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陳雪薇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陳雪薇,女,廣東中山人,著名黨史理論研究專家[1]中共中央黨校教授。1935年12月出生於廣州,1959年7月畢業於華南師範大學歷史系。歷任華南師範大學歷史系教師、政治歷史系副主任,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室、黨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導師[2] 。系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著名黨史理論研究專家,中共中央黨校教授

民 族 ---- 漢族

出生日期----1935年12月

出生地點----廣東中山

逝世日期----2015年5月13日7時5分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畢業院校----華南師範大學

人物生平

陳雪薇,1935年12月生。廣東中山人。畢業於華南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現為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室、黨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名譽理事,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著有《歷史的啟示:十年(1957--1966)建設史研究》、《毛澤東與當代中國經濟》、《共和國經濟與周恩來》等;先後主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大事件和決策調查》、《十三屆十七屆四中全會以來重大事件和決策調查》等;發表文章多篇。

文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和發展

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性貢獻

堅持有效反腐敗關乎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

新中國60年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經驗

一是堅持繼承,二要創新發展

一個值得高度重視的大問題

解放思想與改革開放的三十年

陳雲與撥亂反正

陳雲與20世紀80年代初期國民經濟的調整

毛澤東對黨的先進性建設理論和實踐的貢獻

正確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內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30年探索(1978-2008)

陳雪薇
 

來自 華南理工大學 的圖片

毛澤東對"兩大基本問題"的歷史性貢獻

論共和國的五十年

深入研究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陳雲的經濟思想

主要事跡

中共中央政治局高擎學習的大旗,將集體學習作為治國理政的一項制度堅持不懈。既聯繫實際又放眼未來,既立足中國又放眼世界,就攸關中國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命題請教專家學者。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教授陳雪薇和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教授劉海濤走進紅牆論道"中國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歷史考察",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7次集體學習,自然成為他們一 生之中最值得珍藏的記憶。

"政治局集體學習請專家學者講課,表明中央領導虛懷若谷、認真敬業,向人民群眾學習,向知識分子學習,集思廣益,開拓思路,也反映了中央領導集體的民主精神。"於陳雪薇體會最深的是,中南海的這種鮮明的學風,體現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鮮明政風。

準確、簡練的講解引起了中央領導同志的共鳴,他們不時地在講稿上勾勾畫畫,現場氣氛非常之好,大家就有關問題討論了75分鐘。

授課的經歷

2004年12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7次集體學習"中國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歷史考察"這一課題。這天下午3時,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教授陳雪薇和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教授劉海濤走上中南海講壇。參加學習的包括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員、候補委員;國務委員,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政協副主席,高法高檢領導人,以及大部分在京的正部級官員。

不久前閉幕的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注重總結中共執政55年的歷史經驗,而即將在2005年進行的"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也注重吸收以往中共整黨整風方面的經驗得失。此次授課的兩位中央黨校學者在接受採訪時都認為:新的中央政治局領導集體非常重視總結歷史經驗,從共產黨的傳統中尋求智慧。

據了解,此次集體學習的課題是配合新中國成立55周年安排的。"講課的題目很明確,就是中國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歷史考察。最初計劃將本次學習安排在國慶前,但是中央領導同志工作太忙而延期;10月份又增加了民族問題的集體學習,就安排到了12月1日。"陳雪薇說,看來,中央領導集體非常重視研究中共黨史、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從中吸取政治智慧,增長治國治黨的才幹。

這次集體學習,同樣是由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持。整個集體學習由3部分組成:第1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探索,第2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重要啟示,第3部分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幾個問題。陳雪薇主講的是第1部分,在這部分45分鐘的講解中,她着重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探索的理論前提和歷史背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探索的歷程。劉海濤主講後兩個部分,講了40分鐘。

"我們沒有泛泛地談,來中南海講課不能講空的東西。我感覺我們談的,中央領導同志也非常了解,可以說,上下是相通的。" 陳雪薇說,外界可能認為這樣的集體學習是務虛的,事實上是非常實際的。"大家都有自己掌握的材料和實例,這不是在做報告,更不是匯報工作,就像老師們在辦公室討論問題一樣,大家也沒有什麼顧忌。" 講解中,陳雪薇發現"中央領導們看着稿子聽,非常認真",不時地在講稿上勾勾畫畫。

這次講解引起了中央領導同志的共鳴,課堂氣氛非常之好,大家就有關問題討論了75分鐘。先後有約10位領導同志發言,各抒己見,氣氛熱烈。陳雪薇說:"討論時,沒有迴避敏感問題。對一些非解決不可的問題,大家都可以提出建議。這次講課,我們印證了一個判斷,全國人民,包括知識分子和黨中央領導人關心的問題基本相同。"

胡錦濤在主持學習時發表了講話。陳雪薇特別注意到,胡錦濤在現場講話中特別指出:"當今世界和中國的實踐都表明,一個國家要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實現長治久安,必須找到一條既適合自己國情、又符合時代要求的發展道路。從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從歷史比較和國際觀察中,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國進一步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勝利之路。我們必須從黨和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高度,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進一步增強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對此,陳雪薇感觸很深,認為"只有善於科學總結經驗、注重認真學習和善於運用經驗,才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好、發展好"。

同時,胡錦濤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在發展,我們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我們要尊重實踐、尊重群眾,在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實踐中,不斷深化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並創造性地運用規律來指導研究和解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使我們的思想和行動更加符合客觀實際、更加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和時代發展的要求、更加符合人民群眾的願望和利益。"

細說中共領導人對"兩大基本問題"的歷史性貢獻,如何創造性地回答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中帶根本性的問題,也是尖端性的難題。

陳雪薇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實踐,中國共產黨越來越懂得"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是關係到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兩大基本問題,也是當代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帶根本性並亟待解決的尖端問題。毛澤東在七屆三中全會上鄭重地提出:"我們不但善於破壞一個個世界,我們還將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從建國以來,毛澤東為實現"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和雄心壯志,圍繞着"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兩大基本問題,上下求索,艱辛開拓,給我們留下一份珍貴的歷史財富。

"毛澤東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花費了半個世紀的艱辛努力,對於'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基本問題,有哪些獨特貢獻?"對此,作為黨史理論研究專家陳雪薇如數家珍,掐指而講:"在中國如何建立和鞏固發展社會主義問題上,毛澤東創造性地闡明並實現了經過新民主主義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的理論和路線,率先探索中國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正確提出用100年左右時間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目標。在怎樣認識社會主義問題上,毛澤東創立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理論,為正確制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提供哲學依據。在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問題上,毛澤東獨創性地提出全黨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原則--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堅持正確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平等政策、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實踐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毛澤東為發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了初步的可靠的基礎。"

建設什麼樣的執政黨,怎樣建設黨,這是世界社會主義歷史上的一個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對於處在執政地位的中國共產黨來說,同樣是關係到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問題。從建國前夕到20世紀70年代中葉,這個基本問題始終是毛澤東視野中特別關注的焦點之一。他在這方面的理論和實踐,有成功也有不那麼成功的方面。對於毛澤東在這一基本問題上的貢獻,陳雪薇在接受採訪時分析說:"他成功地實現了從領導人民民主革命的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執政黨的轉變,正確提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是'團結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核心力量',成為'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這是建設什麼樣的執政黨的根本要求。同時,他獨創性地提出黨中央委員會建設成為'科學中央委員會'的戰略要求,使我們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適應社會主義中國發展新形勢新任務的客觀需要;堅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思想原則,作為建設好執政黨的首要問題;提出黨要管黨的方針,強調要教育好黨的各級幹部和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陳雪薇強調,在這一基本問題上無論是經驗還是教訓對後人來說,都是一份極可寶貴的財富。

陳雪薇認為,十六大以來,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向全黨提出堅持"兩個務必",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要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要樹立和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性的科學發展觀;要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帶領全國人民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而不懈奮鬥……都是繼續解決兩本基本問題的新經驗與新實踐。

"紅色之旅"上,走一路、看一路、聽一路、抄一路、學一路。視教書育人為天職的老人,談吐中凸現大家風采與平民本色。

"沒有黨對我幾十年的培養,就沒有我的今天。我1951年入團,1956年入黨,是讀中師保送上大學的。到現在黨齡48年,工齡45年。"在談到自己,陳雪薇這樣說。在隨後的採訪中,記者感受到一個一輩子把自己的一切交給黨的教育事業的人的火熱之心,感受到一位年近古稀的黨史理論研究專家那不老的教育情懷。

1959年7月,陳雪薇從華南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後,留校任教,開始自己的園丁生涯。在南方這所名牌高校,她一呆就是近19個年頭。要不是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說不定她一輩子就情定華師。"在華師,我教了7年世界現代史,兩三年世界通史,還講過一段國際共運史、歷史唯物主義。"陳雪薇說,一生難忘的是當年肖教授與曾教授對自己的有計劃培養,他們幫自己修改講義、指導自己如何講課與學習,對自己一生都有影響。在這時期,陳雪薇系統地閱讀了馬恩列斯的原著,一輩子受之無窮。

"文革"開始後,陳雪薇被迫中斷教學,下放到地方接受"勞動鍛煉"。1971年"複課鬧革命"時,陳雪薇從幹校調回華師,重新走上三尺講台,執起心愛的教鞭。不過,此時的陳雪薇已是執教中共黨史。從此,她把後輩子的事業定位在"紅色歷史"的理論教學與研究上,到如今一晃已是30個多個寒來暑往。

1973年,廣東省高教局要求黨史老師到"三山"(韶山、井岡山、寶塔山)學習考察。正是這年的"紅色之旅",讓陳雪薇的人生觀、世界觀得到一次全新的洗禮,對黨史有了更為充實、深刻的理解。她走一路、看一路、聽一路、抄一路、學一路。邊訪古尋根,邊擠出時間對照閱讀隨身帶的《毛選》,每到一個地方請當地在《毛選》對照的文字處或毛澤東當年在這裡所寫的文章處蓋上一個公章。"三山"歸來,同事們發現陳雪薇原來所看的《毛選》上蓋滿了一個個紅印,無不驚詫。

1978年6月30日,正在埋頭備課的陳雪薇忽然接到一個電話,原來中組部從全國各地高校為中央黨校調用教師200個,陳雪薇也被調到中央黨校黨史教研室(現黨史部)任教。"在高校教黨史主要是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在黨校教書的對象不同了,聽課的主要是高中級領導幹部與理論骨幹,通過黨史研究與教學主要是為發更好總結黨的歷史經驗、探索中共執政規律。"儘管面對教師角色的換位,但陳雪薇沒有考慮這些,只是機械地接受組織安排,捲起家什,與先生及女兒一同登上了北上的列車,並很快投入到新的教學崗位。

採訪前,記者對眼前的這位老人幾乎一無所知,於是向她一見面便要了份簡歷。這份簡歷可謂真正的"簡"歷,自始至今先後只在兩個學校執教,也沒有什麼社會職務。陳雪薇說:"我非常熱愛黨的教育事業,自心底里樂意做一位光榮的人民教師,把教師視為自己的終身職業。"

陳雪薇表示,如有來生,下輩子也做教師。她為人師表,視教書育人為天職,以個人豐富的知識充實着學生的靈魂、以個人高尚的品行感染着同事與學生。她說:"做一個好老師先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優秀的人。做不了一個優秀的人,影響不了自己的學生,言傳身教嘛!"

這些年來,陳雪薇創造了獨特的教學教法,自1986年來幾乎年年被評定為中央黨校教學優秀獎,被授予中央黨校優秀教師稱號,理論研究成果也尤為豐碩。《歷史的啟示》、《毛澤東與當代中國經濟》、《共和國經濟與周恩來》等一部部專著及110多篇重頭論文,凝聚着她畢生在科研上的心得體會。在教學與理論研究中,陳雪薇注重研究生的培養與教材的建設,培養過的10多位碩士生、博士生在現代化建設中成為中堅骨幹。

陳雪薇重視把研究歷史、研究理論、研究現狀結合起來。這是她教學和科研的一大特點。她多次到紅色土地尋訪,到中央檔案館查閱相關文件檔案,長期注重對中共黨史史實的調查研究,獲得了十分豐富的第一手材料和當事人的珍貴回憶。正是靠着盤根問底的精神、善於去偽存真,勤跑、勤看、勤問、勤記,打好了紮實的歷史史實的基本功。她撰寫或主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大事件和決策調查》、《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重大事件的決策調查》等,既解決了現行教學的需要,也對近20多年來現狀的變化作了系統的研究。字裡行間詮釋的不止是汗水與勤奮,更是學識與智慧。她說:"沒有理論的歷史是一堆材料,不能給人以思想,只有用理論的指導來研究歷史,才能真正懂得昨天、今天與明天,可以總結出一些帶規律性的經驗或教訓,這樣才能讓我們的高中級領導幹部得到一些啟發。而歷史、理論與現狀的結合離不開對當今中國和世界的基本認識,離不開對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調研。只有如此,得出的結論才是立體的,才能提供許多政治智慧和可資借鑑的經驗。"

陳雪薇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而今,被中央黨校特聘的陳雪薇最缺少的是時間,她巴不得把時間掰成兩半用,"5年沒上過王府井、西單,最遠的就是校旁的西苑"。是的,待她做的事太多太多,科研、教學、寫書等等,其中省部班、民族班、中央機關與國家機關的好多培訓班也安排她不少的教學任務,涉及中共黨史、毛澤東思想、現代中國經濟史諸方面。看看電視、翻翻報紙,是陳雪薇一天中最放鬆的時光。不過,每天她還安排打一個小時左右的羽毛球,並自言"球技雖不高,但打得相當有樂趣",常常與先生結伴對打。

不幸逝世

記者從中共中央黨校獲悉,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著名中共黨史專家、中央黨校中共黨史教研部教授陳雪薇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5年5月13日7時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0歲[4]。遺體告別儀式將於5月15日在八寶山殯儀館舉行。

陳雪薇,女,漢族,廣東省中山市人,1935年12月出生。1948年9月至1954年7月,在廣州市第二中學和廣州師範就讀,1951年5月參加共青團;1954年9月至1959年7月,在華南師範大學(前身是華南師範學院)歷史系學習,195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9年9月,在華南師大畢業後留校任教,曾任政治歷史系副主任,主管系裡教學工作,曾講授世界通史課程,主講毛澤東論歷史科學、世界現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共黨史等課程;曾帶領學生下工廠、農村進行教育革命實踐以及社會調研工作。1978年6月,調到中共中央黨校中共黨史教研室任教,1985年12月被評為副教授,1989年2月任社會主義時期黨史教研室副主任,1991年4月任社會主義時期黨史教研室主任,1991年12月被評為教授。1996年12月退休後,被中央黨校校委聘請為特聘教授繼續從事黨史教學與科研工作至今。

陳雪薇同志是中共中央黨校享有盛譽的優秀教師。她具有堅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長期從事中共黨史教學和研究,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科研經驗。她堅持和弘揚理論聯繫實際學風,勤於調查研究,善於積累和綜合研究歷史資料,關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大現實問題,視野開闊,功底深厚。她長期從事省部班、地廳班、中青班、民族班以及碩士、博士研究生教學,深刻生動,娓娓道來,教學效果好,深受學員的歡迎,被譽為中央黨校的教學名師之一。從1986年起,她連續8年獲中央黨校教學優秀獎。1992年因其教學科研工作的突出成就,獲國務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10月獲中央黨校優秀教師稱號。2004年12月為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講解中國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歷史考察;2007年10月為全國政協第十屆常委會第十三次學習講授中國共產黨發展的歷史,受到普遍好評。2014年12月24日,她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依然為黨校研究生講授中國共產黨領導經濟建設課程。她在教學工作中一貫堅持歷史、理論和現實相結合,為黨的幹部教育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

陳雪薇同志一直堅持毛澤東同志倡導的"一教二著",堅持教學與科研並重。她長期研究歷屆中央領導集體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開闢和發展,毛澤東思想基本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領導經濟建設工作的經驗教訓等重大課題,並在此基礎上撰寫出版了《歷史的啟示》、《毛澤東與新中國經濟》、《陳雪薇講稿》等;主編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大事件和決策調查》、《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重大事件和決策調查》;合著有《毛澤東思想發展史》、《中共八大史》、《鄧小平在1978》、《鄧小平理論與社會主義歷史命運》;參加編輯出版《廖承志文集》上下冊;參加主編《中國共產黨大辭典》、《中國共產黨編年史》;在《歷史研究》 雜誌上發表2萬字的長篇論文--《歷史視野下的毛澤東功績與錯誤》等多篇有廣泛社會影響的學術論文,為推動黨的理論創新,特別是中共黨史研究和學科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陳雪薇同志為黨的幹部教育事業和黨史研究與教學奉獻了畢生精力。她堅信馬列主義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認真學習、研究和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決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她熱愛祖國,對黨忠誠,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她忠誠於黨的幹部教育事業,堅持黨校姓黨,潛心研究黨的基本理論和黨的歷史,重視總結黨的歷史經驗,表現出強烈的事業心;她理論功底紮實,治學態度嚴謹,實事求是,觀點有據,考證縝密;她工作認真,作風正派,團結同志,坦率真誠,嚴於律已,寬以待人,艱苦樸素,清正廉潔。她非常關心中央黨校青年教師的成長,經常為青年教師傳授教學科研經驗,注重"傳幫帶",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她的優秀品質、工作作風和高尚人格受到領導和同志們的廣泛尊重。

陳雪薇同志的一生是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鬥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無私奉獻的一生,她的高尚品格和敬業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