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貴(院士)
陳文貴(1902.8.1-1974.1.1),中國科學院院士,微生物學家,1902年8月1日生於四川永川。
1929年畢業於成都華西協和大學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74年1月1日在成都逝世。
陳文貴從事醫學微生物學研究和防疫工作。1952年赴朝鮮參加領導中國人民志願軍防疫工作, 獲我國政府頒發的獎狀、獎章和朝鮮政府授予的二級國旗自由勳章。
目錄
人物簡介
陳文貴(1902.8.1-1974.1.1),微生物學家。生於四川永川。1929年畢業於成都華西協和大學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建國後曾歷任西南軍政委員會衛生部副部長、中央衛生部防疫司司長、中國醫學科學院流行病學微生物學研究所所長,四川醫學院教授、副院長。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從事醫學微生物學研究和防疫工作。1930年代初研究細菌血清病理學,1930年代中期起致力於鼠疫防治研究,經常深入鼠疫流行地區實地考察。1940年代初率隊實地調查,撰寫《湖南常德鼠疫報告書》,是日軍在中國進行細菌戰的最早見證人與控訴人。
人物生平
1917年,進江津縣中;民國11年進湖南雅禮大學醫預科;(湘雅醫學院預科)民國12年進長沙湘醫學院學習(湘雅醫學院)。
1925年五月下旬,英日帝國主義在上海青島屠殺工人學生,製造了五卅慘案和青島慘案,湘雅醫學院爆發了針對校方的示威遊行和罷課活動,這種活動導致湘雅醫學院當時被迫停辦,陳文貴偕同弟弟陳文鏡參加校內學生的革命活動,被校方列入黑名單,不能在湘雅醫學院當時被迫停辦後轉學去其他醫學院。
1926年,北伐戰爭開始。葉挺率獨立團作為先鋒,該團擴編為兩個師,陳文貴偕同弟弟陳文鏡一起成為第二十四師的團衛生隊軍醫,當時的師長是葉挺。
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葉挺率部參加,陳文貴偕同弟弟陳文鏡一起在部隊中擔任軍醫。
民國17年。春轉入成都協和大學醫科學習;
民國18年7月。畢業,獲博士學位。
民國18-23年,陳文貴任北平協和醫學院病理科助教,著有《嗜菌體對霍亂細菌的分解》、《恢復期病人霍亂細菌的粗型》等5篇論文,分別發表在美國的《實驗生物》和《醫學會刊》上。
民國25年春,陳文貴被國聯聘請為世界衛生組織公共衛生視察員,到印度孟買哈佛金研究所進行鼠疫防治研究,撰寫《參觀訪問印度防治鼠疫的報告》。
1950年2月,陳文貴任西南軍政委員會衛生部部長錢信忠的臨時衛生顧問。7月,出任西南軍政委員會衛生部副部長,兼中華醫學會西南會理事長。
1952年。美國在朝鮮進行大規模細菌戰,中央衛生部派陳文貴赴朝鮮任中國人民志願軍衛生部顧問,搜集美軍空投的昆蟲標本,揭露美軍侵略者的罪行,12月陳文貴出席在維也納召開的世界和平大會,在會上揭露美軍使用細菌武器的罪行,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對中朝兩國人民的支持和同情。中國政府發給他榮譽獎狀,朝鮮人民政府授予陳文貴二級國旗勳章,陳文貴回國後,還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和宴請。
1974年6月15日與世長辭,終年72歲。
個人生活
弟弟:留美腹腔外科專家陳文鏡,陳沖的爺爺,二級教授。
孫女:陳沖,著名影星。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20世紀30年代初研究細菌血清病理學,30年代中期起致力於鼠疫防治研究,經常深入鼠疫流行地區實地考察。40年代初率隊實地調查,撰寫《湖南常德鼠疫報告書》,是日軍在中國進行細菌戰的最早見證人與控訴人。1952年赴朝鮮參加領導中國人民志願軍防疫工作。
榮譽表彰
獲中國政府頒發的獎狀、獎章和朝鮮政府授予的二級國旗自由勳章。
社會任職
建國後歷任西南軍政委員會衛生部副部長、中央衛生部防疫司司長、中國醫學科學院流行病學微生物學研究所所長,四川醫學院教授、副院長。畢生從事醫學微生物學研究和防疫工作。
解放後,陳文貴被評為一級教授和中國科學院生物地學部委員,並擔任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和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