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陳浴新(1890-1974),湖南省安化縣人,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矢志革命,推翻清王朝,討賊倒袁,直至參加抗日戰爭,戰功卓著,授中將軍銜;在解放戰爭中,順應時代潮流,支持參與程潛、陳明仁將軍起義,迎接湖南和平解放[1],解放後,捐贈珍藏秘籍,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員、湖南人民監察委員會委員、第一、二屆民革湖南省委委員;後當選為首屆、二屆湖南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表,第一屆湖南省人大代表和湖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等職務[2],1957年被錯誤"右派"分子,1974年5月20日在長沙逝世,享年84歲。

陳浴新
出生 1890年11月13日
湖南省安化縣
逝世 1974年5月20日
國籍 中國
職業 第一屆湖南省人大代表和湖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

目錄

人物簡介

陳浴新(1890--1974),又名東方望,湖南安化人。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3期肄業,北京陸軍部講武堂、陸軍大學特別班第1期畢業。

1916年任湖南護國軍第1軍湘西遊擊支隊支隊長兼第1師機槍營長,1920年任沅陵鎮守使署參謀處長,1923年2月任湘西討賊軍第1軍參謀長,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前敵總指揮部高參,參加北伐,1927年任國民革命軍第20軍參謀長(軍長賀龍),南昌起義後脫離部隊,1928年任第12路軍總部副官長,1932年春任第4路軍總部教導總隊教育長,1936年任武漢行營少將高參。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25集團軍中將副參謀長,1941年任第25集團軍參謀長兼延津警備區司令,1942年任第3戰區副司令長官部辦公廳主任, 1948年任湖南省政府顧問,1949年春任湖南省第10區(洪江)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5月離職回長沙,8月4日在長沙參加起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湖南省軍區高級顧問,湖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兼文物管理委員會副主任,1957年遭受錯誤批判,被劃為右派分子;1974年5月20日在長沙病逝。

喜聚書,家無餘財,但古籍收藏甚富,且精於版本目錄之學,50餘年積書達2萬冊。兼任福州警備區司令期間,曾先後收購福建藏書家郭白陽、龔士禮等諸家珍善本數百種、"春風詞館"藏曆代名家詞數百種。

在福建收聚古籍達4萬餘冊。其中如《八閩通志》41冊,已成海內孤本。元本《羅豫章集》、《通鑑總類》、《古今韻會舉要》;明刻本有《皇明通紀直解》、《皇明從信錄》、《八編類纂》等。《草木堂集》、《初潭集》、《無學園集》等,皆清代禁毀書。

湖南解放以後,分裝三船,由安化蘭田鎮運贈給湖南大學圖書館,現歸湖南師範大學圖書館保存。所贈之書印有藍文長方印"陳浴新的書贈與湖南大學校公閱"。

人物生平

革命薰陶,追求救國真理

陳浴新(1890.11.13-1974.5.20),1890年11月13日出生於湖南省安化縣藍田鎮(今屬漣源縣)一個貧寒家庭,幼讀鄉塾,課詩書,兼習武。12歲時,他得到同鄉革命志士李燮和的指點,閱讀了許多革命書刊,愛國思想逐漸增長。

陳天華關於"列強瓜分中國的危機之時,人人都應養成'犧牲個人,以為社會,犧牲現在,以為將來'的品質"和"只要人心不死,中國決無可亡之理"的革命宣傳,對陳浴新影響尤深。

13歲時,陳浴新離開家鄉到長沙黎家坡遐嶺庵補習外文、數學,眼界進一步開闊,經常和革命黨人接觸,革命黨人譚人鳳(又名譚石屏,新化人,多在採煤工人和煤船運輸工人中發展革命黨力量,當時長江流域的會黨無人不知"譚鬍子")呼陳浴新為"小友",常給他講述明末抗清史實。譚人鳳說:"革命就是造反,現在要把坐在皇帝寶座上的滿清韃子翻下台去。"陳浴新聽後,對革命充滿了嚮往。

1906年冬,陳浴新考入湖南陸軍小學,同鄉李雲龍(又名李卓然)是該校監督。唐生智系第一期畢業生,陳浴新系第二期,陶峙岳系第三期。3年後,陳浴新升入湖北陸軍第三中學,與武漢所駐常備新軍有志之士過從甚密。

陳浴新和長他8歲的程潛先後加入同盟會,曾同時謁見同盟會總理孫中山,聆聽了他的教誨。從此,陳浴新高舉三民主義旗幟,追隨孫中山從事舊民主主義革命。

這時,湖南革命黨人準備武裝起義。1910年冬,陳浴新參加了湖南革命黨人的起義籌備活動,協助焦達峰負責聯絡、策反清軍的工作,由他聯絡、策反的有新軍第四十九標第三營管帶卿漢藩(新化人)、督隊官梁憲屏(安化人)、第二營管帶楊策(同盟會員)等人。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勝利,震動了全國,首先響應的便是湖南。

10月22日(農曆九月初一)拂曉,新軍第四十九標第二營後隊、第五十標之一部和馬隊、輜重隊由陳作新率領從長沙北門入城;第四十九標第二營前、左、右三隊和炮兵營、工兵營由焦達峰率領從小吳門入城……起義軍在又一村將清巡防營統領黃忠浩殺了,其他清朝官吏或逃或降,湖南光復,滿街市民歡欣鼓舞。

1913年,陳浴新任湖南討袁軍營長,受林修梅指揮,抵蒲圻,兵敗,為袁世凱所通緝,乃借用已故陸軍第三中學學友曾鍾喬之姓名,於1914年冬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隨後轉入天津軍醫學校學習。在此期間,陳浴新加入中華革命黨。

1915年12月,袁世凱篡國,蔡鍔點燃了護國戰爭火把。陳浴新響應倒袁,於1916年潛回湘西組織游擊隊。隨後,陳浴新策動駐寧鄉的湯薌銘部可中傑團兵變,成功後任湖南護國軍第一軍湘西遊擊支隊隊長和第一軍第一師獨立機槍營營長。

袁倒台後,陳浴新為探求真理,決定擺脫軍隊生活,於1917年遍游全國。後入北京陸軍部講武堂學習三年。1920年冬,陳浴新受沅陵鎮守使蔡鉅猷之邀,任蔡部參謀處長,聯絡湘西、湘中幫會,擴編隊伍。

1922年,陳浴新在上海接受孫中山的指示:回湖南倒趙,聲討其背叛革命、投降北洋軍閥之罪。

1923年2月,孫中山到廣州,宣布革命轉入"討賊(南北軍閥,主要是指討伐叛逆陳炯明)時期",陳浴新任湘西討賊軍第一軍參謀長,通電討伐趙恆惕。

1926年趙恆惕下野,唐生智就任國民革命軍前敵總指揮,蔡部併入唐部,編入北伐軍序列,陳浴新被任命為前敵指揮部高級參謀,參加了北伐。

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進行所謂"清黨",接着"馬日事變"發生。北伐軍獨立第九師擴編為第二十軍(軍長賀龍),決定東征討蔣,陳浴新任第二十軍參謀長(後任第十二路軍總指揮部副長官),次年移師北伐。

北伐軍沿京漢鐵路直搗北京,掃蕩三灤河以東地區奉系軍閥張宗昌殘部,將奉軍壓迫出關,並解決關內殘敵,北伐結束。

領兵抗日,遂我平生宿願

1936年,南京軍事委員會任命陳浴新為武漢行營高級參謀,標勘、部署長江江防和浙、閩海防工事,偵察蘇、浙、閩、粵沿海陣地,乃至福州。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發生後的一天,陳浴新在福建勘察海防,軍政部次長兼福建省主席陳儀約見陳浴新,論及時事,十分投合,於是留他在閩任職。陳儀認為陳浴新是難得的軍事人才,大敵當前,當委以重任,於是任命他為二十五集團軍總司令部參謀長、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部辦公廳主任兼延建區警備司令,授中將軍銜

。陳浴新由衷地說:"我從軍至今,歷經無數戰事,早已厭倦戰爭,實在不想再打仗了。但是現在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槍口一致對外,與真正的民族敵人作戰,我願再穿軍衣,重上戰場,以遂我生平宿願。"

在閩海地區的防區內,陳浴新指揮士兵構築國防工事,組織軍民抗擊日軍,歷盡艱辛。每次戰役,陳浴新都身先士卒,親臨前線指揮。有一次,他險些被敵人炮火擊中,多虧一位勇敢的士兵,奮不顧身地伏在他身上才使他倖免於難。

1944年,延平地區擊落了一架日本飛機,從飛機殘骸里繳獲一批日本人竊取的美國情報,陳浴新利用這些資料寫了一本書《美國生產力之研究》,自費印刷,贈送友人。他希望中國學習西方及美國先進的科學技術,發展經濟,使中國自強。

抗戰勝利後,內戰烽火又燃,蔣介石加緊徵兵征糧,拚命搜刮壓榨,弄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陳浴新由此醒悟:只有徹底推翻蔣介石的獨裁統治,才是中國人民惟一出路。

參與義舉,迎接湖南解放

1948年7月,程潛回湘主政,聘陳浴新任省政府顧問,他們是同盟會、辛亥革命的老同志,舊友重逢,無話不談。

但首先陳浴新認為程潛有條件領導湖南走向光明,要把湖南可能團結的力量都團結起來。程潛同意這樣做,又反問陳浴新作何打算,陳說:"我早已下定反對內戰、迎接統一的決心。"

程潛說:"我辜負了孫先生的遺訓,豈肯頂着戰犯臭名以終?國民革命軍第六軍的黨代表林祖涵在延安,是容易搭上線的(第一次國共合作時,程潛是第六軍軍長)。"

兩人商議聯絡、團結、爭取省內的武裝力量和在武漢的陳明仁兵團、在荊宜的宋希濂兵團,還有白崇禧的副司令長官張軫(原是第六軍的師長,現有四個師的兵力)所部。

當時,省內武裝力量最讓程潛棘手的是湘西遊雜部隊和土匪隊伍,這些武裝力量總人數在10萬以上。他們稱王稱霸,不相隸屬,蔣桂均視其為可居的奇貨,濫發官銜,致使洪江專員高世愚一日數電請辭。程潛要陳浴新去湘西接任第十行政區專員,以文官身份出現,做勸說、誘導、穩定工作。

陳浴新於1949年春季率家人去洪江,在59天的任內,幾乎沒有在公署辦公,都是在各縣之間穿梭,與大小頭目打交道。同年4月下旬,陳浴新接程潛電令回省城,得知程潛已準備起義。不料白崇禧部隊退駐長沙,反客為主,程潛完全陷入被動,起義工作轉入地下。

當時,中共方面與陳浴新聯絡的是地下黨城工組負責人梁君大和江南地下軍工作組梁村夫,共產黨員余志宏將兩大包黨的城市工商政策匯編文件運藏陳家,委託其代為發售。

白崇禧部隊退出長沙後,陳浴新即把這兩包小冊子送到黃興路商務書店廉價發售,一日內即全部售完。此時,起義工作已進入緊張準備階段,陳浴新積極融合中共聯絡人開展工作。8月4日,程潛、陳明仁聯名發出起義通電。

長沙和平解放後,人民解放軍第十二兵團司令部派吉普車接陳浴新去司令部,肖勁光司令員與陳浴新詳談近一天。之後,陳浴新被聘為湖南人民軍政委員會顧問、中國人民解放軍湖南軍區高參,協助四十七軍曹里懷軍長解放湘西,開展統戰工作,建立人民民主政權。

湘西解放後,陳浴新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湘西剿匪勝利"軍功章。

捐贈藏書,搜集保護文物

1950年4月,陳浴新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員。7月,任湖南人民監察委員會委員。1950年7月,陳浴新任民革湖南省分部籌備委員會籌備委員;後任第一屆、第二屆民革湖南省委委員。當選為首屆、二屆湖南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表,第一屆湖南省人大代表和湖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

"說劍談兵聲淚下,太平盛世此權輿;儒生報國無長物,一寸丹忱一卷書。"陳浴新從軍多年,但本質上是一個文人。他通曉日文、德文,酷愛讀書、藏書,精於版本目錄學。他家藏書頗豐,經、史、子、集無不購存,積年累月達8萬餘冊,書架林立,擺滿幾房。

1949年8月湖南解放後,陳浴新以國家教育事業為重,將其50年積聚藏書,分裝3大船,由安化老家運至省會長沙,全部捐贈給當時的湖南大學圖書館,後由湖南大學圖書館調撥給湖南師範大學圖書館,成為湖南師大圖書館歷史文獻收藏的一大特色。陳浴新這種熱心支持教育事業的舉動,體現了他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

1950年10月至1957年陳浴新任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實際主持全盤工作。

解放初期徵集文物的工作是有相當難度的。首先要尋找線索,其次要調查訪問,第三要接洽徵集,最後還要整理、登記、維護、保管。陳浴新充分施展出自己的藝術才華和領導能力,將自己對文物的收藏、鑑定等方面的知識和經驗毫無保留地貢獻出來。

他不但親自對收集的文物進行整理鑑定,還積極培養業務骨幹,抽調人員尋找、挖掘文物。

陳浴新組織文管會部分專業人員到各地廣泛徵集,並派專人駐長沙天倫造紙廠和株洲冶煉廠、長沙廢品倉庫等單位揀選圖書和被人視為"破銅爛鐵"的文物。經過幾年的辛勤勞動,取得卓著的成績。

據不完全統計,所徵集的古文獻線裝書約100萬冊,古代和近代文物資料7000餘件。

省文管會所收集的圖書、碑帖和文物資料,其中不乏精品,有的屬於國寶。諸如國畫大師齊白石早年鐫刻圖章、繪畫作品,清代著名書法家何紹基的真跡及歷代藏印,清代湘軍首領曾國藩家藏的全部圖書、手稿、信札以及巨型"帥"字軍旗,明代名畫家仇英的《楓溪垂釣圖》,唐誠之家藏的明代版"醫書",袁世凱1915(民國四年)賣國求榮的"二十一條"手稿,商周的青銅樂器,東周的兵器,兩漢的銅鏡,及各個時代的貨幣等。

同時,陳浴新還開展了文物修復工作,如修復商代四羊尊。四羊尊,是商代一件精美絕倫的青銅器。它的造型呈方形,通高58.3 厘米,四隅飾四羊,四周有扉棱,紋飾為蕉葉紋和夔紋,其鑄造之工藝,設計之藝術,紋飾之美觀,均反映了距今3000餘年前青銅文化的高度發展水平。

此器於1938年春,出土於寧鄉縣月山鋪轉耳侖(今田園村),由於農民取土偶然挖到,當時已被挖成數塊,後由長沙古董商合夥收購,因彼此不和發生內訌而告發,遂被當時的長沙縣政府沒收,寄存省銀行。

日冠侵入長沙時,又將此寶轉移沅陵。抗日戰爭勝利後運回省會。解放後不久,文化部令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調查此寶的下落,後經陳浴新報請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從省銀行取出。

當時破片是麻布袋裝的,約數十塊。陳老深知蔡季襄過去是長沙有名的古董商,對於古董的鑑定和修復有較高的技術,於是將修復的任務交給他,並對蔡季襄說:這件四羊尊不是古董而是文物,要以科學的態度來對待,要修舊如舊,不能修舊如新,這是原則。

蔡領會陳講話的意圖,認真負責、精心修復。蔡季襄雖然年近花甲,做事卻心靈手巧,認真細緻。

修復時,首先將銅片從形制上復原,然後拼接細部,再進行粘接,不知費了多少功夫,終於以他的智慧和能工巧匠的手藝,將這件破碎不堪的青銅器修復成功。四羊尊修復不久,即由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多次作為"國寶"在海內外展覽,為國家增添了光彩。

陳浴新畢生愛國愛民,走了許多曲折的道路,最後才找到"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這一真理。年過古稀的陳浴新撫今追昔,感慨萬千,於1959年國慶日寫了一首七律:神州赤縣今才赤,戰血玄黃不可言。

星火燎原開世界,倚天抽劍截崑崙。過時人物大江水,此日勞模眾妙門。飛躍十年登衽席,每依北斗感殊溫。

這首詩表達了他對新中國10年建設成就的讚美和對中國共產黨、對毛澤東的無限熱愛之情。

1974年5月20日,陳浴新在長沙逝世,享年84歲。

參考來源

  1. 陳浴新,知網空間
  2. 陳浴新 ,湖南考古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