形象,以清新朴实、细腻而流畅的笔触赋予该剧一种充满美感的情致,追求可视性与思想性完美统一的艺术效果。该剧系1998广州精品工程重点项目之一。

书籍画册作品 《陈小奇自书歌词选》

《广东作家书法作品集--陈小奇书法作品》

《涛声依旧--陈小奇歌词精选200首》

《中国流行音乐与公民文化-草堂对话》(获广东省鲁迅文艺奖)

《草地摇滚--陈小奇作词盒带歌曲100首》

获奖记录

《风正帆扬》:(作词)获全省反腐倡廉歌曲创作铜奖 。

《亲爱的党啊,谢谢你》:参加"争创三有一好,争当时代先锋"文学艺术作品征集评选活动,荣获金奖。

《老兵》:获全国警察形象歌曲大赛二等奖。获第五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乐坛特别贡献奖"。

《马兰谣》:获文化部向全国推荐第一批十首新创少儿歌曲。获文化部向全国推荐第一批十首新创少儿歌曲。

《追春》:获中央电视台中国形象歌曲展播"最佳作曲奖"

《又见彩虹》:(作词)获第二届全国金钟奖。被选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会歌。

《高原红》:(词曲)获第二届全国金钟奖。

《人民的儿子》:获广东音乐台"颂歌献给党" 获奖歌曲。

《永远的眷恋》:获2001年全国公益、城市、企业歌曲大赛作词作曲金奖。

《涛声依旧》:获上海举办的"中国原创歌坛 20年金曲评选"中入选最后的30首金曲。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二十世纪经典歌曲评选"中入选最后的20首金曲。获"群星耀东方"第一届十大金曲奖。获"群星耀东方"第一届最佳作词奖。

《朝云暮雨》:获罗马尼亚国际MTV大赛金奖。《我不想说》获"九十年代观众最喜爱的电视歌曲"作词奖。获96年广州新音乐十大金曲评选活动第一季度十大金曲奖。 获《中国流行歌坛十年成就奖》。 在"中国当代歌坛经典回顾展"活动中,荣获《中国十大词曲作家奖》。获中央电视台MTV大赛银奖。《我不想说》获北京音乐台93-94年度金曲奖。《白云深处》获第八届广东创作歌曲大赛年终总选十大金曲

《拥抱明天》:获"九十年代观众最喜爱的电视歌曲"作词奖。 获广东广播新歌榜97年度乐坛贡献奖。获中央电视台第五届全国青年歌手"五洲杯"电视大奖赛优秀歌曲评选一等奖 。获第一届世界女足锦标赛会歌创作奖。

《大哥你好吗》:获中央电视台MTV大赛铜奖

《三个和尚》:获中央电视台MTV大赛铜奖《假日我在路上等着你》被评为中国第六届中学生运动会歌曲。获全国少年儿童歌曲新作创作奖。获上海东方电视台MTV大赛最佳作词奖《大哥你好吗》

获中央电视台第六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优秀歌曲评选一等奖。

《我不想说》:获中国首届电视剧优秀歌曲评选(1958-1991)金奖。获中国首届电视剧优秀歌曲评选(1958-1991)铜奖 因创作成就获新时代影音公司最佳歌曲创作奖。

《九亿个心愿》:获中国第二届农民运动会纪念奖。

《跨越巅峰》:被选定为第一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会歌,同时获第一届世界女足锦标赛贡献奖。《跨越巅峰》为第一届世界女足锦标赛会歌获中唱广州公司记大功一次。《跨越巅峰》获第一届世界女足锦标赛会歌创作奖。

《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爱》:获第一届世界女足锦标赛会歌创作奖。

《起点》:获第一届世界女足锦标赛会歌创作奖。

《船夫》:获"虹雨杯"全国歌词大奖赛三等奖。

《我不再等待》:获'87五省(一市)校园歌曲创作、演唱电视大赛总决赛优秀作词奖。

《父亲》:在全国青年首届民歌通俗歌曲大选赛中获八大金曲奖。在全国青年首届民歌通俗歌曲大选赛中获作词牡丹奖

《梦江南》:在全国青年首届民歌通俗歌曲大选赛中获八大金曲奖。

个人荣誉

陈小奇曾获"中国十大词曲作家奖","中国最杰出音乐人奖"、"中国金唱片奖最佳音乐人奖"、广东流行乐坛三十年大型庆典及三十五年大型庆典唯一的"最杰出音乐人奖";并获得"当代岭南文化名人"及由中共省委统战部等单位授予的"广东省第二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及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颁发的"广东省音乐界领军人"等荣誉称号。

作为制作人及制作总监,陈小奇先后推出甘苹、李春波、陈明、张萌萌、林萍、伊扬、光头李进、廖百威、陈少华、山鹰组合、火风、容中尔甲等著名歌手。

1997年在广东画院举办了个人歌词作品自书书法展;1998年作为制片人制作了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姐妹》并获全国金鹰奖长篇电视连续剧奖;1999年成功策划组织了首届全国旅游歌曲大赛并首次提出"旅游歌曲"概念;2003至2005年,成功策划并组织了首届中国梅州国际山歌节及"唱响家乡"四城市大型组歌采风创作演出系列活动;2007年,成功策划了广东流行音乐三十周年大型庆典系列活动及十集电视专题片《广东流行乐坛30年》;2009年,作为总制作人、总导演、总编剧及词曲创作,陈小奇为世界客都梅州市策划排演了广东第一个常设性本土文化旅游演出--大型民系风情歌舞《客家意象》,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2012年成功策划了广东流行音乐三十五周年庆典系列活动及首届广东流行音乐节 "萝岗之夜"《岁月经典》、《动力先锋》两场大型演唱会。

陈小奇曾先后举办六次个人作品大型商业演唱会。曾应邀担任哈萨克斯坦第六届亚洲之声流行音乐大奖赛中国评委;中央电视台2000、2004、2006年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总决赛评委;中国音乐金钟奖流行音乐大赛2007、2009年总决赛评委;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总决赛评委;上海国际音乐节总决赛评委会主任等多个全国各地歌唱大赛及创作大赛评委。

曾出版个人创作歌曲集、歌词集各一部,理论著述《中国流行音乐与公民文化--草堂对话》一部并获2009年广东省鲁迅文艺奖,自书歌词书法集一部。

曾在《人民日报》、《星星诗刊》、《作品》等各地报刊发表现代诗歌约2000多行。2003年,长诗《天职》在《人民日报》及《南方日报》发表并获广东省委宣传部抗非典文学创作二等奖;2008年为汶川地震创作长诗《生命的尊严》由广东卫视播出,并在《南方日报》及《作品》杂志全文刊登。长篇散文《岁月如歌》获全国叙事体散文征文第二名。

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美国纽约华人广播网、美国侨报、日本朝日新闻社、凤凰卫视、香港亚视等上百家海内外媒体对其进行了数百次专访及报道。

人物评价

华语流行音乐的建功立业者[1] 在慌里慌张的大陆流行史上,可能至今都尚未超越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那股岭南音乐旋风。那是毛宁、杨钰莹、李春波、甘萍、陈明、张萌萌、林萍、伊扬、光头李进、廖百威、陈少华、山鹰组合、火风、容中尔甲等一串名字,以及《涛声依旧》、《大哥你好吗》、《九九女儿红》、《我不想说》、《小芳》等无数首至今被传唱的金曲,这些名字是华语流行音乐的一个密码,也是见证青春、成长和葱郁年华的印记和符号。

在这股上世纪九十年代流行音乐风潮中,陈小奇是背后英雄,他是上述这些名字中大多数背后的那个人,作为词曲作者,那种温暖柔软的曲风和古朴清新的歌词即便过时,那也是不能遮蔽其风靡之时的光芒的。

流行音乐即是流行的,就存在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说,流行即意味着有一天被排斥到潮流之后,新人和新鲜永远是人们对流行的追逐方向。如果说《涛声依旧》、《我不想说》的古韵和温婉令其在流行之路畅通无阻的话,那么陈小奇与之同时创作出的《大哥你好吗》、《九九女儿红》则成了与时代节奏合拍的一种曲调,那是高亢和进步,甚至还包含着希望和憧憬。

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广东当年即是经济腾飞的重地,也是中国流行音乐第一辉煌的诞生地。历史没那么多"假如",但"假如"起来也会比较有趣,比如假如当初毛宁、杨钰莹以及他们这伙歌手的领头人陈小奇在北京,还会有九十年代的流行音乐辉煌吗?假如不是陈小奇,而是其他词曲作者身在太平洋影音、新时代影音,还会写出《涛声依旧》、还会被如此大规模地传唱吗?

倘若"假如"变成真实的历史,那么答案其实也不难揣测,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当然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比方说,当时的毛宁也不是一开始出道就在广州,还有其他歌手也有从外地来到广州发展的,而《涛声依旧》即便由当时的非广东歌坛的某某写出,那也恐怕得不到那种隆重的宣传和推广,所谓成功当然是综合因素在历史某个精致的点上的巧妙结合才能诞生出的产物。

"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无助的我,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才发觉,又回到你面前……"诗词很难有过时一说,无论是当初还是今日,来看这样的歌词都不会认为其存在什么繁琐的意义或者高超的意味,它是平庸里萃取出来的淡淡挽歌,它是让人痉挛和澎湃的九十年代的按摩膏和安抚剂,它是时代背后催人留步的阵阵缠绵私语,陈小奇并非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的救世主,但却是这块称不上奇迹和辉煌版图上的建功立业者。[1]

黄沾生前说过一句话:大陆有陈小奇,不必到香港。香港词作家黄沾生前说过一句话:大陆有陈小奇,不必到香港。陈小奇被舆论称为真正岭南流行文化的旗手。回顾一下中国30年的流行音乐史,陈小奇确实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这个名字前面常常被冠之以"广东乐坛领军人"、"广州流行音乐掌门人"、"流行音乐的创作奇才"这样的定语。他至今有约2000首作品问世,约200首作品获奖,他先后推出过李春波、甘苹、容中尔甲等著名歌手,他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流行音乐的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与见证人。

视频

陈小奇歌词大师班视频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