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燦
陳星燦,男,漢族。1964年出生於河南省長葛縣,1985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人類學系考古專業,199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系,獲博士學位,同年至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先後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和研究員、現任所長、研究員,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專職教授。
陳星燦 | |
---|---|
出生 |
1964年 河南省長葛縣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教授,研究員 |
知名於 | 199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系,獲博士學位 |
知名作品 |
《考古隨筆》 《中國史前考古學史研究(1895-1949)》 《中國之前的中國》 |
一直工作於原社會考古研究室,曾參加過江蘇吳縣五峰山、深圳咸頭嶺、河南汝州李樓、靈寶北陽平等遺址的發掘工作。目前主持或聯合主持中澳伊洛河下游地區和河南靈寶鑄鼎塬聚落考古兩個學術項目。並撰寫了共近百篇(部)發掘報告、論文、譯文和專著。 研究領域主要為中國新時器時代考古學、中國史前考古學史、中國史前社會生活史。201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新增選學部委員。
目錄
個人簡介
陳星燦,男,漢族。1964年出生於河南省長葛縣,1985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人類學系考古專業,199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系,獲博士學位,同年至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先後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和研究員,現任所長、研究員,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專職教授。201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新增選學部委員。
一直工作於原社會考古研究室,曾參加過江蘇吳縣五峰山、深圳咸頭嶺、河南汝州李樓、靈寶北陽平等遺址的發掘工作。目前主持或聯合主持中澳伊洛河下游地區和河南靈寶鑄鼎塬聚落考古兩個學術項目。並撰寫了共近百篇(部)發掘報告、論文、譯文和專著。
研究領域主要為中國新時器時代考古學、中國史前考古學史、中國史前社會生活史。
主要代表作
專著 1、《中國史前考古學史研究(1895-1949)》,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年6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5月。
2、《考古隨筆》,文物出版社,2002年12月。
3、《中國早期國家的形成》State formation in Early China,英國 Duckworth 出版社2003年(合著)。
4、《中國之前的中國》CHINA BEFORE CHINA,瑞典東方博物館專刊2004年(合著)。
5、《20世紀中國考古學史研究論叢》,文物出版社,2009年10月。
6、《考古隨筆》(二),文物出版社,2010年5月。 | 圖像 =
譯著
1、《考古學的歷史、理論、方法》,文物出版社2004年(合譯,主持翻譯,總校)。
2、《中國新石器時代:邁向早期國家之路》,(澳大利亞)劉莉著,陳星燦等譯,文物出版社,2007年11月。
編著
1、《桃李成蹊集:慶祝安志敏先生八十壽辰》,鄧聰、陳星燦主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2004年3月。
2、《考古發掘與歷史復原》(法國漢學第十一輯),陳星燦、米蓋拉主編;《法國漢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中華書局,2007年2月。
3、《傳薪有斯人:李濟、凌純聲、高去尋、夏鼐與張光直通信集》,李卉、陳星燦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5月。
論文
1、《文明諸因素的起源與文明時代》,《考古》1987年5期。
2、《關於中石器時代的幾個問題》,《考古》1990年2期
2、《史前的頭骨穿孔現象研究》,《考古》1996年11期。
3、《玉器時代與青銅時代-再論中國文明起源》,《考古求集》,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4、《內蒙古巴顏淖爾的史前遺存-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調查資料研究之一》,《考古學集刊》11集,1997年。
5、《河南靈寶北陽平遺址調查》,《考古》1999年12期。
6、《中國古代的剝頭皮風俗及其他》,《文物》2000年1期。
7、《城:夏商時期對自然資源的控制問題》,劉莉、陳星燦:《東南文化》2000年第3期。
8、《黃河流域的農業起源:現象和假設》,陳星燦,《中原文物》2001年第4期。
9、《河南靈寶西坡遺址的試掘》,陳星燦,《考古》2001年11期。
10、《從一元到多元:中國文明起源研究的心路歷程》,陳星燦,《中原文物》2002年第2期。
11、《從悉尼到薩拉熱窩--考古學與歐洲地位的百年回顧》,陳星燦,《考古與文物》 2002年第6期。
12、《中國文明腹地的社會複雜化進程:伊洛河地區的聚落形態研究》,陳星燦,《考古學報》2003年2期。
13、《"失落的文明"與失落的選擇》,陳星燦,《讀書》2003年第4期。
14、《胡適與安特生--兼論胡適對二十世紀前半葉中國考古學的看法》,陳星燦,《考古》2004年第7期。
15、《夏鼐與張光直交往的一點史料》,陳星燦,《萬象》(總第六十五期 第六卷) 第十期 200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