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驿
陈桥驿(1923年 - 2015年),原名陈庆均,浙江绍兴人,曾任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终身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谘询委员,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郦学研究泰斗。
陈桥驿 | |
---|---|
出生 | 1923年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历史地理学家 |
陈桥驿积极参与了现代阶段历史地理学的学术研究实践和学科理论建构过程,是改革开放后较早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地理学者,为中国的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水经注》与郦学、宁绍地区与吴越文化、方志学与地名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倾注了毕生精力。 2015年2月11日上午11时,在杭州逝世,享年92岁。
2018年,《中国国家历史地理·陈桥驿全集》(1—14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人物简介
陈先生原名陈庆均,浙江绍兴人,陈桥驿是他的笔名。
上世纪五十年代曾有一本风靡地理课堂的参考书《祖国的河流》,这本小册子在4年内再版了9次,是当时最畅销的地理书。此书的编者就是陈桥驿,他当时只有20多岁。《祖国的河流》以及另外两本著作《淮河流域》和《黄河》,都是他研究《水经注》的初步成果。
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最初形态是沿革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历代政区和疆域的变迁。中国的沿革地理学历史最为悠久,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禹贡》。《禹贡》把华夏土地划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的分法,至今影响着国人的地理观。历代学者以司马迁《史记》中的《河渠书》和《货殖列传》以及班固《汉书》中的《地理志》作为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成熟的标志。《史记》、《汉书》之后的二十三种正史中,有十六种列有“地理志”,而历朝历代各种官修私撰的方志,更加蔚为大观。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正是其中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但沿革地理学的研究视角集中在地名沿革方面,并没有对专题地理问题进行探讨。司马迁与郦道元采取的地理学研究方式更符合近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要求,但直到近代以前,都没有被学者们重视。而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也就一直作为历史学的附庸,直到1909年“中国地学会”的成立,它才开始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学界立足。
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进入一个更成熟的阶段,是在1934年。其时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和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共同创办了禹贡学会。禹贡学会存在时间虽短,却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科培养了大批人才。1985年,陈桥驿的首部郦学专著《水经注研究》出版,谭其骧致信云:“《水经注研究》的出版,势必大大推进国内郦学研究,深为郦学将进入一个新时代庆幸。”
陈桥驿先生的离世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界的一大损失。《钱江晚报》在2012年7月曾对他做过一次专访。他10来岁就醉心《水经注》;参加过“青年远征军”(观察者网注:1944年,国民党政府派驻缅甸的一支由青年知识分子组成的军队),担任英语翻译;曾赴日本、美国、加拿大、巴西等国多所大学访问讲学——在记者采访他时,他随口就背诵出一段莎翁戏剧《罗密欧与茱莉亚》中的英文对白。除了历史地理学和郦学,陈桥驿先生在地方志、地名学研究、城市研究、古都研究以及翻译等方面都有精深造诣。他出版了超过70部的著作,有不少被译为外文,为世界学界所知。[1]
著作
出版著作70本,共2000万字。有《淮河流域》、《祖国的河流》、《水经注研究》(一集、二集、三集、四集)、《郦道元评传》、《水经注校释》、《水经注校证》、《郦学札记》、《绍兴地方文献考录》、《吴越文化论丛》等学术专著近30种;主编《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中国七大古都》、《中国历史名城》、《中国都城辞典》、《浙江古今地名词典》等书籍10余种;另有点校古籍及外文翻译作品10余种,并在《中国社会科学》、《地理学报》、《历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文史》、《中华文史论丛》、《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各类论文200余篇。[2]
参考资料
- ↑ 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去世 其水经注研究开郦学新时代观察者网2015-02-12
- ↑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浙江大学终身教授陈桥驿去世澎湃网201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