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秧歌
陝北秧歌 |
陝北秧歌是流傳於陝西黃土高原的一種具有廣泛群眾性和代表性的地方傳統舞蹈,又稱"鬧紅火"、"鬧秧歌"、"鬧社火"、"鬧陽歌"等。它主要分布在陝西榆林、延安、綏德、米脂等地,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其中綏德、米脂秧歌最具代表性。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綏德縣文化館獲得陝北秧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陝北秧歌
寫法:秧歌、陽歌、姎哥、央哥、揚高
分布:陝西榆林、延安、綏德、米脂
外文名稱:yangko
代表性:綏德秧歌 米脂秧歌
流傳地:陝西陝北高原
來源說法
秧歌之謎
秧歌之謎,是問秧歌從哪兒來,為什麼叫「秧歌」。很多人都回答過這個問題。幾百年來,它至少有十種寫法兒:秧歌、陽歌、姎哥、央哥、揚高、羊高、迎閣、英歌、鶯歌、因歌。有說秧歌原是南方稻區插秧之歌;有說它源於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有說這種歌舞起於鳳陽,叫「陽歌」;有說「陽歌」是源於上古人類的太陽崇拜;有說秧歌為蘇東坡所創,出自宋代;甚至有說是宋代時候,以「姎哥」為主要角色的西域歌舞,與漢族元宵社火結合,而形成「秧歌」。各種說法兒,有的頗有所依,有的頗具創意。其實,謎底就在於,這個在陝北鄉間念作「yáng」的「秧」,到底該是哪個字?找到本字,謎就破解。
文化人類學家有一個基本共識:人類文化來源於早期巫文化。阿城的講述讓我忽然意識到,秧歌應該也不例外。陝北秧歌今天的謁廟、彩門、九曲等十來種方式,包括廣場上的歌舞,都應該有巫術源頭。《周禮·春官》記:「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國大旱,則率巫而舞雩。」雩(yú)是求雨之祭,是大巫率小巫們舉行舞蹈方式的祭天儀式。這應該是秧歌的源頭之一。至今在陝北安塞沿河灣,正月十五晚上,轉了消災免難的九曲秧歌后,大家還跟着傘頭兒成群跪在地上,對天告求——求一個風調雨順。在靠天吃飯的陝北,農民未雨綢繆,從周代繼承下來的這種對天的禮數,從未失傳。那,陝北秧歌的「沿門子」——也叫「排門子」、「轉院」——傳統,又從何而來呢?
插隊那會兒,余家溝沒鬧過串院「沿門子」的秧歌。但秧歌的傳統是走村串戶,轉院拜年,到了誰家,就算為誰家驅了邪驅了病,保他四季安全生產、無病無災。除此以外,秧歌隊還要拜牲口圈、拜廟等等。政治掛帥和人民公社化後,排斥驅邪消災的鬼神觀念,個人的災病也遠不如集體大局重要,鬧秧歌就光盡着大局鬧了。不過,陝北的鬧秧歌,雖然已經大有娛樂性質,但沿門驅邪驅病的傳統從未消失。
很多人認為,古代的儺儀是秧歌的源頭。儺,是古時驅除疫鬼的一種儀式。《周禮》給我們留下了一段當時沿門驅邪驅病的記載:「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儺,以索室驅疫。」說方相氏領導一百多人進行儺事活動,挨門挨戶驅除疫鬼。屋裡有疫鬼,就會有邪行的事情發生,導致大小人口患病甚或死亡。沿門驅疫的目的就是逐戶驅邪驅病,徹底消除疫病隱患,保證部落人口平安繁衍。
同類的記載不止一處。有說甲骨文里已記室內的「驅鬼疫之祭」,並記有驅鬼逐疫的儺祭舞蹈;有說方相氏索室驅疫是儺儀之始;還有說五千年前顓頊氏的兒子成了鬼,那個年代就索室驅疫了,這就把沿門子的出現時間又提早了二千年,雖似附會,但也反映了古代社會的生活真實。陝北秧歌「沿門子」的形式已經沒了儺面具,而且不用進屋,只要到門前歌舞一番,就算驅了病災,但驅除的目的,跟三千年前一樣。
禓歌
《論語·鄉黨篇》記:「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說孔子逢鄉里人搞儺儀驅鬼,便穿上朝服,站在家廟的東階上。儺是一種儀式化、制度化的巫術活動,它繼承巫術的力量和方法,靠強烈的聲音節奏和發散的舞蹈形式聚合能量,達到超自然的境界,實現溝通人神、安定人間的目的。
重要的是,儺,也叫做「禓」。同樣是孔子這件事兒,《禮記·郊特牲》記:「鄉人禓,孔子朝服立於阼,存室神也。」戰國時趙國史書《世本》有「微作禓,五祀。」說商族第八代領導人上甲微創建了「禓五祀」之禮——那時候還沒有商朝。據此有學者推測,商時候叫「鄉人禓」,周時代說「鄉人儺」了。「禓」的意思,漢《說文》解釋是「道上祭。」對此,後人多說是在道路上的祭祀。《禮記集說》講:「禓,猶禬也。」禬(guì)也是一種祈禱消除災禍的祭儀名稱。鄭玄注「鄉人禓」則說:「禓,強鬼也。謂時儺,索室驅疫逐強鬼也。禓,或為獻,或為儺。」意思是,「禓」是非正常死亡的人變成的鬼,把這個鬼名用作祭祀之名,指的就是沿門驅病的儺儀。禓,也叫獻,也叫儺。這麼說,這個「禓」不就是那種走來走去沿路祭祀的「道上祭」嗎? 這個「禓」,一直有兩個讀音。現在念作shāng,此外,它還念yáng。《說文》說「禓」是「?#91;聲」,徐鉉注「禓」和「?#91;」的音,都是「與章切。」在《廣韻》《集韻》里,「禓」都有跟陽、?#91;、洋、羊、楊什麼的一樣的音兒。《康熙字典》里還有:「《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並音『陽』」。
《禮記正義》里注「鄉人禓」的禓是「音傷」,《說文》說「道上祭」的禓是「?#91;(yáng)聲」,說明這同一件事兒,有兩個音。而琢磨「禓,或為獻,或為儺」的時候,禓如果讀「陽」,就好理解些。因為那時候,「獻」的聲母挺像h??h??,到現在,客家、閩南還是這音兒。而「禓」,那會兒聲母是接近h的一個濁聲。至於「或為儺」,我們只能知道,現在還常有把人「陽」說得跟「娘」似的,很難說古時候禓、儺沒有接近的聲母。
恐怕在唐朝以前,大家早就不把「禓」念成「傷」了。顏師古在《匡謬正俗》里說原因:「鄉人禓音傷……而徐仙音禓為儺。今讀者遂不言禓,亦失之也。」說晉代徐邈說「禓」念「儺」,大家讀了他的書,就都不念「傷」了,「禓」的「傷」音便失傳了。
歷史上,「鄉人禓」的禓,確實讀過「陽」。明·郝敬的《禮記通解》說鄉人禓是袒裼(xī)相逐,不讀為陽。他主要是在說禓字兒寫錯了。但我們從中可以看到,那時候,「鄉人禓」的禓,顯然是念「陽」。 「禓(yáng)」在陝北,至今還是個巫術。陝北人死後,葬禮儀程中有個巫儀音「起陽」,今天看來,實際上是「驅禓(yáng)」。這是在把棺材抬往墓地之前的一種祭儀。陰陽先生使用巫術驅趕周邊鬼神,以便死人的靈魂順利動身上路。這時眾人迴避,陰陽先生在亡者臨終呆的窯洞裡,拿把菜刀甚至鍘刀大舞一通,口中嘰哩哇啦。只聽見他將手裡鈴鐺搖得下課鈴般響亮,又「乒乒乓乓」把個纏住腿的公雞往地上亂摔,那雞受盡虐待,喊聲慘烈。最後,聽見「當」的一聲響。再看時,他已站在窯洞院裡,將一隻盛滿柴灰的碗打碎,灰面子和碗碴子在棺材前鋪下一地。那隻雞是邪祟的象徵,虐待它,是為了讓邪祟不堪折磨而離去,從而達到驅除目的。
一個人死後,家人要跨立門坎摔死一隻雞。如果人是非正常死亡,就在他亡處摔死那雞。今日陝北鄉間說這是讓雞「替死」。但是人已死亡,何以替代?其實,殺雞驅鬼——以前還殺狗驅鬼,是一個悠久的巫術傳統,也曾被納入禮制。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里說:「殺雞着門戶逐疫,禮也。」《舊唐書·禮儀志》也記:「季冬晦,常贈儺磔牲於宮門及四方城門,各用雄雞一。」可見殺雞是儺儀項目,其目的,一定跟鄭玄講的「禓,強鬼也」有深層關係。不殺而改虐待,實在是因為那公雞還能繼續追踩母雞、司晨報曉。
北京俗話有句「殃打了一樣」,是說那人萎靡、沒精神。舊時,北京說人死之後,有一股煞氣,叫「殃」,人死幾天後出來。如果大活人被殃打着了,不死也得大病一場。可是,「殃」不是鬼的名稱呀。說不定,這個「殃」,就是鄭玄說的那個「禓」鬼,這個字寫作「禓」才更對頭呢。
從陝北那個巫儀的性質和目的來看,它無疑是「驅禓」,甚或就是「驅儺」。因為禓、儺曾經可能同音。不管是禓是儺,大家驅的,是同一類鬼。這個「起」呢?當年從北方長征南下的客家人,現在的「驅」讀音,和「起」的元以來近代音、現在閩方言音,是一致的。如此,這個「驅禓」,就是在陝北話里深藏不露年深日久的底層詞彙了。
禓、儺的舞蹈方式起源於遠古的巫。《說文》對「巫」字的解釋就是:「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像人兩袖舞形。」陝北的「驅禓」是巫師舞動的一種殘留。巫的集體方式,則演變成後來的集體歌舞。山東有一種祭祀舞蹈叫「商羊舞」,這個名稱,讓人聯想到「禓」的shāng、yáng兩音——它會不會是「禓(shāng)禓(yáng)舞」?此外,歌舞中的角色現象還發展成儺戲、陽(禓)戲。這些保留着「禓」的沿門驅疫內容,以及始於「道上祭」的、融合了天地崇拜、生殖崇拜、鬼神崇拜內容的鄉間歌舞,總稱了「禓(yáng)歌」。
誰也不知道「禓歌」這個詞在口語中是什麼時候產生的。只知道「禓」的意思早早就淡出了文人記憶,有關的文字表述,均以「儺」代之。但是,這個詞沉澱在口口承傳的民間語言裡,沉澱在民俗中,雖然千百年後被寫成了「秧」,但它的文化內涵就和表現秧歌場子的旋轉紋樣一樣,流動不停。
歷史悠久
陝北秧歌舞,歷史悠久相傳北宋時已有,原為陽歌,"言時較陽,春歌以樂。"《延安府志》記有"春鬧社,俗名秧歌。" 由此可知,秧歌源於社日祭祀土地爺的活動。 清李調元《粵東筆記》云:"農者,每春時,婦子以數十計,往田中插秧,一老撾大鼓,鼓聲一通,群競作,彌日不絕,是日秧歌"。故又有人指出,秧歌傳自南方,是陝北的一種外來文化。作家曹谷溪在《再談陝北秧歌》中說:"陝北人鬧秧歌,就是圖個紅火。每年正月二三開始,幾乎要鬧騰一個正月天。一直到二月初二才壓了鑼鼓五音"。形式多樣,是一種民間廣場集體歌舞藝術,表演起來,多姿多彩,紅火熱鬧。 陝北地區 "鬧秧歌"習俗由來已久。如陝北的綏德、米脂、吳堡等地,每年春節各村都要組織秧歌隊,演出前先到廟裡拜神敬獻歌舞,然後開始在村內逐日到各家表演,俗稱"排門子",以此祝賀新春送福到家,這是古代祭社活動的延續,十五日燈節這天,秧歌隊還要"繞火塔""轉九曲"。"繞火塔"也叫"火塔塔",先用大石和磚壘起通風的座基,上面再用大塊煤炭搭壘成塔形,煤炭之間有空隙,填入柴禾、樹枝以便燃點。由於當地煤炭質量好,又有柴木助燃,所以在十五日的夜晚點燃後,火焰照紅夜空,秧歌隊繞塔高歌歡舞,非常好看。此習是古代"祀太乙""積薪而然"求火消災驅邪的遺風。此風俗在清代縣誌中有記載,如《綏德縣誌》"並以煤塊積壘如塔,至夜,然(燃)之,光明如晝。"《米脂縣誌》"鋪戶聚石炭壘作幢塔狀(俗名"火塔塔"),朗如白晝。"可見此俗由來已久。
豪邁粗獷
綏德可謂陝北秧歌的中心,那裡的農村至今仍保留傳統的秧歌表演程式、禮俗和風格特色,其中既有古代鄉人驅儺的"神會秧歌"、"二十八宿老秧歌",也有1942年之後才興起的新秧歌。秧歌表演者常有數十人,有的多達近百人,在傘頭的率領下,踏着鏗鏘的鑼鼓,和着嘹亮的嗩吶,作出扭、擺、走、跳、轉的動作盡情歡舞。沉浸在歡樂愉快的喜慶氣氛中的陝北高原秧歌表演十分紅火。秧歌吸收當地流傳的水船、跑驢、高蹺、獅子、踢場子等形式中的藝術元素,組成浩浩蕩蕩的秧歌隊。
早年多是男扮女妝。隨着時代的發展,女的也參加。男女隊身着彩服或帶雲角裝的秧歌服,男的用毛巾包頭,女的手持彩肩、漢巾。拜年有排門子秧歌,彩門秧歌;正月十五有酒麴秧歌、花燈秧歌。小場子秧又叫踢場子,分二人場、四人場,八人場。舞蹈動作豐富,豪邁粗擴,瀟灑大方,充分體現了陝北人民淳樸憨厚、開朗樂觀的性格。
陝北秧歌表演形式,主要特點是"扭",所以也叫'扭秧歌",即 在鑼鼓樂器伴奏下以腰部為中心點。頭和上體隨雙臂大幅度扭動, 腳下以"十字步"作前進、後退、左騰、右躍的走動。上下和諧,步調整齊,彩綢飛舞,彩扇翻騰,同時還可以伴隨着唱。
陝北秧歌主要有三種角色,即傘頭、文、武身子和丑角。陝北秧歌的領頭人叫傘頭,一手持傘,一手持"虎撐",兩種道具都有吉祥的含義。傘,寓義庇護眾生,風調雨順;虎撐與唐代名醫孫思邈有關。據說孫思邈曾為老虎治病,為便於觀察和治療,曾用一鐵圈撐開老虎的嘴,這鐵圈就叫"虎撐"。後來,虎撐演化為串鄉治病民間醫生手中發出聲響的"串鈴",成為民醫的標誌。它在傘頭的手中,則成為消災卻病的象徵物,又是指揮秧歌隊表演和變化隊形圖案的響器。傘頭是秧歌隊的領頭人,通曉傳統秧歌唱段,能即興編唱新詞,根據場地氣氛或各家的情況出口成章。演唱時,他領唱,眾隊員重複他最後一句,形式簡樸、熱鬧,詞句生動、易懂,唱得觀眾皆大歡喜。現在的秧歌舞,經過改革后角色有所不同,服飾可為現代裝, 腰系紅綢帶。手中道具可以是鐮刀、錘子,可用花傘。丑角也可不要,也可和霸王鞭結合起來。
風格流派
陝北秧歌主要有"大秧歌"和"踢場子"兩大類。大秧歌,是一種在廣場上進行的集體性歌舞活動,規模宏大,氣氛熱烈,動作矯健豪邁,情緒歡快奔放,並伴有獅子、龍燈、竹馬、旱船、跑驢等社火節目,隊形變化豐富,有"龍擺尾"、"卷白菜"、"十字梅花"、"二龍吐水"、"十二蓮燈"等數百種排列法。小場表演包括"水船"、"跑驢"、"高蹺"、"霸王鞭"等。也可根據動作風格和內容劃分為"文場子"、"武場子"、"踢場子"、"丑場子"等;其中"踢場子"為表現男女愛情生活的雙人舞,參加人數為偶數,成雙成隊,男待彩扇,女舞彩綢,有較高難度的舞蹈動作,需展示"軟腰"、"二起腳"、"三腳不落地"、"龍爪穿雲"、"金雞獨立"、"金鈎倒掛"等高難技巧,既剛健又柔美,既灑脫,又細膩。逢年過節,城鄉都組織秧歌隊,拜年間好。村鄰之間還扭起秧歌互相訪拜,比歌賽舞,熱鬧非凡。男角叫"掛鼓子"女角叫"包頭",過去均由男子扮演,"掛鼓子"的動作樸拙,有武術的爆發力。"包頭"的動作質樸、活潑,具有農村婦女的特點。表演雖有套路,但即興創造的成分極大,充滿陝北農村生活的情趣。技藝精湛的演員深受群眾的喜愛,如李增恆扮演的"包頭"形象俊俏,表演灑脫、靈巧,有"溜溜旦"的藝名。
發展傳承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開展了新秧歌運動,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農村學習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動律特徵和典型的舞姿動態後,升華為規範的、新農民形象的舞蹈動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領頭的傘頭改為工農形象持木製鐮刀斧頭,創造了具有新內容的秧歌劇,如《兄妹開荒》、《夫妻識字》、《十二把鐮刀》等。其中,"翻身秧歌"、"勝利腰鼓"等新秧歌在全國得到普及。新秧歌有大場秧歌《邊區好地方》、扇秧歌《南泥灣》等,深受群眾歡迎。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起着鼓舞鬥志,慶祝勝利的作用。1950年代民間舞蹈方興未艾,各地秧歌異彩紛呈,人們就在秧歌前冠以地名以示區別。
陝北秧歌表現了陝北群眾質樸、憨厚、樂觀的性格,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化價值。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陝北秧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綏德發展
綏德,是人傑地靈的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秧歌之鄉,中國石雕之鄉,中國嗩吶之鄉,中國剪紙之鄉。這裡有動人的傳說「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這裡有一代名將韓世忠,這裡有茂騰騰的後生和俊美的女子。這裡文化傳承完善,每年的正月十五,綏德縣上必定會有一場紅火的秧歌盛會,各個鄉鎮,中學都有自己的秧歌隊。每年都有十多家秧歌隊在街上表演,改革開放後跳的是新式秧歌,男女搭配一般為四列,女子多以雙扇,男子則拿着傘。扭着歡快的秧歌。綏德縣第一中學是一所歷史頗久的中學,那裡重視學生們的文娛生活,以前每年都有綏德一中秧歌隊出演秧歌,後來則改為綏德一中與綏德中學交替演出,但是在老百姓嘴裡頭提起綏德一中的秧歌都讚不絕口。因為他們有綏德後生們的粗獷帥氣,女子們的俊美,因為他們扭出了新一代的新氣象,新一代的活力!!!
米脂秧歌發展
發展中的米脂秧歌,從未停頓過腳步,從原始的巫術訴求,逐步進化為吉祥祝願,從古代人們祭祀神農、祈求豐收、祈禱禳災等活動逐步轉化為祝福慶典、娛人娛神的娛樂活動。
米脂人民喜歡鬧秧歌,善於扭秧歌,每遇喜慶事、婚喪事、重大活動、重大節日、春節元宵節,大型廟會都會交鑼鼓敲起來,嗩吶吹起來,彩綢舞起來,花傘撐起來,秧歌扭起來,歡樂唱起來。可以說大秧歌鬧紅了黃土高原的村村鎮鎮、溝溝窪窪。無論男女老少都爭着扭,搶着看,圖個紅紅火火,為個喜慶歡樂,求個吉祥平安,謀個身強體壯。這就是陝北,這就是陝北人的天和地。「米脂秧歌」這一生在黃土地、長在萬民中的民間藝術越來越異彩奔放,為民眾所喜愛所接受。二O一O年「米脂大秧歌」被確定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進一步引起了領導的重視和民眾的關注。為了進一步了解米脂秧歌的起源和發展規跡,掌握米脂秧歌的資源狀況,為傳承、發展、創新米脂秧歌提供依據。
米脂秧歌的內容資源:起場秧歌,謁廟秧歌、沿門秧歌、場地秧歌、傘頭秧歌、彩門秧歌、九曲秧歌、小場秧歌的含義、特點、規律和有關知識。初步了解了秧歌的人力資源狀況,為進一步研究傳承米脂秧歌初步奠定了基礎。
米脂秧歌的普遍性
米脂群眾的參與度和民眾的喜愛度很高。
米脂秧歌由較早單純的廟會秧歌發展到一年一度的春節元霄秧歌,再後來發展到重大活動、重大節日作為宣傳性的秧歌活動,近年來婚慶喜事也鬧秧歌,到現在除上述各種情況下鬧秧歌外,更重要的是人們已把扭秧歌作為一項健身強體、修德養性的活動。天天鬧秧歌、天天扭秧歌。城裡人扭、鄉里人也扭。青年人扭,少年扭、老婆老漢們更要扭。有活動扭、遇喜事扭、有事沒事天天扭。而且積極性越來越高,參加的人越來越多。由於普及率高,關聯到千家萬戶。活動普遍,一年四季天天扭,人們在這一大的環境和氛圍中,受到這一民間藝術的薰陶,所以會扭秧歌的人越來越多,扭好秧歌的人越來越多。米脂人民扭秧歌的普及率越來越高,積極性和參與度越來越高,為米脂秧歌的傳承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米脂秧歌的普及創新
如上所述米脂人民對秧歌的喜愛程度逐年提高,群眾鬧秧歌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參於鬧秧歌的人越來越多。但從秧歌的表演來看,滲入現代舞蹈技巧、體操技巧、武術技巧的內容越來越多,場地秧歌逐漸趨向於團體舞蹈,團體體操和舞台藝術表演。可以說在秧歌的「創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也要看到秧歌中傳統的東西越來越少,傳統秧歌中原汁原味的東西越來越少。表現米脂人民勤勞務實、淳樸、耿直、豪放、善良、粗獷的風格逐漸消失。如老榆窪秧歌(米脂謁廟陽歌)[2]中的那種粗獷、豪放、自由自在、大起大落的風格和鄉土氣息逐漸減弱。就連大秧歌中100多種吉祥場圖,現在只保留蒜辮子、擰麻花、十二連燈掛角、棗核開花等幾種,大部分吉祥場圖,將要失傳。更不要說鄉土氣息很濃的民間口頭文學藝術的傘頭秧歌唱詞。現在拜年唱秧歌大都是文人們事先編好唱詞,交給唱秧歌的唱,傘頭和唱秧歌已分離,更談不是觸景生情,隨編隨唱,即興發揮。
米脂秧歌需恢復的藝術
根據上述,在繼續抓好普及創新的同時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強化傳統秧歌中的「踩在板上,扭在腰上,功有腿上,藝在手上,情在臉上」的特點。通過辦講座,個別指導,老藝人的傳幫帶,在扭秧歌的步伐,肢體語言技巧,面部表情,轉角子技巧等方面逐步恢復傳統的風格和特徵。從現代舞蹈體操等規則的限制中解放出來,逐步恢復自由且合群,粗獷而文明的傳統風格。
2、傘頭秧歌頻臨危機。當今秧歌隊的傘頭熟悉傳歌場圖的不多,只能引「雙蒜辮」、「十二蓮燈」等幾種簡單場子。民間大部分傳統場圖幾乎失傳。我們已搜集整理了50多個傳統場圖已在「秧歌網站上發布了40個傳統陣圖,呼籲秧歌愛好者特別是傘頭們能逐步將這些場圖恢復。另一方面呼籲傘頭們多學習,儘量不唱事先編好的歌詞,儘量依據當時的場地、環境、氣氛中的人物特徵,即興編歌,唱出特點,唱出本色,唱出人們的心聲。使「傘頭秧歌」這一獨特的秧歌藝術精華得以生存和傳承。
3、秧歌的內在特質、本質含義急待挖掘和宣傳。古時人們鬧秧歌,不同的場合,不同的類型演出不同的秧歌,各種秧歌都有其不同的規則和含義,規則是十分嚴格的,內在的寓意是深遠的。如「彩門秧歌」是在村與村之間互訪互拜的情景下的秧歌,雙方必須嚴格的按照互相學習,加強溝通,增強友誼的原則行事,也是相親聯姻的一種形式。主方為了表示對客方的尊重的對來訪者的尊敬和重視,用搭建彩門來歡迎和增加氣氛。雙方傘頭在彩門前的對唱是重頭戲,通過對唱來互拜互敬,傳遞信息,交換意見,傳情達意等。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雅典共賞的藝術魅力。再如場圖秧歌中每個陣圖都有它的吉祥含義,帶有溝通天地人神、寓意驅邪扶正、除惡祛病、更多地表達了人們對未來的寄託的含義。九曲秧歌寓意更加深遠,我縣每年都舉辦轉九曲活動,轉九曲迷宮的人流如織,但知道九曲的布設和內在含義的人太少,更談不上貼五方、置九星、設神台、圍風神、裝兩門、插高杆和三百六十一根杆等的含義,可見秧歌不僅僅是鬧紅火,更有它很多的本質含義,有待我們挖掘,有待我們學習,有待我們宣傳。
4、強化「人才」資源的保護和發揮
秧歌的傳承和發展,歸根結底是秧歌藝人的保護和發揮。米脂人民鬧秧歌的熱情很高,秧歌情緣很深,儘管大批民間優秀秧歌藝人相繼去世,但他們的技藝或多或少都有部分已傳承下來,如郭興莊的米脂謁廟陽歌,據李海友介紹有很多青年人都跟着老藝人們鬧過,而且扭的相當不錯。再如楊家溝的踢場子,有些中年人也踢的相當不錯。城內扭秧歌都有很多是新時期學的一些舞蹈藝術,功底不錯,急需老藝人指點,滲入傳統的技藝。但在農村由於農忙和外出打工,絕大部分懂這些傳統技藝的人都忙不過來,所以我們應抓住冬天農閒或過春節時的有利時機,發揮老藝人的特長,同時要加大對藝人的保護和關心,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熱情。到位,但我們有信心,克服一切困難。我們相信不能做到最好、但可以做到更好。
2014年10月30日,在中國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第十八次「千年古縣」專家評定會上,米脂縣被評定為「千年古縣」。米脂秧歌深厚的歷史文化,濃郁的鄉土文化為米脂入選「千年古縣」起着重要作用。[1]