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陳素真:原名王若瑜。祖籍:陝西富平,出生於:河南開封

目錄

簡介

陳素真(1918年4月30日-1994年3月29日) ,女,乳名佩玉,原名:王若瑜。祖籍:陝西富平,出生於:河南開封,曾居住於:陝西湖北甘肅河北,而後定居於:天津市。 曾擔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河北省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河北省文聯委員,天津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天津市文化局顧問、天津市表演藝術委員會委員等社會榮譽職務。

她8歲拜師, 10歲登台,成為豫劇界第一代女演員。13歲收徒,人稱豫劇甘羅。她是戲曲教育家豫劇改革家(將古典舞、啞劇融入豫劇)。並首創豫劇界第一個流派"陳門藝術",被觀眾和劇作家及戲曲大師們譽為:豫劇一代宗師、豫劇舞台上的一尊美神、河南梅蘭芳、豫劇皇后、豫劇三鼎甲之首、梆子大王(又稱豫劇大王)。

陳素真在豫劇六大名旦中年齡最大,從藝最早,成名最早,並且是唯一一位有着等各行當藝術功底的豫劇大師。此外,豫劇六大名旦中有五位都以唱為主,而陳素真則是邊打邊唱、邊唱邊舞,、做、舞綜合運用,精湛的藝術,被視為中國豫劇六大名旦之首

擅演劇目有《三上轎》、《宇宙鋒》、《梵王宮》等。

陳素真
原圖鏈接  今日頭條  
出生 1918年4月30日
河南省開封市蘭封縣(今蘭考縣)
逝世 1994年3月29日
國籍 中國
別名 佩玉、王若瑜
職業 演員、編劇、導演、戲曲教育家
活躍時期 1926年至1993年
知名於 中國豫劇六大名旦之首。
知名作品 《宇宙鋒》

藝術特色

剛柔相濟,含蓄秀美,台步行走如飄,辮子功美妙絕倫。

京劇大師程硯秋先生看了她的《義烈風》後,親筆題詞:「清萍白壁原無價,海馬雲龍自不群。」

戲劇大師田漢生前有名句贈陳素真:「中州雲起幾歌仙,苦練勤修數汝先。幾度弓腰明月下,何妨碎步鐵窗前。袖舞辛酸艷容女,辮飛情焰葉含嫣。人民要汝添光彩,珍重金喉昔盛年。」

藝術人生

提起《葉含嫣》、《宇宙鋒》,熟悉豫劇的人都會不自覺地想起一個名字——陳素真。她那行走如飄的台步,美妙絕倫的辮子功,不知傾倒了多少觀眾。她記憶力驚人,年輕時演新戲,經常是邊化妝,邊學戲,上台後竟能一字不差。陳素真的繼父陳玉亭是一位河南梆子(即豫劇)藝人,受家庭薰陶,從小她便與戲曲結下了不解之緣。

小時的她,常被人帶去看戲,只要看一次,回去她就能唱上幾句,戲看的多了,她就學着模仿戲裡的角色,常常把自己關在屋子裡,用竹篾子當雉雞翎,用大手絹當裙子,邊唱邊耍,每當這時,她便有一種感覺,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快樂、最幸福的人。儘管她對唱戲如此痴迷,戲班的人也都覺得她是塊學戲的材料,但歷來河南梆子戲班中卻沒有坤角,女孩子是不允許上台的,誰敢破這個例呢?然而她抱定了學戲的決心,衝破了家庭和世俗的偏見,在同樂舞台開時的單經理的支持下,陳素真終於如願以償。

1926年的中秋佳節,8歲的陳素真和另外兩個女孩子小喜妮子一同正式拜師學戲,走上了一條漫長而艱難的從藝之路,成為豫劇界的第一代女演員。 為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陳素真學戲十分刻苦,她不懶、不饞、不貪玩、老實聽話,認認真真地向老師學戲。她學戲的速度快得驚人,最難學的也超不過三遍,一般的詞一遍就會。

1928年陰曆二月初二,她正式改名陳素真,在開封相國寺同樂舞台首次登台,上演《日月圖》,當時她僅有10歲。儘管坤角首登豫劇舞台這一創舉轟動了開封城,但她們的演出卻沒能引起人們的興趣,從此,她很久沒再上過正角。

1930年春末,她又主演踐也為她提供了練腔的機會。就這樣,早晨喊,日夜唱,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她的那條象蚊子哼哼的小細腔,竟然變得金鐘玉磬般的洪亮悅耳,且越唱越好。在這一年中,她一邊練嗓子,還一邊練習表演。在表演上,很少有人仔細地教過她,於是鏡子、月亮、太陽便成了她練習表演的助手。從小她就非常喜歡照鏡子,對着鏡子做出各種各樣的表情,自我欣賞,自我陶醉。她還喜歡看自己的影子,無論太陽多曬,只要有影子,她就會看着影於,比比劃劃,走來走去,扎扎架子,亮亮相。

到杞縣後,她依舊保留了這一習慣,而且更注重了一個「美」字,她常常對着鏡於看自己的表情動作,反覆觀察臉上做起戲來是否好看,是否符合人物的心情,經過刻苦努力,她在表演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藝術貢獻

陳素真是一位唱腔和表演均達一種極至的豫劇大師。[1]

陳門」藝術的主要特色又體現在何處呢?有人說陳素真的唱腔古樸典雅,韻味純正而又醇厚,是豫劇祥符調旦行聲腔的集大成者,屬牡丹墨菊「大音希聲」的王者之韻;有人評價陳素真的做派端莊含蓄,準確細膩又層次分明;說她眼睛會說話,眉指能傳情,舉手投足均美不勝收,屬「大象無形」的藝術品位;甚至連她在台上的念白也被評為「高低抑揚,錯落有致,輕重徐疾,相間得體,字正音準,脆甜明亮,使觀眾遐邇皆宜,極富音樂之美」……這些評論都不為過,都非常精確。然而,「陳門」藝術區別於其他藝術流派的要點,是她的文化品位。平日一樣的練功,一樣的「踢腿」,一樣的「跑圈場」,但我們可以體驗到她是在練一種很深的「文化功」。同樣的「二八」、「流水」,我們卻可以在她的聲腔中,仿佛聽到相國寺的霜鍾和繁塔的風鈴聲鳴,仿佛看到積澱着千百年文化傳統的八朝古都都開封的風土人情;同樣的表演和人物塑造,我們卻可以透過她的表演,感覺出活生生的人物的呼吸和體溫,感悟到她所演繹的人物的命運及其所處的厚重的歷史文化背景。

人物事跡

陳素真成名後。仍不停止對藝術的追求,她謙虛好學,傅采眾長,唱紅開封后,又有幸遇到了一位豫劇改革家——樊粹庭。他根據陳素真的條件,為陳素真編寫了《凌雲志》、《義烈風》、《三拂袖》、<柳綠雲>、《霄壤恨》《滌恥血》《女貞花》七出新戲,使她在藝術上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再度享有了「豫劇皇后」和「豫劇大王」的美譽。在此期間,陳素真還經常觀看京劇演出,從中汲取營養,琢磨加工,創造了豫劇的水袖功、扇子功、辮子功等,使豫劇走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京劇大師程硯秋先生看了她的《義烈風》後,親筆題詞:「清萍白壁原無價:海馬雲龍自不群。」對她的演出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1936年春,上海百代公司為陳素真灌制了豫劇的第一張唱片,隨後她又赴北平學京劇的武打,當她再返開封時,在演出中她加入了京劇的武打,並把京劇的鑼鼓經也移植到了豫劇中,再次轟動了開封,被觀眾評為豫劇「三鼎甲」之首。剛滿二十歲的陳素真在藝術上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解放後,陳素真來到了天津豫劇團,並多次隨團到各地進行巡迴演出,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十年浩劫,她被剝奪了演戲的權利,不能練功,不能吊嗓,在這種非人的待遇下,她依然保持着樂觀的生活態度,堅信烏雲總會散去,春天必將來臨。在天津東郊軍糧城的一個菜園裡,她用一個個小本記下了自己一生的經歷和表演藝術,其中的前半部已於1991年收入河南文史資料,並出版發行,書名為《情系舞台一~陳素真回憶錄》

演出作品

原創——移植

活動年表

1918年

農曆三月二十日,生於河南省開封縣縣衙。

1926年

農曆八月十五日,與張玉真王守真一起拜豫劇祥符調名家孫建德為師。

1928年

農曆二月初二,與兩個小師妹在開封相國寺永樂舞台貼演《日月圖》,飾女主角胡蓮英,成為祥符調第一代女演員。

1930年

夏初,

《反長安》中的楊貴妃,挨了「倒彩」。

農曆八月十六日,與養父陳玉亭一起離開開封,赴杞縣跑高台。

1931年

在杞縣補充文化課,並學戲。

1932年

在杞縣加工提高《三上轎》《春秋配》,把「送客戲」唱成「大軸戲」

1933年

在杞縣向眾多老藝人們學習了諸多的老戲。

1934年

農曆八月十六日,由杞縣返回開封,在永樂舞台演出《反長安》,一炮走紅。後又演出《三上轎》、《十面埋伏》「四大征」等劇目,贏得「河南梅蘭芳」美譽。

1935年

1月,加入由樊粹庭組建的豫聲劇院(又名豫聲研究社)。

2月5日,首次在豫聲劇院演出《趕花船》《賣衣收子》

4月11日,首演《凌雲志》,飾劉桂芳

4月,在豫聲劇院上演《春秋配》、《白蛇傳》等戲。[2]

5月4日,「報刊評論:豫聲戲院自坤伶陳素真上演以來,每晚座無虛席,她能戲頗多,唱作兼優,為人愛戴。」

5月中旬,首演《義烈風》,飾童玉珊

10月初,首演《三拂袖》,飾蔣琴心,三出樊戲為其贏得「豫劇皇后」桂冠。

10月26日,首演《柳綠雲》,飾柳綠雲

11月19日,首演《霄壤恨》,飾邵巧雲

1936年

3月18日,首演《滌恥血》,飾劉芳

3月,上海百代公司為陳素真灌制了《三上轎》《霄壤恨》等劇目,共十張唱片。

6月13日,在豫聲劇院與陳素花合作演出《打崔合》《老陽山》

7月13日,首演《女貞花》,飾邱麗玉

1937年

5月23日,與母親一起從開封動身赴北平學戲。

7月,盧溝橋事件爆發,動身返豫。

8月,在商丘成立獅吼旅行劇團,開始了抗戰募捐義演。

12月,返回開封,在大陸電影劇院重演《滌恥血》。

1938年

春,在開封,被觀眾譽為「三鼎甲」之首。

8月,隨樊粹庭南下募捐義演,經許昌南陽,過鎮平、內鄉,最後抵達河南與陝西交界處馬山口,沿途宣傳抗日,公演抗戰戲一直到1939年。

1940年

3月1日,在洛陽,參加獅吼劇團募捐義演《滌恥血》。

5月,在洛陽為朱德演出《滌恥血》、《克敵榮歸》和《伉儷箭》三齣戲。

秋天,

隨獅吼旅行劇團抵達西安義演,在三山戲院演出《滌恥血》《克敵榮歸》《女貞花》三場開炮戲,大獲成功。獲「河南梆子大王」稱號。

1941年

在陝、甘等地抗戰義演。

1942年

2月,在陝西、山西等地為河南災民募捐義演。

10月,離開獅吼劇團,赴重慶。

1943年

5月,在汪震張鈁的幫助下離開重慶,返回洛陽參加募捐義演。

夏,在洛陽與崔蘭田結識,向其傳授趟馬等技藝。

1944年

1月,在西安尹晶天正式舉行婚禮。

1944年

3月,到達襄樊(今湖北襄陽)、隨州等地義演。

1945年

年底,經樊粹庭推薦,收關靈鳳為徒,親授《三上轎》,並為其加工提高《三拂袖》、《女貞花》和《義烈風》等戲。

1946年

5月,返開封登台獻藝,為河南失學兒童籌募基金,興辦小學,並定名為正義小學。在人民會場演出一周。

1947年

全年為河南確山人民義演《封神榜》等劇目。[3]

1948年

3月12日,由河南大學自治會邀請主辦陳素真助學義演。演出豫劇《女貞花》、《凌雲志》、《三拂袖》、《義烈風》、《霄壤恨》等。義演結束,自治會贈錦旗,以示感謝。

夏,在南京與尹晶天離異。

1949年

夏初,在鄭州演出《玉簪記》、《女貞花》等戲。

秋,在鄭州收吳桂玲為徒,為其改名吳碧波中秋節舉行拜師儀式。

冬,在開封與劉希程結婚。

1950年

2月,武漢,任群眾河南梆子劇團負責人,弟子吳碧波隨團演出。

4月,在開封,當選為河南省首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表

冬,在西安,與樊粹庭、常香玉等一起參加西北文代會。

1951年

春,在開封成立豫光劇團,後赴在陝西西安演出。

5月10日,河南漯河,演出3天,劇目《三上轎》《柳綠雲》《義烈風》等。

秋,在寶雞,收關靈鳳為義女。

秋,與劉希程辦離婚手續。

1952年

2月與趙玉麟結婚。

9月,赴武漢參加中南區第一屆戲曲會演,演出《三拂袖》,獲大會演出最高獎——個人獎。(《河南戲劇記事》,第93頁)

1953年

5月,組建蘭州市素真(豫)劇團。

1954年

8月16日,與常香玉等出席省市戲劇界聯歡座談會。

1955年

8月,回河南參加人代會。

9月,《中國戲劇》刊登朋鳥《人民不歡迎這樣的「名演員」》來信,受打擊很大。

1956年

3月,出席河南省第一屆政協委員會,並發言。

7月,給田漢寫申訴信。

12月3日,應河南省豫劇二團特約領銜演出《葉含嫣》。

12月18日至次年1月15日,參加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出《梵王宮》、《宇宙鋒》和《拾玉鐲》,和常香玉同獲演出最高獎——榮譽獎

1957年

1月11日,鄭州演出《宇宙鋒》。

1月14日,當選中國戲劇家協會河南省分會副主席。

2月15日,《我申訴我在蘭州的遭遇》在《中國戲劇》刊登。

年初,到保定參加河北省豫劇團,任領銜主演。

5月19日,應中國文聯邀請,陳素真率團在中國文聯小禮堂內進行了三場演出。《葉含嫣》,《宇宙鋒》,《三拂袖》。觀看演出的中央領導有劉少奇、周恩來、習仲勛、羅瑞卿等;

戲劇專家有周揚田漢陽翰笙阿英、歐陽予倩等;文藝界領導梅蘭芳、肖長華吳祖光新鳳霞朱琳李萬春魏喜奎等眾多表演藝術家也到場觀看。 這三場演出,震驚和折服了在京的戲劇界、文藝界專家。

6月22日劇作家田漢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人民需要這樣的演員》,對陳素真的精彩演出給予了高度評價。。

8月底至9月初,在河南人民劇院遭到河南文藝界批判,被打為「右派」。

10月,《中國戲劇》發表《對陳素真同志的批評是錯誤的》,包括甘肅省文化局《來信一件》和朋鳥《我的檢討》

1958年

6月,調邯鄲戲校任教。

夏天,北京拜訪田漢先生。

10月,為商丘、菏澤周口等地的災民義演。

1959年

夏,

在邯鄲為崔派弟子張寶英傳授《宇宙鋒》。

冬,隨東風劇團,在山東臨清大眾戲院演出。

1960年至1961年在河北、山西等地教學並義演。

1962年

正式調入天津市豫劇團。

夏,率領天津市豫劇團,返開封、鄭州、洛陽等地演出《三拂袖》《宇宙鋒》等劇目,受到觀眾熱烈歡迎,其間在開封收張雪波李靜波為徒。

7月,應河南省文化局邀請,與常香玉、崔蘭田等一起參加座談會。

1963年

9月8日,在西安五四劇院演出《三拂袖》時,不慎扭傷左腳踝,從此息演武工戲。

1964年至1965年到全國各大豫劇團教學並演出。

1966年

文革開始,被迫脫離舞台,被打成「反動權威」。

1970年

全家被吊銷戶口,趕出市內,領着四個兒子到天津東郊軍糧城公社二村插隊落戶,長達9年零3個月。

1978年

年初,天津市文藝界舉辦「陳素真舞台生活50年」活動。

1979年

4月,赴京參加田漢追悼會。

6月29日,應河南省開封市文化局之邀,到開封戲校傳授《宇宙鋒》和《拾玉鐲》。

9月28日,《河南日報》刊登余昂看陳素真演出《宇宙鋒》的文章,題為《重睹芳草》。

10月,赴北京參加第四次全國文代會。

12月,應鄭州市文化局之邀,到鄭州市豫劇團為華翰磊等演員傳授《梵王宮》。

調入天津市文化局戲劇研究室(後改名為天津藝術研究所)工作。

1980年

3月26日,《回鄉感懷》《戲曲藝術》創刊號發表。

3月,應邀赴鄭州參加河南省豫劇流派會演,演出《梵王宮》,其弟子吳碧波演出陳門名劇《宇宙鋒》。其間向與會者傳授《葉含嫣》中穿襖、舞扇、甩大辮等絕技。

1981年

5月19日至21日,應中國劇協之邀,在北京吉祥劇院和物資禮堂,與新鄉豫劇團合作演出《梵王宮》,再度掀起「陳素真熱潮」。

5月22日,由著名文學家曹禺趙尋劉厚生邀請首都北京文藝界領導和知名人士30多人舉行座談,研究探討陳素真的藝術特色。

出席會議者:賀敬之周巍峙張執一馬少波吳祖光新鳳霞王金璐劉長瑜等。

5月26日,收新鄉市豫劇團演員周秀梅為徒。到會祝賀的有張國礎侯寶林王金璐曾伯融張偉君柳明真等。

6月至7月,先後應邀到河南新鄉市戲校、山東莘縣青年豫劇團、山西長治市戲校傳藝。

8月,親率山東莘縣青年豫劇團到北京匯報演出。

1982年

5月,隨弟子關靈鳳赴京,在北京為關加工提高《三上轎》。

7月初,在鄭州,應邀觀看崔派弟子郭惠蘭《三上轎》,結束後為其指導。

1983年

5月,寫信給《中國戲劇》雜誌,「建議出版演員通俗文學讀本」。(見《中國戲劇》,1983/8)

1984年

1月,在《中國戲劇》發表《懷念田老》文章。

10月21日,天津第一工人文化宮,參加「愛我中華,修我長城」義演,與京劇大家厲慧良合作《鍾馗嫁妹》,配演鍾妹。

1985年

夏,赴西安、蘭州等地做尋根演出。

1986年

9月,在津接待郜明堂先生來訪。

1987年

2月,由天津市藝術研究所轉入天津市表演藝術諮詢委員會。

1988年

1月6日,重返「第二故鄉」杞縣。

4月,在杞縣做尋根演出,並祭掃了為她而死的除暴英雄孔子平之墓。

5月,收牛淑賢為徒。

5月,「崔蘭田舞台生活五十年」親致賀電,並讓弟子吳碧波參加(在山東莘縣豫劇團)。

1989年

10月2日,在天津第一工人文化宮以一出《宇宙鋒》,正式告別舞台。

12月27日,在北京出席牛淑賢座談會並講話。

1990年

夏,應邀到河南漯河市豫劇團加工提高由石磊編導的《麻風女傳奇》,該劇參加河南省第三屆戲劇大賽,陳素真獲特別導演獎。

1991年

6月,《情系舞台——陳素真回憶錄》作為河南文史資料第三十八輯出版。

1992年

2月,在鄭州作探親演出,並在《鄭州晚報》《地方戲藝術》等報刊發表《遊子吟》等多篇文章。

9月,鄭州機場,從台灣遊子侯傳勛手中接過失而復得的珍貴資料。

1993年

在鄭州,為曲劇名家王秀玲指點《拾玉鐲》。

1994年

2月26日,應邀從天津返鄭州,參加全國豫劇名丑大賽的評選工作。

3月10日,在全國豫劇名丑大賽開幕式上發言。

3月23日,

陳素真口述《陳門弟子談》。該文發表在北京《戲劇電影報》1994年第19期。

3月29日,下午2點20分病逝,享年76周歲。

出最高獎——榮譽獎。

1957年 1月11日,鄭州演出《宇宙鋒》。 1月14日,當選中國戲劇家協會河南省分會副主席。 2月15日,《我申訴我在蘭州的遭遇》在《中國戲劇》刊登。 年初,到保定參加河北省豫劇團,任領銜主演。 5月19日,應中國文聯邀請,陳素真率團在中國文聯小禮堂內進行了三場演出。《葉含嫣》,《宇宙鋒》,《三拂袖》。觀看演出的中央領導有劉少奇、周恩來、習仲勛羅瑞卿等;戲劇專家有周揚、田漢、陽翰笙阿英、歐陽予倩等;文藝界領導梅蘭芳、肖長華、吳祖光、新鳳霞、朱琳、李萬春、魏喜奎等眾多表演藝術家也到場觀看。 這三場演出,震驚和折服了在京的戲劇界、文藝界專家。

成就榮譽

1928年農曆二月初二,與兩個小師妹在開封相國寺永樂舞台貼演《日月圖》,飾女主角胡蓮英,成為祥符調第一代女演員。[4]

1932年 在杞縣加工提高《三上轎》《春秋配》,把「送客戲」唱成「大軸戲」。 1934年農曆八月十六日,由杞縣返回開封,在永樂舞台演出《反長安》,一炮走紅。後又演出《三上轎》、《十面埋伏》、「四大征」等劇目,贏得「河南梅蘭芳」美譽。 1935年5月4日,「報刊評論:豫聲戲院自坤伶陳素真上演以來,每晚座無虛席,她能戲頗多,唱作兼優,為人愛戴。」 1935年10月初,首演「樊戲」《三拂袖》,飾蔣琴心,三出樊戲為其贏得「豫劇皇后」桂冠。 1936年3月,上海百代公司為陳素真灌制了《三上轎》、《霄壤恨》、《義烈風》、《柳綠雲》《滌恥血》《三上關》和《春秋配》劇目,共十張唱片。 1938年春,在開封,被觀眾譽為「三鼎甲」之首。

相關視頻

豫劇匯演版《梵王宮》陳素真主演-1980年豫劇流派匯演實況錄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